核果类果树病害.ppt

核果类果树病害.ppt

ID:56377888

大小:332.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6-14

核果类果树病害.ppt_第1页
核果类果树病害.ppt_第2页
核果类果树病害.ppt_第3页
核果类果树病害.ppt_第4页
核果类果树病害.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果类果树病害.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核果类果树病害全世界已记载的桃、李、杏、梅、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病害近200种,我国桃树病害约50种,其中以褐腐病、疮痂病、流胶病、冠瘿病和穿孔病为害严重,腐烂病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李树病害有40多种,李红点病发生普遍。杏树病害约30多种,其中杏疔病为害严重。樱桃病害10多种,樱桃丛枝病为害较重。桃穿孔病(Peachshothole)桃穿孔病是桃树上常见的叶部病害,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1.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枝梢亦可受害。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水渍状并有黄色晕环,后期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裂纹,病组织脱落

2、形成穿孔,或部分与叶片相连。枝条受害产生两种病斑。春季溃疡: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疱疹,春末(开花前后)病斑表皮破裂,并有细菌溢出。夏季溃疡:当年新梢在晚夏被侵染而形成的病斑,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病斑较小,不易扩展。果实发病产生圆形暗紫色、中央稍凹陷、边缘水渍状的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溢出黄白色粘质物(菌脓)。2.霉斑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最后形成穿孔,幼叶受害易焦枯,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枝梢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伴有裂纹和流胶。果实病斑褐色,边缘红色,中央稍凹陷。3.褐斑穿孔病:叶片上形成圆形

3、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清晰略带环纹,外围有时呈紫色或红褐色,后期产生灰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整齐。新梢和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相似,均可产生灰褐色霉状物。病原: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为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桃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pruni),异名为桃李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pruni)。霉斑穿孔病的病原为嗜果刀孢(Clasterosporiumcarpophilum)。褐斑穿孔病的病原为核果尾孢(Cercosporacircumscissa)。三种病菌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病害发生

4、规律: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细菌在枝条的溃疡部(主要是春季溃疡斑)越冬,开花前后细菌从病组织中溢出,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经气孔、皮孔侵入,叶片5月发病,温暖、多雨水或多雾适于病害发生。树势衰弱或排水、通风不良,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霉斑穿孔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被害枝梢或芽内越冬,翌春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害幼叶,产生孢子后侵染枝梢和果实。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褐斑穿孔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和枝梢组织内越冬,翌春形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叶片、新梢和果实。防治要点:果树萌芽前喷一次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5、6月份喷代森锌或代森锰锌1-2次,对三种穿孔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后二种真菌性穿孔病,也

5、可喷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等。桃缩叶病(Peachleafcurl)桃缩叶病主要为害桃树幼嫩部位,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可为害花、嫩梢和幼果。春季嫩梢受害呈卷曲状,颜色发红或失绿,随叶片逐渐展开,卷曲和皱缩程度加剧,病叶增厚变脆,呈红色或浅绿色,春末夏初病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病菌的子囊层),最后病叶变褐,焦枯脱落。枝梢受害后呈灰绿色或黄色,节间缩短、粗肿,叶片丛生,严重时整枝枯死。受害花瓣肥大变长,病果畸形,果面龟裂。病原:畸形外囊菌(Taphrinaeformans(Berk)Tul.),除为害桃外,还可为害油桃、扁桃和蟠桃。病害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厚壁芽孢子在桃芽鳞片或树皮上越冬,翌

6、年春季桃树萌芽时,芽孢子萌发直接穿过嫩叶表皮或由气孔侵入,叶片展开前病菌从叶背侵入,展叶后可从叶正面侵入,初夏产生子囊孢子和芽孢子。病害4月上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无再侵染。早春低温多雨的地区发病重,早熟品种发病较重。防治要点:摘除病叶减少越冬病菌。桃芽膨大及花瓣露红时喷药铲除越冬病菌,药剂可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1:1:100)、粉锈宁、多菌灵等。桃疮痂病(Peachscab)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黑点病,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后呈黑色痣状斑点,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病菌扩展一般仅限于表皮组织,因此病斑常龟裂,呈疮痂状。新梢被害

7、后产生长圆形浅褐色病斑,后变暗褐色,病部微隆起,常发生流胶,病健组织界限明显,翌春病斑上产生暗色绒点状分生孢子丛。叶片被害产生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灰绿色病斑,后变暗色或紫红色,最后干枯脱落成穿孔。病原:嗜果黑星孢(Fusicladiumcarpophilum),异名为嗜果枝孢(Cladosporiumcarpophilum),有性阶段为嗜果黑星菌(Venturiacarpophilum),我国尚未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