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依从、服从.ppt

从众、依从、服从.ppt

ID:56461543

大小:9.78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20-06-18

从众、依从、服从.ppt_第1页
从众、依从、服从.ppt_第2页
从众、依从、服从.ppt_第3页
从众、依从、服从.ppt_第4页
从众、依从、服从.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众、依从、服从.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从众、依从和服从为什么一个人打哈欠之后,另一个人也跟着打哈欠呢?——17世纪牧师学者RobertBurton2011年3月17日,北京某超市顾客排队购买食盐。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太多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将死了,盐没用完.一、从众的概念二、阿希的从众经典研究三、从众的类型四、从众行为的利用与控制五、从众的动机六、从众的条件何谓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不仅意味着像他人那样行动,更意味着个体受到他人行动的影

2、响,并且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乃至信念。你从众了吗?资格证书何谓从众?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直觉心理反应,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混为一谈。法国心理学专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比较爱吃的食物。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于是,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

3、去。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从众主要表现为——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材料一:开始我坚持,后来看到大家讲的与我不一样,就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材料二:刚开始认为这首歌曲不好听,后来听见大家都在唱也觉得好听。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心理从众材料一:今天我们做一道作业题,开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后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做的与别人不同,我就照他们的做了。材料二:看见大家买这种资料,我也买这种资料。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行为从众从众现象表现心理从众行为从众多数人怎么想,自己就跟着怎么想。多数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

4、。1、真从众外显行为,内心看法皆一致表里如一,心服口服任务难度大,依赖性较强2、权宜从众表内不一致,迫于群体压力阿希实验中的从众从众类型3、不从众(1)表不从,内心从群体的领导者,面对群体激奋,(2)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常见于比较自我,主见非常强的人从众的经典研究(一)谢里夫的研究(二)阿希的经典研究谢里夫的研究实验具体程序:(1)让被试坐在暗室里(2)在被试前面一段距离处,呈现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被试会产生光点在移动的错觉(3)让被试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实验结果:(1)被试分别在暗室里单独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时,各人判断的差异很大。(独立的参照系统)(2)当许多被试在暗室里一起估计时,差异

5、变量的很小。(共同的参照系统和准则规范)在谢里夫的实验中,被试处于一种非常模糊的情境中,也许正是因为对自己的知觉非常不确定,被试才易受他人影响。如果我们减小情境的模糊性,还会发现这种人际影响吗?阿希实验1、研究目的:在情景明确的情况下,人是否会发生从众行为。2、被试:共7名(均为大学生),其中6名是假被试,一名真被试。(其中1、2、3、4、5、7号皆为实验者助手,只有6号为实验对象)3、实验材料:18套卡片,每套两张卡片,分标准线段与比较线段。(看看A、B、C哪条线与标准线是一样长的?)研究所使用的卡片实验情境(1)阿希首先让他们看有标准线段的卡片,之后再看有比较线段的卡片,并进行比较判

6、断。(2)18套卡片共呈现18次。头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正确判断。(3)第7次开始,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此时被试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是不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2)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3)在确信多数人作了错误判断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1)大约1/4到1/3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大约有15%的被试,在回答次数中平均有75%的从众行为,即每12次回答中就有9次表现出从众;(3)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是34%。(4)被试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33%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我们为何会从众?1、行为

7、参照(信息性社会影响)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大多人认为正确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判断标准。1)个人知识储备的不足,经验背景的缺乏,不能十分肯定的作出某种选择。2)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3)大部分人都这样做,应该是有充足的理由,即使选择错了,也不是我一个人错,还有这么多人陪着。从众行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心理不确定性的需求,可增加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效用。规范性影响:渴望被接受和喜欢,想要获得别人的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