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成分分析.doc

茶叶成分分析.doc

ID:56485376

大小:1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茶叶成分分析.doc_第1页
茶叶成分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茶叶成分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叶成分分析一,水分占比:茶鲜叶含水量75%~78%,干茶4%~6%性质:含水量越高,茶叶越易变质,含量超过12%时,茶叶内部各种化学反应还在继续进行,且茶还能被氧气氧化变质。二,灰分概念:茶叶经过高温灼烧后残留下的无机物质的统称。占比:4%~7%。灰分含量过高,茶品质越差,灰度中可溶性部分含量越高,茶的品质越好。三,茶多酚概念:茶叶中30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占比:占鲜叶干物质的33%组成:1,儿茶素:含量最高,占多酚类物质的70%~80%,具有收敛性,苦涩味较重。2,黄酮类物质:又叫花黄素3,花青

2、素:又叫花色素,具有明显的苦味,在干旱高温季节容易形成并积累,因此夏茶具有明显的苦涩味。4,酚酸:含量较小,味苦涩。四,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1,组成:谷蛋白(含量最大),白蛋白(溶于水,对茶汤滋味起到积极作用),球蛋白,精蛋白组成。2,性质:在鲜叶加工中,部分蛋白质可以分解为氨基酸,具有花香和鲜味。氨基酸1,性质:溶于水,具有鲜爽味,决定着茶汤的品质的鲜爽度。2,组成:茶氨酸(占比50%以上,嫩芽嫩茎中占比最大)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一,生物碱咖啡碱:占比最高3%~4%,茶鲜叶原料越嫩

3、,含量越高,品质越好。可可碱:含量较低茶叶碱:含量较低二,芳香物质中低沸点:存在于鲜叶中,杀青不足的绿茶往往有青草气高沸点:由鲜叶讲加工后形成。如甲醇,苯乙醇,茉莉酮,芳樟醇等,具有良好的花香。三,糖类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可溶性糖类:构成茶汤的滋味,参与香气的形成。甜香,焦糖香,板栗香是糖类与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不可溶糖类四,色素脂溶性色素(影响干茶和叶底的色泽)叶绿素:占比0.3%~0.8%,由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组成。叶黄素胡萝卜素水溶性色素(决定茶汤

4、的汤色)1,花青素2,黄酮类物质3,茶青素4,茶多酚类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