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183-20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pdf

DB33∕T 2183-20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pdf

ID:56762616

大小:234.8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8

DB33∕T 2183-20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pdf_第1页
DB33∕T 2183-20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pdf_第2页
DB33∕T 2183-20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pdf_第3页
DB33∕T 2183-20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pdf_第4页
DB33∕T 2183-20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 2183-20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30B40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183—201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Regulationofidentificationforsilkwormnuclearpolyhedrosisresistance2019-01-15发布2019-02-15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2183-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浙

2、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鲁兴萌、周金钱、邵勇奇、楼霞、赵新华、谷利群、王永强、徐杰、张三妹、黄衍峰。IDB33/T2183-201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家蚕核型病毒多角体试验用悬浮液的制备、计数及保存,半数致死浓度测定,抗性鉴定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核型多角体病抗性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

3、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DB33/T2019蚕种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病毒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为杆状病毒科、真杆状病毒亚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的一种。3.2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病毒多角体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

4、isvirusandinclusionbody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病毒在家蚕体内繁殖后,形成包埋了大量病毒的多角体,在生物光学显微镜下呈六角形,并具有较强折光性。3.3家蚕核型多角体病silkwormnuclearpolyhedrosis核型多角体病病毒在家蚕体内大量繁殖,蚕体呈乳白色、体躯肿胀、狂躁爬行、体壁易破典型病征,或致死的病害。1DB33/T2183-20193.4半数致死浓度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LC50)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添食攻毒感染,使2龄家蚕半数死亡所需的病毒

5、多角体浓度。3.5攻毒challengetest以人工添毒的方法,将病毒多角体悬浮液均匀涂抹于桑叶背面,喂饲家蚕使之感染。3.6抗性指数resistanceindex用于衡量参试蚕品种抗性的指数,以参照品种LC50平均值为100R。4家蚕饲养按DB33/T2019中简化催青的要求催青,常规饲养至2龄起蚕。5家蚕核型病毒多角体试验用悬浮液的制备、计数及保存5.1悬浮液的制备5.1.1添食6将纯化的病毒多角体,用蒸馏水配成1×10个/毫升浓度的攻毒液。取3片大小约10cm×10cm清洁桑叶,用脱脂小棉球蘸取

6、5ml,均匀涂抹在每片桑叶背面,喂饲100头4龄起蚕,基本食净后(约12h),改用清洁桑叶喂饲。在24℃~25℃的温度下,饲养7d~10d备用。5.1.2制备从饲养的攻毒蚕中,选择有体色乳白和体躯肿胀典型病征,但尚未出现狂躁爬行病症和皮破之前,用剪刀从病蚕的腹足或尾角收集其体液,经2层脱脂纱布过滤,然后将滤液用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悬浮后,再用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重复离心3次~5次,至沉淀呈较为均质的乳白色,再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悬浮,即

7、成病毒多角体悬浮液。5.2病毒多角体的计数9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病毒多角体悬浮液中多角体的数量,并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成1×10个/毫升的病毒多角体悬浮液母液,直接使用或置4℃冰箱内备用。5.3病毒多角体悬浮液的保存5.3.1保存方法2DB33/T2183-2019将病毒多角体悬浮液置4℃保存。5.3.2保存时间病毒多角体悬浮的有效保存时间为≤2年。6半数致死浓度测定6.1攻毒用多角体悬浮液的配制998将病毒多角体悬浮液母液(1×10个/毫升)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10个/毫升、1×10个/毫升、7651×1

8、0个/毫升、1×10个/毫升和1×10个/毫升的稀释病毒多角体悬浮液。也可采用类似的其它10倍梯度方法制作稀释病毒多角体悬浮液。病毒多角体悬浮液母液及梯度稀释液的有效保存时间为≤1个月。6.2攻毒对象和设区6.2.1攻毒对象测试蚕品种、对照蚕品种的2龄起蚕。6.2.2攻毒设区设5个10倍稀释浓度病毒多角体悬浮液,每个浓度设3个重复区,每个重复区30头蚕。同时设无菌生理盐水添食作对照区。6.3攻毒添食与饲养取1片清洁适龄桑叶,切成约5cm×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