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流行课件.ppt

植物病害的流行课件.ppt

ID:57017790

大小:1.7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7-26

植物病害的流行课件.ppt_第1页
植物病害的流行课件.ppt_第2页
植物病害的流行课件.ppt_第3页
植物病害的流行课件.ppt_第4页
植物病害的流行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病害的流行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第七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流行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与特点(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大量发生,造成不同程度损失的过程和现象。(二)植物病害流行的特点1、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群体发生病害2、有一定的强度(发病面积、发病率、严重度)和速度(传染快速)3、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特殊气候和品种4、植物病害流行呈现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周期性和季节性;地域性和田间分布模式(三)植物流行病、常发病、地方病相互转变流行病发生

2、具有爆发性或延迟性,前者有明显发病高峰,后者无明显高峰。在老病区成为常发病常发病呈平衡状态,稳态流行。是在一个地方流行年代已久的病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流行地方病地区性常发病传入新区二、植物流行病害类型分类依据特点流行病类型病原物繁殖对策单利病害复利病害菌量积累速度积年流行病害单年流行病害是否有再侵染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病害特点(1)病原物繁殖率低,无再侵染;(2)多为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3)多为土传或种传病害。(4)病原物的传播体寿命较长,抗逆性强。(5)病原物越冬率高,菌量需逐年累积。(1)病原物繁殖率高,再

3、侵染频繁。(2)多局部病害。(3)为气传、流水传播,昆虫等介体传播。(4)病原物传播体寿命不长,抗逆性弱。(5)病原物越冬率不高,条件适合短期内完成菌量积累。各类流行病害的防治策略1.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单利病害):病害流行主要是由于初始菌量的作用而导致。防治策略:消灭和控制初侵染病原。主要措施: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清园和利用垂直抗病品种。2.多循环病害(单年流行病、复利病害):病害流行则主要由再侵染频率和流行速度引起。防治策略:控制病害的再侵染和减缓病害流行速度。主要措施:利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喷施保护性

4、杀菌剂。三、植物病害流行动态(一)植物流行病的时间动态:包括一个生长季节内的植物病害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年度间的植物病害数量变动。1、多循环病害(单年流行病害)的流行动态:(1)季节流行的基本形式:寄主的感病生育期、病害的再侵染次数、环境条件对流行影响病害流行形式。发病率%发病率%发病率%时间(日/月)时间(日/月)时间(日/月)S型单峰型多峰型(2)流行阶段划分S型流行曲线是多循环病害季节性流行的基本形式00.050.500.951.00病情指数增长期始发期逻辑斯蒂期盛发期衰退期植物病害流行的三个阶段病害始发期是

5、预测预报和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2)流行阶段划分S型流行曲线是多循环病害季节性流行的基本形式00.050.500.951.00病情指数增长期始发期逻辑斯蒂期盛发期衰退期植物病害流行的三个阶段(3)逐年流行动态:年度间病情波动大,主要表现形式:突发性流行——在某一地突然爆发流行,此后可能多年不再流行。主要影响因子:新的作物品种大面积引进种植或病原物新的毒性小种形成。周期性流行——病害流行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影响因子:气候的变化,品种抗病性的兴衰循环。2.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害)的流行动态:(1)季节性流行动态:

6、全部病害由初侵染菌量决定,侵染和发病时间集中,季节性流行不明显。(2)逐年流行动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地块连续多年种植相同作物品种,病害流行模式可为折线型。抑病因子出现病情逐年增长期病情自然抑制期年度病情%时间(年)单循环病害逐年流行动态曲线流行动态时间跨度时间单位病理过程研究水准逐年流行动态季节流行动态病理进程动态数年至数十年一个生长季节一个病程年天小时多年多循环单循环群体与生态系群体个体3.病害流行时间动态的三级规模(二)植物流行病的空间动态1.菌源和菌源中心菌源:病菌传播体来源;菌源中心:病菌扩散点,可以是一个病

7、斑、一丛病株、一排病株或一块病田。菌源三种类型:点源(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单个发病中心);线源:(一侧或多侧具有连线的病株或发病中心);区源(发病田或病区)三类菌源的顺风单向传播图点源线源区源2.病害传播的田间图式(1)中心式传播和弥散式传播中心式传播:有明显发病中心。初始菌量少,病原物繁殖能力强,再侵染重要的病害。如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弥散式传播:无明显发病中心。初始菌量作用大,再侵染为次要的病害。如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粉病、小麦赤霉病。病害田间分布——流行病类型——防治措施中心式传播的成偶法检验示意

8、图病株健株调查方向(2)成偶法检验同一行中相连两病株,成偶数为1、相连三病株成偶数为2,类推。全区实查成偶数大于理论成偶数,则为中心式传播。理论成偶数=1n(-1)n-调查总株数;-病株数甲田实查成偶数:6;n=60;=14理论成偶数=1/60•14•(14-1)=3.36>3.3甲田为中心式传播.乙田实查成偶数:3;n=60;=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