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热门阅读龙头凤尾北运河素材.docx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龙头凤尾北运河素材.docx

ID:57130106

大小:27.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3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龙头凤尾北运河素材.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龙头凤尾北运河素材.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龙头凤尾北运河素材.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龙头凤尾北运河素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龙头凤尾北运河踏上了北运河地面儿,也就瞧见了京门脸子。从天津到通县这一段运河,历史上称作北运河。当地的父老乡亲们另有爱称,管它叫"铜帮铁底运粮河"。"铜帮铁底"是夸张了点,可这是儿女对养育自己的母亲的赞美。那么这四个字就一点也不过分了。大运河从北到南,北运河是大运河的龙头;大运河从南到北,北运河就是大运河的凤尾。整个大运河的风水都聚汇到了这里。这里的人民怎能不以大运河的凤子龙孙自居呢!想当年,这条河上光是运粮的漕船,每年就有将近两万艘,押运漕船的官兵12万人次,连同官府的水师船和大量的商船,多达3万艘。这是古书上写

2、着的。北运河的水山中来,来自燕北的崇山峻岭,每年雨季,山洪暴发,奔流汹涌,夺路而出。山地和平原之间水位落差很大,山洪冲决堤岸,淹没村庄,原野一片汪洋。为了确保漕运畅通,历代都在北运河上修设闸坝。清代修建屈家坝,当年大坝竣工时,康熙皇帝还亲赴现场阅坝。这儿至今还留存着这位万岁爷手书的《导流济运》碑文。康熙皇帝多次到过北运河,写了不少诗。他那个喜欢舞文弄墨的孙子乾隆皇帝,为北运河写的诗更多了。文人雅士抒写北运河的诗文不计其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便吟咏过这段河上的风光景色,只不过写得比他的《牡丹亭》差远了

3、。北运河沿岸曾经有许多著名的码头和集镇,处在北京至天津中心点上的京门首驿河西务便是其中之一。无论是北上的还是南下的船只,都要在河西务停泊过夜。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他的小说里,形容从河西务路过的船只"如蚂蚁一般"。北运河衰落,河西务也就破败下来,变成了一个很不起眼儿的普通村镇。伴随着京津公路的发达和国家实行开放、搞活经济的政策,一个新的河西务又正在兴起。在今天河西务农贸市场上,在川流不息的人来人往中,买卖双方当然不是昔日的船工和商贾。但是,喜气洋洋的嘈杂市声,大声喧哗的买卖交易,传统食品的丰富多彩,仍不失昔日的繁盛景

4、象。最引人注目的是河西务特产大油饼,当地人叫它炉篦子。每个油饼一斤多,一锅只能炸一个,炸出的油饼又脆又香。3这油饼干吗炸这么大个儿?河西务在运河边上,当年拉纤的多,卖力气的多,饭量大,吃着方便,就这么传下来了。比河西务大得多、高一等的北运河重镇张家湾,当时被称作"南北水路要会"。张家湾的砖城周长960丈,折合3公里多,砖瓦木料是营建北京城剩余下来的,可见当年张家湾的历史地位。当地人们告诉我们,老年间的张家湾才叫繁华热闹哩,南来的船只首尾衔接十几里,大河湾子上停泊着几百艘大船。元朝时候,张家湾是北运河的漕运总站。元、

5、明、清三代,多少进京陛见的官员,争名于朝的举子,逐利于市的商贩,以及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旅商,从南方乘船络绎不绝而来,在张家湾弃舟上岸,换乘车马,走60里旱路,就到达北京。取道水路南下的人,也是从北京乘坐60里车马,从张家湾上船,扬帆远去。古人在这里送往迎来,留下大量悲欢离合的诗篇。……走出张家湾,抬头便见通州城。坐落在北运河起点的通州,取"漕运通济"之意。它的历史悠久,鼎盛时期是元明两代直至晚清。北运河上接通惠河,直通北京城内,下连海河,向南直达江淮各地。通州位于北运河与通惠河的交汇点上,是漕运和海运入京的仓储和

6、转运之地。史书可考,"漕运至于京师者,一岁多至三百万余石",可供近百万人一年食用。五岭南北的"广货"、川黔地区的"川货"以及沿海一带的"洋货",源源到达通州,转运北京。塞北的皮毛、牛羊,也多运抵通州,转运南方各省。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贸易,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遂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一京就是北京,二卫就是天津,三通州就是通县了。为了漕粮储存和转运的需要,通州从元朝就开始设仓,储粮数百万石。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年漕运码头的土坝和东仓的旧址。在御制石道碑前,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同志。他告诉我们

7、:"这座碑是御制通州石道碑,是记载雍正年间修从通州到北京朝阳门石道的事情。为什么要修这条石道呢?在明代的时候,每年漕粮400万石,运输量非常大,它要通过通惠河和陆路向北京运粮,车马行人很多,每年春秋两季漕粮上坝,还有一些商人随同来到北方,从这里下船以后到北京去。在雨季道路泥泞,行走非常困难,因此在清代就开始修这条石道。这条道路在清代作用非常大,总括起来有三条。第一条是京米,宫廷用的米要通过这条旱路运到北京,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地方官和京官出北京和进北京。以及外国的使臣到北京来,也要在通州下船,然后走这条旱路。第三个功能

8、是商人要走这一条道路。"3八里桥正名永通桥,修建于明朝正统十一年。此处的"长桥映月"曾经是京门十景之一。1860年8月21日,京门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击英法联军的入侵,直到今天石桥还留有侵略者的罪恶弹痕,提醒大运河的后代儿孙,不要忘记国耻,不要忘记历史,要发愤图强,振兴中华。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