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输送说课稿.doc

电能输送说课稿.doc

ID:57285234

大小:10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9

电能输送说课稿.doc_第1页
电能输送说课稿.doc_第2页
电能输送说课稿.doc_第3页
电能输送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能输送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能的输送》说课稿汤阴一中高三理科组张淑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能的输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效果分析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交变电流的产生、描述以及变压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物理学知识的延伸和实际应用,更是物理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的重要体现。(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何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理解为什么远距离

2、输电要用高电压.  2)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理解线路中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及利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l)理论分析降低输电损耗的有效方法.   (2)远距离输电的原理.难点:远距离输电原理图的理解.二.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

3、我采用讲述、对比、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三.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四.新课教学过程分析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峡水电站,让学生观察发电厂的工作情况,同时展示发电厂的有关数据,如发电功率可达1820万千瓦。我设问“这么多的电能怎样才能可靠、保质、经济的输送到很远的用户”呢?由此引入新课。这样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

4、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层层设问进行新课1.远距离输电的基本要求根据新课导入的情景,教师发问:远距离输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几个基本要求:①可靠②保质③经济(板书)2.降低输电损耗的有效方法首先提出问题: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如: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是怎样输到湖北、河南等地的呢?很多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回答:是通过输电线路输送的.此时教师多媒体展示电能输送线路。紧接着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怎样减少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我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论证:由于输电线有电阻,当有电流流

5、过输电线时,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电热而损失掉了。这是输电线上功率损失的主要原因。设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的电阻为r,则功率损失为ΔP=I2r。 根据功率损失的表达式ΔP=I2r可知,要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其二是减小输电电流。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如何减少输电线电阻,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自己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我设计两个例题让学生分别计算输电线功率损失:(1)输电线电阻相同,输电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线路上损失的功率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2)输送电流相同,输电线电阻减为原来的

6、一半,线路上损失的功率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减小电流对于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更为有效。教师提问: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条件下采取何种方式才能有效的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呢?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输电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根据P=UI可知,要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I,必须提高输电电压U,这就是采用高压输电的道理(板书)高压输电(板书)3.输电线路分析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怎么办?而到达目的地的电压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怎么办?多媒体展示我国远

7、距离高压输电情况及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自己画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图,并得出远距离输送电能的过程:发电站→升压变压器→高压输电线→降压变压器→用电单位。电压关系:功率关系:(板书)通过教师层层设问,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让学生真正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我国输电电压,知道输送电能的优越性。4.STS教师提出问题:是否交流输电过程中电压越高越好?同时多媒体展示我国直流输电的前景,以及直流送电的优越性。让学生阅读教材“科学漫步”。设计意

8、图:高压直流输电,作为扩展性的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输电历史的发展,知道两种输电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价值观。(三)当堂训练,巩固提高设计适量的练习题,并且将练习题分为A、B两组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四)课堂小结和作业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梯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应用,真正达到了检验学生课堂效果的目的。作业课后2、3、4题;(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我分两部分,主板书写在左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