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工程处治技术:13工程实例.doc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13工程实例.doc

ID:57332820

大小:1.13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8-12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13工程实例.doc_第1页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13工程实例.doc_第2页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13工程实例.doc_第3页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13工程实例.doc_第4页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13工程实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13工程实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章 工程实例§13.1 重力式抗滑挡墙算例§13.1.1工程概况如图l3.1所示的一滑坡体,拟采取修建重力式抗滑挡土墙支挡措施。滑面为折线型,按滑面倾角变化分为4段,各段滑面的内摩擦角均=14º,粘聚力C=0。验算沿墙顶滑出的可能性时,墙后滑体的内摩擦角=30º,粘聚力C=0,γ=19kN/m3;墙前回填高度按2.2米考虑,γ=19kN/m3,=30º,粘聚力C=0。墙体采用C20片石混凝土,基础置于中风化泥岩层上,其容许承载力为800kPa;墙底与泥岩摩擦系数取μ=0.4。要求滑动稳定系数Kc≥1.3,倾覆稳定系数KO≥1.6。图13.1滑坡断面图§13

2、.1.2设计计算一、剩余下滑力计算滑坡推力的计算是在已知滑动面形状、位置和滑动面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式中:Ei——第i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Ti——第i条块自重Wi的切向分力,kN,Ti=Wisinαi;Ni——第i条块自重Wi的法向分力,kN,Ni=Wicosαi;αi——第i条块所在滑动面的倾角;i——第i条块滑动面土的内摩擦角;Ci——第i条块滑动面土的粘聚力。剩余下滑力具体计算见表l3.1,大小为331.16k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13º夹角。二、安全墙高的计算根据推力计算中所拟定的墙高,自墙背顶点向下作与水平线成(4

3、5º-φ/2)倾角的Aα线与滑面相交于α点,并在此线以上每隔5º作出Ab,Ac,…等线(图13.2),求算出这些虚拟滑面的剩余下滑力,并列于表13.2中。从上表验算结果表明,出现剩余下滑力的负值峰值,说明所拟墙高和埋深均属适当。三、抗滑挡墙尺寸拟定根据上述计算,挡墙尺寸拟定见图13.3所示。四、基本参数计算根据上述滑坡推力的结果,下滑力大小为331.16k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13º夹角,作用点在位于墙后滑坡体1/2高位置。土压力计算中,墙前被动土压力采用朗金土压力理论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按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然后与滑坡推力比较,取大者进行计算。各力作用位置如图1

4、3.4所示(相对于墙趾O点)。1.挡墙重量断面面积2.前趾填土重量3.后趾填土重量4.滑坡推力:P=331.16kN5.墙前被动土压力(按郎金土压理论计算):6.墙后主动土压力:(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算得,Ka=0.387σ1=rH1Ka=19×6.9×0.387=50.74kPaEa=×50.74×6.9=175.04kNEax=Eacosθ=Eacos(δ+ε)=168.51kNEay=Easinθ=Easin(δ+ε)=43.37kN由上计算可知,应按滑坡推力来设计挡墙,以上计算数据见表13.3。注:力臂为相对前趾的距离。五、稳定性验算1.抗滑稳定性验算按

5、未设倾斜基底验算时,满足要求。实际实施时可考虑墙底设置向内倾斜基底,以有利于挡墙的抗滑稳定性,还可降低挡墙断面10%,以降低工程造价。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故满足要求。3.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如图13.5所示,将竖向力∑N和水平方向力Ex分别按倾斜基底的法向分解:倾斜基底法向力∑Nˊ对墙趾的力臂为ZˊN:  倾斜基底的合力偏心距eˊ为:,,(泥岩),故满足要求。六、墙身截面强度验算1.法向应力及偏心距验算(Ⅰ—Ⅰ断面,图13.6),满足,(20号片石混凝土)满足要求。2.应力验算水平方向剪应力验算(Ⅱ-Ⅱ断面,图13.7):(20号片石混凝土)满足要求。§13

6、.2加筋陡坡路堤实例§13.2.1工程概况涪陵鹅颈关1号桥引道路堤工程为涪陵鹅颈关立交桥主线(四环路——重庆)重庆端、重庆至南川匝道和涪陵西车站至重庆出站引道等道路路堤,路堤长约120m,路堤高度约50m,在已建挡碴坝坝顶以上约32m,挡碴坝在l号桥右侧约80m。根据鹅颈关立交桥规划和建设要求,原鹅颈关l号桥予以拆除,改用路堤代替。路堤堤基部分为近几年防洪大堤料场弃土倾填,厚度30m左右,必须进行堤基处理。§13.2.2设计基本资料(1)地形地貌工程所在地形南高北低,位于一条自南往北流向的“V”形冲沟,地形坡度10º~30º,地面高程233~267m,地面高差约

7、30m,平均坡度15º~20º。地貌属低山丘陵剥蚀地貌。(2)地层岩性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堆填时间2~3年,自上而下分别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含岩体碎块20%~40%,碎块直径多在50cm以下;褐灰色粉质粘土,含岩体碎块25%~40%,碎块直径多在20cm以下;紫褐色粉质粘土,含岩体碎块10%~40%,碎块直径多在30cm以下。下部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黄灰或灰黄色砂岩。(3)不良地质现象与地质勘察评价与结论根据地质勘察,未发现场地有滑坡、断层、崩塌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整体较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但地基属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后才能进行路堤

8、建设。(4)土壤物理力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