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doc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doc

ID:57404215

大小:1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16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doc_第1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doc_第2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doc_第3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doc_第4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5————————————————————————————————作者:————————————————————————————————日期:大学语文应试模拟第四套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属于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C.归纳论证D.演绎论证[]2.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句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是A.寡人之民不加多B.五十

2、步笑百步C.申之以孝悌之义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郑伯克段于鄢》中详写的是A.骨肉纷争的始末B.战争的经过C.置姜氏于城颖的经过D.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4.《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加以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A.勇猛善射的武功B.体恤部下的武德C.终生未封的遭遇D.治军简易的特点[]5.陶渊明《饮酒》是一首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古诗D.五言绝句[]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怀念的对象是A.弟弟B.父亲C.友人D.妻子[]7.“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拟人B.夸张、比喻C.拟人、夸张D.排比、夸张[]8.《大同

3、》选自A.《论语》B.《孟子》C.《礼记》D.《左传》[]9.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散文?A.奏疏B.书信C.辞赋D.小说[]10.《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A.刘向B.左丘明C.司马迁D.战国史官[]11.《马伶传》中的“分宜”、“昆山”依次指A.分宜人、顾秉谦B.严嵩、昆山人C.严嵩、顾秉谦D.分宜人、昆山人[]12.柳永的词集是A.《漱玉词》B.《乐章集》C.《淮海词》D.《稼轩词》[]13.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学派的有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14.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A.骈赋B.抒情小赋C.文赋D.骚体赋[]15.郁达

4、夫创作的散文名篇有A.《白杨礼赞》B.《荷塘夜色》C.《故都的秋》D.《箱子岩》[]16.《香市》中追忆往昔香市热闹场面,再写重兴的香市,采用的手法是A.先扬后抑B.铺垫C.侧面烘托D.反衬[]17.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A.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列:职位。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十兵。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疲惫。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中间。[]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A.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大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奚以自多:会自傲自夸。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

5、了母亲的守节之志,即强迫母亲改嫁。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庄宗得到天下。D.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不为生事:不是为了生出事情来。[]19.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A.幽居养静B.熟习辞令C.改变气质D.增长才干[]20.《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A.杭州B.密州C.黄州D.湖州[]得分评卷人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

6、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羞:箸:安在:直:22.如何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4分)23.诗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有何内涵?(2分)(二)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

7、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24.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盈虚者:适:肴:核:25.第一段话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道理?(4分)26.第一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2分)(三)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