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pdf

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pdf

ID:57743303

大小:352.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pdf_第4页
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4卷第1期2013年2月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JournalofChemicalIndustry&EngineeringV01.34No.1Feb.,2013细菌纤维素的生产研究进展术范兆乾(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摘要:介绍了细菌纤维素(BC)的特殊结构、功能、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前景。综述了目前细菌纤维素的生产菌种、生产方式及原料的研究进展。关键词:细菌纤维素菌种原料中图分类号:TQ924;TQ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06(2013)01~0051—05

2、ResearchprogressofproductionofbacteriumcelluloseFANZhaoqian(ChemicalEngineeringCollege,Qingdao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Qingdao266042,China)Abstract:Thespecialstructure,function,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andapplicationprospectofbacterialcel

3、lulose(BC)ispresentedbriefly.Theresearchprogressofbacterialcellu

4、oseproduction,productionmethodandrawmaterialstrainsaresummarized.Keywords:Bacterialcellulose;Strains;Rawmaterials细菌纤维素(BC)是指由细菌高效合成的纤维素,通常是由葡萄糖口一1,4一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与天然纤维素的结构非常接近,因其具有高纯度、

5、高结晶性、高杨氏模量、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高持水量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良特性,而有望代替植物纤维或作为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用于食品、化学工业和医学领域。BC在1886年被Brown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因其生产成本高、产率低及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认识了解不足,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目前,国外已经开始将研究工作发展到对BC的改性、修饰和制备其复合材料上。1j,通过对纤维素的修饰,制备了性能各异的纤维素衍生物,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略显薄弱,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集

6、中在两方面:一是要研究设计可行的发酵设备及发酵工艺,以提高纤维素产量,降低成本;二是要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C生物医用材料。与此同时,改进发酵工艺,寻找更廉价、更好的BC生产原料及菌种,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产量,仍将是BC研究的基础。1BC的生产菌种要进行BC生产,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菌种。据报道,已经有许多种类的细菌,像葡糖醋酸菌属(Gluconacet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肠杆

7、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固氮菌属(Azot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八叠球菌属(Sarcina)、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和埃希菌属(Escherichia)等,可以生产固态细胞外纤维素。目前,BC产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醋酸杆菌属的几个菌种,如木醋杆菌(A.xylinum/G.xylinum)、巴氏醋杆菌(A.pasteurianus)、汉式醋杆菌(A.hansenis)。其中

8、木醋杆菌是目前研究最多、合成能力最强、生产潜力最大的菌种,许多生产技术的改善也是立足于这种菌种的亚种之上的。在不同的菌株中,纤维素收稿日期:2012—07—30。作者简介:范兆乾(1988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编号12—1—3—45一nsh。·52·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3年第34卷第1期的结构和功能不尽相同。尽管对BC生产菌的研究已经很多,目前选育出的菌种,仍然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仍需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获得能够大量生产BC的优良菌株

9、。2BC生产菌种的改良用木醋杆菌(G.xylinus)生产Bc时,若以葡萄糖或果糖作为碳源,主要的产品并不是纤维素,而是酮葡萄糖酸,这种物质会降低pH值,抑制细胞生长,减少BC的产量。因此,要提高BC产量,首先是获得突变体以限制酮葡萄糖酸的合成。Wulf等通过紫外诱变,从原始菌种衍生出一种不产生酮葡萄酸的菌株,经过10天的摇床培养,BC产量从原来的1.8g/L提升到3.3∥L“。。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流体性质的降低是限制BC产量的一个因素。G.xylinus的发酵产物既有水不溶性纤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