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温病学》试题.doc

决赛《温病学》试题.doc

ID:57842744

大小:6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31

决赛《温病学》试题.doc_第1页
决赛《温病学》试题.doc_第2页
决赛《温病学》试题.doc_第3页
决赛《温病学》试题.doc_第4页
决赛《温病学》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决赛《温病学》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临床学院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竞赛决赛《温病学》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右边的括号内)1.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治理论体系的确立B以吴有性为代表的温疫学派医家的出现C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D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E温病病因学说的确立2.下列哪项不属《难经》所言广义伤寒的病种?()A温病B热病C中风D湿温E暑温3.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在:()A战国至晋唐时期B宋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民国时期E新中国成立

2、后4.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在:()A战国至晋唐时期B宋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民国时期E新中国成立后5、温病学说成熟时期是:()A宋金元时期B明清时期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至晋唐时期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6、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A王孟英B吴又可C吴鞠通D叶天士E薛生白7、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备急方》E《诸病源候论》8、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A《温病条辨》B《伤寒论》C《温疫论》D《内经》E《温热论》9.“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哪部经典著作?( )A《素问》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3、E《灵枢》10.《湿热病篇》的作者是:()A王孟英   B薛生白   C吴鞠通   D吴又可   E叶天士11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从病名、病机、治法等方面提出温病与伤寒不同的医家( )A.王叔和  B.刘河间 C.王安道D.王焘  E.孙思邈12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创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是:()A.叶桂B.刘完素C.吴瑭D.薛雪E.吴又可13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吴瑭的代表作是:()A.《温热论》B.《湿热条辨》C.《诸病源候论》D.《温疫论》E.《温病条辨》14.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路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的医家是:()A叶

4、天士B刘河间C王安道D吴有性E朱肱15.“五疫之至,皆相染易”语出:()A.《内经》B.《难经》C.《伤寒论》D.《千金方》E.《温疫论》16.“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出自:()A.《内经》B.《难经》C.《伤寒论》D.《伤寒总病论》E.《伤寒例》17“温病……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语出:()A.王叔和《伤寒例》B.张仲景《伤寒论》C.吴又可《温疫论》D.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E.叶天士《温热论》18“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A王叔和B庞安常C雷少逸D吴又可E陆九芝19、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是

5、:()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B提出温病致病的病因是温邪C指出温邪热变最速D创立卫气营血辨证E治疗方面以扶正为第一要义20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均是吴又可的贡献?() A、提出温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 B、指出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 C、感染途径从口鼻而入 D、治疗方面,以祛邪为第一要义E、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21“三焦”的概念首先见于:() A.《温病条辨》 B.《外感温病篇》 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 E.《温热论》22.《湿热病篇》的作者是:( )A.王孟英B.薛生白C.吴鞠通D.王安道E叶天士23《温热经

6、纬》的作者是:()A、叶天士   B、刘河间   C、王孟英D、薛生白   E、吴又可24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作专门论述的专著是:( ) A.《湿热病篇》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E.《外感温病篇》25.吴又可认为,温疫与温病是:( )A.并列关系B.隶属关系C.无关系D.同病异名E异病异名26、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医家是:()A王孟英B吴又可C吴鞠通D叶天士E薛生白27、首先提出新感温病学说的医家是:()A叶天士B吴又可C王安道D汪石山E刘河间28、温病的基本概念下列哪项提法欠妥:()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传染性C易化燥伤阴D

7、热象偏重E感受温邪29.说明温病的诸特点中,以下哪种提法是欠妥的?()A.病因是感受外邪所致B.有传染性,流行性C.有季节性,地域性D.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E.临床表现有共同性30下述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哪项:()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C易出现险恶证候D病程中易耗伤阴津E末期易见后遗证候31“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语出:()A.《内经》B.《难经》C.《温疫论》D.《温病条辨》E.《温热论》32.新感温病初起特征应除外哪项:()A发热恶寒B无汗或少汗C口渴尿黄D头痛咳嗽E脉浮数苔薄白33下列温病中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