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ID:5785575

大小:1.32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24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目标:课程标准2008考纲09新变化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

2、活的影响。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无纲举目张,考点细化:------知识部分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1、服饰变化的表现:(1)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开始传入中国,广州、上海的买办最先穿上了西装,后来留美幼童也穿上了西装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景观。⑵中山装和旗袍是

3、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有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⑶新中国成立后,军装、列宁服、连衣裙;文革时期,干部服。⑷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着暖和向穿得好过渡,款式新颖的服饰层出不穷,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2.传统饮食的变化:四大菜系、鸦片战争后西餐的出现。3.居室建筑的变化:四合院是北方典型的民居,鸦片战争后居室的突出特点是中西合璧。4.变化的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影响;(2)国内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二、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1.变化的表现:⑴断发易服:①洋务运动时期,留美幼童穿

4、西服剪辫子,揭开序幕。②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同时主张“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③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④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中明确规定“断发易服”,大力推行剪辫和放足。但农村女子缠足仍然没有停止。⑵“废止缠足”:①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12②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中明确规定“废止缠足”。⑶婚姻习俗:近代以后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礼习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1950年,政府制定《

5、婚姻法》,解放妇女移风易俗,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⑷婚丧仪式:婚丧礼俗的变迁,是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⑸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等;辛亥革命后,“改正朔,用阳历”,增添国庆、元旦等节日。2.原因:内因:中国社会自身的不断进步:经济、政治、思想上的变化;外因:外来的侵略的不断加深;西方物质文明的影响。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近代以来交通发展与更新的过程(一)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的运输业。2.19世纪70年代初期

6、,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成为官僚资本的企业。(二)铁路的发展:1.19世纪80年清政府修筑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2.京张铁路是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佐主持设计施工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4.新中国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经跃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京九铁路建立加强了香港和北京的联系;机车制造方面也屡有新突破,从1997年起实行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三)公路的发展:

7、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2.清末民初,近代的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3.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4.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使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四)航空业的发展:1.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3.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二、近代以来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1、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有线电报机房;

8、2、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3、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有无线电报局(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代官商通报,民用很少);4.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秕一个电话局开通了第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