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

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

ID:5794269

大小:582.7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5

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_第1页
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_第2页
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_第3页
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_第4页
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北京一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历史(第二模拟)【命题报告】本套试卷是在认真研究2005年《考试大纲》,参考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基础上,精心打磨而成,体现了2005年高考考查的方向。本套试卷注重原创,突出新颖性。材料的选取紧扣现实,体现了时政热点,如印度洋海啸问题、台湾问题、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等。在命题方式上也有诸多创新之处,突出对知识交汇点的考查,如中美问题等;突出对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儒家思想、战争与和平等。本套试卷原创题达95%,是一套含金量高、代表高考命题趋势的优质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2、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趣,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爆目要求的。1.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和海啸问题给南、东南亚造成巨大灾乱,至2005年1月7日死亡人数已达到16万之多。——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的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人制作的地动仪早1700多年。A.张衡B.祖冲之C.郭守敬D.僧一行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使用B.铁农具的出现C.水利工程的兴修D.青铜器的制造3.唐太宗时期,

3、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灌溉工程,其论证决策阶段的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C.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4.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北宋设置了①参知政事②三司使③通判④枢密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A.按田亩计征B.按人口平分赋役C.赋税折银征收D.废除了人头税6.2004年12月,全国人大拟起草《反台湾分裂法》。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辟通商口岸是在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4、》7.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主要表现在A.制造枪炮抵制了西方侵略B.对外维护了中外和好局面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生产的产品占领了中国部分市场8.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帝指的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9.中华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中国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B.民主共和得以彻底胜利C.封建统治从此根本铲除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10.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撕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A.第一次世界大战

5、时期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C.抗日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之初1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包括:①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②西方资产阶缓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③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④尊孔复古逆流泛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中共“二大”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说明A.中共以发动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其为实现国共合作扫清了障碍C·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加深D.党在斗争中走向成熟13.有同学在研究性小论文中正确指出,在粉碎敌人第一至第四次“围剿’’的战斗中,毛泽东军事路线的作战方针的基本特点是A.以游击战为主

6、B.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人C.以阵地战为主D.以运动战和主力决战为主14.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下图是抗战时期沦陷区的一所学校的上课情景,它表明沦陷区的中国少年A.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B.自愿接受这样的教育C.正在接受民主思想的熏陶D.正在接受法西斯的欺骗宣传15.2005年中国将加大吏治整饬的力度。中共党史上与“西柏坡”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重大问题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选择B.“两个务必”要求的提出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D.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7、本路线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规定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7.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毛泽东和尼克松·1972年·北京①1972年两国结束对抗,正式建交②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③是中美外交战略调整的结果④成为当时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是A.成立共和国B.推行圈地运动C.制定《权利法案》、D.实行内阁制19.卢梭说:

8、“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A.自然权利说B.社会契约论C.公共意志论D.三权分立学说20.法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