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进研修心得.doc

向东进研修心得.doc

ID:58252642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向东进研修心得.doc_第1页
向东进研修心得.doc_第2页
向东进研修心得.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向东进研修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向东进  在“国培计划(2014)”——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坊这个研修平台,我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观看了名师的课例,参与了多个话题的研讨。通过学习,研讨,反思,我最大的感受是,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这门学科,教师一定要沉下心来研究自己的课堂。四十分钟的课堂,如何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选择哪些教学内容,采用哪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会也是学生评判老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杆。当然教学是动态的,变化的,既无固定模式,也无现成的方法套用

2、。但老师走进课堂前一定要知道“这节课我们从哪里来,要领着学生到哪里去。”可现实的课堂,很多教师以为教学就是简单的重复,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教学什么样的文体,想从哪里来就从哪里来,能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随遇而安的教学思想让语文教学了无生趣,毫无变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能是顺其自然,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随之被扼杀。研修中,我认真观看了王荣生教授关于《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的讲座。讲座中王教授明确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就是老师领着学生要到课文中的哪里去,也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词、句、段中落实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白学生的知识起点在哪

3、里,即认真分析学情,学生已知的,已会的,已能的都不需要教。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发生变化,产生新的问题,即“要带学生到哪里去”。为了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和“教学终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按照王教授所教的方法,我在备课时也将部分句、段画成绿色(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和黄色(课文的关键点),并按这个方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我教学《父亲和鸟》一课时首次这样尝试了。结果,我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我备课时画出的绿色部分有许多居然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因此教学时浪费了时间,显然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无效。而有些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我却没有画上绿色,比如,对“

4、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喃喃地说:‘树上有不少的鸟。’”这一句,学生并不明白“父亲为什么知道有许多鸟?”这个问题。可这个句子被我给忽略了。还有,课文第一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我只是画上了绿色,可当我在教学时才发现这一句是全文第一个关键点。文章中说“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这也是能体现父亲跟树林、鸟儿和谐相处的语句。前后联系,我们就能体会到:父亲一生最爱树林和爱唱歌的鸟,父亲对鸟很有研究,可以说是鸟类的专家。所以,小鸟唱歌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理解了这一点,学生就真正懂得父亲和鸟之间的

5、默契与融洽。再者,父亲跟“我”的对话也让我们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温馨与美好。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前对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并没有认真分析和预测,基本是模糊的,因此,教学常常是按老师的主观认知去完成,至于要带学生到哪里去,我们似乎也不是很清楚。很多时候就是按照教参的要求把整个内容在课堂上过一遍,体现出的是“我就是要这样教”,所以,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跟自己配合,再简单的问题讲的时候也没有人应答……看来,不是学生不配合老师,而是我们没有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所设置的问题不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显然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没有意义的,课堂教学因此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孩子只有在各种有

6、意义的经历和活动中使用语言时,才能能动地交流起来。若语文课堂没有给学生提供足以让其智慧燃烧的环境,没有激起他对精神世界的强烈好奇,学生就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可想而知,学生没有表达欲望却为了配合老师的训练而进行的表达几乎是无效的;在这个背景下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是痛苦的,对老师而言是做作的。  如何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问题,教者需从多个角度理解教材,尤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深度解读教材,这样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领着学生到哪里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