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化总体规范.doc

渠化总体规范.doc

ID:58364353

大小:11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4-17

渠化总体规范.doc_第1页
渠化总体规范.doc_第2页
渠化总体规范.doc_第3页
渠化总体规范.doc_第4页
渠化总体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渠化总体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总则1.0.1为了统一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的设计要求,在满足各类建筑物的基本要求和协调上、下游梯级关系的基础上,对挡水、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和水电站等进行合理布置使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达到科学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也适用于运河、湖泊航运枢纽及有航运要求的其他枢纽总体布置设计。1.0.3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设计原则及标准,选择坝址、坝线,主要建筑物顶部高程设计,主要建筑物选型,进行枢纽主要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方案评价等。1.0.4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应在贯彻统一的规划、综合

2、利用方针的基础上,首先满足航运要求,并兼顾发电、灌溉、城镇供水及水产养殖等的需要。1.0.5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应在满足通航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枢纽上游土地淹没、人口迁移和建、构筑物拆除。1.0.6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应有利于施工、管理和维护。1.0.7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应调查研究工程建设前的环境现状,预测施工期间及竣工投产后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防治和保护措施。1.0.8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的现行标准和法规的规定。2基本质料2.1一般规定2.1.1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中,应按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不

3、同阶段的要求,进行基本质料的搜集。2.1.2渠化工程枢纽各阶段总体布置所需要质料应符合《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内河航运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规定的内容和深度。2.1.3各阶段所需要的水文、地形及地质等专业技术质料和分析成果,应按有关专业技术规范的具体规定进行搜集。2.1.4对自然条件简单的六级及以下航道沙锅内的小型渠化工程,起枢纽总体布置设计做需的基本质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简化。2.1.5有关水利、水电等基本质料的搜集和深度要求,可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2.2预可行性研究阶段2.2.1渠化河段运输经营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4、:(1)历年上、下水客、货运量及客、货运输发展规划(2)现有各类营运船舶、船队尺度、数量及技术状况,以及规划船舶、船队尺度。(3)营运成本和技术经济指标。2.2.2渠化河段航道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洪、枯水期航道尺度、险滩分布、碍航情况及渠化河段河床演变特征。(2)跨河管线、桥梁和临河水工建筑物数量、分布、尺度及其运用情况。(3)航道规划和梯级开发资料。2.2.3地质质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区域地貌特点,地层与岩性分布,主要地质构造特征,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情况和地震基本烈度等。(2)渠化河段内地质概况,可能引起渗漏的岩溶分布、古河道、贯穿性

5、大断裂分布,可能浸没、坍岸地区概况,堤岸渗漏,堤基稳定情况等;(3)坝址区地貌,地层岩性及其分布,地质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一般情况。对于土基,包括:土层结构、性质、分布及渗漏条件;对于岩基,包括:覆盖层、岩基、岩层及其风化带、软弱岩层、夹层产状及分布,透水岩层或大断裂破碎带分布、产状、规模、性质等;(4)2.2.4地形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其比例尺的大小应视河流大小及工程需要而定。(1)渠化河流地形图,比例尺1:10000~1:50000(2)渠化河段河道地形图,比例尺1:2000~1:10000(3)坝址地形图,比例尺1:1000~1:5000(4)河道纵

6、断面图。2.2.5水文、泥沙、气象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渠化河段水文资料,包括水位、流量原始观测资料及整编资料,其水位、流量资料系列不少于连续30年,并具有沿程特征水位资料。(2)气象资料,包括风、降水、雾、气温、湿度及冰况等资料。(3)泥沙资料,包括含沙量、输沙量、粒径、级配等。2.2.6应搜集渠化河段沿岸城镇、工农业生产和对外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等资料。2.3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2.3.1经济营运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经过核实和论证的过坝货、客运量,包括:干线长途及区间运量,上、下水运量以及规划运量;(2)经过核实和论证的船型、船队尺度;(3)船

7、舶、船队过闸必需的上、下锚泊地资料。2.3.2地质资料除本规范第2.2.3条内容外,还应进一步对下列内容进行搜集。2.3.2.1对渠化河段,应按两岸不同地貌及河流形态进行下列地质资料搜集:(1)对河岸为山或者丘陵的地区,包括不稳定边坡的分布、范围和体积极其稳定条件,强透水岩层、断层破碎带,古河道分布及渗漏可能性;(2)对河岸为堤的平原区,包括河床、堤岸各土层分布、岩基产状和相对水层埋深、地下水资料,蓄水后可能产生渗漏、坍岸和浸没的范围以及防护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3)对有岩溶的河段,包括岩溶成因、分布范围极其特征、地下水特征、渗漏形成、渗漏通道及

8、渗漏量;(4)对地震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河段,包括断裂带特征、地震与构造断裂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