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妇女病患病率及其有关因素的分析

中老年妇女病患病率及其有关因素的分析

ID:5913183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8

中老年妇女病患病率及其有关因素的分析_第1页
中老年妇女病患病率及其有关因素的分析_第2页
中老年妇女病患病率及其有关因素的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老年妇女病患病率及其有关因素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妇女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学习和工作,但其患病率及有关因素目前尚未明确。为此,我院对2130例已婚妇女病普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做好中老年妇女保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0~2003年城乡企事业单位已婚妇女病普查卡中,采取随机抽样法索取2130张妇女病普查卡。  1.2方法采取统一人员、统一项目、统一标准、一人一卡的普查方法。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统一用巴氏染色法,按脱落细胞学5级分类法报告[1]。  2结果  2.1妇女病统计结果2130例已婚妇女中,患妇女病1282例,患病率为60.19%。

2、详见表1。  表1妇女病构成及顺位(略)注:1341为疾病分类的例次,不是患病例数  2.2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阴道脱落细胞学检出炎症细胞312例,占24.34%,轻度核异质细胞16例仅1.25%,重度核异质及癌细胞则无。  3分析  与患病率有关的几个因素如下。  3.1患病与职业的关系农民妇女患病率最高,为63.07%,其次为工人;而卫生人员患病率则较低。详见表2。  3.2患病与胎产次的关系患病率随胎产次的增加而升高,胎产次在3次以上者患病率最高,为62.97%,大大高于0次产或1次产的妇女。详见表3。  3.3患病与年龄的关系患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41~50岁组

3、患病率为66.77%,大大高于20~30岁组。详见表4。  表2患病与职业的关系(略)注:χ2=20.66>14.86,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表3患病与胎产次的关系(略)注:χ2=43.24>12.34,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表4患病与年龄的关系(略)注χ2=57.94>12.84,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4中老年妇女患病率比较中老年各种妇女病发生率有所不同。中年妇女宫颈炎患病率高于老年妇女,且居首位,而阴道炎、盆腔炎等其他妇科病则较老年妇女患病率低。详见图1。3.5阴道脱落细胞分级与年龄的关系详见表5。  图1中老年患病率比较(略)表5阴道脱落

4、细胞分级与年龄的关系例(略)注:χ2=1693.14>12.84,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4讨论  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妇女病患病率为60.19%,与文献记载约占已婚妇女的半数以上是一致的,且宫颈炎居首位,其次为阴道炎、外阴炎、附件炎等,见表1。这是因为子宫颈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特点,易于遭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刺激,包括创伤、激素和病毒。据资料报道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林巧雅分析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发生率为0.73%,显著高于无宫颈糜烂妇女的0.10%。北京市(1972~1976年)普查发现有糜烂组之发病率比无糜烂组高2倍[1]。充分表明防治妇女病的重要性。  

5、  本文分析结果也表明妇女病的发生率与其职业、胎产次和年龄有关(P<0.005)。表2表明了农民妇女患病率高于教职员工。而卫生人员患病率则较低。我们认为这与其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卫生知识及卫生设施和待遇等有关,表4、表5显示了胎产次越多、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患病率最高的为3胎以上者及31~50岁年龄组间。这是由于妇女病是一种多原因的慢性病理改变过程,很多致病因子均可成为其病因。机械性刺激(包括分娩时的产伤)、微生物及其毒素变态反应、化学物质及射线等,随着胎产次和年龄的增加受上述致病因素伤害的机会增多而致病。由此可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是预防妇女病的有利措施之一。  从图1看出年龄不同,各种妇科

6、病发生率有所不同。宫颈炎居中年妇女病之首,而在老年妇女中则居第2位,而宫颈息肉、盆腔炎、附件肿物等均低于老年妇女的发生率。从而指出中老年妇女保健重点,应视不同年龄而异、对中年妇女应重点防治宫颈炎,而老年妇女除此之外还应做好防治阴道炎等妇女病的防治工作。表6展示了阴道脱落细胞分级与年龄有密切关系(P<0.005)。年龄越大炎性细胞阳性率越高,炎性细胞阳性率较高的仍为31~60岁组。而41~60岁间轻度核异质细胞阳性率最高占75%。这是因为慢性宫颈炎等在病理上常呈愈合和炎症扩展交替发生,如不彻底治疗,极难治愈,致使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多发,并有加重的趋势。综上所述,妇女病发生率为已婚妇女的半数以

7、上,尤以中老年妇女为著,严重的威胁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开展以防癌为重点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是做好中老年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且要在普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从青壮年妇女开始定期普查妇女病,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这是降低妇女病发生率的前提,也是提高中老年妇女保健工作水平的关键。【参考文献】[1]陈春林,张随学.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http://www.ccc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