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虹吸排水与重力排水.doc

比较虹吸排水与重力排水.doc

ID:59373989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4

比较虹吸排水与重力排水.doc_第1页
比较虹吸排水与重力排水.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比较虹吸排水与重力排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统重力排水使用大量的雨水立管,立管直径比较大,导致雨水悬吊的坡度大。管道的布置范围占建筑空间比较多,埋地管道多,需要大面积开挖,施工复杂而且麻烦,管道的走向错综复杂,工程师设计图纸设计稍不注意很容易两管相撞。虹吸式排水系统和传统重力排水相比较,有以下的优势:1、排水效率高传统重力排水属于“气液两相流”,水在管中的过流面积只占管道截面积的一半。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管道“满管单相流”,使排水效率大大提升。2、管径小,立管少、免维护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是满管流,所需管径小、管道少。单根立管的排量是重力“气液两相流”的4倍以上,立管数量大幅减少。管内流速通常为

2、1m/s以上,可以实现管道自清功能,减少日常维护费用。3、系统占用空间少《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第4.9.25规定重力雨水排水悬吊管坡度不于千分之五(其中金属悬吊管坡度不小于百分之一)。虹吸雨水管材悬吊无需设坡,节约建筑空间。4、节水、环保虹吸雨水系统将无压流变为有压流,很容易实现雨水的集中收集,为雨水的二次回用带来了可能。虹吸式雨水系统减少排水立管使用数量,管径相对比较小,且雨水悬吊管不需要坡度。管道的布置对建筑空间影响小,地管埋地数量少,不需要开挖大量的地面。悬吊管接雨水斗不受限制,管道走向灵活可以迎合建筑需要设置,

3、施工简单快捷。虹吸式排水与重力排水比较传统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是利用雨水本身重力作用由屋面雨水斗经排水系统自流排放。水流夹带空气进入整个雨水排放系统,空气约占管道30-70%空间,且排水悬吊管必须具备一定坡度。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通过特制雨水斗有效阻隔空气进入,通过全系统压力平衡计算,大大减少了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时夹带的空气量,最终达到气水分离的效果,在管内形成满管流。利用建筑物高度与地面落差势能形成虹吸作用,屋面雨水快速排干。两种排水系统优劣对比传统重力排水虹吸式排水1.大量的雨水立管1.较少雨水立管2.雨水管径较大2.雨水管径较小3.雨水悬吊坡度大

4、3.雨水悬吊管不需坡度4.管道布置对建筑物空间影响大4.管道布置对建筑空间影响小5.埋地管多,大范围地面开挖5.埋地管少,地面开挖量少6.较多雨水检查井6.最少的雨水检查井7.需设置栓查口或清扫口7.无需设置检查口清扫口(系统有屏蔽垃圾及自洁功能)8.悬吊管接雨水斗数量有限制8.悬吊管接雨水斗无限制9.管道走向复杂,且受限制9.管道走向灵活,可迎合建筑需要设置10.施工缓慢10.施工便捷、简单。重力排水与虹吸排水比较方案   虹吸排水讯:重力排水与虹吸排水比较方案  重力流排水系统:重力流排水系统是雨水由天面天沟汇集后经雨水斗下接的立管靠重力自流

5、排出。这种系统管线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水沿立管管壁流下时,一般情况下只占立管断面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为水,一部分为空气。重力流排水系统是传统的屋面排水方式。具有设计施工简易,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其缺点是管道设置相对较多,占据空间位置较多。重力流雨水系统,需要控制系统的流量在所设计的重力流态范围之内。否则,超流量的雨水进人系统,流态会超越重力无压流,剧烈的压力波动会对系统造成破坏,发生诸如立管损坏、室内检查井冒水等安全事故。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在降雨初期,利用重力原理进行排水。当降雨量加大,屋面上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雨水斗会自动隔空气,从而产生

6、虹吸,系统也转变为高效的排放系统,抽吸雨水向下排放。对大型屋面可“分区排水”,整个屋面排水系统可由数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一个天沟,这样天沟可避开伸缩缝。系统的设计是当天沟内雨水深度达到一定深度时,首先是尾管充满水达到虹吸条件,继而使整个系统产生虹吸,即可使天面雨水快速排放。因虹吸排水流速很大,要通过消能井再排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统。而当雨量较小时,该虹吸系统也只有做为重力流系统使用。这样,虹吸排水系统可用比重力流排水系统小得多的管线能排出几十年一遇的暴雨雨水。再有,在相同排水量的情况下,虹吸排水系统所需的斗前水深要小于重力流系统。比如,计算表明排

7、水量为40L/s时,用直径300mm的重力流雨水管,其斗前水深100mm,而直径100mm的虹吸雨水管,其斗前水深仅需85mm,这对屋面的建筑和结构设计都非常有利。虹吸系统所用管径不仅比重力流小,而且可比重力流“少”。图一所示系统,即一个横管,一个立管,可以上接十余个雨水斗,而重力流系统则要多根立管。此外,虹吸系统的横管可以水平安装,而重力流系统其横管必须有不小于0.005的坡度,将使横管末端降低,从而影响使用空间或影响建筑结构处理。虹吸系统的立管因数量少,可利用楼梯间、立柱旁等处敷设,不占用更多的使用空间,横管也可以敷设在非敏感的公共走廊等处。

8、总之,给建筑设计一个有利的条件。 1:水力计算依靠人工、低效排水;2:管径大,且需要1%-3%的坡度;3:材料多,安装复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