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doc

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doc

ID:59407125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7

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doc_第1页
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doc_第2页
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doc_第3页
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doc_第4页
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调查研究[摘要]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分布特点、产生的原因等进行分析,提出减少损伤的建议和方法。[关键词]运动损伤体育教育专业[中图分类号1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9-0196-02前言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不仅给学生的身体、训练、学习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压力。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性特点,学生在校学习、训练期间运动损伤时常发生,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研其因,究其果,旨在找出影响运动损伤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可能

2、地避免和减少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从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院、龙岩师院、莆田学院四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400人,其中男生250人,女生150人。(二)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询了运动损伤的相关资料,为撰写本文做好铺垫,本文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2份,回收率为95.5%,其中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5%。二、结果分析(一)整体运动损伤的情况偶尔损伤的人数在各学校中占有的比例最大,在调查380例当中,有96.6%的学生均发生过运动损伤,仅有3.4%的人未受伤过,可见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受

3、伤,且发生率是很高的。(二)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为了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特点,本研究把时间划分为专修课、课外活动和比赛三个阶段。在380例运动损伤中,课外活动中发生损伤的人数最多,共175例,占46.1%,其次是专修课150例,占39.4%,比赛55例,仅占14.5%。(三)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从表1数据可知,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四肢和腰部,其中下肢以踝关节部位受伤的最为突出,占总人数的24.2%,次之是膝关节,这与它们的解剖学特点有关。踝关节是人体最下面的关节,要支撑着人体的全部重量,且踝关节的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因此当脚起跳落地时,场地不平或身体失去平衡很容易造成

4、踝关节内翻损伤。(四)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的关系体育教育专业专修项目包括篮、排、足、田、体、武、小球,其中小球包括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从表1数据显示,不同的运动项目损伤的人数大不相同,出现运动损伤的以篮球占的比例最大,占25.5%,次之是足球,占16.3%,武术是发生运动损伤最少的项目,只占9.2%。值得注意的是篮、排、足三大球类引起的运动损伤占总人数一半以上。说明损伤的发生与体育项目的对抗性、激烈性以及动作难度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五)运动损伤与性别的关系从表1数据显示,男生发生运动损伤335例,占88.9%,女生45例,占11.8%。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明显多于女生,这主要是男生比较喜

5、欢刺激性、直接对抗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而三大球类是发生运动损伤比例最大的项目。三、导致损伤发生的原因(一)学生自身因素的原因从表2数据显示,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准备活动不足、技术动作错误、专项素质差、运动量过大,各占75.5%、72.6%、79.2%、41.1%。学生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致使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都尚未充分地动员起来,全身各关节的肌肉韧带尚未充分拉伸,致使损伤的发生。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以球类、田径专修为主,球类和田径项目要求速度快、对抗性强且运动强度大,而大部分体育教育系专业的学生都是半路出家的,并非是从小从事体育运动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体育专项素质

6、差,体育基础不够扎实等现状,这类学生在上专修课时比较吃力,教师示范讲解时精神容易不集中,容易造成技术动作错误或掌握不扎实,这些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同学在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灵敏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均下降,再进行一些具有危险性的运动时,容易造成损伤。(二)教师方面的原因在调查的380人当中有72.4%的学生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运动损伤知识只是粗略带过,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自我保护知识的讲解,在运动损伤知识的讲授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加强。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外活动,损伤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腰部,以关

7、节部位发生的最多,其中以踝关节扭伤占首位,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大于女生。2.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与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关,以篮、排、足三大球类发生损伤率最高。3.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专项素质差、运动量过大等等是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二)建议1.在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根据不同专项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损伤部位的训练,从而提高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稳固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2.教学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