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doc

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doc

ID:59443039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4

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doc_第1页
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doc_第2页
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doc_第3页
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doc_第4页
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次争抢玩具引发的思考摘要: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一一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并逐渐内化的过程,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次次的争抢行为,正是幼儿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关心别人,共同生活,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中,通过榜样、移情等手段,帮助幼儿体验分享谦让;通过家园互动,改善家长处理问题的技巧,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分享意识。关键词:争抢玩具幼儿教育分享谦让今天我观察的重点是早晨的桌面游戏,每桌最先来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进行活动,后来孩子陆陆续续来了,常规就有些混乱了,大家随意走动

2、,到处看每桌的玩具,只有一些小朋友知道搭积木时保持安静,搭一些好玩的东西。正当我和这帮孩子搭积木时,突然听见一阵争吵声:“这是我的积木,你不能拿。”闻声一看,原来是乐乐,他正在抢旁边贝贝手里的玩具,硬说他手里拿的是他的,贝贝本来也不是容易受欺负的孩子,不甘示弱,不肯给他,所以就上演了一幕抢积木的场景。从今天争抢的现象可以看出:乐乐是一个表现,自我中心”较明显的孩子,后来从别人口中了解,由于在家里,该幼儿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因此就让他以为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都会属于自己。在家都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正因为宠爱有加,致使现在的孩子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更不会

3、与人交往、协商,才出现今天争抢积木的现象。其实这类现象的发生已不再是小部分人,而是班里大部分幼儿都这样,一旦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采用争抢的手段解决,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因素,让幼儿觉得只要自己想要,都能得到,另一方面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遇到问题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或者是家里的老二,家长往往溺爱,从而使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享受家人的关怀、照顾,不知道关心别人,也没有分享的意识。这样的不良行为显然是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老师应该怎样帮助幼儿改正自私、霸道的不良习惯呢?面对今天的争抢积木现象,我应该放在日常生活

4、中教育,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争抢东西是不好的,应该学会谦让,同时应该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在家里不因为溺爱而导致幼儿的一些攻击性行为,这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有了家园共同的努力,相信孩子的这种自私、自利的习惯一定会得到改变。一、日常随机教育,引导幼儿学会谦让在口常生活中,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要把幼儿当做自己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事实处处引导幼儿爱同伴爱幼儿。因此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如引导幼儿把自己好吃的食

5、品、好玩的玩具与同伴一起分享,让幼儿体验到大家一起分享玩具、食品的愉快心情,让幼儿逐渐改变“自我中心”的状态。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发出类似的行为。慢慢地,幼儿会把家中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其当时的情绪。通过随机教育,幼儿在反复的教育训练中逐渐养成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懂得做任何事情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排在第一

6、位,进而逐渐做到遇事想到别人。二、集体生活熏陶,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这样他必然会在不断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三、利用游戏帮幼儿学会谦让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享受分享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识进行游

7、戏,以角色的身份要求自己完成游戏,角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分享和谦让的行为。在小班组织幼儿开展“大家一起玩”的游戏,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若干大小不一的饼干,并向孩子们提出当有“客人”•来“娃娃家”做客时,“妈妈”、“爸爸”、“宝宝”应当怎样分配这些饼干?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启发他们学习分享,把饼干送给客人,让幼儿在语言表达的同时分享行为随之产生。在玩图书馆的游戏时,我准备了数量不多的图书,见一些幼儿拿到图书,一些幼儿没有拿到图书,就问拿到书的孩子:“别的小朋友没有书看怎么办?”让幼儿通过思考,自觉产生分享的语言和行为。有的幼儿说:“把这本书给他看吧!”并将书递给没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