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docx

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docx

ID:59465595

大小:15.3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02

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来自:作者:责编:日期:2011-6-2812:04:04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类严重危害松属树种的世界性蛀干害虫。在我国东北、华东、西南的辽宁、吉林、浙江、江苏、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造成危害,主要危害马尾松、赤松、樟子松、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等。特别是发生在云南、四川的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尤为严重。纵坑切梢小蠹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属次期性害虫的先锋种类。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树干和新梢内营隐蔽生活,危害期长,防治难度大,一旦成灾可造成松树大面积死亡,生态和经济损失巨大。为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制

2、定本防治技术方案。一、治理思路纵坑切梢小蠹发生危害是由异常的气候和环境因子以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失衡所引起的,控制小蠹虫危害应从改善环境入手,以促进和恢复森林生态平衡为中心,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以虫情监测为依据,以检疫封锁和蠹害木处理为重点,以生物和化学防治为主导,以降低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为目标,利用干转梢、梢转干特别是梢转梢期间,划分危害区,由外向内,由轻至重,实行先防治后清理,以防治为主清理为辅,防治与检疫封锁相结合,清理与营林措施相结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减轻危害,逐步实现持续控灾。二、分区治理对策

3、(一)划类分区根据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情况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将松林划分为2个类型区:保护区和治理区。保护区即未发生区,是指与纵坑切梢小蠹发生区相连的未发生危害的外围区域,松林的受害株率为零,通过加强虫情监测,采取预防措施和营林措施,实施生物或化学保护性防治,可使林分避免受害。治理区即发生区,是指已经发生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区域。根据危害程度将治理区划分为轻度危害区、中度危害区和重度危害区。轻度、中度危害区,松林的受害株率在50%以下,枝梢受害率在50%以下,蠹害指数在15以下,林内濒死木和枯立木较少,松林在适度清理的基础上,通

4、过生物和化学防治,可以使受害林分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生机。重度危害区,松林的受害株率在51%以上,枝梢受害率在51%以上,蠹害指数在16以上,林内濒死木和枯立木较多且呈块状、带状或片状分布。在重点清理蠹害木、补植补造的同时,合理采用化学防治压低虫口,再进行生物保护性防治可逐步使受害林分慢慢恢复生机。(二)害木等级和危害程度划分为准确掌握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情况,用针叶颜色、枝梢受害率、枝干受害情况将害木划分为О、Ⅰ、Ⅱ、Ⅲ、Ⅳ5级(表1),分别称做健康木、初侵木、萎蔫木、濒死木、枯立木,用于计算蠹害指数;用受害株率和蠹害指数

5、将危害程度划分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3级(表2),并以此将治理区划分为轻度危害区、中度危害区、重度危害区。表1害木等级划分标准级别名称针叶颜色枝梢受害率枝干受害情况О健康木浓绿0梢、枝、干无虫孔、无成虫侵入Ⅰ初侵木浅绿1~20枝梢及大侧枝有虫孔及凝脂管Ⅱ萎蔫木灰绿21~50枝梢及主干上有虫孔及凝脂管Ⅲ濒死木灰黄51~80主干上有大量虫孔及凝脂管、干内虫量大Ⅳ枯立木红黄81~100主干上有大量羽化孔、树皮脱落蠹害指数的计算:蠹害指数=(∑害木级数×株数/最大级数×总株数)×100表2危害程度划分标准危害程度受害株率

6、/%蠹害指数害木分布状况轻度20以下5以下呈零星状分布,偶见单株死亡,林分生长状况较好中度21-506~15呈点簇状分布,多见几株死亡,林分生长状况较差重度51以上16以上呈带片状分布,常见成片死亡,林分生长状况极差三、监测和预报纵坑切梢小蠹的监测和预报是指在上一年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发展规律,为掌握当年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情况、危害程度、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而开展的调查和预报。(一)监测调查从外围监控区向内,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于每年4月或10月在松林内开展纵坑切梢小蠹虫情调查,以踏查为主,辅以引诱调

7、查和航空图片分析,可根据需要在踏查的基础上或同时进行标准地调查。根据坑道形状和枝梢受害引起的针叶颜色变化判断纵坑切梢小蠹是否发生。监测调查分为一般调查和系统调查。主要是为掌握当前或近期纵坑切梢小蠹的种群数量、危害程度、发育进度、分布范围等开展的调查。一般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清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用于掌握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系统调查目的是掌握在不同林分、立地和气象条件以及天敌因子作用下,纵坑切梢小蠹种群各发育阶段死亡率、增殖率等与危害程度的关系,用于预测预报。(二)预测预报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是根据其生物学、生态学特

8、性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在监测调查的基础上分为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报。1、发生期预报(1)物候法a:成虫梢转干始期(当地板栗、桃树落叶盛期)、盛期(当地桃树开花盛期)、末期(当地板栗雄花初花期);成虫干转梢始期(当地桃树挂果盛期)、盛期(当地板栗、木荷、银桦开花盛期)、末期(当地板栗花芽分化期到果实膨大期)。(2)物候法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