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

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

ID:5954043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_第1页
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_第2页
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_第3页
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_第4页
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形势下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探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今高校面临的文化教育新形势,阐述了高校文化管理和交通文化的内涵,并将交通文化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对交通高职院学生文化管理进行了创新探索。关键词:新形势;交通高职;文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15-02一、当今高校面临的文化教育新形势7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作了研究和部署,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并重点提出高等教育肩负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在推动社会

2、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大有作为。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更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外来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异军崛起,方便、快捷、廉价地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渠道以及他们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等特点使其不断冲击大学校园,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思维方式,催生了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在各种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3、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二、高校文化管理内涵针对以上新的形势,高校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制度管理,以外部管理的方式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约束,而没有让学生从内心里接受、认可这些制度,将会使学生管理工作变得事倍功半。同时,学生在这种管理权力的压力之下,会将高校的制度管理置于对立面,从而想尽一切办法摆脱有形的束缚,甚至会使学生朝着高校教育的反方向发展。高校文化管理发源于企业文化管理,跨越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是适应当代知识社会和文化时代的要求,对传统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超越。高校文化管理不再以过

4、去的经验和严格的纪律与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主要措施,管理的对象也不再是“机器人”、“经济人”,而是存在于社会和高校集体之中的“伦理人”和“社会人”。以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为目标,以核心价值观念和共同精神即“共同愿景”的培育为核心,以通过提高全体师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追求高校师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形成师生共有的多目标的统一价值体系。学校的价值观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愿景,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从而达到凝聚力和不治而治的管理效果。7三、交通文化内涵交

5、通文化作为交通发展史的产物,是一种有着特定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发展和交通活动中依赖于以交通方式、交通资源、交通科技为支点的各类活动而创造形成的特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思想观念、政治、宗教、历史、科学、文学艺术等人类知识的获取与传播都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交通已然成为人类信息交流和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交通文化中既有物质形态化的如人类跨越天堑、突破山脉的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类交通建设成果,也有以追求效率为目标,以协调诸多交通要素间的关系为核心所形成

6、的交通建设与养护法规、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等交通文化的生态机制,同时还有严格的交通伦理规范所形成的在交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交通关系。而作为交通文化核心的精神观念则是交通文化生态良性演进、健康发展的灵魂与方向。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今天,人类的交通建设也在突破着建设极限,而伴随着极限的突破所形成的不怕苦不怕累的交通战斗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交通奋斗精神和默默无闻甘做铺路石的交通奉献精神正是人类精神观念的重要财富,也是当代大学生最值得学习和发扬的文化精神。四、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高职院学

7、生文化管理探索71.融入交通行业文化,培育具有交通高职特色的“共同愿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特征是职业性,交通高等职业院校紧贴交通产业链发展,以交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有着鲜明的交通行业职业指向。交通高职院文化管理首要的就是将交通文化内涵中最核心的精神财富融入到学生的文化管理中,形成学院文化与交通行业、企业文化相结合,并以学院在交通行业中的长期发展和定位为基础培育具有交通高职特色的共同价值观即“共同愿景”,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所提出将“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作为“共

8、同愿景”,进而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并细化到具体规划和子目标,形成一个由学生参与的、统一的“共同愿景”和多个子目标的价值体系,这样就将学生们比较抽象的多元价值观念转化为一个统一的较为具体的目标。使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学生,通过在实现各个子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满足自身的价值诉求,真正实现了整合全体师生行动、完成共同愿景的目的。2.发挥学生主体性特点,强化“观念管理”。主体性7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大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文化管理的主要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