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贤讲课教案.ppt

尚贤讲课教案.ppt

ID:59540727

大小:21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1-09

尚贤讲课教案.ppt_第1页
尚贤讲课教案.ppt_第2页
尚贤讲课教案.ppt_第3页
尚贤讲课教案.ppt_第4页
尚贤讲课教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尚贤讲课教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尚贤题解尚,崇尚尚贤,崇尚贤才1.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2.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3.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4.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教学目标疏通文意自主阅读1,墨子说当今在国家处理政务的王公大人有何愿望呢?2,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阅读第一段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他们都想让国家富裕,让人民增多,想让政治太平没有实现。因为他们不能尚贤任能3,墨子认为王公大人的要务是什么?“众贤而已”即举贤任能,使贤才增多聪明的人善于动脑第二段在文章

2、中起什么作用呢?过渡作用。引出下文对“众贤之术”的阐述。阅读第三段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1,墨子认为“众贤之术”是什么?富之贵之,敬之誉之2,在阐述“众贤之术”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墨子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为例,指出“众贤之术”是“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第四段:所以古时圣王为政,说道:“不义的人不使(他)富裕,不义的人不使(他)显贵,不义的人不使(他)关系亲密,不义的人不使(他)接近。”所以国中富贵的人听到了,都退下来商议说:“当初我所依靠的是富贵,现在君王

3、举义而不避贫贱,那我不可不为义。”/跟君王关系亲密的人听到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所倚仗的是与上有亲,现在君王举义而不避关系疏远的人,那我不可不为义。”/在君王左右侍奉君王的人听到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所倚仗的是与上亲近,现在国君举义而不避远人,那我不可不为义。”/远处的人听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以为与上面太疏远而无所倚仗,现在国君举义而不避远,那我不可不为义。”/一直到边鄙郊外的臣僚、宫庭宿卫人员、国都的民众,四野的农民听到,都争先为义。想一想:这是什么缘故呢?思考:古代君王处理政务时说“不义不富,不义不贵

4、,不义不亲,不义不近”之后,为什么人们纷纷“行义”呢?因为君王不分地位贫贱与否、关系远近与否,而是根据是否“有义”来选拔人才。这是什么原故呢?这是因为君上用来驱使臣下的是一件事(即尚贤事能),臣下用来侍奉君上的也是一种方法(即行义)。这好比富人有高墙深宫,墙已经立好了,仅只在上面开一个门,有强盗进来了,关闭他进入的那张门来捉拿他,强盗就无从出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在上面的得其要领。想一想:讲捉拿盗贼的故事有何作用?举捉贼一例说明做事要掌握要领。为政者处理政务要掌握尚贤任能这一要领。第五段:所以古代圣王为政,给有德的人安排

5、职位并尊重现贤能的人,即使身处农业与手工业、市集的人,(如果)有才能就选用他。给他高高的官爵,给他厚重的俸禄,使他们担负一定的工作,果断地给予他们行使政令的权利。墨子说:“爵位不高,百姓就不尊敬他;积蓄和俸禄不丰厚,百姓就不信任他;行使政令不果断,百姓就不畏惧他。”提出这三件(爵位、蓄禄、政令)来授予贤者,并不是对贤者的恩赐,而是想要事业成功。所以在这时,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殿:通“奠”,定),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

6、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提拔正直无私、行为合“义”的人,避免为私利而相互仇恨的人,这就是说的这样的言论。”所以古代尧选拔舜在服泽(地名)的北边(阳:山之南、水之北都称为“阳”),把政权交给他,天下安定。禹选用益在阴方(地名)之中,把政权交给他,九州平定。汤选用伊尹在厨房之中,把政权交给他,谋略成功。文王推举闳天、泰颠于从事渔猎之中(罝:捕鸟兽的网),把政权交给他们,商朝末年西方的各个部落臣服。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使是禄厚位尊的大臣,没有谁不敬惧并且戒惕的(施:通“惕”,小心谨慎);即使是从事农业、手工

7、业、市集(店铺)的人,没有不争着勉力去崇尚道德的(意:疑为“德”字的讹误)。所以士这种人能用为得力助手(承嗣:副官,助手)。所以得到士,谋略就不会受挫,身体不必劳苦。名声确立且功业成就,美好的事物得以显扬,丑恶的事物不会发生,就是由于得到了士的缘故。第六段:因此墨子说:“如愿以偿(这里指治国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治国不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尚:通“上”,往上,这里作状语)往上想师法前人,奉行尧舜禹汤之道,就不可以不崇尚贤能。尚贤的人,是政治的根本啊。思考:本段那一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1段):阐述“大人之务,将

8、在于众贤而已。”(从反面论证)2段)承上启下3段)“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尚贤事能)可使贤士“得而众”(从正面论证)4段):进一步举先王之例阐述尚贤事能的社会意义。5段):以古代圣王为例,阐述尚贤事能的原则 方法。6段):归结论点---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