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

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

ID:595450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_第1页
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_第2页
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_第3页
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_第4页
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探析  【摘要】新课改条件下,德育评价理念应与新课程评价理念相切合,努力构建多元化、多角度、易操作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我们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努力创新德育评价方法,创设多元化评价体系,扩大德育评价范围,还原德育评价最重要的激励作用。【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抓好学校德育管理,必须构建好学校德育评价体系。在德育评价体系中,学生德育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评价和学生德育评价都发生着根本性转变,评价不在是局限于评定,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

2、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一、学生德育评价的原则1、引导性、发展性6学生德育评价要注重学生全部的成长发展过程,评价就是针对学生全部的成长发展过程给予不断的评价,对学生的每个行为表现,都看作是一份评价资料,并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发展轨迹和行为表现的状况,以便教育、帮助学生,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不应是终结性评价,而应是一种面向未来,面向多数,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它是非奖惩性的,而是让学生明白成功表现在哪些方面,不足又在哪里,今后应怎样努力,通

3、过日常动态的行为调整,以达到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它面向一切学生,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去发展自己。2、整体性、全面性学生德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应该将评价对象的某一时段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不能偏重政治觉悟的鉴定,不能偏重学业成绩的鉴定,要扩大评价的范围,考核德育的全部领域,无论道德认识、政治态度、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适应状态、乃至教育环境统统加以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解释。并且,在综合性的评价解释中应按管理学中的模糊评价理论,学会忽略,小处不计较,大处不放过,从整体

4、、主流看待评价对象。3、参与性、自省性6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作用,为学生素质发展提供公正、平等、民主的发展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素质评价观念。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明确什么行为是合乎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什么行为是违背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三省吾身”的好习惯。4、现实性、可行性脱离社会生活的德育目标,学生不好理解,更难于在心理上接受,过于理想化,至善

5、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因此德育必须有其实现目标。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结合起来,才使学生既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又有发展的余地。学生德育评价应从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将德育目标分成若干独立的层次,依据其德育水平的高低,相应确定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二、创设多元化德育评价体系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体现在德育评价主体、德育评价手段、德育评价内容上。1.从德育评价主体来看。传统的德育评价往往是以班主任的评价为评价,其他教师的参

6、与非常少;德育评价往往只是教师评学生,缺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往往也会带来评价的欠客观性,欠全面性。因此,学生德育评价的主体应该加以创新,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自我评价与班委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6中来,进行每期(期中和期末)的自我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焕发了他们积极参与管理与评价的意识。第二:家长、教师、学生的多元主体评价。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将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根据评价项目,对自己的德育水平进行自我评价。2.从德育评价手段来看。传统的德

7、育评价手段中的班主任评语存在格式固定、内容教条、模块化、片面化等弊端,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评语渐趋人性化、情感性。人性化的评语集中体现了班主任对人性的解读、对生命的挚爱,充满了人文关怀。它尊重被评价的对象,将学生作为知心朋友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富有情感的话语娓娓而谈,打动并感化学生,发挥其特有的评析、激励、催化的教育功能。评语评价方式为家长、教师和孩子的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鼓励性的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3.从德育评价内容来看。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阶段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评级

8、指标,形成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结构。视具体情况,可分成若干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如:思想品质:家庭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国家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待学习的态度;具有一定理想和追求;善于思考,崇尚科学;道德行为:文明习惯,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热爱劳动,节俭朴素;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