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ID:6042569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_第1页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_第2页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_第3页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_第4页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摘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根本在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必须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提高转移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Abstract:Thekeytothesmoothtransferofsurplusrurallaboristodeveloperuralvocationaleducation.Inordertodeepenruralreformandimprovetheruraleconomicsystem

2、,theemploymentenvironmentofsurplusrurallabortransfermustbeimproved;rurallabortrainingmechanismmustbeestablishedandimproved;thecomprehensivequalityandemployabilityofrurallabormustbeimproved.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模式;劳动力转移Keywords:surplusrurallabor;educationandtrainingmode

3、;labortransfer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78-020引言6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已经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提高社会生产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1.1农村人口多,剩余的劳动力巨大城市化速度加快,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0%,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近8亿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超5亿人。保持现有耕地面

4、积相同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等原因,农业将进一步减少劳动需要,农业剩余劳动力170万人,隐性失业大量存在,剩余劳动力日益紧张,据估计,截至2020年,中国的年度劳动力将增加1000万,根据年度经济增长率为7%的就业人口仅增加800万左右一年,有二百万个就业差距。根据国家规定,全国耕地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将逐步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农业竞争、低水平大幅降低,将农业有960万农业劳动力到其他部门,安排在城市再就业的压力很大,这就增加了困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注意发挥湖南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其他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产业

5、转移,特别是要加快纺织、物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以就近转移的农民工为主要对象,优先组织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大中专技校学生就近到产业园区就业和创业。1.2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6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增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增多,但农村劳动力整体教育水平还很低,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在城市很难获得一个稳定和高收入的职业,从而家庭付不起城市迁移,生存和发展的高成本。1.3政策的限制和歧视当前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其他方面的城市劳动力,就业歧视制度不

6、是城市劳动力参与和公平竞争。农民短期在城市就业是很容易的,永久就业特别是永久定居点仍然是非常困难的。歧视在教育和培训表现在缺乏适当的培训,对农民不平等的机会,农民的孩子在城市幼儿园、中学上学等存在很多问题。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模式在城市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多数农民工的流动,存在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有组织的输出仅占很小部分。2012年以湖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受教育程度为例统计分析如图所示:大部分为初中文化程度,有大专文聘的比较少,在全省人口中还

7、存在文盲人口,说明湖南省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如图1。由6于其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很差,非农产业很不发达,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又进一步加重了农业和农民的负担,反过来激发和加速了劳动力的外流,表1列出的工资性收入高于家庭经营收入、且收入主要来自到县外(主要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的有代表性的县是三个贫困县。表1说明从长远计,劳动力输出并不利于输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将加剧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造成社会财富在区域间的不公平分配。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的长期化、固定化,一个新的低收入“工薪阶层”正在农村形成,长此下去,将会产生“

8、打工村”、“打工乡”、“打工县”等等低收入“工薪”区域。引导劳动力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回流,不是仍然回到农村,要视之为我省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通过农村劳动力更高层次的转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新模式3.1充分发挥社区、村级基层组织的作用,抓紧抓好培训前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