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教案电子教案.doc

梅岭三章教案电子教案.doc

ID:60793403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19

梅岭三章教案电子教案.doc_第1页
梅岭三章教案电子教案.doc_第2页
梅岭三章教案电子教案.doc_第3页
梅岭三章教案电子教案.doc_第4页
梅岭三章教案电子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岭三章教案电子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梅岭三章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以及乐观豪迈的革命情怀。2、体会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教学重点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教学难点比较借代与借喻的异同。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大家看大屏幕。(PPT1)名世俊,字仲弘,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在敌人围追堵截的危难时刻,深陷

2、困境的陈毅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板题。这组诗诠释了为理想而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请大家齐读课题。这组诗赞扬了为自由而奉献头颅的豪迈情怀,请大家再读课题。诗歌学习,朗读为本。要想读懂这组诗,咱必须知人论诗,先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大家先仔细看一遍。(PPT2)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队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

3、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请大家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二、反复朗读,把握情感过渡:这就是本组诗的写作背景。现在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诗,要求借助注释理解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生通读全诗。检查预习。(见PPT3)谁能把这些字词读准确?个别读,齐读。2、谁愿意把全诗读一读?个别读,齐读。3、师范读。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同学们已经达到了

4、我的要求。老师给大家范读全诗,请大家听清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在刚才的朗读中,你听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了吗?(豪迈、大气、乐观……)4、结合朗读指导品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一致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的朗读体味是不一样的。下面,老师要求大家结合大屏幕上的朗诵指导再读全诗,把自己对整首词的感悟读出来,读的时候好好揣摩一下。生自由读。齐读。5、比赛读。下面我们来一段朗诵比赛。咱们班朗读最好的女生和男生各出一名。我们女士优先吧!女生读。男生读。(适时评价)6、指导读好重点词句。这位同学读得更大气。不过,有些地方我们还可

5、以再品味一下。比如“断头今日意如何?”这句设问,要统领全诗,奠定了“豪迈”的感情基调,我们要读出那种豪迈的感情来。我们一起试试看。生读。7、分角色读。刚才我们把全诗的重点词句又品味了一下,通过大家的读和一些理解,老师也心潮澎湃,想要和大家一块再读一遍。我们简单地分一下角色。老师读一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大家齐读小序。第一首中首句我来读,后面三句齐读。第二首中,前两句齐读,后两句请那位男生先领读全班再齐读。第三首,前两句齐读,后两句我来领读,全班齐读。都清楚了吗?好,我们开始。分角色朗读。同学们读得很好,大家给自己掌声鼓励。三、了解内容

6、,体会革命精神通过多遍的朗读,大家一定对诗的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老师有几个问题:1、这几首诗的前面有一段小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诗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写作缘由,从“旋围解”可以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虑不得脱”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勉励战友,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学生齐读小序部分。2、每首诗各写了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1)解读第一章:——

7、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板书:生死不渝誓战到底)这有似李清照《乌江》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引入李清照《乌江》诗,学生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一个“招”字,体现革命领袖的号召力和声势的浩大。一个“斩”字,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未竟之志,沉着痛快、笔力干钧地流露出来了。(2)解读第二章:——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

8、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的头悬东门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争雄。伍子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