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

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

ID:6083055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02

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_第1页
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_第2页
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_第3页
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_第4页
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探究  摘要:分析徽州传统村落的设施型、交通型、生活型和社会型四种交往空间,及其所对应的伴生型、自发型、组织型交往行为特征,研究了物质空间环境对交往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徽州传统村落在交往空间营造方面的有益经验。关键词:徽州传统村落;交往空间;设施型;交通型;生活型;社会型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65(5)1人的交往需求和传统村落中的交往空间交往是普遍的人际行为,只要空间中同时有两个人存在,交往即可发生。一瞥和擦肩而过、微笑和点头示意、握手和侧身倾谈

2、,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交往的深度不同而已。因此,空间中的交往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的主要行为类型,也是作为社会人的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提出,交往需求是逐级递升的人类五种需求层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中的一级,虽然优先程度次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但却是社会性需求中的最低级,亦即具有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保障的人都具有的交往需求。13交往行为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其中物质环境是一项重要因素,它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影响交往行为发生的频次、形式和效果。中国传统村落

3、通常是宗族社会,以血缘为纽带,以礼制为约束,为配合封建宗族管理,传统村落均十分注重培养居民的乡土意识和家国情怀,借助于村落空间环境的塑造培育村民的心理认同是教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徽州传统村落层次丰富、类型多样、尺度各异的公共空间,引导并规范着村民之间的交往行为,而交往空间塑造,不仅利于宗法制度下环境教化的目的,也契合了人类的心理需求,徽州传统社会的淳朴民风体现出环境对于这种交往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是良好和有效的。2徽州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及其交往行为特征公共空间是交往行为发生的载体,徽州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形态多样、因地制宜,既有具备特

4、定功能的井台、溪头等设施性节点空间,巷道交叉口等交通性节点空间,也有茶馆、廊桥、村落入口广场等生活休闲性节点空间,还有宗祠、戏台等仪式性的有组织的礼仪性活动空间。依据村落中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交往行为发生的形式、内容、频次和特征等的不同,交往空间可具体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表1)2.1设施型空间及其交往行为13设施型空间有着具体的实用功能,通常是村落中的公共设施,为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如井台、商业设施等,与人们日常的必要性活动相联系。井台是传统村落中的主要生活设施,具有相当的内聚力。井台及其周边所形成的空间是村落中重要的节点空间。井

5、台在古代还是深居的妇女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洗衣、取水时的不期而遇,而随机发生交往。传统村落中的商业设施主要有小商店、食铺、邮局,等等。商业设施与村民日常生活关联的紧密程度不如井台,但是关联方式是一致的,都是与村民日常的必要性相联系。而且因为村落中的人口规模有限,商业设施一般都是唯一的,由于每个来此的村民都要与店主发生随机交谈,因此,小商店等往往是村落中的信息中心,并不断吸引着村民主动驻留和获取信息,交往随之发生。13设施型空间的交往行为属于伴生型。设施型空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空间,但设施型空间是村民的必要性活动发生的场

6、所,因而也部分地承担了交往空间的功能。设施型空间中的交往是非组织行为,人们在从事必要性活动如取水、洗衣、寄信等时,同时随机地进行交往,因此具有随机、偶发和小群的特点。但是,由于设施型空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联性,几乎所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此类型空间的活动,且具有较高的频次。同时,由于交往行为的非限定性,交往会随着人们的意愿发生和随时中止,因此,设施型空间中的交往行为虽然随机却是有效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井”也就在物质功能之外承担起一定的文化意义,成为人们的情感寄托,“井台”不仅代表了“故土”,也意指“故人”。2.2交通型空间及其交往

7、行为交通型公共空间主要有巷道交叉口、天井、村落入口广场,等等。交通型空间主要与人们的交通性活动相联系。徽州传统村落一般结合地势布局,巷道空间组织灵活。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显著,巷道的交叉口往往成为有台阶的开敞节点,为驻足、交谈等交往行为提供了空间条件。天井和门户内外则是巷道中的均质节点。天井是区分内外的过渡性空间,虽属于内部空间,但由于徽州村民有着开门纳客的传统习惯,导致天井和巷道之间的分界模糊,天井因而成为巷道空间的延伸,具有公共性。天井中的活动形式多样,有厨务、种植等,并通过一定程度的展示内部生活,很容易将过往村民的交通行为激发

8、为入户短暂驻足式的交往行为。另外,狭长的巷道中虽然不易发生交往行为,但是在某些村落中,存在水、路双巷道结构,巷道一侧设水系,则相当于承担了井台的功能,与必要性活动相联系了。13交通型公共空间中的交往行为也属于伴生型,但是较之于设施型空间更加自主。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