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docx

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docx

ID:61398172

大小:31.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26

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docx_第1页
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docx_第2页
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docx_第3页
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docx_第4页
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1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PCB电路设计规范及要求板的布局要求一、印制线路板上的元器件放置的一般顺序:1、放置与结构有紧密配合的固定位置的元器件,如电源插座、指示灯、开关、连接件之类,这些器件放置好后用软件的LOCK功能将其锁定,使之以后不会被误移动;2、放置线路上的特殊元件和大的元器件,如发热元件、变压器、IC等;3、放置小器件。二、元器件离板边缘的距离:1、画定布线区域距PCB板边≤1mm的区域内,以及安装孔周围1mm内,禁止布线;2、可能的话所有的元器件均放置在离板的边缘3mm以内或至少大于板厚,这是由于在大批量生产

2、的流水线插件和进行波峰焊时,要提供给导轨槽使用,同时也为了防止由于外形加工引起边缘部分的缺损,如果印制线路板上元器件过多,不得已要超出3mm范围时,能够在板的边缘加上3mm的辅边,辅边开V形槽,在生产时用手掰断即可。三、高低压之间的隔离:在许多印制线路板上同时有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高压电路部分的元器件与低压部分要分隔开放置,隔离距离与要承受的耐压有关,一般情况下在kV时板上要距离2mm,在此之上以比例算还要加大,例如若要承受3000V的耐压测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试,则高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应在3.5mm以上,许多情况下为避免爬电,还

3、在印制线路板上的高低压之间开槽。四、元件布局基本规则1.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2.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1.27mm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3.5mm(对于M2.5)、4mm(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3.卧装电阻、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路;4.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mm;5.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6.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

4、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其间距应大于2mm。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mm;7.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8.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9.其它元器件的布置:所有IC元件单边对齐,有极性元件极性标示明确,同一印制板上极性标示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

5、10、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3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于8mil(或0.2mm);11、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焊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重要信号线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致,封装方向一致;13、有极性的器件在以同一板上的极性标示方向尽量保持一致。印制线路板的走线要求一、印制导线的布设应尽可能的短在高频回路中更应如此;印制导线的拐弯应成圆角,而直角或尖角在高频电路和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会影响电气性能;当两面板布线时,两面的导线宜相互垂直、斜交、或弯曲走线,避免相互平行,以减小寄生耦合;作

6、为电路的输入及输出用的印制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以免发生回授,在这些导线之间最好加接地线。二、印制导线的宽度:1、导线宽度应以能满足电气性能要求而又便于生产为宜,它的最小值以承受的电流大小而定,但最小不宜小于0.2mm,在高密度、高精度的印制线路中,导线宽度和间距一般可取0.3mm;2、导线宽度在大电流情况下还要考虑其温升,单面板实验表明,当铜箔厚度为50μm、导线宽度1~1.5mm、经过电流2A时,温升很小,因此,一般选用1~1.5mm宽度导线就可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不致引起温升;4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3、印制导线的公共地线应尽可能地粗,可能

7、的话,使用大于2~3mm的线条,这点在带有微处理器的电路中尤为重要,因为当地线过细时,由于流过的电流的变化,地电位变动,微处理器定时信号的电平不稳,会使噪声容限劣化;4、在DIP封装的IC脚间走线,可应用10-10与12-12原则,即当两脚间经过2根线时,焊盘直径可设为50mil、线宽与线距都为10mil,当两脚间只经过1根线时,焊盘直径可设为64mil、线宽与线距都为12mil。5、电源线尽可能的宽,不应低于18mil,信号线宽不应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应低于10mil(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

8、电流关系表铜厚/35um铜厚/50um铜厚/70um线宽(mm)电流(A)电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