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doc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doc

ID:61632187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4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doc_第1页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上传:黄凡平    更新时间:2012-6-1522:49:57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主讲: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幼部主任滕春友一、回顾,以活动为载体的动态。两个平台:小语博客。农远工程。1、杭州滨江区小学、初中、高中上同样的课文朱自清的《背影》。2、四月份天长小学特级教师高端论坛。概括了十年小语研究。3、五月份浙江省赛课活动。王彧钊的《我的舞台》,以生为本。4、全国小语会,在广州,拼音与识字教学专题研讨。(低年级教学被高年级绑架,坚守不住阵地。)5、11月份

2、阅读与师生发展的论坛。6、年底两岸四地的小语活动。二、谈几个观点(一)明析目标。关键词:舍弃。尤其是课时教学目标,没有舍弃的心态,这节课就不可能上好。我们的老师心中有全局,但课时未必需要全局。老师的课是绝对不可能全的。往往一节课上是一篇滴水不漏的文章,而学生却是片言只语。老师精讲,学生多讲。语文本身承载的东西太多,不可能做到全,每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全。怎样做到?(1)彻底放弃。丢就丢掉(2)暂时搁置。搁置在一边,什么时候去上?整组备课,整组教学,整组推进。把导读课和回顾课要重点设计。导读课不一定设计得很完美,花20分钟还是

3、必要的。我们丢弃、搁在一边的东西,在回顾课的时候,再提一提。长期这样做,除了语文的功能外,会影响孩子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这功能已经超越语文。关键词:透视。学会从课文课时目标透视到课程目标。什么是内容目标?就内容而内容。要多想一想,背后支撑的是什么课程目标?哪一部分课程目标?关键词:人文。——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的传承!培养孩子成一个中国人。认真研读新出台的六中全会的关于民族精神文化和语文相关的内容。关键词:序列。省里的课题已基本按成:以能力目标为核心。省教研室牵头做:着手做语文学科标准,从能力层面。会先出

4、来一个四年级的标准。各模块,做一个细分的描述,规范我们各类考试,规范教学。(二)以生为本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国策,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为本”,到课堂上就是“以生为本”。1、以生为本要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着眼点。语文的全面发展在于语文素养、文化传承。(1)语文素养:“二”和“三”;“四”和“五”:“二”是“语感”的培养;“语汇”的积累、运用。“三”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问问自己:我们的孩子课堂笔记会做吗?批注会做吗?“四”——听说读写;“五”——听说读写思(2)文化传承:

5、比如生字教学:以字义为核心,带动字形、字音的把握。汉字最根本的核心,文化传承。其他方式会让语文没有味道。2、以生为本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绝大部分的课还是以老师来决定学习起点,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厌学就是从学习拼音和识字开始。建议做个小调查,新生一年级入学:入学之前的识字情况。分层教学可以研究。3、以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创造。尊重的最大前提是信任学生。教师要相信教材、相信课程。(三)改变结构结构变了,方法自然就变了!1、课堂要从教师的舞台走向学生的舞台;2、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模式;3、从内容分析走向策略指导;4

6、、从非语文走向我们的本色语文。要少讲多练。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练是多种方式的,有口头、笔头、实践体验的等。教师要悉心地指导。要设计以作业与练习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语文是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不用教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教了也不会的。三分之的知识是不用教,邮费三分之一的知识是教了也不会的。纯老师讲的三分之一,孩子自己学的三分之一,还有是老师学生两者结合的三分之一。对话的问题:少一些师生对话,多一些生生对话,学生自己的对话,特别要减少群体性的师生对话。(四)遵循规律教学有自身规律;有时候有跨越式发展,仅仅是有时候。急不得,教学有自身的

7、规律。总想着创新,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规律。一年级的识字问题:复现(强化)的节点要把握好。关于作业:总习惯最后五分钟,节点要选好。最后5分钟,孩子想的是什么?(下课),开始可以做,中间也可以做。不要总放在最后做练习。我们的基本规律还有哪些没做好?不要总想着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