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说课稿.docx

《往事依依》说课稿.docx

ID:61675533

大小:69.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08

《往事依依》说课稿.docx_第1页
《往事依依》说课稿.docx_第2页
《往事依依》说课稿.docx_第3页
《往事依依》说课稿.docx_第4页
《往事依依》说课稿.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往事依依》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往事依依》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往事依依》。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教材简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往事依依》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它是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撰写的。于漪老师通过回忆少年读书生活中的几件萦绕胸怀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并启示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本单元主题是“金色年华”,是

2、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的延伸与提高。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相似的年龄、类似的经历,能唤起他们生活和情感体验,能激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经历,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本文语言优美,文采斐然,情感真切动人,体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教学中要着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课文情景,引领学生明确于漪老师所回忆的依依往事,品读隽永深情的语句,并能从于漪老师的经历,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更加珍惜金色年华。(二)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欣赏文

3、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深情。(2)通过对于漪老师往事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教

4、学重点: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深情。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课时安排:一课时5.课前准备:(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采用“点、圈、画、补”的方式梳理课文。(2)收集整理关于作者的信息。(3)自主解决你认为重要的字词。【课标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我更愿意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

5、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也体现了文章“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的观点】二、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1.诵读指导法:诵读品味,积累语言2.谈话点拨法:拉近距离,调动思维3.合作探究法:互动合作,

6、拓展思路三、说学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将突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圈点勾画法等。尽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启发中思考,在讨论中学习,在活中。些方法要在前、中、后随随地培养,我平在每一前都学生行学法指。四、教学程好的堂是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条美、教学板清晰、教学步明朗、学生活充分的堂。另外,一好与否,最直看两点:看目是否明确,达成度是否高

7、;看学生是否幸福,参与度是否深。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了教学内容的次性、性、梯度性,比如我特意在每个活后面加上了A、B、C、D等,以便学程体全体性、全面性。于本,我生将从以下几个板行学:(一)激趣,走入文本巴金回,自己曾仰望深邃的夜空,点数的星星。冰心回,她曾眺望浩淼的大海,折叠船以思念母。在我的人生旅程中,会留下一串串成的足迹,它是那么深刻,仿佛刻在我的心上,犹如那首歌般的美妙⋯⋯(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的同学,你回想起了哪些以忘的事情⋯⋯(同学所欲言,教点引)我国著名文教育家于漪老也在回,她回了些什么呢?些

8、她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就来学于漪老的一篇文章——《往事依依》,一起去探于漪老的成足迹,相信我一定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板、作者,点析)【本环节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连续性,所涉及的两位作家都是学生在第一单元结识的,印象深刻。以歌曲铺设氛围,激起共鸣;以自己经历展开话题,营造环境。以两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迅速进入文本。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也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