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具制作之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doc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之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doc

ID:62036494

大小:1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5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之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doc_第1页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之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doc_第2页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之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之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具制作方案一、教具名称定量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仪二、制作材料木板一块,卡式滑轮三个,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弹簧测力计三个,螺丝钉若干,橡皮筋,泡钉,钩码若干,尼龙绳,双面胶,白纸,铅笔,橡皮,小刀.三、教具目的可以辅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四、实验原理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共点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筋拉伸到某点,所以F为F1和F2的合力。做出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F1和F2的合力Fˊ的图示,比较Fˊ和F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大小相等,方向

2、相同。分力示意图合力示意图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自绘大半径量角器图五、制作过程1、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并用螺丝钉固定好,另外在木板四周距离2厘米处也分别刻上刻度.2、根据木板的尺寸自绘一个大半径量角器,并标上角度。3、将橡皮筋套在泡钉上,并将泡钉固定在木板上,橡皮筋的另一端系成一个橡胶圈,用三根尼龙绳拴在橡胶圈的同一位置,尼龙绳的另一端打一个小环用来挂钩码。4、将木板放在可折叠的支架上。5、再加上三个卡式滑轮、三个弹簧测力计和适量数目的钩码.六、操作步骤1、将木板放在桌子上。2、将两根尼龙绳套上分别挂上适量数目的钩码,通过卡式滑轮沿不同的方向拉橡胶套,记下橡皮筋伸长到的位置O

3、,通过量角器读出两尼龙绳的夹角以及所挂钩码的重力,将这两个力的合力记为Fˊ.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只用一根尼龙绳,加适量数目的钩码使之伸长到位置O,达到相同的作用效果,记下此时所挂钩码的重力,记为F(若角度不为特殊角,使用弹簧测力计更为方便)。4、通过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的对角线可以确定合力Fˊ的方向.5、比较Fˊ与F的大小和方向.6、通过改变卡式滑轮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个分力的夹角和大小,重复实验,进行定量验证,得出结论。七、使用方法1、将两根尼龙绳套上分别挂上适当的钩码,通过滑轮沿不同的方向拉橡胶套,记下橡皮筋伸长到的位置O,通过自绘大半径量角器读出两尼龙绳的夹角以及所

4、挂钩码的重力。2、只用一根尼龙绳,加适量的钩码使之伸长到位置O,记下此时所挂钩码的重力(若角度不为特殊角,使用弹簧测力计更为方便)。3、滑动自制可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使其成为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确定合力的方向。4、通过改变卡式滑轮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个分力的夹角和大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