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

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

ID:6208572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6

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1页
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2页
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3页
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4页
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  【摘要】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重要性可见非一般,在数学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胡适曾说过: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累,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将其引向真正的科学创新行动。应当成为数学教学模式的一个切入点。【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5

2、文献标识码:A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的思维火花因问题而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导致学生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下是几个有效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8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是千变万化的,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生活中,学生总有无数个“为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创设一个虚拟的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产生问题。案例1:在“椭圆”一

3、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椭圆的概念,及如何求椭圆的方程和结合的椭圆方程如何求解。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运行轨道,然后说明这轨道就是椭圆,并提问椭圆有何特点?怎样定义?如何建立直角坐标求椭圆的方程?若“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运行轨道是以地心(地球的中心)F2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如果它的近地点A(离地面最近点)距地面200KM,远地点(离地面最远点)距地面400KM,并且F2、A、B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如何求飞船运行的轨道方程?以上问题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

4、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2、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主动参与8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把知识要点设计成“美丽的陷阱”,使学生情不自尽地产生参与其中,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和动力,唤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案例2:若,求的取值范围。在学生心目中,这是一道简单题目,众多的学生都容易给出如下的解法:解法1:设因为由得,所以解法2:设因为由得,所以从推理过程看上述解答,似乎步步有依据,不存在什么问题。但

5、是,为何结果不一样?错因在哪里呢?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解答过程是错误的。这时可引导学生作如下思考:中角,之间是否有某种限制,若有限制解题将从何入手?经过几分钟思考后,有些学生发现了中,角,之间已经有了某种限制,只不过这种限制从式子本身较难发现罢了,在此限制下就不可能取[-1,1]之间的所有值。错解1中,可以等于1,但不能等于-1,这从结论入手逆推便可得知,若则这样=与相矛盾。错解2中的理由同上。正确的解法:设则,由,得,8所以,即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3、

6、创设悬念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追求知识,了解未知,渴求知识是青年学生的天性,正因为如此,设置悬念情境,将他们引入一个“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会”的境界,将有益于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的感情波动,撞击他们的求知心灵激起他们思维火花。案例3:用一张报纸对折30次,请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学生们估计厚度至多不会超过几米。老师却说可能比我们这幢教学楼高。引发学生好奇心。于是师生一起来探求。设一张纸厚为0.1毫米,则对折30次后的厚度为h=0.12(毫米)。取对数得lgh=lg0.1+30lg2-1+300.3010=8.0300,h108毫米=105

7、米>8848米,由此可知,这样对折的结果,其厚度远远超过珠峰的高度(8848米)。8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错觉是由直觉思维造成的,但事实胜于雄辩!使学生感觉到很多数学现象必须要通过严谨的推理、运算,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4、设置趣味性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情商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亢奋状态,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案例3: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