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口语朗读训练.ppt

幼师口语朗读训练.ppt

ID:62178336

大小:240.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1-04-20

幼师口语朗读训练.ppt_第1页
幼师口语朗读训练.ppt_第2页
幼师口语朗读训练.ppt_第3页
幼师口语朗读训练.ppt_第4页
幼师口语朗读训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师口语朗读训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师口语朗读技能训练一、什么是朗读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者要在深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加深感受,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或再创造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加深听者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激起感情,从而达到朗读目的。朗读训练是口语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普通话正音的继续,是说话训练的开始。二、朗读训练和口语的关系1、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承上,是指在普通话中学到的声、韵、调等知识和发音训练中所学到的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吐字归音等技能,正好在朗读训练中实践。启下,指朗读训练

2、是口语表达训练的开始。朗读,是把作品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但朗读的这一“转换”,有现成材料,有文字依托,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开口。同时,朗读中的正音辨调,表情达意及一切技能技巧,都是口语表达的基本功。所以说,朗读训练,是口语表达训练的初级阶段最为理想的形式。朗读训练,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2、口语训练的捷径。训练实践证明,只要在朗读训练阶段肯下苦功,把各种技能技巧真正学到手,就会大大缩减口语的训练时间,而且会少走弯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当众讲话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但当他们读文章时,却能做到表达基本清楚。又如,同样内容的

3、一件事,由朗读技能高超的人叙述,会生动感人,妙趣横生;由未受过朗读训练讲话呆板的人去说,就会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索然无趣。有些教师也是如此。可见,口语表达训练,从朗读训练开始,确是一条省工省时、收效较快的捷径。三、朗读的基本要求92—93页(一)正确清晰(二)流利适度(三)丰富自然(四)准确深入(五)大方得体四、初学朗读三忌错误的朗读方式,只能给听者以虚假、厌烦之感。现将错误的朗读方式分述如下:1、念字式:单纯念字、照字读音的朗读方式,或有字无词,或有词无句,声调平直或任意高低,顿连位置和时间都差不多,没有重音,没有内在感受,更谈不上语气和色彩,只是机械地把文字

4、变为声音,听者很难听懂朗读的内容。2、念经式:特点是声音小而速度快,没有顿歇,没有起伏,没有重音,更谈不上感情和声音上的变化。3、八股式:不从作品内容出发,一味地只从声音上刻意追求,其特点是腔调固定,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声音一顿一顿的,没有语气变化。这三种错误的朗读方式,初学者,一旦形成,则很难纠正。五、正确朗读的要领①阅读作品。这是朗读准备工作重要的一步。对作品中的字、词、句、成语典故,不但要解决其声、韵、调、语流音变等读音问题,还要全神贯注地揣摩和体味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具体感受。②朗读技巧包括内部心理感受的技巧和外在的言语表达技巧

5、两个方面。内部心理感受技巧主要有对作品的形象感受技巧和逻辑感受技巧,外在的表达技巧则主要是言语声气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运用等多个方面。朗读实例1、《狐狸和乌鸦》2、《不知道和小问号》3、《纸船》朗读基本技巧训练一、停连(又称顿连)95--98页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顿歇和连接。朗读中,停连具有调节气息,突出重点,强调语义的作用。恰当合理的停连可使文章层次清楚,语句节奏分明、语义显豁,也可使接听者准确听辨,回味理解。学会顿连技巧,做到“顿到好处,连到妙处”,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魁力。品析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6、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朗读实例1、朱自清《春》2、冰心《绿的歌》3、普通话朗读材料《小鸟的天堂》《济南的冬天》二、重音98--103页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是短语在朗读时加以强调的读音。注意: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重捶、重读是突出,轻读、拖长也是突出。可以快中显慢,也可重中见轻,还可高

7、低相间,虚实互转、前后顿歇……重音训练要领①朗读时,为了实现朗读目的,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称为重音。重音经常在独立、完整的语句中出现,因此,也称“语句重音”。②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朗读时,必须区分句子中哪些词是主要的,哪些词是次要的,并使次要的词从属于主要的词。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要重音。重音在语句中的位置,没有固定格式。只有从朗读目的、愿望出发,在深刻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确定重音的位置。具体重音处理方法:100--101页1、加大音量2、拖长字音3、重音轻读4、重音轻读与拖长字音兼用5、重音轻读与重音重

8、读配合使用实例朗读1.高尔基的《海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