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

ID:6332490

大小:18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1-10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_第1页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_第2页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_第3页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_第4页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2011年8月19日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Onthe"SpiralofSilence"inInternet era 新闻学[摘要]:传统的强效果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还能在网络时代生存?在综述了各家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试图通过基于新媒介特征的研究来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是否还能产生效果,怎样的效果的一系列问题。分析结果显示,“沉默的螺旋”并没有在网络空

2、间里消失;同时鉴于网络传播的特质和我国现阶段网络媒体受众的历史阶段性特点,其表现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Abstract]:Thespiralofsilence theoryis stillliving in theInternetage?Thispaperanalyzesthe various viewpoints ,andCombinedwith theperspectiveof socialpsychology,tryingto study on thecharacteristicsof newmedia thatto explorethe"spiralofsilence hypo

3、thesis"is still aneffect,how theeffect of arangeofissues.Theresults showedthatthe"spiralofsilence" doesnot disappearincyberspace.[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传播、群体压力、从众心理 [Keyword]Spiralofsilence、Network、communication、Grouppressure、Herdmentality -1-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录引言11.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1.1.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11.2.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特点21

4、.2.1.沉默螺旋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31.2.2.“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32.网络时代下的新传播环境42.1.网络传播的特点42.2.网络时代的受众53.网络时代的挑战与争议63.1.争议63.2.既是挑战又是机遇73.3.网络时代的实证94.结语9注释11参考文献11-1-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引言中国在1994年与国际互联网全面接轨,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

5、总人数达到了4.85亿,早已超过美国的人口总人数,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而且网络新闻用户已经超过网民的七成,使用率74.7%,用户规模达到3.62亿人。我国网站数量多达183万个,微博用户数量高达到1.95亿,使用率40.2%。有八成以上的网民有过上传文字、图片及视频短片等内容和行为。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互联网日益成为影响广泛、深受公众喜爱的大众媒体,成为我国传媒新格局的重要力量,世界已经真正迈入网络时代。任何有目的的传播活动都希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效果的产生却往往不以传播者得意志为转移,有时甚至会出现与传播者的意图相反的结果。[1]这时,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经历了早

6、期的魔弹理论(皮下注射理论),有限效果论,70代后,出现了一批宏观效果理论,而“沉默的螺旋假说”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沉默的螺旋假说”是一种描述舆论的形成、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的假说,着重强调的是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过程,受到“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的制约。而且该假说还指出大众传媒可以可以利用个人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种“社会天性”来影响和制约舆论。网络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互联网,由此可见媒介与此假说的紧密联系。但是该假说只是基于传统媒介的观点来假设和实证的,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条件下,各种新媒介拥有了一些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基于新媒介特征的研究来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是

7、否还能产生效果,怎样的效果等一系列问题。1.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德国女社会学家伊利莎白·诺尔—诺依曼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该角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当把舆论视为一种控制机制时,就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1.1.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伊丽莎白·诺埃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