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职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策略

管窥职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策略

ID:67681590

大小:19.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9-17

管窥职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策略_第1页
管窥职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策略_第2页
管窥职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策略_第3页
管窥职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管窥职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管窥职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策略一、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良性的师资队伍建设环境专业指导教师应是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的双师型人才,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高等职业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优良的职业实训环境。实训环境基础建设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或者扩充,但是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却是困扰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影响实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可以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高职教育要求不相适应,无法满足高等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的需要。2、学生就业前职业素质准备不足学生成才意识强烈,而成才行动缓慢。虽然大学生对事物具备了判断力,初步树立起人生观、世

2、界观、价值观。但是行动和思想差距很大,他们渴望求职成功,但缺乏行动,缺乏持久力、专注力,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没有职业准备,缺乏职业角色意识。他们不了解岗位要求、岗位职责,以及胜任这份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不注重职业意识的训练。职业素质认识的缺失和准备的不足,导致学生认知的应聘能力和企业需求的预期产生分歧,使大学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3、学校职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第4页共4页职业素质培养离不开学校职业指导。对于学校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近半数接受调查的在校生回答不知道、不清楚,尽管学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给予相当的重视,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并不能顾及到全体学

3、生,离全员化的职业指导尚有距离。学校职业指导很大部分仍停留在毕业前夕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和工作职位的介绍,系统完整的职业指导体系并未真正建立,学校职业指导也尚未达到全程化。二、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对策大学阶段是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抓住并利用好高职学生职业观方面的特点和时机,以适应市场需要和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为原则,充分利用高职学院、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职业观教育,促进职业观教育持续、健康、有序发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特提出以下建议:1、科学设置高职院校职业观教育的课程体系第4页共4页首先,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

4、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行为养成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还可以促使学生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高职院校应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全面构建专业化的职业观教育课程。职业观教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应综合利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来揭示职业现象,解释人的职业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再次,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另一途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课程教学,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毕业实习、校园创业及从事社会兼职、模拟性职业实践、职业意向测

5、评等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课程训练。2、积极创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教育载体体系首先,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教育中,学生仅通过课堂学习、教师指导来获取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不充分的。在职业教育中实习实训被视为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积累职业经验、提升职业能力的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必须对每个参加实训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实训要求,并对实训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估,以便更好地发挥实训效果;其次,强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要使企业明确职业教育对其发展的积极作用,成为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制定职业培养目标,修订职业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6、,提供职业教育最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要扩大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参与的形式,企业可以通过出资委托学院培养特定专业人才、与学校联合进行科研开发、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等多种形式,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的形成和发展。3、努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教育建设队伍第4页共4页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尚未指定职业观教育的专职教师,绝大多数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兼任。他们的职业观指导水平参差不齐,日常事务也十分繁忙,很难保证职业观指导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按照学校实际情况,按照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比例的专职职业指导教师,他们应具备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资讯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对市场

7、信息特别是人才需求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这样才能保证职业课程和职业指导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作者:李清晨单位:河北行政学院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