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漫谈论文

语言文化漫谈论文

ID:685708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8

语言文化漫谈论文_第1页
语言文化漫谈论文_第2页
语言文化漫谈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言文化漫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班级:会计1092班学号:2009115322姓名:郑佳泽人际交往中一条特殊的“代沟”——浅谈个人谈吐与文化教育的关系曾经有一朋友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因为当时我也说服不了自己。这几年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想从各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将从个人谈吐与文化教育的关系谈起,谈谈读书的作用,或许说成读书对我们带来的改变,至于这个改变是好是坏就见仁见智吧!假如你碰到你以前的同学(主要是中小学便辍学的),你是否会发现你们在交谈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障碍,代沟。我就有过类似的经历,无论是在手机,

2、还是在qq上,甚至是面对面的聊天。我们经常是聊不到两三句话就无法找到话题聊下去了。每一次碰面都是问一下各自的状况然后就打着哈哈,各自寻机结束对话。我碰到很多以前的同学都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过,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双方的话题无法一致。什么样的环境就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让人就会讲什么话。故而一个身在校园尚未踏出社会,与一个中小学便辍学的,在社会上打滚了几年的人,他们经历与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很大的交流障碍,他们的话题是无法一致的。我发现未经校园浪漫学术氛围熏陶便闯荡社会的人比较现实,或者说是比较实在,更

3、注重于个人的眼前的利益。所以他们的话题往往是自己的工作,如何往上爬,他们的目标是过得更好。而我们这些在这个封闭的校园里熏了那么多年,而且是尚未走出社会的怀梦者。我们就显得比较浪漫一点,看到的世界不仅仅是这个用眼睛看到的世界,更是我们心中所想象的那个虚拟世界。我们的话题往往是理想,理想是比较梦幻的一个词。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我们心中那个梦,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或许你会说,你的目标就是比较现实的,这也是现在大学生的演化趋势,但你无可否认你在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时候,这几年的校园生活会对你的选择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的理

4、想不在拘束于个人的生存。这也导致了目标的浪漫化,或者叫想法化,其可行性是值得斟酌的!-3-可以这么说吧!前者的目标一般会是在距离他们几百米外的地方。看得见也可以确定走向目的地的路径。后者的目标一般会是在距离我们几千米甚至是几万米的地方。看不清甚至看不见,我们无法确定通向目的地的途中会有什么在等着我们,我们所能做的是先假定一条路,然后一边实践一边修正路线。就好像摸石头过河的理论一样。何以出现如上的分歧,究其根源在于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不同。在那些早在社会上打滚了几年的人心中的那个社会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没有修饰的。而我们

5、这些饱受书经,经过书本的熏陶,我们看到的社会不再是黑白的,而是彩色的,有感情的,有梦的!至于哪个更好就是各自的价值观来评判吧!就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的读书人的人生目标,人不可以没有幻想,也不可以没有诗歌!现实是很重要的,可一味的谈现实也是很可怕的!就像一个诗人说的------我们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所以我曾经跟我朋友说过:“尼采说:‘上帝已死’可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可诗歌已死,那就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灭亡,可新时代永远不会来临!”每个时代都需要发梦者的存在,不然生命就会失去了他迷人的色彩,只剩下欲望与愚昧!二

6、:双方所用的词汇不同。一个人的谈吐,特别是他所用来表达,描绘的词汇与他的文化程度(这里文化程度不止拘束于教育,也包括修养的其他方面)是紧紧相连的。各人不同的经历也就会造成各自不同的词汇含量及运用。所以早早就辍学的与至今仍在校园的人相比,他们各自截然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词汇运用,甚至是无法相互理解彼此的词汇运用方法。我发现前者所用的词汇比较口语化、平常化,而后者就比较书面语化、新颖化。比如就粗口方面。前者所用的都是大家所能明白的,可以说已经是国骂的一些词汇。而相对我们,为求语言的新颖与新鲜感,所以往往会运

7、用一些自己造出来的一些词汇,这些词汇有些是有故事典故,有些是古今结合、中外结合,还有其他各种途径。就好像前者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十分虔诚,尊敬语言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不会轻易的改变语言固有的意思。而后者就好像一个革命家,他要打破一切旧的传统,一切为了当下。他觉得任何语言都是为了交流才会出现,不具有权威性,他敢于打破旧语言,创造出自己的语言。语言之于他只是一个可以随便变化的工具。-3-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对待语言的观点归根到底是双方各自环境的差异。在学校,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无拘无束的,可以随便遨游九天。再加上书本的熏陶,

8、对语言的固定性产生了厌倦,为求语言的新颖、有趣,甚至是斯文。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找到新的词汇来代替旧的词汇。而前者,社会现实的残酷使他们过早的丢失了思维的无拘无束的放飞。他厌倦了变化,也惧怕变化,因为那是无法预测的未来。他们向往安定的生活,现实的活着,而不是为了飘渺的梦。我写到这里真的不想下结论孰优孰劣,因为我感觉二者皆有优劣之处,只是略显极端,不符合中华传统的中庸之道,活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