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ID:69547573

大小:18.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1-06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_第1页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_第2页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_第3页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_第4页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实施条例》、《20__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20__年__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20__年__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监测方案。一、目的(一)获得我县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有害因素以及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数据,从而了解和分析我县食品污染水平。(二)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准时发觉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降低我县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供应科学依据。(三)提高对食源性疾病(包括

2、食物中毒)的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全县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平台,为政府制定、调整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防控策略供应依据。二、目标和任务1、建立掩盖全县的包括卫生行政、医疗、疾控、监督及其他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处置机构在内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网络。52、网络内各机构职责明确,制定运转流程和相关工作制度,各机构医务人员均接受过培训,机构内指定特地领导、科室、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各机构档案建立规范、完整。3、建立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上报的长效机制,至年底,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网络报告率达到80%以上。三、监测内容1、食源性

3、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报告。常见的食源性疾病可分为4类:(1)食物中毒,即指食用了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3)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4)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四、监测工具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心养分与食品安全所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子系统。五、监测范围全县十五个乡镇。六、监测方法见《__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七、职责和工作要求5(一)卫

4、生行政部门1、建立健全涵盖卫生行政、医疗、疾控、监督及有关部门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体系,明确各有关机构职责,制定运转流程。2、组织制定并实施《监测实施方案》。3、在本机构内指定特地领导、特地科室、专人负责监测工作。4、组织辖区内医疗卫生气构开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诊断、处置、报告学问培训。5、组织完成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处置完毕一周内,将有关信息交予疾控机构,并督促疾控机构按时完成网络报告。6、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监测工作规范、有序运转,并留意提高数据质量。7、定期组织督

5、导。8、每季度首月10日前,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辖区季度汇总分析报告和工作总结。(二)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是监测机构,负责详细做好本单位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工作。1、在本机构内,指定特地领导、特地科室、专人负责监测工作。2、明确各科室职责,制定监测工作运转流程。53、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发觉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个案或事件后,马上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4、协作有关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5、加强对全院临床医生、特殊是重点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临床医生的首诊和报告意识。(三)疾病预防掌握机构1、在本机构内指定特地领导、特地科

6、室、专人负责监测工作。2、建立信息沟通交流机制,机构内负责应急、传染病防治、传染病报告和食品安全工作的科室应准时将本部门收到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信息告知其它相关科室,提高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网络直报报告率。3、组织开展对本级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技术工作指导。4、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参与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收处处置资料后马上完成网络直报。5、协作卫生行政部门完成督导工作。八、质量掌握监测体系内各级机构应采取如下措施,提高监测工作质量。1、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业务能力,尤其是疾控中心及其它食源性疾病(食

7、物中毒)处置机构业务人员的能力。2、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临床医生的报告意识,降低漏报率。3、采用现场督查、不定期联系方式交流、传真、网络沟通等形式,对监测体系内各机构进行督导,提高工作质量。54、加强对网络报告卡的审核,准时纠错补缺,提高报告质量。5、加强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处理机构的沟通、交流,加强疾控机构内应急、传染病防控、传染病报告和食品安全工作科室的沟通、交流,准时通报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信息,降低漏报率。九、报告流程(略)十、保障措施县财政将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每年要支配一定经费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设备投入,增

8、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顺当开展。十一、信息通报监测责任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