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774-2017 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DB21T 2774-2017 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ID:6977369

大小:1.04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31

DB21T 2774-2017 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1页
DB21T 2774-2017 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2页
DB21T 2774-2017 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3页
DB21T 2774-2017 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4页
DB21T 2774-2017 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1T 2774-2017 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B51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2774—2017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dustriallarvalrearingofSolengrandis2017-03-20发布2017-04-20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2774—2017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归口。本标准起

2、草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北、曹琛、周遵春、赵希纯、杨辉、黄金勇、卢伟、张乾、郝咏芳、魏国庆、吕晓民、尹福香、宋松伟、匡少华、王天麒。本标准于2017年3月20日首次发布。IDB21/T2774—2017大竹蛏工厂化苗种繁育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竹蛏(Solengrandis)工厂化苗种繁育的环境条件、亲贝、产卵与分池、孵化与幼虫培育、附苗、稚贝培育、出池、包装和运输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大竹蛏的工厂化苗种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7海水水质标准GB18668海洋沉积物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3环境条件3.1场地选择育苗车间环境条件应符合NY5362的规定。3.2水质水源应符合GB3097的规定,培育用水应符合NY5052的规定。3.3底质池底所铺泥砂质量应符合GB18668的规定。3.4育苗设

4、施3.4.1种贝培育池33水泥池容量10m~20m,水深1.0m~1.2m。池底铺20cm~30cm厚的细泥砂(0.5mm<Ф<1.0mm),泥砂比为1:5~2:5。3.4.2孵化、培育池33水泥池容量20m~40m,水深1.0m~1.4m,池底平整,并向排水口成一定坡度。1DB21/T2774—20173.4.3其它设施具备与育苗、饵料培养相配套的供水、供气、供电等系统设施。3.5设施消毒33孵化池及培育池使用前用30g/m~50g/m的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2%)刷洗消毒后,用砂滤海水冲洗干净后备用。池底所铺泥砂需经

5、砂滤海水冲洗4~5次后备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4亲贝4.1选择标准3龄以上,壳长8cm以上,体重30g以上,外观无破损,壳表面光滑洁净,斧足无损伤,性腺成熟饱满,体质健康活力强。4.2亲贝采捕与运输每年4月中旬~6月上旬,水温16℃以上时,从天然海区采捕自然成熟的野生亲贝。亲贝运输采用干运法,将亲贝置入透气泡沫箱中,运输时间不宜超过4h。4.3亲贝培育22洗净亲贝表面污物,拣出损伤个体,按20个/m~30个/m放入水深50cm的亲贝培育池。等量混合投喂等鞭金藻(Isochrysiszhanjiangensis)

6、、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小球藻(Chlorellasaccharophila)、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等新鲜单细胞藻,55每日2~3次,保持饵料密度1.5×10个/mL~2×10个/mL。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70%~100%,水温16℃~18℃,连续微量充气,换水前清理池底污物,及时拣出受伤和死亡个体。5产卵与分池5.1采卵与受精定期镜检亲贝性腺发育情况。亲贝经3d~7d培育达到性成熟后开始排精产卵,精、卵在海水

7、中自然受精。5.2分池孵化产卵密度达到20个/mL以上时,用350目筛绢网箱集中收集,先用虹吸法,待池内水深降至5cm~10cm,用网箱在池底排水口收集后分至各孵化池中。6孵化与幼虫培育6.1培育条件——孵化密度5个/mL~10个/mL;——水温18℃~23℃;——盐度24~33;——pH7.6~8.5;2DB21/T2774—2017——光照500Lux~1500Lux。6.2幼虫选优受精卵经24h孵化,形成初期面盘幼虫,用260目筛绢网箱虹吸法收集上层幼虫,按2个/mL~5个/mL的密度移入幼体培育池,弃掉底层及池底的不健

8、康幼虫。6.3日常管理6.3.1充气22用100目气石按1个/m~2个/m布设,连续微量充气,气量以稍微鼓起气泡为宜。6.3.2换水换水网箱筛绢规格为200目,日换水2~3次,每次换水30%~50%。6.3.3倒池每2d~3d用规格大于200目的筛绢网箱虹吸收集初期面盘幼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