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说课稿121212

三国鼎立说课稿121212

ID:7041661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02

三国鼎立说课稿121212_第1页
三国鼎立说课稿121212_第2页
三国鼎立说课稿121212_第3页
三国鼎立说课稿121212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国鼎立说课稿1212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8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方集中学的吴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三国鼎立》一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

2、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二、说新课改: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是学习,我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先课改精神。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创建多元化的学习情境,力求全体学生都能通过教学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2.认真学习班班通的操作,学会熟练使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工作。3.在涉及到人物评价、成功与失败原因,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三、说教学目

3、标和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史实,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战争胜败原因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4.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5.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

4、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四、说学情: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在这节课里,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为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能力目标的培养提供了可能。由于学生在小学学习中没有接触过历史,但是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

5、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所以学生对这一课会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容易把历史作品当成是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五、说教法: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六、说学法: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6、讨论质疑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七、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林俊杰的《曹操》,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由其中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接到三国话题,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第18课《三国鼎立》【板书】(二)讲授新课1.官渡之战【板书】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了解背景;然后由学生讲解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作用);最后让学生动脑动口,讨论"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落实明确答案。学生讨论:战争之前,袁绍拥兵

7、十万,曹操却只有三四万,袁绍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他却因此产生骄傲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谋士许攸看出袁绍必然要失败,投奔了曹操。曹操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他善于用人,不仅屈尊出迎许攸,而且采纳了许攸的计策,派兵袭击袁军的囤粮处,烧掉其全部粮草。袁军没了粮草,军心动摇。曹军乘机发动进攻,袁绍只能自食其果,败逃河北了。官渡之战中袁绍仅率800余骑北逃,从此一蹶不振。此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此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样,我就导入下一目的教学2.赤壁之战【板书】(1)由学

8、生自己讲解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作用);(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学生讨论: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