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 于开宁 哈承佑)

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 于开宁 哈承佑)

ID:7138247

大小:33.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05

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 于开宁 哈承佑)_第1页
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 于开宁 哈承佑)_第2页
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 于开宁 哈承佑)_第3页
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 于开宁 哈承佑)_第4页
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 于开宁 哈承佑)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 于开宁 哈承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郝爱兵于开宁哈承佑)  #TRS_AUTOADD_1216772848578{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16772848578P{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1677284

2、8578TD{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16772848578DIV{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TRS_AUTOADD_1216772848578LI{MARGIN-TOP:0px;FONT-SIZE:12pt;MARGIN-BOTTO

3、M:0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

4、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

5、:"0","margin-bottom":"0"}}--**/[摘要]在总结海平面变化及长江三角洲古河道分布的基础上,通过上海地区第II至第V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化学、14C年龄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海平面变化引起的长江及支流河道的侵蚀、堆积对地下水径流交替的影响,提出了滨海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一种模式。[关键词]海平面变化河床侵蚀切割含水层埋盖地下水径流交替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尾闾,主体位于长江XX,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区。第四纪松散层共划分成7个含水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全新统潜水含水层及微承压含水层;中、上更新统第I

6、、第II和第III承压含水层;下更新统第IV、第V承压含水层。第III承压含水层以上地下水多为咸水或微咸水,第IV、第V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则以淡水为主,局部赋存咸水。第II至第V承压含水层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埋藏深度一般大于60-70m。   本文主要通过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40000a以来海平面的变化、长江古河道的分布及第II至第V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化学、14C年龄特征的分析,探讨因海平面变化引起的长江及支流河道的侵蚀和堆积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赋存的影响。 1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海平面的变化   第II至第V承压含水层地下

7、水的14C测年结果表明,地下水年龄多在16000至40000a之间。因此,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对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特别是40000a以来上海地区的海平面变化过程作一简要概述。   100000a以来中国发生过三次大的海侵,第一次100000a前开始,60000a和80000a前两次海面上升的高度只在现代海平面下13m左右[1],长江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到达上海西约80km一带,整个三角洲均被海水淹没;第二次海侵40000a前开始,规模较小,但长江三角洲地区却相反,海岸线扩展到XX西岸;第三次海侵发生在10000a前,当时长江三角洲地

8、区海岸线据现今海岸线西去约160km左右。上述海平面变化过程与E.Seibold用18O同位素数据测定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是一致的[2]。   据施雅风[1]的研究结果绘制40000a以来中国东部海平面变化过程如图1。可以看出,海平面变化的特点是上升速度一般大于下降速度,15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