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

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

ID:7146104

大小:32.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5

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_第1页
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_第2页
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_第3页
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_第4页
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新途径的粗浅看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化和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公众参与环保制度已成为依法治国,实现环境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解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公众参与,笔者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对此谈点粗浅看法。一、公众参与环保制度的概念公众参与环保制度是公众及其代表根据国家环保法律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公众参与环保制度是政府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靠公众的智慧和力量,制定环境政策、法规、办法和规划,确定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监督环境政策的实施,调处污染事故,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公众参

2、与环保制度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以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公众意见,取得公众认可及提倡公众自我保护环境的制度。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除末端参与外,还应包括预案参与、过程参与和行为参与,只有这四个参与有机结合,同时运作,才能真正实现完整的公众参与,才能达到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力度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二、建立公众参与环保制度的运行机制机制是保证制度实施的规定性,执行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制度必须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运行机制。必须对预案参与、过程参与、末端参与和行为参与的联系及各自的过程和方式做出明确的规定。预案参与是公

3、众参与环保的前提、足深、高层次的参与。综合决策部门或环保主管部门在制定环境政策、法规、办法、规划或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时,要征询公众意见。可采取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公众代表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决策出台前的论证会要请公众代表参加,决策出台时要以适当方式公布于众,公众不认可的环境决策不能出台。过程参与是公众参与环保的关键,是监督性参与。在各项环境政策、法规、办法、规划及建设项目、区域开发等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要随时听取群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末端参与是公众参与环保的保障,是把关性参与。一是对“三同时”和限期治理项目验收,要请公众代表参加;二是对有

4、关环境污染案和环境经济纠纷的处理,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处理意见要以听证会的方式与群众见面,公众不认可的处理不能做出决定。行为参与是公众参与的根本,是自为性参与。一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法制观念,提高公众自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街道、居委会、乡村要制定环保乡规民约,明确公众自身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实现监督参与和自我约束的有机结合。三、建立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途径我区环保部门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工作中,通过采取政务公开、网上公示、开通“120369”环境投诉热线,认真处理信访,聘请义务监督员等多种形式,畅通环境保护公

5、众参与渠道,为切实保护公众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真正落实公众参与环保制度实现环境法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应当继续广泛开辟公众参与渠道。第一,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认识公众参与环保是法律赋予群众的权利,政府和部门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从而在制定具体行政措施、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时,把环保内容和要求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解决环保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二,明确公众参与是环境决策的必经程序。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上要设公众意见栏,对公众的意见或建议要作认真研究,吸取其合理部分。对不宜采纳的意见或建议要有理有据地说明理由。第三,要实施政务公开制度。环

6、保行政主管部门向公众公开执法依据、环境政策、办事程序、环境标准、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公务内容,增加工作透明度,此外,环保部门还要注重回访,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第四,要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环境信息,让公众了解辖区环境质量状况、重大污染治理项目、政府新出台的环保经济政策、环境信访热点、清洁生产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状况等百姓关心的环境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第五,召开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环境污染案例是最好的教材,吸收公众代表参加环保部门的污染案例听证会,让公众更好地把握参与环保的关键和重点。第六,建立公众参与

7、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环保监督员或公众代表“参政议政”会议,介绍国家环境政策和本地区环保工作、环境问题,请公众代表献计献策。第七,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检查制度。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或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对重大环境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向当地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八,建立环境保护问卷调查制度。每年向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群众对环境决策、环境管理和环境问题的要求、情绪和意见,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和有关单位。第九,完善代表提案和群众信访的办理制度。设置环境信箱、开通热线电话、规定领导接待日,建立“受理-查处-答复-征求

8、意见-再处理”工作程序。第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环保法规政策;中小学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党校把环保政策法规及有关知识作为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