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

ID:7189839

大小:34.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07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_第1页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_第2页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_第3页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_第4页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边界分析   摘要:企业边界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企业边界的确定问题起源于科斯对交易成本的分析,文章在多位学者对企业边界理解的基础上,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企业的边界进行分析,并得出最大化经济租金为其最佳边界,最后以华中数控集团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企业边界;不完全契约理论;华中数控 一、企业边界的内涵   企业边界是指企业以其核心能力为基础,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其决定因素是经营效率。企业的经营范围,即企业的纵向边界,确定了企业和市场的界限,决定了

2、哪些经营活动由企业自身来完成,哪些经营活动应该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经营规模是指在经营范围确定的条件下,企业能以多大的规模进行生产经营,等同于企业的横向边界。 二、企业边界理论概述   对企业边界的分析是以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为基础的。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分工协作的组织,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因而企业边界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把企业等同为一个生产函数,认为企业的边界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的存在或扩张取决于成本之间的比较:当企业内部的成本高于市场交易的成本时,企业

3、边界将趋于缩小乃至消失,即市场替代企业;反之,企业得以存在或扩充边界,即企业代替市场。   钱德勒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企业边界的概念,但是他从大量实证材料的研究中发现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是效率。当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不能产生效率时,企业应停止扩张活动。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拥有一组特定资源和特殊能力的组织结合体,它能够运用这些资源和能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有效地处理现实生产中的各种难题,因此企业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指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由于核心能力

4、受到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处于不断调整、变动的状态,企业活动是自己从事还是外购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企业的边界和规模也随之调整,因此,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否持续保持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动态能力,企业的动态能力制约着企业的边界。   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理论关于企业边界与规模的理论框架是对科斯思想的深化。他的观点是:由于某些交易的特殊性使交易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掌握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偷懒、欺诈等手段获取个人利益。这种由交易的特殊性而带来的个人私利就是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它能够强化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交易中出现的信息

5、不完全和不对称增加了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使得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一方从另一方取得额外利润,以及双方所分担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因此合理地利用资产专用性可以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最大化地创造经济准租。   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交易的不确定性,使得明确特殊权力的成本过高,拟定完全的合约是不可能的,不完全合约是必然和经常存在的。企业的资产是企业所有的实物或非人力资产,它可以是“硬”的资产,如机器、存货与建筑物,也可以是“软”的资产,如专利、客户名单、档案、现有合同、声誉等。由于不完全合约的存

6、在,使一部分资产的权利在合约中不能明确的界定,形成所谓的剩余控制权。不同的剩余控制权会影响资产所有者各方的投资决策,而且达成合约后也会对各方产生不同的激励,从而影响效率;剩余控制权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专用性投资所产生的成本的考察,哈特认为,对于专用性投资的双方,是借助一体化方式还是市场方式来处理双方的关系,要取决于一体化的成本和收益。 三、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最佳企业边界分析   契约是完成交易的制度安排。自科斯以来,不完全契约成为主流经济理论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交易遇到了困难。这时,创造和分配租金的权

7、力,进而由谁拥有资产的控制权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企业效率边界,便成为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是对科斯交易成本理论和威廉姆森范式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最大化准租是最佳的企业边界,企业边界的决定具有多样性。   解决企业的边界决定问题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应用。如果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中不可能明确的剩余权利如何配置对准租的实现程度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如果剩余权利配置不合理,由争议、讨价还价特别是关系专用性投资所造成的“套牢”效应将使契约的运行成本相当高昂,并将使各方减少生产租金的高效投资。企业的边界决定实际上就是为了使这种剩余权利的配

8、置最优化,它既可以用价格贴水、信誉资产和名声作“抵押”,从而建立一个关系型契约框架来确保双方交易中的“权利与义务对等”,也可以通过把资产的剩余权利配置给在生产准租中起最大作用的交易者来实现,等等。Klein、Gross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