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

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

ID:7330139

大小:31.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1

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_第1页
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_第2页
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_第3页
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_第4页
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物权法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了所有物权载体 物权法学习心得之一 XX邦道律师事务所高宏道律师   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善意取得只适用于动产。例如,彭万林先生主编的《民法学》说:“即时取得又称善意取得,是指通过转移所有权或者设定他物权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受让他人动产   时,纵然转让人无转让权,善意的受让人亦能自取得物之占有之时起,立即取得物的所有权或他物权。”关于“善意取得”仅适用于动产,本   书进一步指出:“占有的标的物须为动产。不动产建有登记制度,其权利主体应依登记而定,不适用即时取得制度。定有登记制度的动产,如   受海商法调整的船舶,视为不动产,也不适用即时取得制度。因此,适用

2、即时取得制度的动产只能是不受登记的动产,包括货币和无记名有价 证券。”   《新编实用法律词典》在“善意占有”词条下这样说:“恶意占有的对称。指非法占有人在占有某项财产时   ,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知道其占有为非法。规定善意占有在民法上的主要意义为:当所有人的动产由占有人非法转让给第三人时,如果第三   人占有该项动产处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这个制度上,有了新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的第一条,即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   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3、,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该条规定说明:   一、原则上,对无权转让行为,物之所有权人对物有追回权。也就是说,无权转让的行为无效。   但是,对“追回”的法律后果,如,费用、损失、损坏、程序、救济手段,都没有作出规定。   二、符合、、条件的,受让人可以取得物的所有权

4、。   这里,应该理解为“同时具备”这三项条件。因为,法律没有说“具备三项条件之一”。   这样的理解,排除了赠与等行为。也就是说,必须是通过“买卖”的方式。否则,就无法理解“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必须登记的,只要进行了登记,无需转移实际控制,即,无需交付。对无需登记的物,必须实际交付。   四、除去不动产、动产以外,还扩展到了“其他物权”。   这个规定是对物权的流转是有利的。因此,对推动经济发展,增加了便利。但是,也有问题。例如,按照这样的理解,如果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配偶之一未经对方同意,处分了不动产或者是大宗的动产,有可能出现处分有效的法律后果。这样,侵害对方利益

5、就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 我认为,立法上,应该对此作出防范的规定。   以前在实践中我处理过这样的案子:买车过户后又转卖,车辆被查出是盗抢被公安机关收缴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案件发生地点是黑龙江大 庆。时间是XX年3月3日。   某人于2001年在长春买一辆二手车,并在车辆户籍所在地吉林四平市交警部门提了档,到大庆交管部门过了户。之后此人又将车卖与他人。XX年2月该车被查出是盗抢车辆,被公安机关予以收缴。因车被收缴,最终买受人起诉此人,   要求返还车款。对该车能不能算作此人的合法财产,或能不能算作善意取得,应不应该收缴,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如所述,如果在事先不知道车辆是盗抢的

6、,购买价是合理的、正常的,那么此人是善意买受人。因此也就没有法律责任。   也有人说,盗抢来的物品,不适用善意第三人制度。如果最终买受人起诉,此人只能承担责任。但在承担责任后,可向其前手追索。   我认为,应该看到,在物权法颁布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通知》规定,行为人将诈   骗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 ,则不再追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的若干规定》规定,人民法院对案外人的财产不得采取保全措施   ,对案外人善意取得的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一般也不得采取财产保

7、全措施。   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行为人将诈骗财物已用于归还债务、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   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被害人因此遭受损失的,可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解 决。   所以,显然,当地公安的处理方法是错误的。从以上规定看,物权法是继承并且发展了以往的规定。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操作上,包括我前面所说的对夫妻共同财产的不当处理,还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