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

ID:73661993

大小:404.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12-11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_第1页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_第2页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_第3页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_第4页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_第5页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_第6页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_第7页
资源描述:

《11.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CCSB51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2307—202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ofartificialbreedingforGranularark2021-06-13发布2021-09-13实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4/T2307—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

2、广东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3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素文、杨少玲、杨贤庆、戚勃、朱长波、马海霞。IDB44/T2307—2021泥蚶苗种繁育操作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泥蚶(Tegillarcagranosa)苗种繁育的育苗场选址、设施、亲贝、孵化、幼虫培养、附苗、稚贝培养、蚶苗出池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泥蚶苗种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育苗场选址建育苗场的地方应在海水获取方便,周围无污染,环境和水质符合NY5362要求;海水盐度15~30。5育苗设施抽水和过滤系统、充气设备、育苗池、饵料保种和培养车间。6亲贝选择2龄~3龄,壳长2cm以上。贝壳完整无损伤,性腺饱满。促熟在饵料丰富、盐度15~25的海区或泥底质池塘里进行促熟培养,也可在室内水池里采用混合投喂多种微藻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等进行促熟培养,适宜水温为24℃~30℃。产卵排精自

4、然产卵排精或通过阴干4h~6h加流水刺激0.5h~2h进行催产。7孵化1DB44/T2307—2021洗卵通过虹吸排掉上层过多精液并加入新鲜海水,反复2次;也可采用100目捞网捞掉上层过多精液泡沫。密度受精卵孵化适宜密度为15个/mL~20个/mL。充气连续微充气。8幼虫培养幼虫收集孵化约12h~20h,镜检上浮D形幼虫已能完全闭壳,开始幼虫的收集。停止充气0.5h后,用300目~350目筛绢网收集或虹吸上层D形幼虫到育苗池进行培养。密度D形幼虫期适宜培养密度为2个/mL~4个/mL;壳顶幼虫期为0.5个/mL~1个/mL。日常管理8.3

5、.1充气调节充气量,保证幼虫能均匀分布于各水层且水不翻滚。8.3.2换水D形幼虫前期可每天加入或换掉15%~20%水量,D形幼虫后期每天换水量为35%~60%;壳顶幼虫期日换水2次,总换水量为60%~150%。D形幼虫期用300目筛绢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