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

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

ID:73726375

大小: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2-25

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_第1页
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_第2页
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_第3页
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_第4页
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学生是课堂的主宰。在语文教学中,领悟文本的研读权、自主学习的时间权、探究文本的空间权、发现文本的提问权、解读文本的对话权,都是学生应有的权利。很可惜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剥夺学生的这些权利,越俎代庖,倾囊相授,滔滔不绝。结果教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还是一团雾水。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归还学生应有的权利。一、还学生领悟文本研读权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的角色,要善于建立开放式阅读方式,把文本研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发现,在自读中品味感悟理解文本,把握文本

2、精髓。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对作品的最初感悟、理解理应来自学生。千万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把预设的答案轻易抛向学生。教师要倡导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摩作品,以获得第一手的、不经修饰的、保留原汁原味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学生带着问题和自己的初步理解、感悟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引导,让学生的原创感悟、理解得到提炼、升华,唤醒生活体验,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富有个性的新颖见解,实现心灵沟通,产生思想碰撞,走向智慧殿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应让学

3、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质上讲,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注重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氛围,充分拓展作品中存在的空间,尽量撤出定格好了的框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作的空间。切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感受文本的原汁原味,尊重多元,弘扬个性。教师绝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简单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往圈套里钻,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强加给学生,抛出一个个“标准答案”束

4、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鼓励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二、还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权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在导入新课以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但往往字句尚未读懂,处于浅尝辄止或朦朦胧胧的“浅阅读”状态时,就匆忙抛出准备好的一个个问题来追问学生,让学生谈感悟、说见解。殊不知,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沉潜讽咏,与文本直接对话,这犹如雾中看花,隔靴搔痒。长此以往,会助长学生浅阅读的习惯

5、,甚至使学生养成囫囵吞枣、心浮气躁的习气。教师应尽量少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