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

ID:75342826

大小:1.0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1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2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3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4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5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6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7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8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9页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R193学校代码:10114密级:学号:MPH1439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TheInvestigationaboutMedicalWorkersWhoWorkinAPrefecture-levelCityonHIV/AIDSRelatedKnowledgeandProfessionalAttitude研究生:贺文珍指导教师:韩颖副教授专业名称:公共卫生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所在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山西二〇一七年三月十日 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V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VII前言...................................................................................................................................11材料与方法.....................................................................................................................31.1一般资料.................................................................................................................31.2研究方法.................................................................................................................31.3统计学处理.............................................................................................................42结果.............................................................................................................................52.1基本情况..................................................................................................................52.2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72.3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92.4对待艾滋病患者职业态度...................................................................................103讨论...........................................................................................................................134结论和讨论...................................................................................................................184.1结论.......................................................................................................................184.2讨论.......................................................................................................................184.3不足和展望...........................................................................................................18参考文献.............................................................................................................................20综述.................................................................................................................................22附录.................................................................................................................................28致谢.................................................................................................................................32个人简介.............................................................................................................................3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调查研究摘要目的:1、调查研究临床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知晓情况、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心理状态;2、分析临床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原因,对待艾滋病态度和心理状态的原因;3、提出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获知艾滋病专业知识的途径,转变其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和特殊心理状态的方法。方法:1.文献查阅法通过国内外医学网络资源,以“艾滋病”、“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职业态度”“心理状态”等为关键词,归纳、总结国内外关于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职业态度的文献资料。2.问卷调查法通过资料准备后,编制问卷雏形,进行预调查后,搜集相关问题后修改问卷。以某市级医院的临床医务人员和非临床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收回后,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调查结果录入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得出结论。问卷调查包括三部分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知晓情况;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知晓率调查;艾滋病患者职业态度、心理状态调查;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水平调查。3.统计分析数据采集及分析:将问卷数据录入Epidata软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I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P值取双侧概率,以=0.05为显著水平。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接触方式”临床组的知晓率276.0%高于非临床组的54.4%(=16.969,P<0.05),“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机体2哪些体液中”临床组的知晓率73.2%高于非临床组的55.7%(=9.898,P<0.05),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中,“艾滋病由何种病毒引起”临床组的知晓率92.7%高于非2临床组的65.1%(=39.086,P<0.0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哪一类人”临床组2的知晓率58.1%,高于非临床组的39.6%(=11.136,P<0.05)。艾滋病的治疗知识中,“孕期给予抗病毒治疗可否阻断HIV母婴传播”临床组的2知晓率92.7%高于非临床组的65.1%(=39.086,P<0.0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采用何种喂养方式”临床组的知晓率72.6%高于非临床组的37.6%2(=40.671,P<0.05)“治疗艾滋病药物是否由国家提供”临床组的答对率58.1%高2于非临床组的39.6%显著高于非临床组的(=11.136,P<0.05)。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中,“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包括有哪些”临床组的知2晓率74.3%高于非临床组的63.1%(=4.799,P<0.05)、“医护人员艾滋病标准防2护有哪些”临床组的知晓率84.4%高于非临床组的58.4%、(=27.541,P<0.05),“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是否被正式纳入职业范畴”临床组的知晓率80.4%高2于非临床组的46.3%(=41.621,P<0.05)。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的作答中,“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采用的急救办法”两组2之间答对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77,P>0.05),“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以后,HIV抗体的检测应持续多长时间”,临床组54.7%的答对率显著高于非临床组的27.5%2(=24.694,P<0.05)。医务人员对艾滋群体的态度的调查中,临床组和非临床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215,P<0.05)。接触艾滋病患者后其心理状态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2学意义(=20.164,P<0.05)。对于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保护,临床组和非临床组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998,P<0.05)。II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1.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临床知识、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等知识具有较好的掌握水平,对艾滋病群体具有较好的职业态度,具有保护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隐私的职业道德意识,但是在接诊艾滋病患后也有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2.讨论:政府、社会、医院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关键词:医务人员;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职业暴露和防护;职业道德III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InvestigationaboutMedicalWorkersWhoWorkinAMunicipalHospitalonHIV/AIDSRelatedKnowledgeandProfessionalAttitudeAbstractObjective1.InvestigatingtheHIV/AIDSknowledgemasterysituation,attitudeandpsychologytowardHIV/AIDSpatientsofclinicalmedicalstaff.2.Analyzingthecauseofclinicalmedicalstaff‟sHIV/AIDSknowledgemasterysituation,attitudeandpsychologytowardHIV/AIDSpatients.3.ProposingthemethodofgainingHIV/AIDSknowledge,themeasureofchangingtheattitudeandpsychologytowardsHIV/AIDSpatients.Methods1.ConsultingliteratureAccessdatabasessuchasPubmed,CNKI,WanfangDataandsoon,searchingthekeywordsasAIDS,medicalstaff,occupationalprotection,occupationalattitudeandpsychology.Lookupdomesticandoverseasliteratureaboutmedicalworkers‟HIV/AIDSrelatedknowledgemasterysituation,occupationalattitudeandpsychology.Concludingandsummarizingdata.2.QuestionnairesurveyComprehendingtheepidemiologicstatusofHIV/AIDSafterlookuplotsofliterature.LearningoccupationalexposureandprotectionofHIV/AIDSfromexpertsinrelatedfields.Compilingquestionnaireofmedicalstaff‟sHIV/AIDSknowledgemasterysituation,attitudeandpsychologytowardHIV/AIDSpatients.Beforeformalinvestigation,wehavemadepilotsurvey,collectedopinionsandrevisedthequestionnaire.Thequestionnaireswereretrievedafterchecking,wesetupasurveydatabasebyEpidata3.0software,theinvestigationresultswereenteredintoSPSS17.0,andthenweprocessedthedatabySPSS17.0.Thesurveyincludesthreepartsofcontents.Thefirstpartaregeneraldemographyinformation.ThesecondpartaretheinvestigationofHIV/AIDSrelatedknowledgeIV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asterysituation,HIV/AIDSoccupationalexposureandprotectionrelatedknowledgemasterysituation.Thethirdpartaretheinvestigationofthemedicalstaff‟soccupationalattitudeandpsychologytoHIV/AIDS,medicalstaff‟sprofessionalmoralquality.3.StatisticanalysisDataacquisitionandanalysis.EnteringthedataintoEpidatasoftware,analyzingthedatabySPSS17.0.Themeasurementdatawasindicatedas±s,comparingthedatebetweentwogroupsbytwoindependentsamplesT-test.Theenumerationdatawasindicatedas(n,%),comparingtheratebetweentwogroupsbyChi-squaretest,takeaprobabilityPvaluesonbothsides,takeα=0.05asthesignificantlevel.ResultsAnswertotheHIV/AIDSrelatedquestions.Whichwaythatcan’tinfectedwithAIDS,therightanswerrateofexposuregroupis76.0%,higherthan54.4%ofcontrolgroup2(=16.969,P<0.05).WhatkindofbodyfluidthatexistsAIDS,therightanswerrateof2exposuregroupis73.2%,higherthan55.7%ofcontrolgroup(=9.898,P<0.05).AnswertotheHIV/AIDStransmissionquestions.WhichviruscausesAIDS,theright2answerrateofexposuregroupis92.7%,higherthan65.1%ofcontrolgroup(=39.086,P<0.05).WhatkindofpersonisthepatientsinfectedHIV,therightanswerrateof2exposuregroupis58.1%,higherthan39.6%ofcontrolgroup(=11.136,P<0.05)..AnswertotheHIV/AIDStreatmentquestions.Iftheanti-viraltreatmentwillinterdictHIVmother-to-fetustransmission,therightanswerrateofexposuregroupis292.7%,higherthan65.1%ofcontrolgroup(=39.086,P<0.05).WhichkindoffeedingpatternsshouldbegiventoababybornbyaHIVinfectedpregnantwoman,therightanswerrateofexposuregroupis72.6%,higherthan37.6%ofcontrolgroup2(=40.671,P<0.05).IftheHIVdrugsprovidedbythestate,therightanswerrateof2exposuregroupis58.1%,higherthan39.6%ofcontrolgroup(=11.136,P<0.05).AnswertotheHIV/AIDSexposurerelatedquestions.WhatarecommonsituationthatthemedicalstaffexposetoHIV,therightanswerrateofexposuregroupis74.3%,higher2than63.1%ofcontrolgroup(=4.799,P<0.05).Whataremedicalstaff’sstandardprecaution,therightanswerrateofexposuregroupis84.4%,higherthan58.4%ofcontrolV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group(=27.541,P<0.05).IfthesituationthatthemedicalstaffsufferAIDSbyoccupationalexposureisoccupationaldisease,therightanswerrateofexposuregroupis280.4%,higherthan46.3%ofcontrolgroup(=41.621,P<0.05).AnswertotheHIV/AIDSprotectionrelatedquestions.Whichisthefirst-aidmethodofHIV/AIDSoccupationalexposure,therightanswerratesoftwogroupsarehaveno2statisticalsignificance(=0.077,P>0.05).HowlongshouldtheantibodydetectionlastafterHIV/AIDSoccupationalexposure,therightanswerrateofexposuregroup54.7%2higherthan27.5%ofcontrolgroup(=24.694,P>0.05)..Themedicalstaff‟sattitudetoHIV/AIDS.Theresultsoftwogroupsarehave2statisticalsignificance(=12.215,P<0.05).Thepsychologysituationaftercontact2HIV/AIDS,theresultsoftwogroupsarehavestatisticalsignificance(=20.164P<0.05).ThequestionaboutprotectingtheprivacyofHIV/AIDS,theresultsoftwogroupsare2havestatisticalsignificance(=27.998P<0.05).Conclusion1.Conclusion:Theclinicalmedicalstaff‟sHIV/AIDSrelatedknowledge,occupationalexposureandprotectionknowledgemasterysituationhaveagoodlevel,theyhaveniceoccupationalattitudetowardsHIV/AIDS,havetheconscienceofprotectingtheprivacyofHIV/AIDS,haveahighlevelofprofessionalethics,buttheywillshowapsychologicalstressafterreceptionofHIV/AIDS.2.Discussion:ThegovernmentandhospitalsshouldstrengtheneducationalandtrainingtowardmedicalstaffaboutHIV/AIDSrelatedknowledge,improvethemedicalstaff„soccupationalprotectionlevel,implementregular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forthem.Keywords:Medicalstaff,HIV/AIDS,Occupationalexposureandprotection,ProfessionalethicsVI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英文名称中文名称HIV/AIDSpatient艾滋病感染着和患者Occupationalexposure职业暴露Occupationalprotection职业防护Questionnaire问卷调查Occupationalattitude职业态度Professionalethics职业道德Medicalstaff医护人员Clinicalmedicalstaff临床医护人员Non-clinicalmedicalstaff非临床医护人员VII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艾滋病又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艾滋病是在人体感染艾滋病毒(HIV病毒)后,HIV病毒将人体的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对象,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丧失防御能力,继而感染各种病原体导[1]致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的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主要传播[2]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国内外社会人员流动性增大,非法卖血、吸毒、卖淫嫖娼、同性性行为等社会边缘现象的增多,HIV病毒感染率和艾滋病患病率呈现逐年攀[3]升趋势,且艾滋病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扩散蔓延。因此HIV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对各级卫生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发病过程非常痛苦,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许多人对艾滋病抱有恐慌和不安心理,有些人甚至谈“艾”色变,出现艾滋病恐惧症(恐艾症,AIDSphobia),背负着极大的心[4]理压力。社会调查显示,多数的恐艾症是由于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一知半解并且可能有过高危行为或者与艾滋病人密切接触的经历,主观夸大艾滋病传染性和危害性,或将自身存在的症状臆想为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伴随焦虑、恐惧、抑郁、疑病、[5]强迫症等心理障碍。尽管我国相关卫生部门对艾滋病知识的宣讲、艾滋病预防干预等工作的力度加大,但普通居民仍对HIV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歧视和避讳。有报道称艾滋病病人问诊难、住院难、手术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医务人员担心发生职[6]业暴露而感染HIV病毒,而医务人员的担心有一定的原因。作为艾滋病患者最亲密的朋友,一线医务人员接触艾滋病患时存在感染HIV的潜在危险性。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有创性检查时可能会沾染患者血液和体液,护士对患者进行输液、打针等治疗更容易接触到患者的血液,而检验、病理等医技科室直接以患者血液、尿液、组织等作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如果在工作中遭受手术刀、针头、穿刺刀、玻璃等锐器划[7]伤,更会增加HIV病毒感染的风险。[8]杨德辉等研究称,有68.1%的医务人员在医诊过程中发生过血源性的职业暴露。美国CDC资料显示,从1985年至2013年期间,CDC共报道了58例确诊以及150例可能受到职业性感染HIV的医护人员职业性HIV感染病例;在58例确诊的病例中,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暴露导致感染的途径包括:皮肤被刺或被割伤(49例);皮肤黏膜暴露(5例);刺伤和被割伤导致的皮肤黏膜暴露(2例);未知(2例)。共有49例是由于接触了HIV感染者的血液;4例接触了实验室的浓缩HIV病毒;1例接触了可见血性液体;[9]4例接触了非特定的体液。HIV医源性传播已经被列为国际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相对于社会其他人群,医务人员理应对职业防护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有较高的掌握[10]和知晓程度,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该有较好的接纳度。有调查发现,86.4%[11]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诊治工作怀有抵触情绪。程五琴等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了解情况和心理状态的研究发现,91.1%以上的医务人员接触艾滋病患者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担心甚至失眠等亚健康心理状态,80%的医护人员认为通过唾液、体液、公用餐具及蚊虫叮咬等方式也可感染艾滋病。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过度的恐慌和不正确的认识,不仅会增加其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对艾滋病患者开展诊疗活动,而且可能会增加其治疗过程中出现体液污染、锐器损伤等的职业危险,加剧其职业暴露风险。大部分HIV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外观未发病前与普通患者无异,或者部分艾滋病患者故意隐瞒病情、遮掩病史,因此医护人员诊疗过程中难以对艾滋病患者进[12]行鉴别和确诊。日常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较低,认为戴口罩手套麻烦,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没有必要,从主观意识忽略艾滋病防护工作。因此研究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明确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了解医务人员接触艾滋病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不仅有利于艾滋病患者顺利问诊治疗,更可以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水平,消除其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良好、有保障的医务工作环境。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某市医院328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179名临床科室医护人作为临床组,其中包括医生、护士、检验师等一线医务人员,以149名非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作为非临床组,包括后勤、行政等科室工作人员。1.2研究方法1.2.1文献查阅法通过广泛查阅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等网络医学资源,以“艾滋病”、“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职业态度”“心理状态”等为关键词,查找国内外关于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职业态度的文献资料,并归纳、总结各类资料。1.2.2问卷调查法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艾滋病流行病学现状。通过专家访谈,学习了艾滋病的职业暴露状况及防护现状。制定针对医护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职业态度的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后,搜集相关问题后修改问卷。随机抽取某市医院328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的问卷调查工作人员对问卷中各项问题进行讲解,被调查者在充分理解问卷内容的基础上自愿接受调查,如实作答问卷。问卷收回后,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调查结果录入后,经过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得出结论。问卷调查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一般人口学资料,主要有年龄、性别、工龄、学历、工资收入、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各类知识的掌握知晓情况;第三部分为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知晓率调查;第四部分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职业态度、心理状态调查;第五部分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水平调查。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集及分析:将问卷数据录入Epidata软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2(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P值取双侧概率,以=0.05为显著水平。4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结果2.1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共涉及328人,临床组即临床科室医护人员179人,包括医生、护士、检验师等医务人员占总调查人数54.6%,非临床组即非临床科室医务人员149人,包括后勤、行政等科室工作人员,占总调查人数45.4%。2.1.1性别与年龄本次调查研究中男性153人,占总调查人数46.6%,女性175人,占总调查人数53.4%;临床组中男性87人,占临床组48.6%,女性92人,占临床组51.4%;非临床组中男性66人,占非临床组44.3%,女性83人,占非临床组55.7%。通过对两组的性别比进行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间性别和年龄的比较组别n男性(%)女性(%)年龄(岁,s)临床组17987(48.6)92(51.4)35.62±7.85非临床组14966(44.3)83(55.7)39.24±9.16合计328153(46.6)175(53.4)37.44±8.372值或t值0.6062.347P值0.4390.3642.1.2学历本次研究对象中大专及以下学历94人,占28.7%,本科学历141人,占43.0%,硕士学历88人,占26.8%,博士及以上学历5人,占1.5%;其中临床组大专及以下学历48人,占26.8%,本科学历72人,占40.2%,硕士学历55人,占30.7%,博士及以上学历4人,占2.2%;非临床组中大专及以下学历46人,占30.9%,本科学历69人,占46.3%,硕士学历33人,占22.1%,博士及以上学历1人,占0.7%。对两组学历构成比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的学历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5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两组间学历构成比较(n,%)2组别n大专及以下本科硕士博士及以上值P值临床组17948(26.8)72(40.2)55(30.7)4(2.2)4.7020.195非临床组14946(30.9)69(46.3)33(22.1)1(0.7)合计32894(28.7)141(43.0)88(26.8)5(1.5)2.1.3工龄本次调研究对象中最小工龄1年,最大工龄36年,平均工龄15.72±7.93岁,P25,P50和P75分别为7年,11年和21年;临床组最小工龄1年,最大年龄35年,平均工龄16.87±8.37岁,P25,P50和P75分别为5年,10年和18年;非临床组最小工龄1年,最大工龄36年,平均工龄14.57±7.11岁,P25,P50和P75分别为7年,13年和19年;对两组的工龄进行比较,两组间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表3两组间工龄比较(±s,岁)组别最小工P25P50P75最大工平均工龄t值P值临床组龄151018龄3516.87±8.37-0.7430.532非临床1713193614.57±7.11总计组1711213615.72±7.932.1.4工作收入研究调查对象的工作收入情况,分为<2000元、2000-4000元、4000-6000元、>6000元四种类别,其中收入<2000元61人,占19.1%,2000-4000元127人,占39.8%,4000-6000元74人,占23.2,>6000元57人,占17.9%;临床组中收入收入<2000元33人,占18.4%,2000-4000元67人,占37.4%,4000-6000元43人,占24.0%,>6000元36人,占20.1%;非临床组中收入收入<2000元28人,占20.0%,2000-4000元60人,占42.9%,4000-6000元31人,占22.1%,>6000元21人,占15.0%。对两组的收入情况构成比进行均衡性检验,两组之间收入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4两组间收入构成比较(n,%)2组别n<2000元2000-4000元4000-6000元>6000元值P值临床组17933(18.4)67(37.4)43(24.0)36(20.1)1.9500.538非临床14928(20.0)60(42.9)31(22.1)21(15.0)合计组32861(19.1)127(39.8)74(23.2)57(17.9)2.2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2.2.1艾滋病传播途径关于艾滋病传播途径各类问题回答正确率情况比较。“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临床组正确率88.3%,非临床组正确率81.2%,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感染滋病病毒的接触方式”,临床组正确率76.0%,非临床组正确率54.4%,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机体哪些体液中”,临床组正确率73.2%,非临床组正确率55.7%,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易感人群”,临床组正确率85.5%,非临床组正确率80.5%,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两组间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n,%)正确率(%)2题目值P值n临床组非临床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279(85.1)158(88.3)121(81.2)3.1900.087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接触方式217(66.2)136(76.0)81(54.4)16.9690.000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机体哪些体液中192(64.4)109(73.2)83(55.7)9.8980.002艾滋病易感人群273(83.2)153(85.5)120(80.5)1.4210.2332.2.2艾滋病相关知识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情况比较。“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临床组正确率92.7%,非临床组正确率65.1%,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传染病发将艾滋病定义为哪一类传染病”,临床组正确率40.8%,非7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临床组正确率37.6%,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指哪一类人”,临床组正确率58.1%,非临床组正确率39.6%,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是具体日期”,临床组正确率45.8%,非临床组正确率51.7%,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6两组间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n,%)正确率(%)2题目值P值n临床组非临床组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263(80.2)166(92.7)97(65.1)39.0860.000我国传染病法将艾滋病定义为哪一类123(39.3)73(40.8)56(37.6)0.3490.55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指哪一类人传染病163(49.7)104(58.1)59(39.6)11.1360.001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具体日期159(48.5)82(45.8)77(51.7)1.1210.3192.2.3艾滋病治疗知识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情况比较。“孕期给予抗病毒治疗可否阻断HIV母婴传播”,临床组正确率92.7%,非临床组正确率65.1%,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采用何种喂养方式”,临床组正确率72.6%,非临床组正确率37.6%,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艾滋病药物是否由国家提供”,临床组正确率58.1%,非临床组正确率39.6%,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7两组间艾滋病治疗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n,%)正确率(%)2题目值P值n临床组非临床组孕期给予抗病毒治疗可否阻断HIV母婴传263(80.2)166(92.7)97(65.1)39.0860.000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采用何种喂播186(56.7)130(72.6)56(37.6)40.6710.000养方式治疗艾滋病药物是否由国家提供163(49.7)104(58.1)59(39.6)11.1360.001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2.3.1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关于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情况比较。“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有哪些”,临床组正确率74.3%,非临床组正确率63.1%,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环节有哪些”,临床组正确率79.3%,非临床组正确率74.5%,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艾滋病标准防护有哪些”,临床组正确率84.4%,非临床组正确率58.4%,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是否被正式归入职业病范畴”,临床组正确率80.4%,非临床组正确率46.3%,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8两组间艾滋病暴露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n,%)正确率(%)2题目值P值n临床组非临床组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有哪些227(69.2)133(74.3)94(63.1)4.7990.028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环节有哪些253(77.1)142(79.3)111(74.5)1.0770.299医护人员艾滋病标准防护有哪些238(72.6)151(84.4)87(58.4)27.5410.000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213(64.9)144(80.4)69(46.3)41.6210.000是否被正式归入职业病范畴2.3.2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关于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情况比较。“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急救办法”,临床组正确率73.2%,非临床组正确率71.8%,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HIV抗体检测应持续多久”,临床组正确率54.7%,非临床组正确率27.5%,两组正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9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9两组间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n,%)正确率(%)2题目值P值n临床组非临床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急救处理方法238(72.6)131(73.2)107(71.8)0.0770.805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以后,HIV抗体的检测应持续多139(72.6%(42.4))(71.8%)98(54.7)41(27.5)24.6940.000长时间(42.4%)2.4对待艾滋病患者职业态度2.4.1对待就诊的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两组调查对象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比较,临床组选择“关心”52例,占29.1%,选择“无所谓”77例,占43.0%,选择“歧视”50例,占27.9%;非临床组选择“关心”22例,占14.8%,选择“无所谓”64例,占43.0%,选择“歧视”63例,占42.3%,临床组和非临床组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0。表10两组间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比较(n,%)2组别n关心(%)无所谓(%)歧视(%)值P值临床组17952(29.1)77(43.0)50(27.9)12.2150.002非临床组14922(14.8)64(43.0)63(42.3)合计32874(22.6)141(43.0)113(34.5)2.4.2接触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后心理状态两组调查接触艾滋病患者后心理状态比较,临床组选择“恐慌害怕”93例,占52.0%,选择“担心焦虑”51例,占28.5%,选择“无所谓”35例,占19.6%;非临床组选择“恐慌害怕”42例,占28.2%,选择“担心焦虑”55例,占36.9%,选择“无所谓”52例,占34.9%;临床组和非临床组身体健康接触艾滋病患者后心理状态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1。10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11两组间接触艾滋病患者后心理状态比较(n,%)2组别n恐惧害怕(%)担心焦虑(%)无所谓(%)值P值临床组17993(52.0%)51(28.5%)35(19.6%)20.1640.000非临床组14942(28.2%)55(36.9%)52(34.9%)合计328135(41.2%)106(32.3%)87(26.5%)2.4.3艾滋病感染者、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两组对“是否应该在病历资料中注明其感染状况”进行比较,临床组中选择“是”115例,占64.2%,选择“不确定”21例,占11.7%,选择“否”43例,占24.0%;非临床组中选择“是”66例,占44.3%,选择“不确定”54例,占36.2%,选择“否”29例,占19.5%,临床组和非临床组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病历资料隐私保护意识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2。表12对艾滋病感染者或患病历资料保护的比较(n,%)题目是(%)不确定(%)否(%)2值P值临床组115(64.2%)21(11.7%)43(24.0%)27.9980.000非临床组66(44.3%)54(36.2%)29(19.5%)合计181(55.2%)75(22.9%)72(22.0%)两组对“能否可以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以及其家属的信息”问题回答进行比较,临床组中选择“是”34例,占19.0%,选择“不确定”11例,占6.1%,选择“否”134例,占74.9%;非临床组中选择“是”67例,占45.0%,选择“不确定”62例,占41.6%,选择“否”20例,占13.4%,临床组和非临床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或者其家属信息的隐私保护意识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3。1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13两组间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隐私保护意识比较(n,%)2题目是(%)不确定(%)否(%)值P值临床组34(19.0)11(6.1)134(74.9)129.1380.000非临床组67(45.0)62(41.6)20(13.4)合计101(30.8)73(22.3)154(47.0)1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讨论自从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就注定是人类公共卫生一大难题,因其发病缓慢、病死率高、患病过程痛苦,引起普通民众的恐惧和害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13]也因此受到社会的歧视和不解。HIV病毒主要侵袭和破坏辅助性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以致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出现严重的缺陷,机体防御免疫功能丧失,最终并[14]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而死亡。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在人群中传染,通过普通、日常的接触传播的可能性极低,目前没有[15]通过日常接触罹患艾滋病的案例。艾滋病在卖淫嫖娼、共用针头吸毒者、同性恋或者双性恋等边缘人群中极易传播,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卖淫嫖娼、吸[16]毒等活动增多,艾滋病已经出现从社会边缘人群向普通人群流行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患病率呈现几何级数递增,发病率以每年[17]20%-30%的速度增长。作为医护工作人员,因其特殊的职业特点,在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不断增多这这一势态下,医务人员接触HIV病患的机会日益增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意外情况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概率显著增加,对医护人员的身[18]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于医院临床工作的一线人员,从事各种有创性诊疗活动,很容易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各种锐器如针头、手术刀、病理刀、玻片等器具损伤,[19]如果血液或体液中含有HIV病毒,没有及时处理伤口,很容易感染HIV病毒病毒。由于有一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未知,或者处在艾滋病窗口期无法检测,或者故意隐瞒病情,以普通患者的身份在医院进行诊疗活动,因此医护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时对患者病情并未完全知情,所以医护人员工作时如果没有进行适当分职[20]业防护或者措施也存在潜在的HIV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困境不止是受到身体疾病的折磨,更重要的是受到传统道德、社会舆论的精神折磨,因为社会人群对艾滋病群体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吸毒、性工作、非法[21]卖血、同性恋等人群中,因此罹患艾滋病的患者很容易受到社会大众的歧视和排斥。医务人员与艾滋病群体直接接触,同时自身也是社会大众、社会舆论的一员,接触艾滋群体的时候其言语、行为,直接会对敏感的艾滋病患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群体进行诊治时,是否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对艾滋病患者是否具有客观的认识,都会对其心理产生各种未知的影响。1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为专业的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应该有比较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而且目前各级医院也对医务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内容的培训,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的为问诊的艾滋病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但是有研究显示,目前在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群体的诊治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和抵触情绪,医护人员在接触艾滋病患的过程中存在消极情绪、情感疏远、态度冷漠等情况,造成其工作的自我成就感下降,不仅严重影响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患[22]者对医护人员的好感和信任感,间接造成医患关系的不良沟通和恶化。本次研究调查以山西省某市级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职业态度情况。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易感人群”的问题,临床组医务人员和非临床组非临床医务人员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对于该问题的知晓率都在80%以上,说明艾滋病基本传播知识在医院人群中有达到普及程度,而另外两类问题: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接触方式、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人体哪些体液,临床组知晓率66.2%和64.4%分别高于非临床组的54.4%和55.7%(P<0.05),相对于非临床医务人员,一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具体的传染原因具有较好的医疗知识储备,但是临床组60%左右的知晓率也不算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中,“艾滋病有何种病毒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指哪一类人”,临床组的知晓率分别为92.7%和58.1%,高于非临床组的65.1%和39.6%(P<0.05),相对于医学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非临床医务人员对于艾滋病流行病学的知识掌握较少,但是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定义理解程度也只有58.1%的水平,说明一线医务人员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定义掌握水平也不算高。而“我国将艾滋病定为哪一类传染病”和“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是具体日期”,两组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医护人员对于艾滋病公共卫生意义的掌握与非临床医务人员相同,都在40%左右。艾滋病的治疗知识中“孕期给予抗病毒治疗可否阻断HIV母婴传播”、“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和“治疗艾滋病药物是否由国家提供”三道问题,临床组的答对率92.7%、72.6%、58.1%显著高于非临床组的65.1%、37.6%、39.6%(P<0.05),说明临床组对艾滋病的治疗知识明显比非临床组高。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在我国各类艾滋病防教宣传中多见,普通居民可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途径获得。传统映像中,一线医务人员对于此类知识应14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该具有较高的掌握程度,其中某些问题的一线医务人员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应该通过医院内部的培训、讲座等方式获得提高。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艾滋病诊疗活动中被HIV/AIDS病患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感染HIV可能性的情况。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密切相关,只有具备完整、系统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才能在日常的诊疗活动中将HIV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中,“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有哪些”、“医护人员艾滋病标准防护有哪些”和“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是否被正式归入职业病范畴”,临床组的知晓率74.3%、84.4%、80.4%分别高于非临床组的63.1%、58.4%、46.3%(P<0.05),由于一线医务人员每天实际参与医疗活动,通过具体医疗实践活动,容易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各种情况,因此有较高的答对率,但是在“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环节有哪些”一题中,临床组答对率与非临床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该题目,发现临床组中答错的问卷中多数人漏选了“没有制订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两个选项,说明还有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艾滋病职业暴露与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流程的直接关系,按规章制度进行诊疗活动的意识淡薄。在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的问卷作答中,“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急救办法”两组答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该问题选项设置的内容有关:A、立即使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B、不需处理;C、暴露的粘膜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如果有伤口,应在伤口从近心端往远心端缓慢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应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5%碘伏等)涂抹消毒,最后包扎伤口。C选项非常明显是正确答案,因此两组答对率接近。“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HIV抗体检测应持续多长时间”,临床组54.7%的答对率显著高于非临床组的27.5%(P<0.05),该题目较专业,所以临床组的答对其他题目较低。医务人员对待艾滋群体的态度的调查中,临床组和非临床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选择“关心”占29.1%,选择“无所谓”占43.0%,选择“歧视”占27.9%;非临床组选择“关心”占14.8%,选择“无所谓”占43.0%,选择“歧视”占42.3%,15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临床医务人员由于具有专业的临床知识背景,且具有一定的职业防护措施,因此诊疗活动中可能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保持平常太多和工作热情,而非临床医务人员专业临床知识薄弱,且不具有与艾滋病群体实际接触经验,因此可能会对艾滋群体有较高的歧视率。接触艾滋病患者后心理状态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组选择“恐惧害怕”的构成比52.0%明显高于非临床组的28.2%,工作在一线的临床医务人员诊治接触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机会远高于非临床医务人员,虽然临床医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防护措施,但是接诊艾滋群体后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或者情绪的波动。对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会遇到艾滋病毒感染者,还可能接触诸如SARS病毒、乙肝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传染性高的致病微生物,因此具有较高的院内感染危险性,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力,应该积极寻求心理干预、疏导。对于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保护,临床组和非临床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是否应该在病历资料中注明其感染状况”,临床组中64.2%的医务人员选择应该“是”,这样的做法虽然可能暴露了艾滋病患者的病情,但是考虑到诊治艾滋病患者需要其他医务人员协同合作,在病历等资料中书写清楚病情能有效提示其他医务人员采取正确的医治方法和职业防护措施,而且医院本来对于患者的各项病历等资料要求书写明确,如果含糊其辞或者故意掩盖病情,不仅违背了院规,也不利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对“能否可以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以及其家属的信息”,临床组中74.9%选择了“否”,说明一线医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临床职业道德和素养,能主动选择保护艾滋患者及其家属的隐私。本次调查涵盖了艾滋病流行病学、职业暴露与防护、心理、职业道德等几个层面的问题,包括传染病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及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相对于医院的非临床工作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对于艾滋病群体的认识还是具有较高水平,但是对于更深层次专业的理论知识,临床医务人员的掌握程度也不太高,应该加深培训学习艾滋病相关专业知识。而对于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知识的作答,临床医务人员的答对率也相对较高,这与临床医务人员专业专业知识背景、技能操作水平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23]不仅表现在各级医院医疗条件水平上,也体现在医院的职业防护水平上,在大型综1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合性医院里,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条件、设施和监管都很到位,但是在地市级、县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等小规模的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很低,这些问题不仅是各级政府、社会通过政策、制度等途径进行改善,也需要各级医院从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角度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各医疗机构的职业防护水平,定期进行职业暴露培训、开班职业防护讲座,唤醒和提升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24]意识。同时,也要积极关心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制定针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制度,开展对医护人员的心理障碍排查工作。医务人员诊治艾滋病传染者和患者的过程和态度不仅直接影响着具体的医疗行[25]为和结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虽然现在社会对于艾滋病的偏见和歧视有一定改善,但是总体上社会层面对于艾滋病群体的评价还是负[26]面多于证明。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的医疗卫生知识,是艾滋病群体最不能缺少的朋友,要改变社会对艾滋病群体的偏见,医务人员的作用不容小觑。只有医务人员群体发挥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进行机体和心理精神的双重治疗。17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结论和讨论4.1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临床知识、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等知识具有相对较好的掌握和知晓水平,也具有相对良好的职业态度,具有相对稳定良好的保护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隐私的职业道德意识,但是在接诊艾滋病患后也有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政府、社会、医院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改善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护条件,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4.2讨论现今由于艾滋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医院、疾控等医疗机构艾滋病问诊量增加,医护人员诊治艾滋病患者工作存在一定的倦怠和压力。医务人员在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等知识的储备和临床实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在艾滋病诊治、预防等相关的知识技能方面进行提升,而且应该消除医务人员诊治艾滋病患的消极态度和恐慌心理。艾滋病患的诊治不是医院、疾控和患者单方面的医患行为,而是包括社会、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内的社会活动,政府、各级医疗机构等有责任和义务为义务人员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减轻医务人员因为诊疗艾滋病患的心理负担。解决艾滋病患看病难、诊治不方便的现状。4.3不足和展望1、由于研究经费和时间的限制,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可能存在偏性,可能导致研究结出现偏移。2、调查问卷的编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的难度不齐,少部分问题可能没有反映出答卷者的真实水平。3、答卷者的依从性不一,尽管对问卷结果进行筛查,也会有一部分依从性较低的问卷导致本次调查结果出现偏移。4、今后的研究应该扩大样本量,可以进行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医务人1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员对于艾滋病知识掌握和艾滋病职业防护调查的研究,为一线临床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理论和改进依据。通过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和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的培训或者教育,引导医护人员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开展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诊治工作,从院方角度消除或改进对艾滋病患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为艾滋病患提供安全有效的诊治环境。19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付远兰.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1):245-246.[2]SCHMIDK,SCHWAGERC,DREXLERH.NeedlestickinjuriesandotheroccupationalexposurestobodyfluidsamongstemployeesandmedicalstudentsofaGermanuniversity:Incidenceandfollow-up[J].JHospInfect,2007,65(2):124-130.[3]张莎,陈庆玲,付思云,楼金成.云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J].医学与哲学(A),2013,34(12):45-47.[4]陈庆玲,李惠琴,张莎,付思云,楼金成.艾滋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09):679-682.[5]李慧民,李莉,张晓慧.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092-4094.[6]李莉,李慧民.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应对方式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3):625-626+630.[7]康丽娜,张爱莲,董海原,张燕子.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歧视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06):490-493.[8]李莉,李慧民.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03):292-294.[9]李慧民,李莉,张晓慧,蔡聚雨.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1):4090-4091+4096.[10]贺莉萍,陈运平,李先知,刘勋,黄晓,周勇,李军.准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认知及羞辱与歧视[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06):743-745.[11]崔冠宇,李慧民,张晓慧.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07):1287-1289.[12]张晓慧,李慧民,崔冠宇.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问卷编制结构初探[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06):617-619.[13]李慧民,杜一菲,张晓慧.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494-1495.[14]MaslachC,SchaufeliWB,LeiterMP.Jobburnout[J].AnnuRevPsychol,2001,52:397-422.[15]崔冠宇.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9:2.[16]李慧民,崔冠宇,栗鑫.艾滋病医护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8):3490-3491+3494.[17]武明虎,白丽萍,肖燕.湖北省肿瘤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20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会,2009,22(03):3-5.[18]李慧民,蔡聚雨,张晓慧,李永鑫.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01):24-25.[19]张兴华,徐凤霞,王沐荣,田蕾,吕东晓.医护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382-1384.[20]陆春燕,李永振,郑于沛,曾雪梅,曾小良,鲁鸿燕.照顾者对艾滋病患儿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06):426-428.[21]王蓓.艾滋病患者颅内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08):502-503.[22]王剑萍,张弘.照顾者对艾滋病患儿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08):36-38.[23]彭忠秀,汤恋花,李晶,郭晓峰,尹艳艳,李芳,吴燕荣.HIV感染孕妇剖宫产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8):1156-1157.[24]孙文秀,张林,孙美艳,鲍美娟,卢洪洲.临床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男男同性恋病人歧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23):2820-2823.[25]张强,邓先芳,张丽莉,胡春燕,邓云.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性因素与预防控制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3):3115-3117.[26]李慧民,崔冠宇,杜一菲.河南省艾滋病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07):805-807.2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认知及态度的研究近年来,艾滋病病人的数目逐年增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对医疗卫[1]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高,因此艾滋病病人就医过程中的住院难、手术难等问题[2]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点。也是医务人员担心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特殊应急情况,加之多数医务工作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护知识认晓欠缺,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处置态度及心理恐惧感。本文对近年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包露的认知及态度的研究做一综述。1基本知识1.1艾滋病是一种因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伤而发生一系列相[3][4]应症状或体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病毒侵入到人体后,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又称为“超级癌症”。目前艾滋病病死率极高,不可治愈,也没有研制出有效的预防疫苗,因此而造成许多人的恐慌与[5]不安。杨德辉等报道,68.1%的医务人员承认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过血源性暴露。[6]HIV医源性传播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1.2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HIV职业暴露严重损害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73人因职业暴露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和护理等工作过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非胃肠道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或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7]液污染了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可能发生感染的情况。1.3医务人员是HIV职业暴露高危人群,针对他们对HIV职业暴露重视程度不等、相关知识知晓欠缺、防护意识薄弱的现状,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的培训,使医务人员从根本上认识日常防护的重要性,对各种防护的措施、医疗废物的处理及暴[8]露后的处理流程都熟记于心,对答如流。教育医务人员必须树立把来自任何患者的2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血液都应视为具有严重潜在危险的概念,定期组织个人防护的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此种形式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1.4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培训不到位,医护人员对防护措施和暴露后的处理方法的不清楚;②不遵守操作流程,如:给使用过的针头回套针帽,用后的针头不及时处理或没有扔进锐器盒内;③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漠,不按要求防护。1.5职业暴露危险由于职业暴露多,恐惧职业感染是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病人存[10][11]在歧视心理和服务态度较差的主要原因。Alemie对医护人员的研究表明:医护工作者特别是护士在工作中会出现职业暴露,经常发生针刺伤,参与研究的医务人员[12]均担心职业感染。Garumma等在2012年对Jimma地区18个医疗机构共255名医护人员的调查显示:66.4%的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因对象是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而采取更多的防护,52.3%的医护人员担心职业感染。掌握艾滋病传播方式,做好职业防护,在医治病人的同时保护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是提高艾滋病病人医疗和护理质[13]量的有效途径。黄静等研究发现:290名护士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62.3%,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护知识总的知晓率不高。2专业知识2.1态度很多人对艾滋病抱有偏见,歧视艾滋病患者甚至与患者有直接联系的人,害怕与他们接触,这导致艾滋病医护人员在遭受职业风险折磨的同时还要忍受周围的歧视和排斥。2.2医务人员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知识和态度不仅影响着医疗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的认知。亚太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联盟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艾滋病患者所受到的歧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相[14]关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健康教育目前,国内有[15]极少文献开始关注艾滋病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但鲜见艾滋病医护人员与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对比研究。2.3应激理论强调,面对压力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发不同的应激反应水平1。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心身症状,应对不当会加重应激反应2(2)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应对方式如何,为改善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状况提供23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帮助。当前时期,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条件不具备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尚有众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携带者或感染者尚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3),而医护人员因其所属的职业要求,决定其需要经常性地接触各类患者包括携带者的概率比其他人要高很多,因此,,医护人员受到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威胁不可忽视。2.4防护近几年来,我们国家面临着艾滋病病毒职业扩散严重威胁。医疗机构有必要健全和完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机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应对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感染。提高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的重视程度以及加大对医护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具有重大的意义,让其面对艾滋病病毒携带患者时能够镇定处置,采取正确的治疗防护措施,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3小结及建议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知识和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程度,建议(1)举办艾滋病及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宣传。由专家通过电视、多媒体、病例等方式进行宣传、[16]讲座、知识竞猜和考试等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2)增强[17]医护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性的认识;(3)提高标准预防措施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安全操作,按照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操作环境保[18]持充足的光线,与患者进行平稳有序的操作,操作前应当洗手、戴手套和口罩。使[19]用过后的针头要及时按照处置锐器的标准进行处理,严格禁止针头二次使用。医护人员一旦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应当立即冲洗和消毒,及时使用预防药物,及时上报医[20]院相关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需要定期检查或者抽查各个科室的人员进行的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做好推广工作,及时处理、干预和上报各种已经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对医务人员给予相关的咨询和帮助。临床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它的发生主要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或护理工作中由于意外导致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或者黏膜的情[21]况,患者的血液、体液中不排除已含有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病。另外被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病毒污染的针头或者锐器刺伤皮肤均属于职业暴露的范围。由针头或者锐器刺伤皮肤造成感染是医务人员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22]。临床医务人员往往在患者并没有进行疾病确诊的情况下就投入了诊疗和护理工[23]作,这些接受诊疗和护理的患者也包括了潜伏期或者是未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因此24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临床医务人员在正常的工作中因职业暴露所带来的被感染的几率较大,不仅给医务人员身体上带来伤害,对心理上伤害也较大。职业暴露后的心理状态堪忧大部分的临床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以后所表现出[24]来的焦虑、担心、害怕、无可奈何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和工作的顺利进行。[25]针对此种情况医院对于涉及到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有助于帮助其克服恐惧心理,通过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讲解来帮助医务人员减少职业[26]暴露的次数,降低其心理恐惧感。25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范雅萍,赵萍,朱中平.深圳社区医院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KABP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66-4167.[2]Pegylatedliposmaldoxorubicin,rituximab,cyclophosphamide,vincristine,andpredinisoneinAIDS-relatedlymphoma:AIDSmalignancyconsortiumstudy047.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2013,31(1):58-64.[3]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121.[4]吴建文.手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48-50.[5]杨德辉,鹏飞,增光,等.91例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状况调查.中国热带医学,2008,8(2):329-330.[6]李静,白宇红,李健.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管理.中国护理管理,2013,13(S1):98-99.[7]SeyendMohammadAlavi,MohammadHosseinSarmastShushtari.HIV/AIDSAmongInje-ctingDrugUsers:AreviewonEpidemiologyandManagementofOccupationalExpo-sureinIraninHealthNetworkSetting.JundishapurJournalofMicrobiology,2013,6(8).[8]马煊,陈龙,裴华.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48-49,52.[9]陈华,杨雪英.庞伟鸿.预防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感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87-189[10]顾培.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歧视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19-20.[11]AlemieGA.Explorationofhealthcareworkers‟perceptionsonoccupationalriskofHIVtransmissionattheuniversityofgondarhospital,northwestethiopia[J].BMCResearch,2012(5):704-708.[12]GarummaTF,LakewA,EshetuG.StingmaanddiscriminationagainstpeoplelivingwithHIVbyhealthcareproviders,SouthwestEthipia[J].BMCPublicHealth,2012(12):522.[13]黄静,黄晓,刘志娟.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相关态度的调查[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15(3):57-60.[14]PaxtonS,GonzalesG,UppakaewK,etal.AIDS-relateddiscriminationinAsia[J].AIDSCare,2005,17(4):413-424.[15]黄艳华,李萍.489名新疆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艾滋病认知态度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2):3379-3381.[16]程良伟,向中云,邱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认知调查研究报告.中国性科学,2010,19(6):13-18.[17]项丽芬,高洁,单多.云南省德宏州2004-2009年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状况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2):148-15122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刘志娟,黄晓,贺莉萍.高年级护理学生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恐惧心理与护理意愿.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15-2116.[19]赵景芳,高刃,王克荣.手术相关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及对减轻艾滋病医疗歧视的意义.中国性科学,2012,21(8):58-60.[20]杨自芬,匡丽.艾滋病患者手术时医护人员的防护及消毒.医学信息,2012,2(25):576.[21]邱兴庆,龚文胜,詹磊.医护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与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效果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4):86-88.[22]李文玉,郑雪梅,甄亚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1):106.[23]王究,李妍.柳州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知识认知现状调查(D).广西医科大学,2014.[24]李桃,龚光明.临床医师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调查及对策[J]畅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056-4057.[25]刘红艳,茆尤尤,饶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研究[J]畅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5):92-94.[26]HsairiM,KauffmannF,ChavanceM,etal.Personalfactorsrelatedtotheperceptionofoccupationalexposure:anapplicationofajobexposurematrix[J]InternationalJournalofEpidemiology,1992,21(5):972-980.27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调查地点:________市(县)医院导语:亲爱的朋友,您好!感谢您接受这份问卷的调查,请您认真阅读问卷内容并如实作答,如有疑问,请联系工作人员解答。本问卷所有信息只用于课题研究,保证大家隐私不被外泄,请您放心作答!谢谢合作!一、基本资料A1、性别:A2、年龄:岁A3、专业(科别):A4、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已婚A5、文化程度:①文盲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中专/技校⑤大专⑥大学及以上学历A6、职业:①医生②护士③检验师④其他(行政、后勤)A7、从事医疗工作的年数:年三、艾滋病医学专业知识B1、艾滋病发现的历史:(1)首次发现的时间()。(2)首次发现的国家:().(3)我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的年份是()B2、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的具体日期是()B3、我国已把艾滋病规定为哪类传染病?①甲类②乙类③丙类④不知道B4、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是否由国家免费提供?①是②不是③不知道B5、艾滋病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①结核杆菌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③流感病毒④不知道B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①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已经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②接触过艾滋病病人的人③接触过艾滋病病毒的人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B7、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和感染者下列哪些体液中?(可多选)2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①血液②精液③唾液④阴道分泌物⑤汗液⑥不知道B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可多选)①性接触传播②呼吸道传播③母婴传播④血液传播⑤不知道B9、下列哪种人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可多选)①同性恋或双性恋的男性②卖淫和嫖娼者③与他人同用针筒、针头注射毒品的吸毒者④性病病人⑤带病毒母亲新生的婴儿⑥多性伴侣且不使用安全套者⑦不知道B10、下列哪种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可多选)①空气②握手③一同工作、学习④同乘交通工具⑤进食⑥交谈⑦公用洗手间或泳池⑧蚊虫叮咬⑨不知道B11、您认为“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①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与任何HIV阳性的患者的接触②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被HIV阳性患者的体/血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被污染的针头等刺破皮肤③不知道B12、你认为下列哪些环节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可多选)①没有制定内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②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②缺乏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④工作中发生意外B13、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多少?粘膜表面暴露感染HIV的机率为多少?①459/10万、1/10万②0.33%,0.09%③不知道B14、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时间应不超过几小时,最好在几小时之内?①4小时、12小时②4小时、24小时③6小时、24小时④不知道B15、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HIV抗体检测应持续到什么时候?①1个月②3个月③6个月④一年⑤不知道B16、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部位处理方法:(可多选)①被污染的皮肤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水清洗②不需处理③被暴露的粘膜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应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5%碘伏等)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B17、您用何种方式收拾有患者血液体液的物品?①双手直接收拾②戴手套收拾③借助其他辅助器械④不需要做任何处理B18、标准防护是针对那些接触可能感染HIV或肝炎病毒的患者的医务人员?①对②错③不知道B19、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是否被正式纳入职业病范畴?①是②否③不知道B20、考虑到抗病毒药物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怀孕的医务人员在被针头或锐器意外刺伤后不29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理。①对②错③不知道/不清楚B21、怀孕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可阻断HIV从母亲传给孩子。①是②否③不知道/不清楚B22、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倡:①人工喂养②母乳喂养③混合喂养。B23、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①1年。②4-5年。③7-10年。④15年以上B24、什么是艾滋病的窗口期,窗口期检测HIV结果是:①阴性②阳性四、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及职业道德C1、如果标准防护所需的材料不能获得时,医护人员有权利拒绝为感染了HIV的患者提供服务吗?①能②不能③不确定C2、您认为艾滋病的流行主要是吸毒者和性服务工作者的问题,而不是医务工作者的问题吗?①是②不是③不确定C3、你认为为HIV感染者提供健康服务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他们快要死了。①是②不是C4、社会应给予HIV感染者正常的生活和社交环境吗?①是②不是③不确定C5、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或者其家属信息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应予以处罚。①是②不是③不确定C6、是否应该在感染了HIV患者的病历上注明其感染状况,以提醒所有的医护人员采取防护措施预防艾滋病毒的传播?①应该②不应该③不确定C7、您对就诊的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是:①关心②讨厌③歧视C8、您认为职业暴露后产生的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①担心被传染。②担心预防用药的反应③担心领导批评④担心家人知道⑤其他C9、您周围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情况。①强②一般③不强C10、您工作的医院针对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多长时间培训一次。30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①3个月。②6个月。③1年④2年。⑤大于2年C11、您是否介意与艾滋病病人接触:①很介意②不介意③不介意但不会与病人做朋友④不清楚。C12、您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是否允许他们继续工作和学习吗?①允许②不允许③视情况而定④不知道C13、对接诊一般病人发生职业暴露后,您会不会上报医院相关科室?①会②不会③看那个病人的化验有无传染病④不确定C14、认为是不是只要严格按照医疗操作规程操作就可以把暴露风险降为零?①是②不是③不一定C15、为了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本人是否有不愿意为艾滋病病人做插管或注射等侵入性的医疗操作或护理?①有②没有C16、外科手术职业暴露的风险太大,无论医院是否具备为艾滋病患者做外科手术的条件,都不应该为艾滋病患者做外科手术。①是②否3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时光如梭,时间就像漏斗里的沙子,越想握紧,流失的越快。转眼间,我的在职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三年里,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谨向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我的导师韩颖教授,师恩难忘。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方案的选择均是在老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她为人谦虚、学术严谨,对待学生严肃认真,从不马虎。她严谨的科学态度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衷心的感谢我的恩师!感谢医院所有参与此研究的临床医生、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的无限付出与支持,让我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感谢山西医科大学三年的培养!特此致谢。。3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简介一、基本情况贺文珍,女,1981年生,汉族,山西省汾阳市人。专业:公共卫生学,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二、学习工作经历(从大学起)2000年9月-2003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大同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4年9月-2006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士2014年9月-2017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三、研究成果(一)发表文章[1]贺文珍.雷公藤苷片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0):110-111.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