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ID:75456736

大小:1.2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1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2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3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4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5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6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7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8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9页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_第10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R749.41学校代码:10062密级:学号:2014702245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DISSERTATION论文题目: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TITLEPrevalenceofdepressionandinfluencingfactorsinTianjin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论文作者:王小丽导师:杨建立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八年五月 分类号:R749.41学校代码:10062密级:学号:2014702245学位类别: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学科门类:医学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DISSERTATION论文题目: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TITLEPrevalenceofdepressionandinfluencingfactorsinTianjin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论文作者:王小丽导师:杨建立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八年五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0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一,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刚日期:王月^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艮P: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I□本论文属于不保密BL“”(请在相对应的方框内打v)^1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曰、^w^^1_曰期年y月“日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目的:对天津市社区居民的抑郁症患病情况进行描述,探讨抑郁症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抑郁症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7-12月实施的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在天津市18个区县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probabilityproportionatetosizesampling,PPS)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00个调查点,再按照系统抽样的原则在每个调查点抽取30~300户,每户抽取1人,最终在天津市城乡社区中共抽取15538名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统一培训并做一致性检验的专业精神科医生入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及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HealthyQuestionnaire-12,GHQ-12)对抑郁症进行筛查,在样本中选取了有一定风险比例的共4438名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再使用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IV)设计的DSM-IV临床定式访谈(TheStructuredClinicalInterviewforDSM,SCID)进行调查诊断。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或者等于0.05为具有统计学意2义。不同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较使用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症患病率的相关社会因素。结果:1、研究共抽取15538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最终共有11748个调查对象参与了一般人口学资料、一般健康问卷(GHQ-12)的调查,应答率为75.6%,从11748个有效样本中筛选出抽取18岁及以上的居民4438名,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2、天津市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3.7%,1月时点患病率(以下简称为时点患病率)为1.1%。女性终身患病率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4.9%、1.5%)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2.6%、0.8%),农村居民终身患病率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5.0%、2.0%)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分别为3.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39岁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率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2.6%、0.6%),40~54岁I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居民(分别为3.9%、1.3%),55~岁居民(分别为5.7%、2.1%),随着年龄的增加,终身患病率、时点患病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婚姻状况为离异/丧偶居民终身患病率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9.9%、3.3%)明显高于已婚居民(分别为3.6%、1.1%)、未婚居民(分别为1.7%、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为农民的终身患病率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7.5%、2.8%)明显高于退休居民(分别为4.8%、1.3%)、无业或失业居民(分别为3.7%、1.8%)、家庭妇女居民(分别为3.4%、1.2%)、工作居民(分别为2.8%、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教育年限13+年居民的终身患病率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2.6%、0.5%),10~12年居民(分别为2.9%、0.8%),7~9年居民(分别为3.6%、1.1%),0~6年(分别为7.1%、2.8%),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减少,终身患病率、时点患病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524,95%CI:0.372~0.738)、未婚(OR=0.278,95%CI:0.124~0.619)、已婚(OR=0.439,95%CI:0.274~0.702)、家庭妇女(OR=0.476,95%CI:0.229~0.990)是抑郁症终身患病的保护因素,生活条件差(OR=1.81,95%CI:1.068~3.065)是抑郁症终身患病的危险因素;生活条件差(OR=3.248,95%CI:1.052~10.033)、生活条件中等(OR=3.507,95%CI:1.430~8.602)是抑郁症现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1、天津市居民抑郁症患病率较高,与近年国内外报告数据基本一致,且与既往调查结果比较显示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2、老年、农村、女性居民患病率较高,需引起重视。3、离异/丧偶、农民、受教育年限低的人群患病率较高,需引起重视。4、女性、离异/丧偶、生活条件差与抑郁症患病相关,对于有抑郁症危险因素的人群和抑郁症患者应加强关注,进行精神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降低心理应激水平,以达到真正的临床痊愈,预防复发。关键词:社区人群抑郁症DSM-IV临床定式访谈社会因素现况调查II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revalenceofdepressionamongresidentsofTianjinandanalyzetheinfluencingfactors,toprovidesthebasis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depression.Methods:Atotalof15538individualsaged18yearandaboveweresampledbymultistageProbabilityProportionateduringJulytoDecemberin2011.Thegeneraldemographicdataofelderlypeople(includegender,age,marriage,urbanandrural,educationalyears.etc.),TheGeneralHealthQuestionnaire(GHQ-12),TheStructuredClinicalInterviewfor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IV(SCID)wereusedforscreeningfordepression.AllanalyseswereconductedusingtheSPSS19.0softwarepackage.Chi-squaretestwasusedtocomparetheprevalenceofdepressionamongdifferentpopulations.Logisticregressionwasusedtoanalyzetherelatedfactorsofdepression.Results:1.Atotalof15538individualsaged18yearandaboveweresampled,thetotalof11748respondentsparticipatedinthesurveyofthegeneraldemographicdataofelderlypeopleandGHQ-12.Theresponseratewas75.6%.Totalof4438peopleaged18andabovewereselectedouttostudy.2.ThelifetimeprevalencerateofdepressioninTianjinwas3.7%,andthe1-monthprevalenceratewas1.1%.Thelifetimeand1-monthprevalenceofdepressionweresignificantlyhigherinfemale(4.9%,1.5%)vsmale(2.6%,0.8%),inrural(5.0%,2.0%)vsurban(3.3%,0.9%),andthere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wogroups(P<0.01,P<0.05).Thelifetimeand1-monthprevalenceofdepressionin18~39yearsoldpeoplewere2.6%,0.6%,in40~54yearsoldwere3.9%,1.3%,in55~yearsoldwere5.7%,2.1%,withtheincreaseofage,thelifetimeand1-monthprevalenceofdepressionincreasegradually,andthere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hreegroups(P<0.01).Thelifetimeand1-monthprevalenceofdepressionIII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weresignificantlyhigherindivorce/losespouse(9.9%,3.3%)vsmarried(3.6%,1.1%),nevermarried(1.7%,0.3%),famer(7.5%,2.8%)vsretired(4.8%,1.3%),joblessorloseofjob(3.7%,1.8%),housewife(3.4%,1.2%),havingawork(2.8%,0.7%),andthere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wogroups(P<0.01).Thelifetimeand1-monthprevalenceofdepressionin13+yearseducationpeoplewere2.6%,0.5%,in10~12yearseducationpeoplewere2.9%,0.8%,in7~9yearseducationpeoplewere3.6%,1.1%,in0~6yearseducationpeoplewere7.1%,2.8%,withthedecreaseofeducationyears,thelifetimeand1-monthprevalenceofdepressionincreasegradually,andthere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hreegroups(P<0.01).3.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protectivefactorstodepressionwerethatmale(OR=0.524,95%CI:0.372~0.738),nevermarried(OR=0.278,95%CI:0.124~0.619),married(OR=0.439,95%CI:0.274~0.702),housewife(OR=0.476,95%CI:0.229~0.990),poorlivingconditions(OR=1.81,95%CI:1.068~3.065)isriskfactorfordepression.Conclusions:1.TheprevalenceofdepressionishighinTianjin,whichisconsistentwiththereporteddatainrecentyears,anditshowsthattheincidenceofdepressionisgraduallyincreasing.2.Communityelderly,rural,femalewerehigh-riskgroupsofdepressiondisorders,thisgroupofpeopleshouldbeconcerned.3.Communitydivorce/losespouse,farmer,thedecreaseofeducationyears,werehigh-riskgroupsofdepressiondisorders,thisgroupofpeopleshouldbeconcerned.4.Female,divorce/losespouse,poorlivingconditionsareriskfactorsfordepression.interventionsshouldbefocusonhighriskresidentsfordepression,moreover,educationofmentalhealthandsocialsupportforpsychologicalstressmayhelpfulforachievingrecoveryandpreventingrecurrenceofdepression.Keywords:CommunitypopulationDepressionDSM-IVclinicalinterviewSocialfactorsStatusinvestigationIV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I符号说明.........................................................VII前言...............................................................1研究现状及成果....................................................1研究目的及方法....................................................3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41.1对象和方法....................................................41.1.1研究对象..................................................41.1.2抽样阶段..................................................41.1.3筛选评估阶段..............................................51.1.4诊断阶段..................................................51.1.5调查方法..................................................51.1.6质量控制..................................................61.1.7调查工具..................................................71.1.8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71.2结果..........................................................81.2.1一般资料..................................................81.2.2天津市抑郁症患病率........................................91.2.3不同因素与抑郁症患病率的关系.............................121.3讨论.........................................................171.3.1抑郁症患病率.............................................181.3.2女性居民患病率较高.......................................181.3.3农村居民患病率高.........................................191.3.4中老年人群患病率高.......................................191.3.5离异/丧偶人群患病率高....................................201.3.6受教育年限低居民患病率高.................................201.3.7生活条件差对抑郁症患病的影响.............................201.3.8探讨抑郁症的一级预防策略.................................211.3.9本研究不足之处与局限性...................................21参考文献..........................................................23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27综述..............................................................29益生菌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29V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参考文献.....................................................33致谢..............................................................36个人简历..........................................................37VI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符号说明PPSProbabilityproportionatetosize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samplingGHQ-12GeneralHealthyQuestionnaire-12一般健康问卷(12条目)DSM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ofMentalDisordersSCIDTheStructuredClinicalInterviewDSM-IV临床定式访谈forDSMWHOWorldHealth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GBDGlobalBurdenofDisease全球疾病负担DLAYDisabilityAdjustedofLife伤残调整生命年VII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研究现状及成果抑郁症(depression),是目前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心境障碍,其核心症状为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常常还伴有躯体症状、认知症状等,严重患[1]者存在自伤、自杀风险。在欧盟,据统计有3000万年龄大于14岁的人经历了[2]抑郁,占总人口的6.9%。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全球抑郁症影响[3,4]了超过3亿人,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第二大类疾病。WHO与哈佛大学在“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中采用了“伤残调整生命年”[5](DLAY)来评估疾病负担,在关于中国疾病负担的预测中显示单项重性抑郁占总负担的比例将由1998年的6.9%上升至2020年的7.3%,成为仅次于慢性阻[5]塞性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类疾病。抑郁症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第一,抑郁症状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在工作、家庭、人际交往中导致多方面功能受损,包括日常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认知功能等,而且即使是亚临床抑郁也可能导致社会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同时抑郁症残留症状风险高,未治疗的残留抑郁症状可能会导致[6,7]严重的抑郁症复发。第二,抑郁症有较高的自伤自杀率,对患者本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负担,据报道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这其[8]中40%为抑郁症患者。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为主,大多数药物治疗的关注点在于改变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活动,而抗抑郁药物虽然被广泛用于治疗[9]抑郁症,仍有30-40%的病人药物治疗的疗效不佳,而且容易产生以下副作用,[10]如头痛、恶心、烦躁、镇静、性功能障碍等。然而更让人担心的是,普通群众对抑郁症知识知晓率低、认识度浅、求助意识差,以致延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一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显示,天津市城区中对抑郁症完全不知晓的比率达到23.6%,而山东农村更是高达65.4%,且在知晓抑郁症疾病的人群中仍有许多错误认识,比如:①认为兴奋话多、疑人被害等为抑郁症的常见症状,②认为抗抑郁药物对身体有害,容易导致成瘾,③阻止患有抑郁症的[11]人自杀不值得。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升高,20多年来的全国各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1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如下,1982年国内12地区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D-9(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诊断的抑郁性神经症、情感性精神病与神经衰弱的综合时点患病率为[13]1.64%。1993年代表全国水平的7个地区大样本精神疾病调查结果显示:情感[14]障碍终身患病率为0.083%,时点患病率为0.052%。21世纪初Phillips等对我国4个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现患病率为2.03%,但治疗率仅为<8.3%。2000年后,曾在浙江、江西、北京、保定、山东等地进行过不同规模的[15]流行病学调查,2001年浙江省抑郁症患病调查结果为时点患病率为4.3%。2002[16]年江西抑郁症患病调查结果(终身患病率为1.15%,时点患病率为0.95%)。2003年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患病调查结果(终身患病率为6.87%,时点患病率[17]为3.31%)。2004年保定市抑郁症调查结果(终身患病率为6.05%,时点患[18]病率为4.52%)。2005年山东省18岁以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现[19]患率达到1.5%。北大六院黄悦勤教授带头的国内首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012年-2014年)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4.06%,其中抑郁障碍3.59%,与既往国内研究结果比较,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在多项调查中显示女性、离异或丧偶、生活条件差、农村居民等因素为抑郁症的患病危[15-18]险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和精神疾病是21世纪的主要健康问题,其中抑郁症的高发及增长迅速使之成为重中之重,而近年来抑郁症患病率逐年上升,与社[20][21]会因素有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社会变迁及中国社会转型成为中国抑郁症高发的重要社会原因,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首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全面形成了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带来生存环境的改变,包括人口迅速增长、噪音增加、居住环境拥挤、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国人价值观的改变,市场经济的压力、流动人口增加等;而后者可能对人们的精神卫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人们处于应激状态,导致适应不良,出现抑郁情绪。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的大型城市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2000年到2010年期间,天津市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达到2.6%,远远高于当时全国年平均增长率0.57%,由1000.91万人增长至1293.82万人,而2016年的数据显示天津市人口已达到1546.95万人,天津市已经成为快速发展[22]的“特大城市”(已达到国务院新出台的城市划分标准)。一项关于天津市[23]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研究显示,2004年到2014年,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由2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1.56提高到151.68,社会发展指数由78.79提高到124.5。因此,探讨天津市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有其重要意义及参考价值。研究目的及方法[14]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升高,Phillips等对我国4个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现患病率为2.03%,但治疗率仅为<8.3%,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得不到治疗,病情迁延反复,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家庭和社会负担增大,故而普及抑郁症知识,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不同地区社区人群抑郁症的调查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000年后,曾在北京、江西、浙江、山东等地进行过不同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而在北方大型城市天津却缺乏相应调查。本研究旨在对天津市居民抑郁症患病率及其相关社会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抑郁症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7-12月实施的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在天津市18个区县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probabilityproportionatetosizesampling,PPS)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100个调查点,再按照系统抽样的原则在每个调查点抽取30~300户,每户抽取1人,最终在天津市城乡社区中共抽取15538名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精神科医生入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医保类型、婚姻状况、居住地、居住方式、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及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HealthyQuestionnaire-12,GHQ-12)扩展版[14]对抑郁症进行筛查,在样本中选取了有一定风险比例的共4438名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再使用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IV)设计的DSM-IV临床定式访谈(TheStructuredClinicalInterviewforDSM,SCID)进行调查诊断。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比2较用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症患病率的相关社会因素。3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1.1对象和方法1.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源于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选取了年龄大于等于18周岁,且近6个月在天津市居住时间3个月以上的居民作为抽样框架。在天津市18个区县采用PPS方法抽样,按照区县、街道办/乡镇、居委会/村的顺序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最终抽取100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再按照系统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30~300户,每户抽取1人。最终在天津市18个区县共抽取71个居民委员会、29个自然村,共15538个家庭,其中共有11748个调查对象完成了一般人口学资料、GHQ-12扩展版的调查,应答率为75.6%,在此筛选基础上,受访者按GHQ-12得分≥4、2~3、0~1分及是否有新增9条目之一被分为高、中、低风险3组人群,在第二阶段选取了有一定风险比例的共4438名研究对象进行DSM-IV临床定式访谈(SCID),按照诊断标准进一步明确诊断。本研究经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被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1.1.2抽样阶段根据天津市人口分布,使用统计学方法推算出本研究需要样本量为11909,考虑到无应答的可能,将预计样本量的数量上浮30%,结果显示需要样本量为15482。然后开始抽样过程,第一阶段,在天津市18个区县采用PPS方法抽取2~4个街道或乡镇,最终抽取29个街道办事处及19个乡镇。第二阶段,在每一个街道或乡镇采用PPS方法抽取1~4个社区或村庄,最终抽取71个居民委员会及29个自然村,共计100个调查点。第三阶段,根据每个调查点的人口数、家庭数及人口比例,按照系统抽样的原则在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30~300户,一共抽取15538个家庭,其中包括11573个城市家庭与3965个农村家庭。第四阶段,按照系统抽样的原则在每个家庭随机抽取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方法如下:①先将每个家庭中所有成员按年龄顺序依次排序,②在每个家庭中选取过去半年在天津市留居3个月以上的、且年龄大于等于18周岁的居民按年龄顺序分别给予编号,③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一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4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1.1.3筛选评估阶段家庭抽样调查组的成员在调查开始前一周,与被选中的调查点的当地向导联系,将调查点的每个家庭编号。3到4名调查组成员走访每一个分配到他们组的家庭。如果没有人在家,他们将在另外3天分不同的时间点走访这些家庭,如果仍无法联系,这个家庭就归为“无人居住”。对于那些有成年成员应答的家庭,当地向导将首先向其解释调查目的和内容,经过同意后,由该名成年成员提供资料,调查人员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登记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信息,按照年龄大小排序,填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职业等资料。在完成登记表之后,使用随机数字表选出一个18周岁或以上的个体作为调查对象。一共在15538户家庭筛查调查对象,共有2928户无法完成筛查用心理卫生问卷,其中900户无人居住、291户居住时间少于3个月、636户3次访问无人在家、1101户拒绝访问,最终确认12610户家庭完成筛查,按照系统抽样的原则在每个家庭随机抽取一名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610名调查对象。在上一阶段筛选出12610名调查对象使用扩展版GHQ-12进行下一步筛查,并补充一般资料调查信息。如调查对象在场,则填写“知情同意书”并直接开展调查,如调查对象不在,则由家属或亲友转交预约单,重新确定调查时间。最后有862名未完成调查,其中415人拒绝访问、409人三次访问不在家中、38人因严重躯体问题无法完成访问,最终确认11748名居民完成调查,且经扩展版GHQ-12筛查后,受访者按GHQ-12得分≥4、2~3、0~1分及是否有新增9条目之一被分为高、中、低风险3组人群,分别有2700人、2403人、6645人。1.1.4诊断阶段在筛查评估后得到的高、中、低风险3组人群中按100%、40%、10%比例分别抽取2700人、1098人、765人,共4563人预备进行SCID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后有125名未完成调查,其中103人拒绝访问、13名因编号错误未能找到、9名仅完成一部分调查,最终确认4438名居民完成此项调查,其中,高、中、低风险3组人群分别有2656人、1064人、718人。1.1.5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天津市各精神卫生机构共派44名3年资以上专业精神科医生组成,并进行为期20天的统一培训,由带队医师对诊断标准、各评定和筛查工具做一致性检验。调查员在村居委会负责人的介绍下进行入户调查,采用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式,在正式调查前已向被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的目的、5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内容及保密措施,在取得被访者的知情同意后,开始正式调查,访谈量表均为他评量表,由调查员逐字将问题条目及答案读给受访者,受访者回答后由调查员评价并记录。1.1.6质量控制①分工明确,各分工经过时长不等的专业培训后开始工作。分工包括有“现场督查员”、“家庭抽样工作人员”、“当地向导”、“入户抽样人员”、“调查人员”,“SCID质量控制评估员”、“组长”。其中,调查人员由天津市各精神卫生机构共派44名3年资以上专业精神科医生组成,并进行前后20d的统一培训,由带队医师对诊断标准、各评定和筛查工具做一致性检验,培训结束时进行测试以保证调查质量,最终有一名成员因测试不合格被淘汰。②分组人员配置完善,实际调查工作分为6个实地考察组,每组均有2名“家庭抽样工作人员”,2名““组长”、”1-2名“当地向导”,7-8名“精神科调查人员”,他们各司其职、互相协作,保证准确有效地完成调查工作。③在筛查评估阶段,安排未参与最初评估(且对评估结果完全不知情)的调查人员在最初评估后2-5天内对一定比例的调查对象重新调查评估,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GHQ-12扩展版。11748名调查对象中共有1463名重新评估,其中682名完成,781名因拒绝等原因而未完成。④在SCID诊断阶段,组长安排未参与最初评估(且对评估结果完全不知情)的调查人员在最初评估后2-5天内,对所有既往或现在患精神障碍的调查对象、及在无精神障碍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的10%进行重测。4438名调查对象中共有2425名重新评估,其中1089名完成,1336名因拒绝等原因而未完成。其中组长对两次面谈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确保面谈中表格所有项目都没有漏填,以确保调查质量。⑤每个实地考察小组中有两名SCID质量控制评估员通过检查调查表的方式来确认SCID诊断记录的准确性,若果发现问题,SCID质量控制评估员将听取访谈录音,并与调查人员讨论,以纠正问题。对于重测SCID的访谈,质量控制评估员将比较两次诊断结果,如有不同,他们将听取访谈录音,再与两名精神科医生讨论以确定最终诊断。⑥现场督查员负责在整个调查中督查访谈的质量。在最初的2周,一名现场督查员随时跟进一个组,随机检查组里每个精神科医生的访谈技巧。从第三周开始,现场督查员每周2天加入到各个组里负责监督调查和回答成员们在访6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谈时遇到的问题。⑦所有在调查中收集到的不确定的资料都会用Epidata3.0进行重登和核对。在进行分析前这些数据被转化成SPSS格式,也会进行多次的清理。⑧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实时校验,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1.7调查工具(1)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用于调查每个家庭大致社会人口学信息,用于初步筛选评估阶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职业、是否为天津市户口、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房产及电器拥有情况等社会学资料,也包括近一年中因身体疾病不能工作的天数、在一生中是否因心理问题看过医生、家庭成员中是否有自杀情况等资料。(2)一般健康问卷资料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资料调查表用于补充已被选定调查对象的详细社会人口学信息,用于进一步筛选评估阶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医保方式、居住地、居住方式、居住在本地的时间等社会学资料,也包括近吸烟、饮酒、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情况、是否有赌博行为等资料。(3)一般健康问卷(GHQ-12)的扩展版GHQ-12一般心理健康问卷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心理健康筛查问卷,总共由12条目组成,总分为0分到12分,GHQ-12扩展版增加了9个新的条目,GHQ-12得分≥4、2~3、0~1分被分为高、中、低风险3组人群,同时只要新增9条目中有一个阳性结果即直接归入高风险组。(4)DSM-IV临床定式访谈(SCID)SCID是基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4版)》制定的结构式访谈工具,能迅速而准确地诊断各类精神疾病,是国内外精神科常用的临床诊断和调查工具之一。有研究表明此量表由较高的重测信度和评分者信度。1.1.8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实时校验,使用SPSS19.0软件2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人群中抑郁症患病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检验。以抑郁症患病率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抑郁症患病率的影响。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1。检验水准a=0.05。7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表1抑郁症社会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变量赋值性别1=男性,2=女性婚姻状态1=未婚,2=已婚,3=离异或丧偶居住地1=城市,2=农村工作种类1=家庭主妇,2=工作,3=退休,4=无业或失业,5=农民生活条件1=生活条件差,2=生活条件中,3=生活条件好年龄(岁)1=40~54,2=55~,3=18~39受教育年限(年)1=7~9,2=10~12,3=13~,4=0~61.2结果1.2.1一般资料在15538户家庭中,有多种原因无法完成访问等情况,最终有11748(75.6%)名调查对象做完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一般健康问卷(GHQ-12)扩展版,在样本中选取了有一定风险比例的共4438名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再用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IV)设计的DSM-IV临床定式访谈(TheStructuredClinicalInterviewforDSM,SCID)。其中男性1884人,女性2554人;城市居民3239人,农村居民1199人;各年龄段18-39岁1070人,40-54岁1355人,55以上2013人;未婚290人,已婚3451人,离异/丧偶697人;受教育程度0~6年1261人,7~9年1466人,10~12年987人,13年及以上724人;生活条件差639人,中2686人,好1113人;工作类型为家庭妇女407人,工作1568人,退休1420人,无业或失业515人,农民528人。如表2所示。8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表2天津18岁及以上居民社会人口学资料(n=4438)变量例数(%)变量例数(%)性别受教年限女性2554(57.5)0~6年1261(28.4)男性1884(42.5)7~9年1466(33.0)年龄10~12年987(22.2)18~39岁1070(24.1)13年及以上724(16.4)40~54岁1355(30.5)生活条件55岁及以上2013(45.4)差639(14.4)城乡中2686(60.5)城市3239(73.0)好1113(25.1)农村1199(27.0)工作类型婚姻状况家庭主妇407(9.1)未婚290(6.5)工作1568(35.3)已婚3451(77.8)退休1420(32.1)离异/丧偶697(15.7)无业或失业515(11.6)农民528(11.9)1.2.2天津市抑郁症患病率(1)天津市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如表3所示,天津市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3.7%(95%CI:3.1%~4.3%),其中女性终身患病率(4.9%,95%CI:4.1%~6.0%)明显高于男性(2.6%,95%CI:2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为17.436,P<0.01)。农村居民终身患病率(5.0%,95%CI:3.5%~7.2%)明显高于城市居民(3.3%,95%CI:2.8%~3.9%),2异有统计学意义(值为5.172,P<0.05)。55~岁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5.7%(95%CI:4.7%~6.9%),40~54岁居民为3.9%(95%CI:2.9%~5.2%),18~39岁居民为2.6%(95%CI:1.9%~3.4%),随着年龄的增加,终身患病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0.462,P<0.01)。婚姻状况为离异/丧偶居民终身患病率(9.9%,95%CI:8.0%~12.2%)明显高于已婚居民(3.6%,95%CI:3.0%~4.3%)、未婚居民(1.7%,95%CI:0.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37.248,P<0.01)。职业为农民的终身患病率(7.5%,95%CI:4.7%~11.4%)明显高于退休居民(4.8%,95%CI:3.9%~5.7%)、无业或失业居民(3.7%,95%CI:2.4%~5.3%)、家庭妇女(3.4%,95%CI:2.2%~5%)、工作居民(2.8%,95%CI:2.2%~3.6%),差异9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2.234,P<0.01)。受教育年限13+年居民的终身患病率为(2.6%,95%CI:1.7%~3.8%),10~12年居民为(2.9%,95%CI:2.0%~4.1%),7~9年居民为(3.6%,95%CI:2.9%~4.5%),0~6年居民为(7.1%,95%CI:5.5%~9%),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减少,终身患病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8.304,P<0.01)。表3抑郁症终身患病率的人群分布人口学资料终身患病率调整率人数N(%)SE95%CIχ²P(%)总数4393.70.33.1-4.3性别女性2554314(71.5)4.90.54.1-6.017.436<0.001男性1884125(28.5)2.60.32.0-3.3居住地城市3239301(68.6)3.30.32.8-3.95.1720.023农村1199138(31.4)50.93.5-7.2年龄18~39107071(16.2)2.60.41.9-3.440~541355137(31.2)3.90.62.9-5.220.462<0.00155+2013231(52.6)5.70.64.7-6.9婚姻状态未婚29018(4.1)1.70.50.9-3.1已婚3451295(67.2)3.60.33.0-4.337.248<0.001离婚/丧偶697126(28.7)9.91.18.0-12.2职业家庭妇女40753(12.1)3.40.72.2-5.0退休1420140(31.9)4.80.53.9-5.7无业或失业51565(14.8)3.70.72.4-5.322.234<0.001工作1568116(26.4)2.80.32.2-3.6农民52865(14.8)7.51.64.7-11.4生活条件好111390(20.5)3.10.52.2-4.3中2686270(61.5)3.70.33.1-4.52.7570.252差63979(18.0)4.70.83.4-6.6受教育年0~61261174(39.6)7.10.95.5-9.0限(年)7~91466138(31.4)3.60.42.9-4.528.304<0.00110~1298779(18.0)2.90.52.0-4.113~72448(11.0)2.60.51.7-3.810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2)天津市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表4抑郁症时点患病率的人群分布人口学资料时点患病率调整率人数N(%)SE95%CIχ²P(%)总数1571.10.10.9-1.5性别女性2554107(68.2)1.50.21.2-2.05.420.02男性188450(31.8)0.80.20.5-1.3居住地城市323997(61.8)0.90.10.7-1.36.8210.009农村119960(38.2)20.41.3-3.0年龄18~39107024(15.3)0.60.20.3-1.140~54135553(33.8)1.30.30.9-1.913.8260.00155+201380(50.9)2.10.31.5-2.8婚姻状态未婚2906(3.8)0.30.20.1-1.0已婚3451109(69.4)1.10.20.8-1.515.872<0.001离婚/丧偶69742(26.8)3.30.62.2-4.7职业家庭妇女40722(14.0)1.20.40.8-2.2退休142037(23.6)1.30.30.9-1.9无业或失业51532(20.4)1.80.41.1-2.915.8610.003工作156836(22.9)0.70.20.4-1.1农民52830(19.1)2.80.91.6-5.2生活条件好111322(14.0)0.50.10.3-0.8中2686104(66.2)1.40.21.0-2.06.030.049差63931(19.8)1.30.30.8-2.0受教育年0~6126172(45.9)2.80.42.0-3.8限(年)7~9146653(33.7)1.10.20.8-1.622.395<0.00110~1298719(12.1)0.80.30.3-1.613~72413(8.3)0.50.20.2-1.2如表4所示,天津市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1.1%(95%CI:0.9%~1.5%)。女性时点患病率(1.5%,95%CI:1.2%~2.0%)明显高于男性(0.8%,95%CI:20.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为5.420,P<0.05)。农村居民时点患病率(2.0%,95%CI:1.3%~3.0%)明显高于城市居民(0.9%,95%CI:0.7%~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为6.821,P<0.01)。55~岁居民抑郁症时点患病率为(2.1%,11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95%CI:1.5%~2.8%),40~54岁居民为(1.3%,95%CI:0.9%~1.9%),18~39岁居民为(0.6%,95%CI:0.3%~1.1%),随着年龄的增加,时点患病率逐渐升高,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826,P<0.01)。婚姻状况为离异/丧偶居民时点患病率(3.3%,95%CI:2.2%~4.7%)明显高于已婚居民(1.1%,95%CI:0.8%~1.5%)、2未婚居民(0.3%,95%CI:0.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872,P<0.01)。职业为农民的时点患病率(2.8%,95%CI:1.6%~5.2%)明显高于退休居民(1.3%,95%CI:0.9%~1.9%)、无业或失业居民(1.8%,95%CI:1.1%~2.9%)、家庭妇女居民(1.2%,95%CI:0.8%~2.2%)、工作居民(0.7%,95%CI:0.4%~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861,P<0.01)。受教育年限13+年居民的时点患病率为(0.5%,95%CI:0.2%~1.2%),10~12年居民为(0.8%,95%CI:0.3%~1.6%),7~9年居民为(1.1%,95%CI:0.8%~1.6%),0~6年为(2.8%,95%CI:2.0%~3.8%),2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减少,时点患病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395,P<0.01)。1.2.3不同因素与抑郁症患病的关系(1)抑郁症终身患病社会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表5抑郁症终身患病社会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自变量类别参考组POR95%CI性别男性女性<0.0010.5040.363-0.700婚姻状态未婚离婚/丧偶<0.0010.1560.083-0.293已婚离婚/丧偶<0.0010.3370.257-0.442居住地城市农村0.0490.6550.430-0.998工作种类家庭妇女农民0.0110.4350.230-0.821工作农民<0.0010.3650.210-0.634退休农民0.0740.6210.368-1.047无业/失业农民0.0180.4680.250-0.874生活状态独居与人同住0.0681.4630.972-2.202生活条件差好0.0521.5610.996-2.447中好0.3141.2110.831-1.765年龄40~5418~390.0611.5570.979-2.47755+18~39<0.0012.2891.584-3.30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终身患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态、居住地、工作种类和年龄,男性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女性的0.504倍12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OR=0.504,95%CI:0.363~0.700),未婚者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离异或丧偶的0.156倍(OR=0.156,95%CI:0.083~0.293),已婚者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离异或丧偶的0.337倍(OR=0.337,95%CI:0.257~0.442),城市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农村居民的0.655倍(OR=0.655,95%CI:0.430~0.998),家庭妇女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农民的0.435倍(OR=0.435,95%CI:0.230~0.821),工作人员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农民的0.365倍(OR=0.365,95%CI:0.210~0.634),无业或失业者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农民的0.468倍(OR=0.468,95%CI:0.250~0.74),年龄55+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18-39岁居民的2.289倍(OR=2.289,95%CI:1.584~3.307),见表5。(2)抑郁症现患病社会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表6抑郁症现患病社会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自变量类别参考组POR95%CI性别男性女性0.0140.5170.306-0.873婚姻状态未婚离婚/丧偶<0.0010.1040.032-0.337已婚离婚/丧偶<0.0010.3480.219-0.553居住地城市农村0.0070.4760.279-0.811工作种类家庭妇女农民0.0740.4590.195-1.081工作农民<0.0010.2250.099-0.512退休农民0.0330.4460.213-0.934无业/失业农民0.2320.6230.285-1.361生活状态独居与人同住0.2771.4240.749-2.709生活条件差好0.0022.7471.441-5.239中好0.0012.981.588-5.594受教育年限0~613+<0.0015.2842.147-13.0077~913+0.082.1430.911-5.04310~1213+0.6091.3610.414-4.47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现患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态、居住地、工作种类、生活条件、受教育年限,男性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女性的0.517倍(OR=0.517,95%CI:0.306~0.873),未婚者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离异或丧偶的0.104倍(OR=0.104,95%CI:0.032~0.337),已婚者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离异或丧偶的0.348倍(OR=0.348,95%CI:0.219~0.553),城市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农村居民的0.476倍(OR=0.476,95%CI:13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0.279~0.811),工作人员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农民的0.225倍(OR=0.225,95%CI:0.099~0.512),退休者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农民的0.446倍(OR=0.446,95%CI:0.213~0.934),生活条件差的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生活条件好的2.747倍(OR=2.747,95%CI:1.441~5.239),生活条件中的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生活条件好的2.98倍(OR=2.98,95%CI:1.588~5.594),受教育年限6年以下的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受教育年限13+的5.284倍(OR=5.284,95%CI:2.147~13.007),见表6。(3)抑郁症终身患病社会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7抑郁症终身患病社会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BSE变量变量Waldχ²值POR值(95%CI)性别男性-0.6460.17513.705<0.010.524(0.372~0.738)女性1婚姻状态未婚-1.2820.4099.7980.0020.278(0.124~0.619)已婚-0.8230.2411.7960.0010.439(0.274~0.702)离婚或丧偶1居住地城市-0.0420.2540.0270.8680.959(0.582~1.579)农村1职业家庭妇女-0.7430.3743.9480.0470.476(0.229~0.990)退休-0.5750.3542.2640.1040.563(0.281~1.126)无业或失业-0.4760.3671.6810.1950.622(0.303~1.275)工作-0.4080.3271.5520.2130.665(0.350~1.263)农民1生活条件中0.2950.22.1660.1411.343(0.907~1.987)差0.5930.2694.8650.0271.810(1.068~3.065)好1年龄(岁)40~540.20.2230.8090.3681.222(0.790~1.891)55~0.3580.291.5220.2171.430(0.810~2.523)18~391受教育年-0.480.27510~123.0330.0820.619(0.361~1.062)限(年)13~-0.4110.3091.7770.1820.663(0.362~1.213)7~9-0.3910.2342.7970.0940.676(0.428~1.070)0~6114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终身患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态、工作种类和生活条件,男性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女性的0.524倍(OR=0.524,95%CI:0.372~0.738),未婚者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离异或丧偶的0.278倍(OR=0.278,95%CI:0.124~0.619),已婚者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离异或丧偶的0.439倍(OR=0.439,95%CI:0.274~0.702),家庭妇女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农民的0.476倍(OR=0.476,95%CI:0.229~0.990),生活条件差的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的风险是生活条件好的1.810倍(OR=1.810,95%CI:1.068~3.065)。其它因素包括居住地,职业为退休、无业或失业、工作人员,生活条件中等,年龄,受教育年限,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7。(4)抑郁症现患病社会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现患病的相关因素包括生活条件,生活条件差的居民抑郁症现患病的风险是生活条件好的3.248倍(OR=3.248,95%CI:1.052~10.033),生活条件中等的居民抑郁症现患病的风险是生活条件好的3.507倍(OR=3.507,95%CI:1.430~8.602)。其它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态,居住地,职业类型,年龄,受教育年限,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8。15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表8抑郁症现患病社会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BSE变量变量Waldχ²值POR值(95%CI)性别男性-0.5330.3142.8870.0890.587(0.317~1.085)女性1婚姻状态未婚-1.4330.832.980.0840.239(0.047~1.214)已婚-0.6240.4072.3550.1250.536(0.241~1.189)离婚或丧偶1居住地城市-0.1660.420.1560.6930.847(0.372~1.928)农村1职业退休-0.8560.5962.0650.1510.425(0.132~1.365)工作-0.6220.5511.2730.2590.537(0.182~1.581)家庭妇女-0.4370.5870.5540.4570.646(0.204~2.042)无业或失业0.0180.5520.0010.9741.018(0.345~3.003)农民1生活条件差1.1780.5754.1930.0413.248(1.052~10.033)中1.2550.4587.5120.0063.507(1.430~8.602)好1年龄(岁)40~540.3990.4130.9340.3341.491(0.663~3.350)55~0.7560.52.2840.1312.130(0.799~5.678)18~391受教育年10~12-0.5860.491.4270.2320.557(0.213~1.455)限(年)13~-0.5510.5820.8960.3440.577(0.184~1.803)7~9-0.3790.3890.9450.3310.685(0.319~1.469)0~6116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1.3讨论在过去多年间,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抑郁症治疗的新药物及新技术不断出现,但治疗的有效性并没有根本性提高。抗抑郁药物虽然被广泛用于治[9]疗抑郁症,仍有30-40%的病人药物治疗的疗效不佳。改变现有的陈旧治疗模式及疾病管理模式被视为提高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抑郁症的预防与早期识别显得格外重要。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不是单一的,是多元的、“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致病的严重疾病。目前相关的研究着重于“内因”的探究,包括遗传基因、神经递质、影像学研究等,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改变自己的“内因”上,而实际上“外因”对于抑郁症患病的影响也不容小视。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做了一项关于5-HTTLPR及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影响的meta分析,该研究纳入14项相关研究,在14250例样本中有1769例为抑郁症患者,meta分析显示,应激生活事件数量与抑郁显著相关(OR=1.41,95%CI:1.25~1.57),该结果提示应激性[24]生活事件的数量与抑郁障碍患病显著相关。也有研究显示负性事件和低社会[25]支持是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遗传基因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压力因素的影响,这可能是人类研究和动物模型之间的基因研究、GWAS研究缺乏可复制结果的一个原因,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抑[26]郁症发病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中、高度压力暴露。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外因”角度探讨抑郁症的患病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离异/丧偶、生活条件差等因素均增加了抑郁症的患病危险性。[21]曾有研究显示,我国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文化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价值观改变等压力,使人们处于应激状态,导致适应不良,出现抑郁情绪,近年来中国社会抑郁症高发的社会因素可能包括:1)社会变迁及中国社会转型的刺激;2)计划生育负面效应的影响;3)东西方民族心理文化差异等。因此抑郁症的高发可能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副作用产物,同时抑郁症的发生是否也反过来促进人类适应性的进步,只是在适应过程中需要人类运用智慧从多个角度去探索研究和制定策略。下面试图从本研究各项结果中进一步探讨某些社会因素下抑郁症高发的原因,为制定抑郁症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17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1.3.1抑郁症患病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3.7%,时点患病率为1.1%,[27]与2013年一项关于我国内地抑郁症患病率的综述结果相符,其中终身患病率为3.3%,时点患病率为1.6%。与2014年Nature报道的中国抑郁症终身患病率[28](3.02%)也基本一致。其后北大六院黄悦勤教授带头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012年-2014年)显示我国抑郁障碍3.59%,与本研究结果基[12]本相符。本研究结果高于2002年江西抑郁症患病调查结果(终身患病率为1.15%,时点患病率为0.95%)。但低于2003年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患病调查结[17]果(终身患病率为6.87%,时点患病率为3.31%),也低于2004年保定市抑[18]郁症调查结果(终身患病率为6.05%,时点患病率为4.52%),同时本研究中[17]女性终身患病率4.9%、男性2.6%也明显低于北京调查结果(女性8.46%、男[29]性5.01%),可能与天津市社区居民病耻感水平较高有关,也有其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但以上结果均较1993年代表全国水平的7个地区大样本精神[13]疾病调查结果明显上升,当时情感障碍终身患病率为0.083%,时点患病率为0.052%,但是,由于包含了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结果可能与实际不符。从以上结果比较中得知:①天津市抑郁症发病率较高,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②但结果较部分城市低,如北京、保定等,可能与病耻感、社会经济等因素有关,③在所有结果比较中发现,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3.2女性居民患病率较高[16-18]本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患病率较高,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性别对抑郁症终身患病率有明显影响,其中,女性的患病危险是男性的2倍左右,[16,18]与国内各地有关报道相符。考虑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均有关,首先遗传因素与性激素水平的波动是女性抑郁症的重要原因,同时个体生活事件、女性防[30]御机制、女性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受限这些因素也都促使女性抑郁症的高发。[31]祁曙光等做的抑郁症遗传度研究显示,女性单相抑郁遗传度为86.77%高于男性为60.1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提示遗传在女性抑郁症的高发有一定作用。某些女性本身的特点均可能增加女性患抑郁症的机率,比如:①女性存在特有的生理事件(如月经周期、产后阶段),②女性本身性格容易有情感活动丰富、内心思维敏感等特点,③女性除了生育后代、参加社会工作外,往往更多的兼顾家中家务劳动,④随着女性运动的展开,女性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但仍有落[32]后地区女性社会地位较低。18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1.3.3农村居民患病率高在本研究中,农村居民终身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其中农民的患病率明显[15,17,18]较高,与大部分国内报道一致。在桂立辉等组织的湖南农村抑郁症患病影[33]响因素的调查中,农业劳动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是其它职业人群的1.967倍,农业劳动者的高危险性可能与家庭月收入、社会地位等原因有关,此研究还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元者是大于及等于2000元组的1.423倍,同时本研究分析指出广大农村居民相对教育程度偏低、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卫生机构支持欠佳,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在农村,拥有健康家庭关系、良好经济水平、家中成员身体健康这些条件的人心理健康程度更高。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也调查了天津市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结果表明,[34]农村居民比城市人群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要差,这可能也是农村居民抑郁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流动人口增加,也造成大量留守妇女、儿童,一项湖南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显示,留守妇女抑郁患病的可能性更高,与家庭月收入、婚姻安全感、个人安全状况、应对方式以及生活事件等因[35]素均有关。1.3.4中老年人群患病率高[16-18]本研究显示中老年居民患病率较高,与大部分国内报道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症的患病率逐步增加。陈丽等做的江西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36]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达到63.6%,其中中重度达到25.5%,其危险因素包括:患有躯体疾病、女性、受教育年限低,提示患有躯体疾病、女性、受教育年限低的老年人中,抑郁症的发生率可能更高,需要引起重视。老年抑郁症本身有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自杀率高、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等特点,遂更需要引起重视,对老年人群体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有研究分析表明老年人群抑郁症高发考虑为多因素所致,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均有关系,生物因素有患躯体疾病,其中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抑郁症风险更突出,与炎症、血管、神经解剖学生物危险因素有关;社会心理因素中考虑老年人社会交往圈子较窄、社会支持差等原因,且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生活事件逐渐增多,遂遭遇亲人离别、经济困境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可能增加,这些负性事件都可能成为促发抑郁的原因,因此在遭遇这些负性事件时应注意健康心理指导、加强家庭社会支持;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部分家庭结构发生改变,空巢家庭增加,空巢老人的抑郁焦虑情绪也是目前的关注19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37,38]重点之一。一项关于我国空巢老人抑郁症研究现状分析纳入34篇文献,分析后指出空巢老人出现抑郁焦虑的机率高于非空巢老人,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39]个人阅历、经济条件等内部因素,也有家庭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1.3.5离异/丧偶人群患病率高在本研究中,离异或丧偶人群均为抑郁症高发人群,婚姻状况为离异/丧偶居民终身患病率及时点患病率(分别高达9.9%、3.3%),明显高于已婚居民及[17]未婚居民,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类似,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离异或[16]丧偶本身也是抑郁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婚姻状况对抑郁症的患病率有不同的影响,本身离异或丧偶事件就是个体生活[40]事件中的一项,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负性影响。尤其在老年人中更加明显,[41]陈华峰等做的一项关于婚姻状态对老年负性情绪影响的研究中显示,丧偶男性及女性老人的负性情绪的概率较有偶老人明显升高,分别高出6.2%、4.7%,且丧偶事件会导致老年人负性情绪在3年内明显上升,男性8.2%,女性11.3%,且再婚对老年人的负性情绪无明显改善作用,提示对于离异/丧偶人群,尤其是老年离异/丧偶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早期干预。1.3.6受教育年限低居民患病率高本研究显示受教育年限低的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偏高,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16-18]果一致。考虑可能的原因有:首先,有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较低的人群[42]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对常见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较差。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也调查了天津市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受教育年[34]限的增加,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逐步提高。第二,一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43]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收入越高,低收入本身也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16-18]。第三,教育水平本身对幸福感指数便有一定影响,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幸福感逐步递增,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受教育年限大于或等于14年以后,幸福[44]感反而有所下降。1.3.7生活条件差对抑郁症患病的影响在本研究中,生活条件差等因素增加了抑郁症的患病危险,与国内相关研[16,18]究结果类似。生活条件对抑郁症的患病率也有不同的影响,生活条件差本身[40]就是一项个体生活事件,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负性影响。因收入水平因素的不稳定性及单一性,无法完全代表生活条件水平,较为科学的结果可考虑使用[45]生活条件综合评价方法评估,除了人均年收入,加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家20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庭人均住房间数、家庭人均财产拥有、家庭人均电器拥有、房屋单位面积价值等因素,以得到较为客观的结果,而本研究中的变量生活条件因考虑到调查的复杂性及被调查人的配合度,直接将其简化为被调查人主观感受区分。1.3.8探讨抑郁症的一级预防策略综合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制定抑郁症的预防策略需要从社会及家庭层面开展病因预防,包括:(1)加强公众精神卫生教育,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丰富相关预防知识,提高大众的心理素养;(2)对于有抑郁症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加强关注,进行精神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降低心理应激水平;(3)对于伴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抑郁症患者也需要加强关注,以达到真正的临床痊愈,预防复发。1.3.9本研究不足之处与局限性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所有关于终身精神健康状况的资料为回顾性收集,可能有记忆偏差。②筛查评估及诊断时重测时间间隔较短,可能影响重测结果。21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结论1、天津市居民抑郁症患病率较高,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3.7%,时点患病率为1.1%。2、女性居民患病率较高。与国内外各地有关报道相符,考虑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均有关,其中包括遗传因素与性激素水平的波动,同时个体生活事件、女性防御机制、女性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受限这些因素也都促使女性抑郁症的高发,应重点关注此类人群。3、农村居民患病率较城市高,其中农民的患病率明显较高。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类似,考虑农业劳动者的抑郁发作的高危险性可能与家庭月收入、社会地位等原因有关。对此类人群也应引起重视。4、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症的患病率逐步增加。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均有关系,老年人群中同时有抑郁症患病率高、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自杀率高、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等特点,遂更需要引起重视,对于老年人群体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5、离异/丧偶人群患病率较高,需引起重视。6、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减少,抑郁症的患病率逐步增加,需引起重视。7、本研究调查分析后显示,女性、婚姻状态为离异/丧偶、生活条件差均为抑郁症患病的危险因素,在此类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偏高,因此对于有抑郁症危险因素的非重性精神病人群和抑郁症患者应加强关注,进行精神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降低心理应激水平,以达到真正的临床痊愈,预防复发。22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李凌江,马辛.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M].2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1-11.[2]WittchenHU,JacobiF,RehmJ,etal.ThesizeandburdenofmentaldisordersandotherdisordersofthebraininEurope2010[J].EurNeuropsychopharmacol,2011,21(9):655-679.[3]Theburdenofdepression[J].Nature,2014,515(7526):163.DOI:10.1038/515163a.[4]EnablingDiscovery,Development,andTranslationofTreatmentsforCognitiveDysfunctioninDepression:WorkshopSummary[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US),2015.[5]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01):1-10.2004,(01):1-10.[6]McKnightPE,KashdanTB.Theimportanceoffunctionalimpairmenttomentalhealthoutcomes:acaseforreassessingourgoalsindepressiontreatmentresearch[J].ClinPsycholRev,2009,29(3):243-259.[7]GreerTL,KurianBT,TrivediMH.Definingandmeasuringfunctionalrecoveryfromdepression[J].CNSDrugs,2010,24(4):267-284.[8]冷传芳,郑伟,陈蕊,等.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12):1909-1912.2017,25(12):1909-1912.[9]RushAJ,TrivediMH,WisniewskiSR,etal.Acuteandlonger-termoutcomesindepressedoutpatientsrequiringoneorseveraltreatmentsteps:aSTAR*Dreport[J].AmJPsychiatry,2006,163(11):1905-1917.[10]AndersonHD,PaceWD,LibbyAM,etal.Ratesof5commonantidepressantsideeffectsamongnewadultandadolescentcasesofdepression:aretrospectiveUSclaimsstudy.ClinTher.2012;34(1):113–123.[11]孙霞,李献云,费立鹏.中国北方两地城乡居民常见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0):729-733+741.2009,23(10):729-733+741[12]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国内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的23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方法学及资料分析[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2):65-68.[13]张维熙,沈渔邨,李淑然.中国七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69-73.[14]PhillipsMR,ZhangJ,ShiQ,etal.Prevalence,treatment,andassociateddisabilityofmentaldisordersinfourprovincesinChinaduring2001-05:anepidemiologicalsurvey[J].Lancet,2009,373(9680):2041-2053.[15]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等.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29-236.[16]胡斌,卢小勇,魏波,等.江西省抑郁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4):242-245.[17]马辛,李淑然,向应强,等.北京市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2):100-103.[18]柳宏宇,李喜泼,霍绪平,等.保定市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1):50-51.[19]张敬悬,卢传华,唐济生,等.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03):161-167+182.2010,24(03):161-167+182.[20]严真化.切不可轻视精神和心理性疾病[J].医学与哲学,2005,(04):1-5.2005,(04):1-5.[21]柏宁,岳长红,孙福川.近年来中国抑郁症高发的社会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7,28(5):26-27.NingB,Chang-hongY,Fu-chuanS.TheAnalysisontheSocialFactorsofHighIncidenceofBlahsinChinainRecentYears[J].MEDICINEANDPHILOSOPHY,2007,28(5):26-27.[22]刘爱华,邹哲.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与优化策略-以天津市为例[J].规划师,2016,32(10):103-108.[23]雷鸣,石森昌,雷盯函.天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2016,(03):38-42.2016,(03):38-42.[24]RischN,HerrellR,LehnerT,etal.Interactionbetweentheserotonintransportergene(5-HTTLPR),stressfullifeevents,andriskofdepression:ameta-analysis[J].JAMA,2009,301(23):2462-2471.[25]万好,吴爱勤.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4):202-205.24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26]GondaX,HullamG,AntalP,etal.Significanceofriskpolymorphismsfordepressiondependsonstressexposure[J].SciRep,2018,8(1):3946.[27]GuL,XieJ,LongJ,etal.EpidemiologyofmajordepressivedisorderinmainlandChina:asystematicreview[J].PLoSOne,2013,8(6):e65356.[28]SmithK.Mentalhealth:aworldofdepression[J].Nature,2014,515(7526):181.[29]徐广明,尹慧芳,杨桂伏,等.天津市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2):97-103.[30]王小泉,毕玉蕊,王祖森.女性抑郁症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1750-1753.[31]祁曙光,董小惠,张云彪,等.单相抑郁症遗传效应的性别差异[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09):562-564.2007,(09):562-564.[32]洪武.女性社会心理特点[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04):349-354.2005,(04):349-354[33]桂立辉,肖水源,周亮,等.浏阳市农村抑郁症患病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642-644,638.[34]黄彦,徐广明,尹慧芳,等.天津市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04):23-26.2015,42(04):23-26.[35]钟斌,姚树桥.农村留守妇女的抑郁症状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39-841.[36]陈丽,唐俊修,刘猛,等.江西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6):4118-4119.2017,37(16):4118-4119.[37]张盛宇,李霞.老年抑郁症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7(02):133-136.2012,7(02):133-136.[38]王红英,陈长香.老年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03):391-392.2013,15(03):391-392.[39]张莉,张海宝,李雪斐,等.我国空巢老人抑郁症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1):1458-1461.2016,29(11):1458-1461.[40]梁红,费立鹏.探讨国内生活事件量表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42-44.[41]陈华峰,陈华帅.婚姻状态对老年负性情绪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2):104-110.25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42]许毅,胡健波,李鲁.文化程度及生活地域对常见精神疾病知晓率及就医方式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04):237-240.ChinJPrevMed,2005,(04):237-240.[43]张翼.受教育程度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基于基尼系数的分解研究[J].西北人口,2014,35(03):1-5+9.2014,35(03):1-5+9.[44]刘美秀,王夏华,汪正忠.教育水平对幸福感指数影响的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3,(24):4-8.2013,(24):4-8[45]于文涛,马林茂,李婕.中国八省居民生活条件的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卫生研究,2002,(04):308-310.2002,(04):308-310.26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王小丽,尹慧芳,徐广明等.天津市社区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J].2018,26(4):274-277在学期间参加科研情况:27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附录附录1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一、您最近几周:....与平时一样比平时多一比平时多1因担忧而失眠完全没有多些很多与平时一样比平时多一比平时多2总是感到有压力完全没有多些很多比平时差一比平时差3做事时能集中注意力比平时好与平时一样些很多有用感比4觉得在生活中是个有用有用感比有用感与有用感比平时少很平时好平时一样平时少一些的人多比平时差一比平时差5能够面对您的问题比平时好与平时一样些很多6觉得对需要决策的事情比平时差一比平时差比平时好与平时一样些很多能做出决定比平时多一比平时多7觉得不能克服困难完全没有与平时一样些很多8总的来说心情还是愉快比平时少一比平时少比平时多与平时一样些很多的比平时少一比平时少9能够享受日常的生活比平时多与平时一样些很多10觉得心情不愉快和情绪比平时多一比平时多完全没有与平时一样些很多低落比平时多一比平时多11对自己失去信心完全没有与平时一样些很多12想到自己是一个没有价比平时多一比平时多完全没有与平时一样些很多值的人28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综述益生菌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抑郁症(depression),是目前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心境障碍,其核心症状为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常常还伴有躯体症状、认知症状等,严重患者[1]存在自伤、自杀风险。北大六院黄悦勤教授带头的国内首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012年-2014年)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4.06%,其中抑郁障碍3.59%,与既往国内研究结果比较,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1.5亿人受到抑郁症困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导致人[2]类残疾和死亡的第二大类疾病。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为主,而抗抑郁药物虽然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但是仍有30-40%的病人药物治疗的疗效不[3]佳,且大多数药物治疗的关注点在改变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活动,会产生以下副[4]作用,如头痛、恶心、烦躁、镇静、性功能障碍等。以往抑郁症治疗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遗传、行为和神经方面,而相对较新的研究策略包括环境风险因素和免疫调节方面,为寻找适当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选择,其中益生菌提供了不错的效果。1、益生菌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益生菌就是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主要分为三类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目前常用于人体的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等,来源主要为健康人体、动物和传统食物(发酵乳制品,泡菜等发酵食品)。Neufeld等对无菌小鼠走迷宫的研究中发现,无菌小鼠与普通喂养的小鼠相[5]比,焦虑行为增加,且血浆皮质醇水平更高。一项中国抑郁症人群肠道微生物[6]群落实验显示,抑郁症人群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肠杆菌科及肠球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益生菌群与肠杆菌科结构发生改变,提示抑郁症状可[7]能与肠道菌群有关。2016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口服益生菌均可以有效地减少抑郁情绪;不同抑郁状态的亚组分析显示,口服益生菌在29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健康志愿者中也可以有效减少抑郁等级量表,这表明,接受口服益生菌在未患抑郁症的人群中可能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在年龄分组上,对于60岁以下人口是有效的,65岁以上没有此结论,提示益生菌抗抑郁的影响可能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结果,然而,因为仅有一项研究的对象为65岁及以上,结论仍需进一步论证。2、益生菌治疗抑郁症的机制(脑肠轴机制)脑肠轴为大脑和消化系统之间的双向信号通路,强调大脑和消化系统可以通[8]过神经内分泌通路、神经通路和免疫通路等途径相互影响对方的功能。此领域[9]的第一个概念是由神经通路外科医生博蒙特提出,他通过监测一位患者的胃分泌物记录下了情绪和肠道功能之间的联系。益生菌正是通过影响脑肠轴对脑功[10,11]能产生影响。2.1神经内分泌通路(HPA轴)目前抑郁症机制研究中较为肯定的是与HP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有关。有研究显示出生后早期肠道微生物群的建立是HPA轴的正常发展重[12]要因素。Sudo等发现补充婴儿双歧杆菌后,无菌小鼠异常的HPA轴活性恢复正常、BDNFmRNA表达增加、促炎性因子IL-6水平降低,小鼠焦虑和抑郁样[12]行为减轻。肠道中有20多种肠道内分泌细胞,益生菌刺激肠内分泌细胞后可通过调节HPA轴和神经递质的方式影响宿主心理健康。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HT低下,在肠道中有一类特殊的肠内分泌细胞:肠嗜铬细胞,其分泌的神经递质5-HT与宿主的情绪调节、脑功能有关,服用益生菌后可刺激肠嗜铬细胞释放5-HT;[13]Desbonnet和他的同事们发现,食用益生菌增加血浆5-HT的前体色氨酸,一项关于抑郁症患者色氨酸耗竭实验的荟萃分析显示,随着外周血浆中色氨酸下降,[14]中枢神经系统的色氨酸水平也相继下降,随之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那么推测增加前体色氨酸有可能增加脑内5-HT水平,从而改善抑郁。2.2神经通路肠道具有独立于大脑的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能调节肠道的运动及分泌等活动,同时与从肠道到大脑的迷走神经的孤束核胞体形成突触连接[15],肠道和大脑之间的直接神经交流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实现,现在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而这种激活对调节大脑和行为有重要[16]作用,益生菌对炎性因子的调节及对内分泌的影响均可以通过肠神经系统、迷30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走神经传达给大脑,从而对脑功能及宿主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许多肠道微生物群或潜在益生菌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不仅[16,17]仅是通过迷走神经通路,可能还有别的通路需要进一步研究。2.3免疫通路已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与炎症有关,其血浆中促炎性因子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而使用抗炎药物或者抗炎性因子时能缓解症状。有研究发现促炎性因子IL-1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可直接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功能,从而阻断糖皮质激素对效应组织的作用,通过破坏其负反馈调节功能,而使HPA轴功能亢进,产生发热、食欲减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过度释[18]放等一系列影响。而服用益生菌后可以诱导调节性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分泌IL-10等抗炎性细胞因子,使IL-6、IL-1等促炎性因子水平下降,与抗炎性因子达到平衡,从而改善抑郁症状。且肠道菌群细胞壁的某些结构本身就能不断刺激宿主先天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在肠黏膜表面创建一个基础免疫激活状态,[19]以影响整个身体。2.4其它肠道菌群本身就能够产生与合成γ--氨基丁酸、5-HT、多巴胺、SCFAs等神[20,21]经递质,这些物质在微生物细胞之间可以相互交换,进而对大脑产生影响。肠道细菌通过以上多种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通过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刺激神经组织的代谢产物,包括神经递质(2)通过迷走神经实现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交流(3)刺激宿主免疫反应而改善大脑功能。几种机制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活动,特别是压力反应,也可能反过来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改变不同菌种的生长和生产的细菌毒性因子。啮齿动物的研究证据表明,压力能改变肠道粘膜屏障功能,使脂多糖和其他细胞因子进入[22]血液循环,刺激TLRs(Toll样受体)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而外周炎症因素会增[23]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从而使外周炎症因素直接影响大脑。因此,很多动物与人[24,25]类研究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中在大脑发育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益生菌治疗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有很多对益生菌安全性评估的研究,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安全性[26,27]高,目前使用最多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Laitinen等对[28]孕妇服用LGG(鼠李糖乳杆菌)对胎儿生长的影响的研究显示是安全的;临床[29]试验表明益生菌在婴幼儿奶粉中的应用也是安全的。31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益生菌在发酵食品中广泛长期安全应用及目前临床中评估益生菌安全性的研究结果,均提示益生菌对于普通人群是安全的。但是对于高危人群仍需谨慎使用,Wagner等使用LGG等菌株对无胸腺裸鼠进行益生菌定植,结果发现部分新生无胸腺裸鼠的死亡,说明益生菌对免疫缺陷的新生动物可能有一定危险性[30][31];以往也曾报道过AIDS患者中发现乳酸杆菌血症的案例;在一项严重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服用益生菌的研究中,益生菌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感染性并发症[32]的发生率相当,但肠坏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总之,益生菌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的情况下的特点已经确定了以下风险因素:(1)免疫受损状态,(2)受损的肠屏障功能,如多器官衰竭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挪威食品安全科学委员会评估住院患者使用益生菌的安全性也得出了相同结论:益生菌不能用于危重病人,包括那些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艰难梭菌感染。4、结论与推测通过以上总结分析,我们发现益生菌对抑郁症状的治疗是有效的,基于益生菌安全性高的特点,其为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其中老年患者常有伴发躯体疾病、对抗抑郁药物代谢能力低下、耐受性差、治疗难度较大等特点,对老年患者的帮助也许更大。正如“适度的疼痛”保护人类远离危险一样,“适度的抑郁”是否也帮助人类避免盲目乐观,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呢?也许我们在临床上追求的不是努力完全消灭症状,而是如何与抑郁情绪和平相处,使人体达到自身的“平衡”,因此从免疫调节方面探讨抑郁症的治疗也许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益生菌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也许是一个新的突破口,目前的大量研究显示益生菌不仅对抑郁情绪有效,在肠道疾病、糖脂代谢、骨质疏松、自闭症等各方面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也更加提示了其在免疫调节方面的有效性。当然目前的研究仍有许多局限性,包括治疗机制的研究、益生菌种类过多、在老年及少年儿童方面的研究较少等,仍有大量基础工作需要开展。32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综述参考文献[1]李凌江,马辛.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M].2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1-11.[2]EnablingDiscovery,Development,andTranslationofTreatmentsforCognitiveDysfunctioninDepression:WorkshopSummary[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US),2015.[3]RushAJ,TrivediMH,WisniewskiSR,etal.Acuteandlonger-termoutcomesindepressedoutpatientsrequiringoneorseveraltreatmentsteps:aSTAR*Dreport[J].AmJPsychiatry,2006,163(11):1905-1917.[4]AndersonHD,PaceWD,LibbyAM,etal.Ratesof5commonantidepressantsideeffectsamongnewadultandadolescentcasesofdepression:aretrospectiveUSclaimsstudy.ClinTher.2012;34(1):113–123.[5]NeufeldKM,KangN,BienenstockJ,etal.Reducedanxiety-likebehaviorandcentralneurochemicalchangeingerm-freemice[J].NeurogastroenterolMotil,2011,23(3):255-264,e119.[6]崔心尧,王继中.抑郁症人群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探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0):1145-1147,1151.DOI:10.13381/j.cnki.cjm.201510008.Xin-yaoC,Ji-zhongW.Theapproachtostructureandfunctionofgutmicrobiotainpatientswithdepressivesyndrome[J].ChineseJournalofMicroecology,2015,27(10):1145-1147,1151.[7]WangH,LeeIS,BraunC,etal.EffectofProbioticsonCentralNervousSystemFunctionsinAnimalsandHumans:ASystematicReview[J].JNeurogastroenterolMotil,2016,22(4):589-605.[8]WangHX,WangYP.GutMicrobiota-brainAxis[J].ChinMedJ(Engl),2016,129(19):2373-2380.[9]BeaumontW.NutritionClassics.Experimentsandobservationsonthegastricjuiceandthephysiologyofdigestion.ByWilliamBeaumont.Plattsburgh.PrintedbyF.P.Allen.1833[J].NutrRev,1977,35(6):144-145.[10]EmgeJ.R,HuynhK,MillerE.N,etal.ModulationoftheMicrobiota-Gut-BrainAxisbyProbioticsinaMurineModel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Am.J.33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Physiol.Gastrointest.LiverPhysiol.2016,310(11):G989-98.[11]DinanTG,CryanJF.Melancholicmicrobes:alinkbetweengutmicrobiotaanddepression?[J].NeurogastroenterolMotil,2013,25(9):713-719.[12]SudoN,ChidaY,AibaY,etal.Postnatalmicrobialcolonizationprogramsthe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systemforstressresponseinmice[J].JPhysiol,2004,558(Ptl):263-275.[13]DesbonnetL,GarrettL,ClarkeG,etal.TheprobioticBifidobacteriainfantis:Anassessmentofpotentialantidepressantpropertiesintherat[J].JPsychiatrRes,2008,43(2):164-174.[14]王嘉佳.快速色氨酸耗竭实验在抑郁症中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蛋白组学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1:19-21.[15]YuW,LuB,ZhangH,etal.EffectsoftheSijunzidecoctionontheimmunologicalfunctioninratswithdextransulfate-inducedulcerativecolitis[J].BiomedRep,2016,5(1):83-86.[16]BauerKC,HuusKE,FinlayBB.Microbesandthemind:emerginghallmarksofthegutmicrobiota-brainaxis[J].CellMicrobiol,2016,18(5):632-644.[17]ForsytheP,BienenstockJ,KunzeWA.Vagalpathwaysformicrobiome-brain-gutaxiscommunication[J].AdvExpMedBiol,2014,817:115-133.[18]BeckingK,SpijkerAT,HoencampE,etal.Disturbancesin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andImmunologicalActivityDifferentiatingbetweenUnipolarandBipolarDepressiveEpisodes[J].PLoSOne,2015,10(7):e0133898.DOI:10.1371/journal.pone.0133898.[19]DuerkopBA,VaishnavaS,HooperLV.Immuneresponsestothemicrobiotaattheintestinalmucosalsurface[J].Immunity,2009,31(3):368-376.[20]ForsytheP,BienenstockJ,KunzeWA.Vagalpathwaysformicrobiome-brain-gutaxiscommunication[J].AdvExpMedBiol,2014,817:115-133.[21]LyteM.Microbialendocrinology:Host-microbiotaneuroendocrineinteractionsinfluencingbrainandbehavior[J].GutMicrobes,2014,5(3):381-389.[22]Ait-BelgnaouiA,DurandH,CartierC,etal.PreventionofgutleakinessbyaprobiotictreatmentleadstoattenuatedHPAresponsetoanacutepsychologicalstressinrats[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2,37(11):1885-1895.34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23]McCuskerRH,KelleyKW.Immune-neuralconnections:howtheimmunesystem'sresponsetoinfectiousagentsinfluencesbehavior[J].JExpBiol,2013,216(Pt1):84-98.[24]GallandL.Thegutmicrobiomeandthebrain[J].JMedFood,2014,17(12):1261-1272.[25]TillischK,LabusJS.Neuroimagingthemicrobiome-gut-brainaxis[J].AdvExpMedBiol,2014,817:405-416.[26]BernardeauM,GuguenM,VernouxJP.Beneficiallactobacilliinfoodandfeed:long-termuse,biodiversityandproposalsforspecificandrealisticsafetyassessments[J].FEMSMicrobiolRev,2006,30(4):487-513.[27]BorrielloSP,HammesWP,HolzapfelW,etal.Safetyofprobioticsthatcontainlactobacilliorbifidobacteria[J].ClinInfectDis,2003,36(6):775-780.[28]LaitinenK,KalliomäkiM,PoussaT,etal.Evaluationofdietandgrowthinchildrenwithandwithoutatopiceczema:follow-upstudyfrombirthto4years[J].BrJNutr,2005,94(4):565-574.[29]SaavedraJM,Abi-HannaA,MooreN,etal.Long-termconsumptionofinfantformulascontainingliveprobioticbacteria:toleranceandsafety[J].AmJClinNutr,2004,79(2):261-267.[30]WagnerRD,WarnerT,RobertsL,etal.Colonizationofcongenitallyimmunodeficientmicewithprobioticbacteria[J].InfectImmun,1997,65(8):3345-3351.[31]HorwitchCA,FursethHA,LarsonAM,etal.LactobacillemiainthreepatientswithAIDS[J].ClinInfectDis,1995,21(6):1460-1462.[32]BesselinkMG,vanSantvoortHC,BuskensE,etal.Probioticprophylaxisinpredictedsevereacutepancreatitis:a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ial[J].Lancet,2008,371(9613):651-659.35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曾经为了寻找真理、追求进步,投入了新的一轮学习中,三年的学习时光很快过去,随着毕业论文的准备完毕,自己有颇多感慨与感谢的话想说,老师、朋友、同事都曾无私帮助我,在此,我想说一声“谢谢”。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杨建立教授,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影响了我,指导着我的学习与工作。特别要衷心感谢天津市安定医院副院长徐广明院长,在我的课题研究中给予了大力支持,他在科研及工作中严谨的科研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影响着我,并在专业上悉心指导,帮助我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非常感谢我的朋友兼同事尹慧芳医生、李美娟医生、黄彦医生在我的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中的帮助与鼓励,多次抽出宝贵的时间指导帮助我,是你们的无私与热心、专业与上进深深感染着我,让我在学习中收获颇多,迅速成长。也要感谢我亲爱的同事及家人,作为我工作、生活与精神上的重要支柱,让我的学习生涯没有后顾之忧。最后,再次衷心感谢所有曾经帮助、关心和鼓励过我的人,谢谢你们!36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简历个人简历姓名:性别:女王小丽出生年月:1983年08月:湖南省籍贯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2001年9月-2006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14年9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2006年7月-2018年6月天津市安定医院,临床医生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