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ID:7949945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2

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_第1页
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_第2页
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_第3页
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_第4页
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小学生习作评改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一、调查意义评改学生习作,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件繁重而复杂的工作,耗费了老师们大量的精力。但是很遗憾,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评充耳不闻,对习作中的批语不屑一顾。何以如此?只要审视一下习作教学过程便可明白。传统习作教学的一般过程为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很明显,教师评改是习作教学的终结环节,是对学生习作的终审判决。学生们普遍认为,既然自己的习作优劣已定,再听讲评再看批语还有何用?更何况马上又开始下一次习作训练了,根本无暇弥补这次习作的不足。于是,教师的评改意见无人顾及,学生在这次习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在以后的习作中仍

2、会再现。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看到学生们对自己尽心尽力、呕心沥血的评改视若无睹,有的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便不再用心,批语套用模式,没有针对性,书写潦草难辨,课堂上的讲评轻描淡写,习作评改纯粹应付领导的检查。学生则认为作文写成后不必再去下功夫,评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无形之中缺乏自主评改的意识,这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并没有起到实效性,学生当作耳边风,作文本发下来只看看分数,没有二次修改和二次习作的习惯,老师的劳动大多付诸东流水,事倍工连半都达不到,许多习作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为了总结经验

3、,汲取教训,发现问题,了解师生习作评改的方法,探索适合师生评改习作有效性的捷径,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减轻老师的劳动负担。我对振兴聚宝小学中年级段的习作评改进行了调查。二、调查目的1、了解小学生高年级段习作自评互改的现状。2、寻找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水平的对策,寻求一条适合师生评改习作有效性的捷径,促进我校学生作文水平的的全面提高。三、调查形式、内容对聚宝小学五年级一班38名同学进行调查,采用谈话、访问、目测等方法进行调查。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很大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这种差距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

4、,年级与年级之间。一个班中,成绩高与低的差距较明显。2527分的一等作文仅仅6人,而24分以下的作文居多,有32人,占全班人数的84%,其间最高与最低相差约20分左右;班级之间,五二班一等的作文多,而五一班三等的作文占一大半;学生优秀的作文可以写五、六百字,书写干净整齐,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而成绩差的学生作文则是二、三百字左右,书写凌乱,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根本没有中国汉字方正的特点,错别字、病句也多。2、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空洞从抽样的作文来看,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还是没内容好写。作文材料贫乏,不够典型,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分析原因便一目了然

5、。究其根底,关键是不具备独立选材的能力,眼皮底下的材料视而不见,不会发现、捕捉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更不要说对事物的敏感和认识的分析了。3、学生没有修改习作的习惯在学校存在一种现象,每次教师批改后的作文本发下去,有的学生只是修改了习作中的错别字;有的学生只顾分数,感觉自己能得七八十分就可以了;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直接完成下一次的习作。据课后访问调查,90%以上的学生写完作文后从来没有修改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永远没有进步,学生也厌倦了习作。4、学生写作后不会修改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见,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

6、,也可集体改。而学生写完后就认为是老师的责任了,草草了事,态度不端正,有的是错别字特多,而自己却熟视无睹。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5、学生不会运用教师所教的习作评改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教师教给了学生习作评改的方法,可是学生在评改习作时,只是注重错别字、词、标点符号的修改,忽略了习作构思、选材、详略、语句通顺与否等的修改,更有甚者根本不会修改作文。6、老师评改习作的评语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老师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

7、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又往往很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根本不接受教师的评改意见,把评改意见当作耳边风,教师的评语常常是:语句通顺,故事完整,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等老一套评改语言,根本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7、评改习作的方式多样,但多流于形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9精品文档虽然习作评改方式多样,有教师自行评改、面批面改、学生分组评、集体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方式。可是在大部分学校,由于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任务多,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