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读《拯救男孩》心得体会

教师 读《拯救男孩》心得体会

ID:8117778

大小:38.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06

教师 读《拯救男孩》心得体会_第1页
教师 读《拯救男孩》心得体会_第2页
教师 读《拯救男孩》心得体会_第3页
教师 读《拯救男孩》心得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 读《拯救男孩》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读《拯救男孩》心得体会第4页为什么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出现男生落后于女生的倾向?为什么厌学、网瘾、暴力等问题行为总是男孩的比例居高不下?为什么班队干部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为什么大器晚成的都是男的?为什么现在的男孩越来越像女的,女孩越来越像男的?为什么说状元郎成为过去,状元花正红?如果说这些疑问只是偶然出现,没有太多去思考,更不可能去探究,那么《拯救男孩》这本书,则给了我一些答案。男孩身心发育显著迟缓于女孩并且具有容易冲动而控制力较低的特点,学校和家庭长期忽视因性施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男孩成长危机。初识这本书,着实有一番震撼,一个独特的视角,在今天不啻

2、为发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当下男女平等的呼声仍以女性示弱为主基调,拯救男孩被作为教育的一个伪命题接受女权主义的批判,有人直言这本貌似精彩的《拯救男孩》儿童教育书,毫无儿童教育理念平等、公正、爱心,却充满歧视女性和母亲的偏见,充满父权统治的危机感,没有对男孩子怀有祝福之心,却只有不信任不理解的怀疑。然而,我以为抛开所谓的父权、女权的权利主义观念,回归教育的本真,我们一直提倡的因材施教,发展的今天,与时俱进的说,因性别施教不啻为一个独特的视角。可以说,这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一个缺失。《拯救男孩》最大的震撼在于用数据说话,以众多研究为基础,对当代中国男孩的危机现

3、状作了科学而翔实的描述,总结概括出中国男孩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以学业危机为例,20**、20**连续两个年度,在全国约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大学女生人数均为男生的两倍左右。对所有31个省的省属高校的统计表明:20**年度,所有省属高校男女大学生获国家奖学金的总体比例为1:35,20**年度为1:32。再看心理危机,诸多调查数据指出:男孩比女孩有更高的成瘾行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男性约比女性高出7.18个百分点;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达68.64%,远远高于女性的31.36%

4、。在吸烟、酗酒等成瘾行为上,男孩的比率也远高于女孩。男孩在绝大多数常见心理疾病上的发病率都高于女孩。多动症,男孩与女孩的比率为4:1~9:1;自闭症,6:1~9:1;学习障碍,2:1~6:1;智力障碍,1.5:1~1.8:1。关于社会危机,研究发现男孩具有更高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潜能,在我国的工读学校中,男生9090人,女生只有1245人,男生所占比例是女生的第4页7.3倍还多。男孩的弱势和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国外早有学者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9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说,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

5、女孩。1999年,记者苏珊&法吕迪在著作《Stiffed》中认为,冷酷的全球经济使美国男人失去雄性。20**年,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哲学家克里斯蒂娜&霍夫&萨默斯批评女权主义正酝酿一场反对男孩的战争。第4页20**年,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称,最后的美国男人只生活在阿巴拉契亚山的帐篷里。这些书无奈地关注着令人失望的当代男孩,忧心忡忡地展望他们的未来,同时也勾起人们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相较而言,中国学者对此关注不多,系统的理论成果更少,所以说在中国还从来没有一本书像《拯救男孩》这样详尽揭示男孩成长与教育的深切危机和特殊需求,似乎一点也不过分。应该说,男孩危

6、机不是中国特色,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中国更容易出现男孩危机。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使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出现男孩危机。孙云晓认为,应试教育对男孩女孩都不利,但对男孩的伤害更大。首先,学校教育漠视性别差异,男孩的一些好动、竞争与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点,资产变成了负债;而且,应试教育强调动脑而不注重动手能力,天性想跑想跳的男孩被按在座位上学习,缺乏应有的运动锻炼;接着,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做唯一要求,使男孩深感挫败;此外,现在学校里大部分教师是女性,教育环境中缺乏男性教师,这种教育方式也对男孩的成长不利。孙云晓先后主持过4次中、日、

7、韩、美四国高中生以及中、日、韩三国首都小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和竞争压力是最大的,中国的父教缺失现象也是最严重的。甚至,中国男孩更容易女性化。孙云晓分析,首先从家庭教育来说,父教缺席、母教溺爱是男孩女性化的两大主因;二是流行文化,主要指商业运作所塑造出男不男女不女的榜样形象。性别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模仿,男孩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女性化的环境中,在家里缺少爸爸这个男性榜样,在幼儿园和小学,缺少男教师的榜样,在社会上是一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娱乐明星榜样,这对于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男孩是有危害作用的。在另一个方面,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不尊重、不鼓励独立,往往圈

8、养孩子,导致男孩的开放、开拓意识得不到发展,男孩的阳刚气质得不到培育。在我们这个男性主宰的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