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

ID:81806601

大小:6.07 MB

页数:187页

时间:2022-11-01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1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2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3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4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5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6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7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8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9页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行测总结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行测五大部分归纳总结第一部分:常识判断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政治基础知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具体内容:2。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当成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其局限性和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1客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3。物质观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4。意识观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一是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二是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三是受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5。联系观与发展观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发展之所以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取代旧事物。6。质量互变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量: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7。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当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处在肯定阶段;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会否定自身到达否定阶段,即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但是到此为止,事物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地完成。因为事物的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一样都有片面性。因此,只有经过第二次否定,到达否定之否定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片面性才能得到克服,事物的矛盾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也只有到这一阶段,事物的发展才能相对地完成。8。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公.教育版权.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9.认识观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根源,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0。真理观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反映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只有正确的反映才是真理.所以,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或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的绝对性通常又称作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通常也称作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获得的真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11。历史观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它们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与此相反的历史观就是唯心史观。二、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1.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当前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2。统一战线与对台政策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就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允许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地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3。党的建设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历史常识考点储备【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4【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十大名医】秦越人〖战国〗、华佗〖汉末〗、张仲景〖汉末〗、孙思邈〖唐代〗、刘河间〖金代〗、李东恒〖金代〗、张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时珍〖明代〗、王肯堂〖明代〗【中国历史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史万岁〖隋〗、杨再兴〖南宋〗、李文忠〖明〗【建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建国十大将】粟裕、黄克诚、徐海东、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文学常识考点储备【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文化常识考点储备

5【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粤绣〖广东〗【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十二生肖】〖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6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中国历史考点储备中国历史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二)夏、商、周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秦驻时期是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7(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力口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二)两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的强盛局面。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汉宗室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加强中央集权,减轻农民负担。经过多年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人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南方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三、隋唐(581年至907年)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重要发展,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统一封建王朝。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隋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唐朝的社会发展,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则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良好局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二)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出现繁荣。(三)辉煌灿烂的文化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基础上,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高峰期。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天文、历法方面,在隋唐时期发展成熟,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并创制了系统周密、符合天文实际的《大衍历》,表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其中著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诗人的总和。ﻫ四、五代、辽、宋、夏、金(907年至1271年)这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各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一)政治状况朱温于907年建立后梁,此后在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更迭为唐、晋、汉、周,与此同时,在南方和北方,先后并立的有10个汉族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在此期间,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后,在20多年中,消灭了地方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相对统一.中国境内辽、宋、西夏鼎立女真兴起后,先后灭辽和北宋,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

8(二)经济的发展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北经济都有了较大进步,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三)少数民族政权与民族关系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并立,其间有战有和。少数民族统治的边疆地区,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在与中原封建王朝的和战中,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本地区的发展和交流.在和平时期,通过榷场等形式,加强了双方经济的交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得到加强.五、元、明、前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至1840年)这是我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一)政治状况元、明、前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的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基础.元、明、清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其间三朝虽都有过强盛阶段,但并未改变整体衰落的总趋势,这种衰变表现在政治、经济、阶级矛盾、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二)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活跃,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到明中期以后,随着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棉纺织业兴起,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元朝统一后,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行使了国家管理。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版图,元政府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元朝在云南等周边地区设行省,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清时,我国政府通过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四)对外关系元朝疆域辽阔,国力强大,对外交通发达,元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主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和朝鲜、日本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元朝和欧洲、非洲经济文化交往空前繁盛。《马可波罗行纪》对中国富庶的描述,成为新航路开辟的诱因之一.明清时期,在对外关系上与隋唐宋元相比,失去了主动性.由于实行闭关政策,封建统治者对已勃兴的西方资本主义不了解,中西发展有了差距,中国处境日益被动。(五)文化成就这一历史时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出现了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是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还有明后期徐光启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以及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元朝最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是赵孟?,他的画有“神品”美誉.江南画坛出现了以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为代表的“吴派”。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总的来说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兴盛,科技由发展而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一、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农民战争时期。(一)鸦片战争

9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围绕着疯狂的殖民扩张要求和落后的闭关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最终以鸦片问题为矛盾的爆发点,引发了鸦片战争。(二)太平天国运动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封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ﻫ二、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做出了反应,但除了洋务运动受到朝廷的支持,取得了实际的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变法、运动多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统治阶级内部也再现了分化。三、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20世纪初至1919年前)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文化并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主与共和成为当时两大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加快。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四、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从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自1931年后,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六、从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1937年至1945年)这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矛盾虽存在,但一直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的转折点。七、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发展历史,是中国进人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0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科技知识知识点储备(一)前沿科技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3、水电及核电等新能源。2.超导材料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电能。利用材料的超导电性可制作磁体,应用于电机、高能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运输等;可制作电力电缆;可制作通信电缆和天线。3.酶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酶是最常见的一类蛋白质,酶在大多数与代谢和异化作用以及DNA的复制、修复和RNA合成等相关的反应中发挥作用.4.四大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1、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5。4G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6.电容式触摸屏与电阻式触摸屏(二)生活常识1.物理常识听诊器: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心肺、气管、胃等发生病变时,器官发出的声音在某些特征上会有所变化,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出来,依此来诊断病情.观后镜: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11挂衣钩: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挑选瓷器:用手或其他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坏.因为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当然实际还用辨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监测灾情:通过监测次声波就可知道地震、台风的信息。因为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人类无法听到。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就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汽车前窗: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造成事故.2.化学常识食品保存: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入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要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雨后天清: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在闪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空气中的有些氧气变成了臭氧。浓的臭氧很臭,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漂白与杀菌.稀薄的臭氧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雷雨后,空气中会弥漫着少量的臭氧,因此人们会感到空气清新。陈酒更香: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上述反应虽为可逆反应,反应速度较慢,但时间越长,也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因此酒越陈越香.食物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无机化学防腐剂中很重要的一位成员,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如制造果干、果脯时的熏硫;制成二氧化硫缓释剂,用于葡萄等水果的保鲜贮藏等。二氧化硫在食品中可显示多种技术效果,一般称它为漂白剂,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有色物质作用对食品进行漂白。另一方面二氧化硫具有还原作用,可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性褐变.经长期毒理性研究,人们认为:亚硫酸盐制剂在当前的使用剂量下对多数人是无明显危害的。还有一点应该说明的是:食物中的亚硫酸盐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引起过敏,即使是很敏感的亚硫酸盐过敏者,也不是对所有用亚硫酸盐处理过的食品均过敏,从这一点讲,二氧化硫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防腐剂.3.医学常识药物过敏:患者首先应该多喝些温开水,便于药物尽快排泄,同时要留意身体变化.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过敏症状,可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服用抗组织胺、收缩血管的药物,或注射皮质激素等.服药时间:宜安排在饭前服用的药物一般对胃无多大刺激,饭前胃空,服药后能充分吸收、可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迅速发挥药效。对胃肠有明显的刺激的药物,最好饭后服用.有些药物,如胃酶片、淀粉酶、稀盐酸等需要和食物在一起,才可及时且最大地发挥助消化作用,为此,这些药物宜在饭中服用。为了使药物迅速进入肠内并保持高浓度,有些药物宜在清晨空腹服用.医用酒精与工业酒精:医用酒精单指75%的乙醇,其他物质含量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甲醇可通过胃肠黏膜吸收,也可经皮肤直接吸收。甲醇进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经肝醇脱氢酶的脱氢作用,变成比甲醇毒几十倍的甲醛。甲醛再脱氢变成甲酸,后者可致全身酸中毒,进而加重中毒症状和对身体的危害。

12医生用什么药使运动员很快消除疼痛:在观看足球赛时,有时会看到绿茵场上,正在拼抢中的足球运动员,由于受伤突然摔倒,有时还抱着大腿痛得翻滚。为了让他能继续拼搏,医生跑过去,拿着一个小喷壶,向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再用药棉不断地揉搓、按摩,稍待片刻,受伤的运动员重新站立起来,又投入了比赛。原来喷壶里装的是氯乙烷,这是一种没有颜色、极易挥发(沸点13。l℃)的液体。当把它喷到受伤部位时,立即挥发。在挥发时要吸收热量,从而使皮肤表面温度骤然降低,使感觉变得迟钝,因而起到了镇痛和局部麻醉的作用。(三)自然常识1.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严重的雨凇会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2。赤潮近年来,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赤潮不是潮汐现象,也不像“黑潮”那样是海流运动,而是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大量涌进海洋中的废水、废渣以及经大气交换进入海洋的物质中,有些含有氮、磷等元素,属于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因此浮游生物大量急剧繁殖,就使大海穿上了“红装”。3.流星雨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散落下来的特殊天象.这一点或一小块天区叫做流星雨的辐射点.辐射点是一种透视效果,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4。太阳风暴这是一种称为“太阳黑子”的天文现象。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些危害.5.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亮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6.日食与月食的比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法律常识考点储备一、宪法1.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132.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3。政体政体,亦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即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体系。《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3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些规定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4.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它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个人.《宪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我国国籍是成为我国公民的唯一资格条件。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5)监督权;(6)社会经济文化权利;(7)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5.国家权力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类:①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③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任免权;④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⑤最高监督权;⑥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它在地位上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①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国家立法权;③国家重要事项决定权;④人事任免权;⑤监督权;⑥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6.国家行政机关(1)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它的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的机构设置包括各部、各委员会、办公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执行机关,它从属于本级国家权力机关,要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它要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相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二、行政法

141。行政主体与相对人(1)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效果与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2)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处于被管理地位上的组织和个人。在我国,可以成为行政相对人的组织和个人有国家组织、社会组织、公民、外国组织和外国人。2。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由行政主体作出的具有普遍拘束力的行政行为,一般表现为制定各种行政规则的行为,如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省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县人民政府规定行政措施等.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所作的特定处理。如对某一公民作出一个处罚决定,裁决一个复议案件等.3.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可分七类:(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4。行政强制(1)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①限制公民人身自由;②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③扣押财物;④冻结存款、汇款;⑤其他行政强制措施。(2)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行政强制法》第12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①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②划拨存款、汇款;③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④排除妨碍、恢复原状;⑤代履行;⑥其他强制执行方式。5.行政复议(1)行政复议的范围根据《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①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②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③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④

15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⑤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⑥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⑦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⑧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⑨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⑩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11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2)行政复议机关及其管辖根据《行政复议法》第3条规定,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管辖制度如下:①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②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③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④对以上1~3点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三、刑法1.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第3条至第5条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2.犯罪构成要件

16任何犯罪都包括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如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客体按其范围可分为三类,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2)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具体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危害行为,是指在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3)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主体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实施危害行为时不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第二,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投毒罪已经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第三,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人具有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并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时,才能要求他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则不能要求他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在这种心理态度支配下实施的犯罪就属于故意犯罪。犯罪的故意有两种:一是直接故意,二是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在这种心理态度支配下发生的犯罪属于过失犯罪。犯罪的过失分为两种:一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二是过于自信的过失.3。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7(1)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当合法权利遭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公民有权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必要的反击.正当防卫不仅不构成犯罪,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刑法》第20条规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另外,《刑法》第20条第3款还特别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种情况称为特别防卫权。(2)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主刑(1)管制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的刑罚方法.对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适用管制,可以少关押一些人,避免监狱关押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前文所述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刑法》第40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刑法》第41条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2)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方法.拘役与拘留是不同的。拘役是刑罚方法。治安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对违反治安管理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适用。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情发给报酬。《刑法》第44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只犯一个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时,其最长刑期只能是15年.在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可以超过15年,但最长不能超过25年。《刑法》第47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4)无期徒刑

18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从其性质上讲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关押没有期限。但在实际执行中,如果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可以争取通过减刑减为有期徒刑,或者获得假释,从而不至于终身关押。(5)死刑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方法。《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另外,《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死刑有两种执行制度,一种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另一种是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简称死缓)。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5。附加刑(1)罚金罚金是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与行政罚款是不同的。罚金是刑罚方法,它只能由法院依照刑法的规定对构成犯罪的人或单位适用;而罚款是行政处罚,它由公安机关等有关的行政机关对只有一般违法行为(未构成犯罪)的人或单位适用。(2)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刑法》第58条第1款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这就是说,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主刑执行期间也就当然地不享有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4)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四、民法1.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等价有偿原则。(4)公平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6)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1)完全行为能力是指可完全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行为能力又称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完全行为能力,是指可以独立进行一些民事活动但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的资格.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①

19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3)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不能产生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效果。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3。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法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5.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与其他财产权比较,特别是与它联系最为密切的债权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物权是绝对权。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以不特定的任何人为义务主体的民事权利。而债权是相对权(或称对人权),其义务主体是特定的债务人。(2)物权以物为客体。这里所说的物,是指人身之外,为人力所能支配,并且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自然物、劳动产品,流通物、限制流通物,有体物以及光、热、电、气等无体物。其他事物,包括行为和精神产品,均不能作为物权的客体。这是物权区别于债权、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特征。(3)物权以对物进行支配并享受物的利益为内容.所谓支配,是指对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4)物权具有排他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物权具有排除他人侵害、干涉、妨碍的性质;另一方面,内容相同的物权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的性质,即同一物上不容许有两个以上相同内容的物权并存。6.债权(1)债的概念《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因此债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2)债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债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要素.债的主体是指参与债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凡是民事主体,都可以参与债的关系,充当债的主体。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也可以充当债的主体。如发行国库券时,国家就成为特定的债务人。债的内容包括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和债务人承担的义务,即债权和债务。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统一地构成债的内容。债的客体(或称标的)是指债权人的权利和债务人的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它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还可以是知识产权。(3)债的发生根据

20债的发生根据是引起债的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能够引起债的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种: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五、诉讼法1。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2)严格遵守法律程序。(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4)依靠群众。(5)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6)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7)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8)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9)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10)审判公开。(1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12)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13)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14)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15)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16)实行刑事司法协助.2。刑事诉讼程序(1)立案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对自己发现的案件材料或者控告、举报、报案、自首等材料,依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2)侦查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3)提起公诉提起公诉是指依法享有刑事追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审判机关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活动。(4)第一审程序第一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或者对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审理的程序.《刑事诉讼法》第18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①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②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③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5)第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重新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或者在重要的程序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2)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提供便利和保障。(3)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外国公民与中国公民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对等原则,即在外国法院限制中国公民民事诉讼权利的情况下,中国法院也相应地限制该国公民或企业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

21(4)法院调解原则。法院调解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组织双方当事人依法定程序对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并通过协商达成协议的行为准则。(5)辩论原则。(6)诚实信用原则。4。民事诉讼程序(1)第一审普通程序普通程序由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和裁定等几个阶段构成.(2)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第一审简单的民事诉讼案件所适用的审判程序。(3)第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对一审人民法院所作的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审判程序.第二审程序因当事人上诉而发生,因此也叫上诉审程序。(4)再审程序再审程序是当事人、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基于法定的事实和理由认为确有错误,申请、提起和决定对相应的案件进行再审,从而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而适用的审判程序.5.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系指由行政诉讼法确认和体现的,在整个行政诉讼过程中,或在行政诉讼的主要阶段起指导和规范作用的准则.行政诉讼法特有原则主要有:①复议当事人选择原则;②具体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③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④不适用调解原则;⑤司法变更限制原则;⑥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6。行政诉讼的范围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行政相对人对下列九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所提起的诉讼:(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的;(9)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22下列事项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7。行政诉讼的程序(1)行政诉讼一审程序行政诉讼一审程序是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它由依次相互衔接的四个阶段构成,即起诉、受理、审理、裁判。(2)行政诉讼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从当事人提起上诉开始.上诉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判决、裁定而请求上级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要求撤销或改变原判决、裁定的诉讼行为。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8。行政诉讼的裁判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可视不同情况对行政案件作出以下几类判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或有效、违法或无效的判决.《行政诉讼法解释》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者驳回诉讼请求的,可以作出确认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1)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维持判决的适用条件为: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并符合法定程序.-—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判决撤销被诉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即人民法院作出的要求被告重新作出某种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从《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来看,重作判决不是一个独立的判决,它是依附于撤销判决的一个从判决。重作判决的作出适用两个条件:(1)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判决;(2)同时认为如果被告不重新作出行为(新的行为)就不利于维护国家的利益或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要求行政机关履行义务的判决.即人民法院作出的要求被告履行某种职责的判决,其实质是对被告不作为行为的一种强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履行判决的适用条件如下:(1)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如公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侵害时,公民请求公安机关提供保护,公安机关拒绝。(2)被告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即被告虽表示愿意履行职责,但履行不及时。人民法院作出履行判决时,应在判决中明文规定最后的履行期限。—-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行政诉讼法》第54条对变更判决的适用范围作了严格的限定:变更判决只适用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责令行政机关赔偿的判决。这种判决可以单独作出,也可同其他判决一并作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赔偿判决的适用条件为: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3行测常识判断考点:宏观经济知识储备公职类考试向来是视角宽广、高屋建瓴,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们一定要掌握一些宏观经济类相关知识,这是未来成为公务员必懂的基础知识之一.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1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中公。教育版权。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3。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4

25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总支出水平过低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如举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以此同经济衰退进行斗争。反之,政府则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4.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如国库券、公债等),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5。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必须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规定数额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6.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再贴现政策包括:一是“抑制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二是“扶持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以放宽贴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地理常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我国地貌旅游资源地貌指的是地表起伏的形态,也称为地形。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地貌旅游资源。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只有29%的面积是陆地.因此地球表面的地貌分为海洋地貌和陆地地貌两大类。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地貌旅游资源基本上是陆地地貌。1、根据形态结构,地貌划分五大地貌类型:(1)、平原一般是指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内部相对高差在50米以下的地形区。平原给人以平阔畅达的美感,一些河流冲积平原又往往是人类从远古以来的主要栖息地,不仅其自然风光美丽,而且人文景观荟萃,城乡繁荣发展,因此多具较好的旅游价值.(2)、高原通常把海拔超过500米(在我国通常超过1000米),面积较大、地面起伏平坦的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以其高亢、辽远 的空间美感,以及特殊的高原气候、自然环境和民俗特征,给人带来特殊的体验和神秘感,由此具有观光 、休养、考察、探险等多种旅游价值。(3)、山地 通常把海拔超过500米,坡度较陡的地形称为山地。山地是五大基本地貌中最富有多样性造型的自然景观资源,雄、奇、险、秀、幽及其组合变化,是山地景观地貌的主要审美特征。(4)、丘陵通常把海拔高度低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缓的地形称为丘陵。丘陵起伏比山地和缓,但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26因此丘陵部分地具有山地的旅游价值,同时有可能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景观.丘陵也容易被开发成果园和茶园,发展观光农业条件最好。(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相对高差一般在500米以上的地貌类型.盆地往往是众水汇集之地,多具有与冲积平原相类似的旅游价值.四川盆地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2、按照地貌的不同成因,又可把地貌分成岩溶地貌、熔岩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流纹岩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等等.不同成因的地貌具有各自不同的美感,都可以被开发成旅游资源。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一、我国地貌特点(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陆地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而且绝对面积都很大。地貌类型的多种多样,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貌旅游资源,非常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二)、山区面积广大在我国,人们通常把高原、 山脉和丘陵合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山区面积广大,虽然给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山区的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自然生态相对良好,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条件。(三)、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变化的总特点.我国地势大致是西部高东部低,呈现出三级阶梯分布特征.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形区,成为“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以东以北,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是地势的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主要是一些高原和盆地。此线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为地势的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地形为主,并有低山丘陵地形分布。 我国东西这种巨大的高差,造成我国东西不同区域之间的巨大自然环境差异,也必然造成巨大的人文环境差异。另外,巨大的高差、尤其是相邻地区之间高差的悬殊性,使我国多奇景和险景。二、我国主要地形区(一)、主要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也被称为风景的骨骼,往往成为地形区的界线。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走向。我国山脉以东北-———西南和东西走向居多。1、东西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列五条:北列是天山和阴山;中列是昆仑山和秦岭;南列是南岭。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列七条: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中列是长白山和武夷山;东列是台湾山脉。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4、南北走向的山脉 主要也有两条:贺兰山和横断山。5、弧形山系 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巨大的弧形山脉,绵延于我国西南边境,并和横断山脉等相连接,构成巨大的弧形山系。(二)、四大高原我国高原面积分布很广,著名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青海和西藏的全部,故名青藏高原.高原还延伸到四川省西部和云南省西北部。主要特点是:地势高,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雪山冰川广泛分布;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拉萨是全国有名的日光城;地热资源丰富,有许多温泉和沸泉;高原上还有许多湖泊,较大的有青海湖和纳木错;高原的冰雪融水成为许多大河的源头,比如长江、 黄河、雅鲁藏布江、南亚的印度河等.

27这些独特的条件,蕴含着大量特殊的旅游资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发现,藏族地区独特的宗教与民情,都更使青藏高原成为旅游者心中的向往之地。随着青藏铁路的建设,青藏高原的旅游业一定会越来越兴旺。2、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原地区,祁连山以东,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包括山西省的全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一部分。这里是全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最深厚的地方。主要特点是: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尽管从自然生态的角度,黄土高原被破坏的比较严重,但是那粗犷的高原面,古朴的窑洞民居,悠久深厚的民族文化,热情豪放的民风,使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民族寻根问祖、追求民族古老文化、体验中原古朴民风的旅游胜地。 3、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的北部,它是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东起大兴安岭,西南到祁连山。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甘、宁、冀三省区的一部分.主要特征是:辽阔坦荡;东部为温带草原,西部荒漠、沙漠、戈壁广布。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粗犷豪放的蒙古民族风情,成为其主要的旅游吸引因素。 4、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东部和贵州省的大部分。主要特征是:地面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多深切峡谷如云南虎跳峡等;石灰岩广泛分布,多典型的岩溶地貌。这些形态各异的岩溶地貌,加之高原上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使云贵高原具有很多的旅游胜地.(三)、四大盆地我国有四大盆地,由于所处海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不同,它们的特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1、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这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主要特征是:内部沙漠广布,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有30多万平方千米;周边山前地区多绿洲,是重要的农耕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曾经被称为是死亡之海,不可逾越,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征服它,这种向大自然挑战、带有探险性质的旅游活动,越来越频繁。大漠风光和绿洲田园,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返璞归真的一种向往。2、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这是我国面积第二大的盆地.主要特征是:有较大面积的沙漠,多为半流动的性质;典型的风蚀地貌广布。北疆的乌尔和,因其典型的雅丹地貌,成为远近闻名的 “魔鬼城”。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个大咸水湖,后来随着地势的抬升,高原变得越来越干旱,大咸水湖就变成了大干盐湖.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因为它蕴含有大量的盐类,被称为“万丈盐桥"。同时还蕴涵有大量的煤炭、 石油、钾盐和铅锌矿等矿产. 4、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的西部。这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也是我国最富饶的盆地.主要特征是:天府之国,物产富饶;长江干流穿过,支流众多,水热资源丰富;名山秀水,加上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四川盆地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盆地。(四)、三大平原

28我国有三大平原,分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由于面积广大,开发历史悠久,城乡经济繁荣,是我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1、东北平原在我国东北,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主要特征是: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地处温带地区,冬季有积雪覆盖的北国风光;广泛分布有肥沃的黑土,是我国春小麦、高粱、玉米和大豆的主要产区。2、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北邻燕山,南到淮河,西侧是太行山,东邻黄、渤二海.包括冀、鲁、豫三省大部和京津平原地区,苏、皖两省一小部分。主要特征是:是我国第二大平原,由黄河、海河和淮河冲积而成;是我国最重要的棉麦产区。3、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分布于长江干支流两岸地区.包括鄂、湘、赣、皖、苏、浙的一部分和上海市的全部。主要特征是: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山水秀丽;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有“水乡泽国”之称;盛产水稻和淡水鱼类,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在我国东部阶梯上,还分布着我国的三大丘陵。它们是东南丘陵、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三大丘陵中海拔较高、植被覆盖良好、人文景观丰富的一些山地,往往成为名山。三大丘陵是我国名山最集中的地方。像东南丘陵中的黄山、庐山、九华山、雁荡山、武夷山、衡山、张家界等等;山东丘陵中的泰山、崂山等;辽东丘陵中的千山等。三、开发现状和前景(一)、开发历史悠久,历来是旅游资源之重点。(二)、精品倍出,居世界重要地位。(三)、开发前景广阔。地理常识—-我国水景旅游资源水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水的环境效应水滋润万物生长,有水的地方,生机盎然.对一个旅游景区来说,只有山水明媚,生机盎然,才会使人感觉舒畅。水不仅使空气湿润,还能调节温度,净化美化环境,因此是大自然的美容师和大自然的空调器.2、水的构景功能水作为旅游资源是构景的基本要素。无论是江河湖泊,还是飞瀑流泉,本身就可以形成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同时水作为流动的形体,能够增加景区其他构景要素的活力与美感。所谓“山得水而活”就是这个道理.水和山,水和动植物,水和建筑物有机结合,相映成趣,构成景区优美的风景组合。3、水的康乐作用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一些温泉,矿泉,由于其含有的微量元素,加之洁净无污染,无论是饮用还是疗养,都对人体健康有益.一些水域还可以开展多种娱乐运动,如游泳、沐浴、垂钓、 水球、划船、帆板 、冲浪、潜水等等。4、水的交通作用江河、湖泊和海洋,一般都具有水上交通的作用,可以弥补其他交通方式之不足,也可以因此增加旅游情趣,使旅游者更好地领略景区自然或人文环境之美。海滨旅游资源一、“三S”景观所谓“三S”

29景观,指的是海滨的阳光(SUN)、海水(SEA)和沙滩(SAND).因英文中,这三个单词均以S开头,故名“三S”景观.在现代旅游业中,“三S”景观已经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资源,很多拥有“三S”景观的国家,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像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二、我国主要海滨旅游胜地我国沿海各省市基本上都具备“三S”海洋旅游要素,而且因为我国跨纬度广,因此我国的海滨旅游资源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加上不同的海岸地貌,使我国的海滨旅游资源呈现出多姿多彩、类别丰富的特点。目前,我国由北往南,已经形成了数以百计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有些还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主要有:大连、 兴城、北戴河、青岛、连云港、舟山、厦门 、汕头、湛江 、北海、三亚 以及台湾的台北和台南等地。我国海滨旅游还有一些特殊的项目,如我国杭州湾的钱塘观潮,历史悠久,钱塘大潮早已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近年来大连等许多城市建立海底世界,海南三亚及广东电白放鸡岛等地建立潜水观光旅游点等等,这些崭新的海滨旅游项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旅游活动.在我国山东蓬莱和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等地,有时还会看到海市蜃楼奇景.地理常识——我国湖泊旅游资源(一)我国湖泊概况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我国是世界上湖泊众多的国家,天然湖泊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有2800多个,总面积达8万平方千米.此外还有大量的小型湖泊,众多的人工湖泊即水库。(一)、湖泊类型湖泊的类型很多,按湖水的矿化度,可分为淡水湖(矿化度小于1克/升),咸水湖(矿化度在1—35克/升)和盐湖(矿化度大于35克/升);按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可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按成因,可分为河迹湖、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火口湖、冰川湖、风蚀湖以及人工湖泊等.1、河迹湖是因河流改道而形成的湖泊,水质一般为淡水。我国五大淡水湖多为河迹湖。2、构造湖因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为构造湖。一般湖泊较大,湖水较深.我国云贵高原的湖泊大都为构造湖,如著名的滇池、洱海、抚仙湖等。3、堰塞湖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东北地区分布较多,如黑龙江省的镜泊湖、五大连池,都是火山熔岩堵塞河道形成的.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4、海迹湖又称?湖,是古海湾封闭而成的湖泊。太湖和杭州西湖是较典型的海迹湖。5、火口湖是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吉林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著名的火口湖,它位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峰顶,水面海拔约2200米,故称天池。面积9。2平方千米,最大湖深312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6、冰川湖因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成湖。如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美国加拿大之间的五大湖,就是典型的冰川湖。在我国,这类湖泊多分布在西部高原高山地带,但大多为一些不知名的小湖。新疆北部的喀纳斯湖是典型的冰蚀冰碛湖。有人认为新疆天山天池也是一个冰川湖,它湖面海拔近2000米,紧依博格达雪峰,湖峰相映,美丽异常,因此传说为西王母的“

30瑶池仙境”.7、风蚀湖因风蚀洼地积水成湖.这类湖泊大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风力较强又很干旱的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敦煌的月牙泉比较著名.8、人工湖我国的一些水库,由于面积较大,周围风景优美,也成为风景名胜.如北京附近的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辽宁抚顺的大伙房水库;吉林的松花湖;浙江千岛湖;湖北的丹江口水库、葛洲坝水库;深圳水库等等。(二)、主要分布我国湖泊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全国湖泊比较集中分布在五大湖区。1、东部平原湖区这是我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湖泊星罗棋布,大多为河迹湖、构造湖及古?湖.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里。本区不少湖泊还因人类盲目的围湖造田而消失。这不仅使湖泊对江河水量调节作用日益缩小,导致洪灾频繁,而且殃及生态环境,使湖内外大量生物资源消失,也使其旅游价值遭到破坏。2、青藏高原湖区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0%以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湖群.这里的湖泊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深度一般较大,冬季结冰期也长。因为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湖水依赖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量一般不大,干化现象明显.其中较有名的有西藏的纳木错和青海的青海湖。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海拔为4600多米,面积有1920平方千米。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面积达4000多平方千米,为一咸水湖.湖西北的鸟岛,是我国著名的鸟类自然保护区.3、蒙新内陆湖区本区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由于蒸发量超过湖水补给量,湖水不断浓缩,发育成闭流性的咸水湖和盐湖。尤其是发育在沙漠地区的风蚀湖,多具有面积小、湖水浅、雨季成湖、干季干涸等特点.4、东北湖区东北山地、平原地处我国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夏季多雨,湖泊水量丰富,冬季长而寒冷,湖水冰冻期长。本区山区湖泊多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如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德都县的五大连池,长白山地区的白头山天池,都属于这一类湖泊。东北的湖泊大多具有灌溉、 航运、发电和水产养殖等多种效益.此外,在一些沼泽湿地上,还点缀着一些大小不等的湖泊,当地称为泡子。5、云贵高原湖泊本区湖泊多为构造湖,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地区,以中小型淡水湖泊为主.著名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等。湖深水清,冬季不结冰,并以风景佳丽闻名。地理常识——我国的园林旅游资源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 一、发展简史(一)、我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商周时的园林叫做“囿”,是供帝王、后妃、大臣及奴隶主贵族们游览、观赏及打猎的地方。从商周到秦代,“囿” 的范围一般都很大,《孟子》中记载,周“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囿”中饲养珍禽异兽,栽种名贵花木,还要修建大量的楼台殿阁,供统治者享受。

31(二)、秦汉时期大筑宫苑秦汉时,帝“囿"改称“苑"或“苑囿"、“宫苑”.“苑囿”就是古代的帝王园林。秦汉时期“苑囿”规模极大,如《三秦记》中记载,秦时在咸阳筑上林苑, “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 汉武帝把秦的上林苑又扩大充实,在园中建离宫七十余所,名花异草、珍禽异兽莫不具备。汉武帝又经营了规模更为宏大的甘泉苑,周围五百四十里,苑内宫殿楼台不下百余处。他还在建章宫内开辟了太液池,池中造海上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开创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主要模式,此种造园手法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模仿,延续了两千多年.(三)、魏晋的转型时期这一方面是受我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动荡,玄学受崇。这一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受宗教玄学思想的影响,当时贵族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解脱,陶醉于山水园林之中,尤其钟爱自然山水。 (四)、唐宋为成熟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林,都规模空前。唐时的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宋时的艮岳等,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辉煌。 (五)、明清时期为造园高峰明清时期造园艺术达到高峰。这一时期,一是造园理论成熟.明末吴江人计成是我国杰出的造园艺术家,他著的《园冶》一书,是我国最杰出的一部造园艺术专著,从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等十个部分,全面评述造园手法艺术和经验技巧。二是园林规模前所未有。 二、中国园林特点 概括起来主要为三大方面:一是崇尚自然,二是追求三境,三是构景手法多样。(一)、崇尚自然中国园林艺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山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式造园艺术的基本准则。 (二)、追求三境造园三境是指生境、画境与意境.所谓生境,是要求园林体现自然之美,符合自然之趣,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所谓画境,是要求园林要有诗情画意,要像绘画一样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使游人感到身在园中,宛在画中;所谓意境,是指情景交融,园林的客观形象(境)要能表达出人的主观情感(意).(三)、构景手法多样中国园林的构景手法很多,在宏观与微观上,在各个环节上,都采用各种巧妙的手段表现自然,极力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主要构景手法有抑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移景等.所谓抑景就是要把好的景色藏在后面,不要让人一览无遗,而是要欲扬先抑,使人有“柳暗花明”之感. 对景是要求园林各景点的对面要有景可看,能够从甲点观赏已,从已点观赏甲.框景是用门窗或花木等合成景框,将远处景物包含其中,使景物看起来就像画框里的画面,极大地加强景物的美感。 漏景一般是采用漏窗,透过窗隙,看窗外之景。这种仅见斑驳迷离之部分,不能一览无余的视觉效果,可以加强景物的神秘感与吸引力。借景在我国园林构景手法中极为重要,它指的是把园外景物巧妙组合到园内来,以充实园内空间,丰富园内景色,使园内外景色融为整体。 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之借。

32三、中国园林的成就 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极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就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艺术成就斐然,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数量多,分布广(二)、集各种艺术之大成 (三)、是世界园林三大流派之一(四)、是中国“文化四绝”之一 世界园林三大流派 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写意自然山水型,“师法自然高于自然",追求造园三境,以山水为中心,在选址、布局、以及建筑细部处理上,都能够和周围环境相和谐,都能获得如身处大自然的艺术效果,同时又能体现出造园者的思想情趣。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被形象地称为是“诗人的园林”。 西方园林则不然,它并不以追求自然为最高宗旨,也不像中国古典园林那样具有个人创造性.而是追求理念,追求严整对称.园林大多呈现几何图形,在壮丽的主体建筑前方,有突出的轴线,轴线上设很大的水池,水池往往也呈几何图形,并多有大理石雕像和喷泉。轴线两侧会配置大面积的花圃草坪,都呈几何图形,甚至将树木、绿篱都修剪成几何图形,称为绿篱雕刻。正由于西方园林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故被称为是“哲学家的园林”。中东园林又称为西亚园林,(实际上还是称为中东园林更合理,因为埃及的园林也在其中,而埃及并不属于西亚只属于中东。)因为这些地方干旱少雨,因此园林特别注重水的利用,即用水造景。园林大多采取封闭空间形式,四周围以建筑物,其内种植花木,布局呈规则形状,并常以五色石铺地,构成抽象规则图案,这显然与中东地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有关。 中国“文化四绝” 山水画、烹饪、京剧 、园林地理常识——我国气象、气候和动植物旅游资源气候与旅游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它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但太阳辐射始终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气候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通常是用气温、降水、气压和风等因素的状况来表示的。一个地方的冷热干湿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地的植被生长和动物的种属,也影响到当地的土地资源状况和水资源状况,是一个地方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还决定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种类,影响到民居的结构形式,甚至于民间的服饰与饮食都与气候密不可分.气候还决定一个旅游地的旅游淡旺季。旅游者外出旅游,多数会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最佳气候时节,以达到最佳的旅游效果和旅游享受。一般认为,当气温在10℃———-23℃,相对湿度在65%——85%,风速在2米/秒左右,人体感觉舒适,为康乐气候.特殊的气候环境还能提供特殊的旅游项目。像寒冷地带冬季的滑冰、滑雪,山地气候夏季的避暑、休闲、疗养等。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广大,各地纬度分布、距海远近、地形地势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形成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一、我国气候特点(一)、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60个纬度(北纬4°—北纬53°

33),各地所获热量不同,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五个温度带.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各地降水量差异大,又分成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等四个干湿区。再加上约占全国面积1/4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成为“世界屋脊"形成典型的高山气候,更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二)、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分布面积广,都在东部地区;热带季风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一些地区分布,但面积不大。二、我国气候旅游资源分布我国上述气候特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气候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多彩的国家之一。大体上可将我国气候景观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类型区,各类型区内又因为所处温度带和干湿状况组合不同,以及地形地势的差异,形成更为复杂多样的气候景观类型。(一)、东部季风区在我国,习惯上把夏季风所影响的范围和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到或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二者之间的界线大体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横穿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东南一侧为季风区,西北一侧为季风区。东部季风区中,由于各地纬度及地形差异,气候景观也有很大不同。1、岭南地区主要包括两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这里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景观区,是全国热量和水分最充足的地方。林木葱茏,四季花开,沿海椰林沙滩,四时风景宜人。农业生产以水稻和甘蔗为主,乡村可见到传统的干栏式住宅。2、长江流域季风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丘陵等地形区。这里是世界上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一年都可以进行旅游。但夏季因为气温高,往往成为其旅游淡季。“蜀犬吠日”昆明是我国的春城长江沿岸“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3、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闷热多雨,都不是旅游的理想季节。9、10月份,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旅游的黄金季节.另外,4、5月份,春暖花开,大地一派生机,是春游的高峰.所以本区旅游有春、秋两个旺季,有冬、夏两个淡季。但因春季多风沙,旅游条件不如秋季。4、东北地区这里绝大多数地方属于中温带,有少量的寒温带和暖温带。除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降水较多,为湿润地区,其余皆为半湿润地区。本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虽然不像黄河中下游地区那样闷热,但有些天数气温也会达到35℃以上,因此冬夏都不是旅游的最佳季节。春秋两季比较短,但气候适宜,都是旅游旺季。本区冬季长达半年以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为了使冬季旅游淡季不淡,近年来各地都积极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像吉林省举办的“雾凇节",黑龙江省开发的滑冰场、滑雪场、狩猎场,还有冰雪节,每年都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二)、西北内陆区

34本区主要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温带草原景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火洲”“寒极"滑沙、响沙、沙雕(三)、青藏高原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一个非常独特的气候单元---—高寒气候区.这里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但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太阳辐射强,日照长。西藏的首府拉萨,是我国有名的“日光城”。青藏高原的农业为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牧业主要饲养牦牛.牦牛身矮体健,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纯朴的藏乡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再加上明媚的高原风光,使这里成为很多游客的向往之地。地理常识—-我国城市、建筑与工程类旅游资源城市旅游资源一、我国城市与旅游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又是泱泱大国。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就开始有城池建设。从夏商以来直至现代,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变化,既给我们留下大量的故城遗址,又有历代遗留的历史名城,还有大批的现代化都市。因此,我国城市旅游资源数量众多,蕴涵丰富.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的国家.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上,最早记载了王都规划的模式。(一)、城市模式在世界城市建设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欧洲模式,一种是中国模式。欧洲模式的城市特点主要有:1、圆形的城市.城市有一个明显中心,包括广场、教堂、市场、政府机构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城市便由此中心逐渐向外发展,形成一个大体呈圆形的城市.2、放射状的道路。道路从圆形的城市中心广场出发,呈放射状向各方向延伸,相隔一段距离修建一条环形道路,所以鸟瞰城市,好像一个个巨大的同心圆。3、一般没有城墙.4、主要建筑材料多为石材。5、同心圆似的平面布局.中国模式的城市特点主要有:1、方形的城市.城池平面呈方形,周长多少、城门多少要根据城市的等级而定。2、纵横交织的道路.城市道路为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经纬交织把城市分成方形网格.3、一般有城墙和护城河。中国古代城市十分重视城防建筑。城市又称城郭,在旧时其实指的就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一重称为“城”,外面的一重称为“郭"。4、主要建筑材料多为木材。5、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俯瞰城市好像一个巨大的棋盘,这种结构最便于将城市分片管理。(二)、城市旅游优势首先,一座城市的兴建,必然要尽可能选择自然环境较理想的地点。其次,城市各种人文资源众多。第三,很多城市具有自身的特色.第四,城市各项旅游条件设施完备.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35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某一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或兼有风景名胜的城市。这些城市因为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或在某些方面独特的风格特征,因而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某些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一直是旅游热点城市。我国从1982年至1993年,分三批先后确定和公布了99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作为旅游资源,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类。(一)、六大古都洛阳、西安、开封、北京、南京、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如果加上殷墟安阳,便成为七大古都.)洛阳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东周、东汉、北魏、隋、唐、等九个朝代,为九朝古都。白马寺、龙门石窟、牡丹之乡.西安陕西省关中平原,渭河南岸。西汉、隋、唐等十余个朝代,前后历时千余年。大、小雁塔、碑林、钟鼓楼.开封河南省豫东平原,黄河南岸。魏国、北宋、金。相国寺、铁塔、龙亭、禹王台。北京我国首都,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元、明、清.故宫、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香山、卢沟桥。南京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六朝、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为十朝都会.玄武湖、秦淮河、明孝陵、中山陵。杭州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吴越、南宋西湖、六合塔、灵隐寺、岳坟岳庙。(二)、文化名城指人杰地灵、环境优雅、具有特色文化景观的历史名城.如以“三孔”著称的山东曲阜,以鲁迅故居著称的浙江绍兴等;有文化景观和山水景观相得益彰的苏州、杭州、济南、桂林、岳阳、昆明等;有以古城风貌或特色民居著称的如山西平遥、祁县、云南丽江等。(三)、革命纪念地包括自鸦片战争以来具有突出革命历史意义的历史名城.如贵州遵义、陕西延安、以及上海、武汉、南昌、广州等.(四)、少数民族文化名城历史上或现代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以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著称,如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日喀则、内蒙古呼和浩特、云南大理等。地理常识--我国的宗教与陵寝旅游资源佛教旅游资源 

36佛教在世界上的传播,主要有三条路线 :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北传佛教是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所以也称为汉传佛教;南传佛教是从古印度向南,传入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于巴利语;藏传佛教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传入西藏,与当地苯教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其经典属于藏语。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历史上佛教传入中国有两个重要事件:“伊存授经”与“永平求法"。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来到长安,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东汉明帝永平8年(公元65年),东汉明帝刘庄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史称这一事件为“永平求法"。(一)、佛寺 伽蓝七堂。伽蓝为梵语,即僧园或僧院。七堂随宗派不同而各相异,以禅宗为例,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 天王殿,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为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四大天王衣身颜色和手中法器各不相同: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拿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右手托宝塔,左手缠龙;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持宝剑;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握银鼠。佛教认为四大天王分别护持东西南北四方.大雄宝殿,为佛教建筑之主殿,其内所供佛像有所不同。有供“三身佛”者:中间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右为应身佛—---释迦牟尼;有供“横三世佛”者:中间是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有供“竖三世佛”者:中间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左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为未来佛-—-—弥勒佛。方丈室和藏经殿等 (二)、石窟 石窟即是石窟寺,是佛寺的一种,为古代佛教徒就山崖开凿而成的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 我国有100多座石窟,最著名的有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石窟 ”.此外还有享誉世界的重庆大足石刻,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摩崖造像等。著名的四川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开凿于唐代,通体高71米,为一座弥勒坐像,是中国最大的佛教石雕像。中国的石窟艺术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敦煌石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以及乐山大佛,均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三)、佛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梵语称浮屠,原用于存放佛(释迦牟尼)的舍利,后演变为寺院的标志性附属建筑 因佛教以奇数代表清白,故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佛塔用木、砖、石、琉璃等材料建造,形势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类型。1、楼阁式塔这是我国古塔的主流,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中空,可攀登远眺。此类佛塔著名的有:(1)、陕西西安大雁塔 (2)、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苏州的虎丘塔、杭州的六和塔、开封铁塔、河北定州开元寺了敌塔等,也都是楼阁式塔中的佼佼者。 2、密檐式塔

37是以外檐层数多且间隔小而得名.其特点是塔身第一层非常高大,以上各层之间距离很短,塔檐层层重叠.这种塔大都是实心,一般不能登临。著名者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云南大理千寻塔、西安小雁塔、北京天宁寺塔、辽阳白塔、锦州大广济寺辽塔等。3、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元代以后,为藏传佛教所常用。这种塔也是高僧墓塔的主要形式,或作为园林名胜的点缀物。著名的有:北京妙应寺白塔、北京北海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扬州瘦西湖的白塔等. 4、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塔是在一个高台子(宝座)上建有五个正方形密檐小塔,供奉“金刚界五佛"。我国现存金刚宝座塔仅有十来处,大都是明清时期建造的。较著名者有: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云南昆明妙湛寺金刚宝座塔等。第二部分:判断推理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图形推理知识点储备一、概念简述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公职类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38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数量类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二)位置类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三)样式类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二、思路分析图形推理题中,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种差异。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请你认真观察两套图形的相似性,然后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正确答案不仅应使两套图形表现出应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做图形推理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出第一套图形中的规律。找到规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去.要找到其规律,观察图形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笔画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转、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求同等等。要观察的要素也许不是很多,但其运用起来特别是复合运用的时候,其规律就可以千变万化。应试者应当以观察要素为根据寻找其变化,从而发现其规律,再运用到第二套图形当中去,得出正确答案.下面我们以几种比较常用的规律为例,具体地讲讲如何做图形推理题,以期抛砖引玉。只要考生可以举一反三,这种题型也不会太令人头痛.三、解题技巧1、仔细观察做图形推理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所给的两套图形。观察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笔画多少、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图形等等.2、找出规律这是解答图形推理题的关键.找规律,首先要立足于剖析第一套图形。有些简单的题,从第一套图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规律.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则需结合第二套图形具体分析。图形排列的规律是千变万化的,只要仔细观察其变化,最终肯定能发现其规律.3、选择正确答案找到规律以后,便可据以选择正确答案。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当然,最好是将所选答案去印证一下自己归纳出的规律。如果符合规律,则所选答案八九不离十;如果所选答案不符合自己确定的规律,则需再仔细琢磨琢磨。行测判断推理考点:联言命题推理知识点储备一、联言命题的概念复言命题是由逻辑联结词联结若干个命题而成的命题。构成复言命题的命题称为肢命题.根据逻辑联结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复言命题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四种.本节我们就先讲解下联言命题。

39联言命题是陈述事物同时存在的命题,一般的形式为“p并且q”,联结词除了“并且”之外还有:“……和……,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不是……而是……”。例如: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我都要考。这就是个联言命题,表示的是我同时要考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国家的公务员我要考”和“地方的我要考”是两个肢命题,称为联言肢。注意:并存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并存只是表示同时存在,转折、递进等都是并存关系。二、联言命题的真假关系一个联言命题的真假与其肢命题的真假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联言命题的肢命题间是并存关系,所以只有肢命题同时存在,都为真的时候,联言命题才为真;只要其中一个肢命题为假,这个联言命题就为假。简言之就是“全真才真,一假即假”.例题:北方人不都爱吃面食,但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如果已知上述第一个断定真,第二个断定假,则以下哪项据此不能确定真假?Ⅰ。北方人都爱吃面食,有的南方人也爱吃面食Ⅱ。有的北方人爱吃面食,有的南方人不爱吃面食Ⅲ。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南方人都爱吃面食A。只有ⅠB。只有Ⅱ C。只有ⅢD。只有Ⅱ和Ⅲ【答案详解】题干中“北方人不都爱吃面食”等值于“有的北方人不爱吃面食”;“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为假,意味着“有的南方人爱吃面食”为真。观察Ⅰ、Ⅱ、Ⅲ几个项,都是联言命题,要判定它们真假,就要充分利用其与其肢命题的真假关系“一假即假,全真才真”。Ⅰ中肢命题“北方人都爱吃面食"为假,所以Ⅰ假.Ⅱ中肢命题“有的北方人爱吃面食”和“有的南方人不爱吃面食”均推不出它们的真假,因此也无法断定Ⅱ的真假.Ⅲ中肢命题“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和“南方人都爱吃面食"也均推不出它们的真假,因此也无法断定整个联言命题的真假。所以,正确答案是D.三、联言命题推理如果一个联言命题为真,可以推出其任意一个肢命题都为真;同样,全部肢命题都为真,自然可以得到整个联言命题为真。由联言命题为假,若一个肢命题外的其他命题都为真,可以肯定这个肢命题为假;如果其中一部分为假,则不能断定其他命题的真假。“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我都要考”,这个联言命题可以进行如下推理: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我都要考=〉国家的公务员我要考;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我都要考=>地方的公务员我要考;国家的公务员我要考,地方的公务员我要考=〉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我都要考.四、选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选言命题是陈述事物存在情况的命题,事物的存在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组合,这种命题叫做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p或者q”,联结词除了“或者”之外还有:“……或……,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还有一种是表示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这种就称之为不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要么p,要么q”,联结词除了“要么……要么……"之外,还有“或……或……,二者不可兼得”。注意: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不能仅仅依靠联结词来区分,关键是要看其中各个肢命题能否同时成立:能够同时成立的就是相容选言命题,不能够同时成立的就是不相容选言命题。例如:“她或者考国家公务员,或者考地方公务员"中“考国家公务员”和“考地方公务员”是可以同时成立的,即她可以既考国家的又考地方的,所以这个命题是相容选言命题.

40而“你或者去面试,或者不去面试”中“去面试”和“不去面试”是不能同时成立的,即你不可能既去面试又不去面试,因此这个命题是不相容选言命题。五、选言命题的真假关系(一)相容选言命题真假关系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怎么来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假.还是要从定义入手,相容选言命题要求至少有一个肢命题为真,因此:如果选言肢有一个为真,则相容选言命题就为真;只有当选言肢都为假,相容选言命题才为假。简言之即“一真即真,全假才假”。那么,“她或者考国家公务员,或者考地方公务员”这个相容选言命题,只要她参加了一场公务员考试那么就是真的;只有她既没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也没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才为假。例题1:某单位要从100名报名者中挑选出20名献血者进行体检。最不可能被挑选上的是1993年以来已经献过血,或是1995年以来在献血体检中不合格的人。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所言及的报名者最有可能被选上?A。小张1995年献过血,他的血型是O型,医用价值最高B。小王是区献血标兵,近年来每年献血,这次他坚决要求献血C.小刘1996年报名献血,因“澳抗"阳性体检不合格,这次出具“澳抗”转阴的证明,并坚决要求献血D.大陈最近一次献血时间是在1992年,他因工伤截肢,血管中流动着义务献血者的血。他说:“我比任何人都有理由献血"【答案详解】题干中断定了一个相容选言命题,这个命题为真,则肢命题至少一个为真,即“1993年以来献过血的人”和“1995年以来在献血体检中不合格的人",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属于最不可能被挑选上的人。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大陈两个条件都不能满足,不属于最不可能被挑选上的人,所以最有可能被挑选上。所以,正确答案是D。例题2: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被告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或作案动机上提供伪证。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断定中推出?A。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被告作案时间上提供伪证B。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被告作案地点上提供伪证C.在被告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或作案动机这三个问题中,至少有一个问题,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伪证D。以上各项均不能从题干的断定推出【答案详解】由题干中的逻辑联结词“或”,可以知道题干是一句相容的选言命题.根据相容选言命题与其肢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可以知道,只要一个选言肢为真,则可以推出整个相容选言命题为真;由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可以推出至少有一个选言肢为真,但是却不能推出是哪个选言肢为真。因此选项A和B都是不正确的。选项C具有很大的迷惑性,C项的错误在于三分之二陪审员有可能是分别认为三个选言肢正确的陪审员加起来的总和。因此排除C选项.所以,正确答案是D。(二)不相容选言命题真假关系由于不相容选言命题要求只能有一个选言肢为真,因此:如果选言肢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则该不相容选言命题是真的;如果两个选言肢都是真的或者都是假的,则该不相容选言命题是假的。简言之即“有且只有一真才为真;同真或同假时均为假”。

41例题:某司机驾驶违章,民警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司机说:“我不同意。”那么,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哪项他必须同意?A。扣照,但不罚款B。罚款,但不扣照C.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D.承认错误,下次不再违章【答案详解】“要么扣照,要么罚款”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司机不同意这个说法,即该命题为假。而不相容选言命题在前件和后件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时均为假,即“既不扣照也不罚款或扣照且罚款”,再根据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可知C项是正确的。因此,答案选C。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削弱型推理知识点储备一、削弱型题目题型特点在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削弱型题目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属于削弱型题目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削弱型题目的题型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的选项.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有下面几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结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对上述论述提出质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如何判断一个题目是否为削弱型题目呢?主要是根据题目的提问方式,提问中包含“削弱”、“质疑”、“反驳”等字样的一般都为削弱型题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的题目要求选出“最能削弱的”,有的则是“最不能削弱的”,但是无论提问方式怎样变化,其解题方法是相同的。二、削弱型题目解题步骤削弱型题目是以分析题干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为主的一类题目,一般来讲,题目本身直接要求削弱论据的较少,大部分题目是要求削弱结论或论证。而要反驳或削弱结论或论证,可以通过削弱论点、削弱论据或削弱论证方式来达到目的。通常来讲,一个论证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削弱,具体采用哪种削弱方式需要针对不同的题目进行不同的思考。无论正确选项使用的是哪种削弱方式,解答削弱型题目一般都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对近几年公务员考试题目的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削弱型题目不仅仅是单纯地考查削弱论据或论点,而且还考查了选项之间削弱程度的比较。即选项中有多个选项能够削弱题干论证,这就要求考生要深入分析题干和选项,注意把握各种削弱方式之间削弱程度的不同。三、削弱型题目的削弱方式(一)削弱论点如果是直接削弱论点,那么首先要搞清楚题干中的论点是什么.有时题干中会出现两种观点,此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反驳或削弱的是哪一个观点,然后结合选项选择出正确答案.削弱论点可以直接否定论点;也可以通过举反例来削弱论点。我们来看下面几道例题:例题1:

42某项调查研究表明,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更喜欢通俗唱法的歌曲,而对美声、民族等唱法不感兴趣。美声、民族等唱法正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下列哪个正确,最能对以上结论构成有效的反驳?A.许多中年人喜欢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B。一些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年轻人更喜欢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C.流行音乐不仅给年轻人带来娱乐,还能更真切地表达其想法和意愿D。调查表明,美声和民族唱法在80年代以后的流行程度反而稳步上升了【答案详解】题干的结论是“美声、民族等唱法正逐渐被时代所淘汰”。D项则指出说明美声民族唱法不仅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反而流行程度提高了,直接削弱了题干的结论;A项说的是中年人,与题干无关;B项仅通过一部分人的喜好,不能削弱题干结论;C项属于无关项。因此,答案选D。例题2: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安全性能要好于旧型发动机。在新旧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同时被销售的第一年,旧型发动机的销量超过了新型发动机,该制造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下面哪项如果正确,会最严重地削弱制造商的结论?A.新型发动机和旧型发动机没有特别大的价格差别B.新型发动机可以被所有的使用旧型发动机的飞机使用C。私人飞机主和航空公司都从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这里购买发动机D。客户认为旧型发动机在安全性能方面比新型号好,因为他们对旧型发动机的安全性了解更多【答案详解】制造商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理由是制造商开发的新发动机安全性好于旧发动机,但是销量却不如旧的好。要削弱制造商得出的结论就要指出客户在购买发动机时优先考虑其安全性,D项恰好说明客户由于对新发动机安全性不了解,所以才没有买新的发动机,严重削弱了题干结论;A项是说二者价格上的差别,是无关项,不能削弱结论;B、C两项都没有从安全性与销量的关系上来论述,不能削弱结论。因此,答案选D。例题3:因为化纤是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生产化纤会产生许多污染物,要用掉许多能量和水,而且化纤垃圾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速度很慢,所以一般人都认为穿着纯棉织物要比使用化纤物更环保.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会对上述观点构成最强有力的质疑?A。最新的化纤纤维在外观、手感、吸湿性等方面与纯棉织物没有什么明显差别B.科学家正在研究回收、利用、处理化纤垃圾的新办法C.纯棉织物价格比较高,占人口多数的工薪阶层和农民想穿也穿不起D.棉花是使用农药最多的农作物,世界上的杀虫剂25%被用于棉花种植【答案详解】题干中的论点是“穿纯棉织物要比使用化纤物更环保”,论据是“化纤是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会产生许多污染物,化纤垃圾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速度很慢”.要削弱题干结论,则需要说明纯棉织物同样也是不环保的即可,D项正好说明了这一点。A项和C项属于无关项;B项也不能削弱结论。因此,答案选D。(二)削弱论据论据是推出题干结论的依据,如果能够削弱论据,那么也就可以削弱论证了。一般来说,通过削弱论据来削弱题干,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1.驳斥样本选择的科学性

43如果论据的形式是问卷、调查、实验和研究,往往是通过驳斥样本选择的科学性来削弱它,其表现形式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样本数量不足;②样本不正确、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不够。例题4:有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级女声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最近某学院的一项问卷调查报告表明,在3500份寄回问卷调查表的老年人中,83%的老年人说自己非常喜欢看超级女声这个节目。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该学院的问卷调查缺乏权威性,其准确度值得商榷B.填写并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很可能是对超级女声感兴趣的老年人C。有少数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实际上还不到六十岁D.大部分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同时喜欢看其他娱乐节目【答案详解】题干的结论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女不感兴趣的说法不正确",其论据是“在3500份寄回问卷调查表的老年人中,83%的老年人说自己喜欢看超女这个节目"。即得出结论的论据是调查问卷的结果,因此可以从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来考虑。B项说明对超级女生不感兴趣的老年人可能没有寄回问卷调查表,则选择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所得的统计数据也就不可靠了,即通过削弱论据从而削弱了结论。A项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不能以缺乏权威性来削弱结论;C项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论,但程度不及B项;D项属于无关项。因此,答案选B。例题5:“闪婚”是指男女双方恋爱不到半年就结婚.某研究机构对某市法院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由此,该研究机构认为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证?A.调查发现,离婚最快的夫妻常常不是闪婚夫妻B.到该市民政部门办理的协议离婚案件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70%C。调查显示,闪婚夫妻婚后感情更加融洽D.调查显示,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夫妻【答案详解】题干结论是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据是该市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闪婚夫妻在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B项说明该市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只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不到30%,则其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从而削弱了结论;A项偷换了概念,“离婚最快”与“离婚比例”不是一个概念;C项是无关项;D项“恋爱时间过长”不能代表“非闪婚夫妻”。故答案选B.2.直接削弱论据如果直接地推翻论据,即说明题干的论据是不正确的,则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这就达到了削弱题干论证的目的。例题6:关于基本粒子目前最被认可的理论是“标准理论”。它约在30年前确立,已发现的基本粒子都可以根据这一理论进行解释.100多年来,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陆续被发现.面对这些成绩,有人认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因而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A。基于“标准理论"而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很少

44B.基于“标准理论”做出的某些预测未在实验中得到证实C。新发现的基本粒子与“标准理论”做出的预测不相符D。有科学家提出了颠覆人们以往对基本粒子认识的新理论【答案详解】题干的结论是宇宙间的基本粒子不会给人带来太大的惊奇.理由是其已被发现的差不多了,即使有新的,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C项指出新发现的粒子与“标准理论”不符,说明现有的理论并不完全正确,削弱了论据,从而反驳了结论;A项可以说明粒子是可以在“标准理论”里面发现的,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结论;B项未证实并不代表不能从“标准理论”中发现,无法反驳结论;D项是无关选项,排除。因此,答案选C。例题7: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对能源利用方面的管制是多余的,市场完全可以自行调节能源的供需矛盾.如果能源真的紧张,那么反映在市场上,能源价格自然会上涨,而能源价格的上涨,一方面会因为使用成本提高而使得人们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因为利润增加使得能源供应商增加供给。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有力地对上述论断提出质疑?A。能源价格上涨后,人们会更多地使用节能产品B。由于难以忍受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的生活成本的增加,人们会抗议政府在能源管理方面无所作为C。能源价格降低后会刺激人们使用更多的能源D。人们对能源的需求缺乏弹性【答案详解】题干中经济学家的论断是“政府对能源利用方面的管制是多余的”,论据是“市场能自行调节能源的供需矛盾”。D项则指出人们对能源的需求缺乏弹性,即能源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需求影响不大,因此无法通过市场自行调节能源的供需,有力地反驳了题干的论据。A、B、C三项都体现了市场的调节功能,不能对题干论断提出质疑。因此,答案选D.(三)削弱论证方式削弱论证方式可以从论据与论点没有联系或有差异、因果倒置、另有他因、反对方法等方面考虑。1。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或有差异要使题干论证成立,论点和论据之前必然有一定联系,如果有选项能够指出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或有差异,那么根据该论据不必然得出论点,也就很好地起到了削弱作用。例题8:“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答案详解】题干的结论是:人类的审美意识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萌动,而论据是: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的少女遗骸中有项链和骨镯。

45要削弱该结论,只要指出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联系,即项链和骨镯并不具有审美功用.C项指出项链和骨镯代表了社会地位,从而削弱了题干中的结论。其他各项都属于无关项,不能削弱题干结论。因此,答案选C。例题9:现在,在黄金领域进行投资将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中国黄金》杂志的一项调查表明,该杂志读者中有88%的人正在计划最近购买一批金条,而对于黄金投资市场的研究显示,目前每年推出的金条购赎业务只能满足购买需求的70%。下面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文投资建议的正确性构成质疑?A。购买金条的人中大约有一半的人为了购买金条而进行抵押贷款B。在金条购赎业务开展的前两个星期里,金条只卖出了总数的20%C.购买金条的人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曾经有过黄金投资行为D.那些宣称购买金条的人中仅仅只有的20%的人最后真的购买了金条【答案详解】题干中认为“在黄金领域进行投资是一项有利可图的行为”,依据是“调查表明有88%的人都计划购买金条,而目前推出的金条购赎业务只能满足70%”。D项则指出那些宣称购买的仅有20%的人最后购买了,即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也就不存在购赎业务不能满足的状况,也就不能证明在黄金领域进行投资有利可图,是对题干的质疑.其他几个选项均不能对题干投资建议的正确性进行质疑。因此,答案选D。当题干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而得出结论时,“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或有差异"往往表现为“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其削弱方式就是拿出论据,说明用这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削弱论证.例题10:某市瑞奇商场服装部在今年第三季度的销售中,大打“节日牌”,充分利用节日开展促销活动,使第三季度的营业额连续增长。据统计,7月份的销售额增长8%,8月份增长10%,9月份增长13%,该商场的管理层希望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向整个商场推广这种节日促销策略,力争全商场所有销售部门的营业额有跨越式的增长。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效地说明该商场管理层的这种希望可能会落空?A.节日期间逛街买衣服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习惯,但对于在节日期间购买其他商品,人们似乎并不热衷B。辛苦工作了一年,很多人在年底腰包鼓起来,希望为自己、亲人或朋友购买称心的商品,以表示对自己的犒劳,以及对亲人和朋友的慰问C.瑞奇商场服装部在第三季度打理开发消费者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消费潜力,并针对不同的节日将宣传对象的重点放在不同的消费者身上D.该市打“节日牌”的商场不止瑞奇商场一家,但这些商场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各自比较固定的消费者群体【答案详解】管理层的希望是通过节日促销策略让商场所有销售部门的营业额有跨越式增长。论据是节日促销策略使服装部销售额连续增长。A项如果为真,说明服装部的情况与其他销售部门的情况不同,该策略运用到其他部门可能无法奏效,题干的希望是“以偏概全",从而削弱了这一希望;B、C两项加强了这种希望。D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希望,但是并不是最能使这种希望落空的论断。因此,答案选A。2。因果倒置如果某两类因素A和B紧密相关,题干就指出A是造成B的原因,那么要削弱它,就可以说明B才是造成A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倒置”.例题11: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46A。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C.足球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D.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答案详解】题干由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普遍比不踢足球的身体好作为论据得出“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的结论。B项指出,身体不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即题干的论证是“因果倒置”,有力地削弱了题干论断。A、C、D三项均属于无关项,不能对题干论断提出质疑。因此,答案选B。例题12: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比在不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生产效率高25%。这表明: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以上结论?A.平均来说,生产率低的员工每天在工作场所的时间比生产率高的员工要少B.舒适的环境比不舒适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C.生产率高的员工通常得到舒适的办公场所作为酬劳D.生产率高的员工不会比生产率低的员工认识错误的时间长【答案详解】题干中结论是“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即指出改善工作环境是提高生产率的原因.C项指出员工是因为生产率高才享有舒适的办公场所,而不是因为进了舒适的办公场所生产率才高的,题干论证是“因果倒置",也就削弱了结论;A项即使为真,也不能说明改善工作环境不能提高生产率;B项实际上是支持了结论;D项属于无关项,与工作环境无关。因此,答案选C。3.另有他因有些题目的题干给出一个结论,同时也会给出得出这个结论的一个原因,这时要对题干进行削弱,只需要说明得出这个结论的不是这个原因或不仅仅是这个原因,而是另有其他原因,也就达到了削弱的目的.如果题干是以一个事实、研究、发现或一系列数据为前提推出一个解释上述事实或数据的结论,要削弱这个结论,就可以通过指出有其他可能来解释该事实,即存在别的因素影响推论。例题13:A市的图书销售量高于B市,因此,A市的居民比B市的居民更喜爱阅读.以下各项除了哪一项,都会削弱以上结论?A.A市的人口比B市多B.有很多B市的居民到A市购买图书C。B市居民习惯到图书馆借书阅读D.A市图书的平均售价略高于B市【答案详解】题干现象为“A市的图书销售量高于B市”,结论为“A市的居民比B市的居民更喜爱阅读”。A项从一定程度上削弱论点;B、C两项说明现象的出现另有他因,也削弱了论点;D项则加强了结论。因此,答案选D.例题14:土家狗是一种仅仅在美国南部生活的无毛小型野兽.在人类定居美国南部之前,土家狗的天敌都不强大,因此土家狗在美国南部繁衍旺盛.当人类开始猎取它们之后,土家狗灭绝了。因此,肯定是人们对它们的猎取导致了其灭绝.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削弱了上文中的推理?

47A。人类在美国南部定居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是土家狗天敌的物种B.在第一批人类定居美国南部以来,土家狗在美国南部的某些地区仍旧存在了约300年C。土家狗的一些品种跑得比豹类还快D。在美国南部人们猎取了另一种容易被天敌捕食,但从来没有灭绝的哺乳动物【答案详解】题干的推理是人们对土家狗的猎取导致了土家狗的灭绝。要想削弱这个推理,只需要说明土家狗的灭绝不是因为人们的猎取而是“另有他因”即可.A项指出土家狗的灭绝是因为人们定居的同时可能带来了土家狗的新天敌,因而导致了其灭绝,是对题干的削弱。B项不能说明土家狗的灭绝不是因为人们的猎取,因此不能削弱题干;C、D两项属于无关项。因此,答案选A。例题15:某住宅小区扩建后,新搬入的住户纷纷向房地产公司投诉附近机场噪音太大,令人难以忍受.然而,老住户们并没有声援说他们同样感到噪音巨大.公司声称他们不会置住户的健康于不顾,但还是决定对投诉不准备采取措施。他们认为机场的噪音并不大,因为老住户并没有投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房地产公司的上述观点的是()。A.老住户们平时都佩戴了耳塞来解决问题,他们觉得挺有效果的B.老住户们没有声援投诉,是因为长期受噪音影响他们的听觉已经迟钝C.房地产承销商没有居住在这个小区,因此他们没有感觉到附近机场噪音巨大D。有些新住户对机场的噪音过分敏感,他们的投诉有刁难的嫌疑【答案详解】题干中的结论是“因为老住户没有投诉,所以房产承销公司认为机场噪声不大”。B项指出老住户没有投诉的原因是“因为机场的噪音影响老住户的听觉导致迟钝失灵,所以已经感觉不到噪音了”,而不能说明“噪声不大”从而削弱了房地产公司的观点。因此,答案选B。4.反对方法有些削弱型题目的推理可以简化为“为达到一个目的而提出一个方法",要削弱题干,就要指出该方法是不可行的,或者方法可行但是并不能达到目的。例题16: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大熊猫,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把它们都捕获到动物园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A。近五年在全世界各动物园中出生的熊猫总数是9只,而在野生自然环境中出生的熊猫的数字,不可能准确地获得B。只有在熊猫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才有它们足够吃的嫩竹,而嫩竹几乎是熊猫的唯一食物C.动物学家警告,对野生动物的人工饲养将会改变它们的某些遗传特性D.提出上述观点的是一个动物园主,他的建议带有明显的商业动机【答案详解】题干的推理过程是:为了达到挽救大熊猫的目的,可以采取捕获到动物园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的方法。要削弱该结论,只要说明采用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目的即可。B项指出如果人工饲养,则熊猫没有嫩竹可吃,无法达到挽救大熊猫的目的,削弱了题干。A项自然环境中熊猫的确切数量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改变遗传特性并不代表不能挽救;“带有明显的商业动机"不等同于该建议不可行,D项不一定能质疑题干。因此,答案选B。例题17:新的法律规定,由政府资助的高校研究成果的专利将归学校所有.京华大学的管理者计划卖掉他们所有的专利给企业,以此来获得资金,改善该校本科生的教育条件.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对学校管理者的计划的可行性构成严重质疑?A。对学校专利产品感兴趣的盈利企业有可能对高校的研究计划提供赞助

48B。在新的税法中,对高校研究提供赞助的可以减免一部分税收C。在京华大学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几乎完全不涉足本科生教育D。由政府资助的设在京华大学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已经被一些企业自行研制出来【答案详解】学校管理者的计划是:通过卖掉他们所有的专利给企业来获得资金。D项如果为真,说明他们很难卖掉专利,对该计划的可行性构成了严重质疑。因此,答案选D。(四)不同削弱方式间削弱程度的比较削弱型题目,主要是通过削弱论据、论点或论证方式来削弱题干。而近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越来越多的题目不再单纯地只有一项能够削弱题干,而是会有几个选项同时削弱.当一个题目中有多个选项对题干有削弱作用时,要注意选项是直接还是间接削弱题干;是削弱论据,削弱论点,还是削弱论证关系.对于不同的削弱方式的比较,大家在考试时可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对于一个论证来说,论点比论据更重要,不论是采用何种途径削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削弱题干中的论点.因此,一般来说,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2)直接削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由于逻辑判断必须紧扣题干,并且要从题干本身所蕴涵的内部含义出发,对题干论证的直接削弱要比外加其他条件对题干进行的间接削弱作用要强.例题18: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答案详解】专家认为雨水冲刷是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的原因。A项与论证无关;B项反驳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直接削弱了专家的观点;C项与论证无关,题干中发现的是先秦的陶片;D项说明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是“另有他因",但无法反驳雨水冲刷也是原因之一,削弱程度不如B项。因此,答案选B。例题19: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他们据此向人类发出忠告: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最好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导致记忆力低下。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A。人类大脑和鸟类根本不同B。人脑比鸟类大脑发达得多C.很多交友多的人记忆力并不好D。很多孤独者的记忆力非常好【答案详解】题干由“生活在群体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中的鸟类有着更强的记忆力”,推出结论“人类也不应该生活在孤独之中,否则会导致记忆力低下"。A项说明人和鸟类的大脑不存在可比性,即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联系,能很好地反驳题干观点;B项没有指出两者有根本不同,削弱程度不如A项;C项只是通过举例间接说明题干的观点不一定可靠,但也可能这些人如果不交友记忆力更差,且“很多”是一个模糊概念,可能更多交友的人记忆力很好,故削弱程度也不如A项;D项也是通过举例来削弱题干观点,削弱方式与C项类似,同样也不如A项。因此,答案选A。

49例题20:最近公布的一项国家特别咨询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声明,在选择了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实验后,发现在名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是普通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人数的23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可信度很高的结论:人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美国心理学界普遍有这样的认识: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而事实也确实如此B.“家无三代兴”,才能再出众也避免不了兴衰轮回的历史规律C.普通人家族中才能出众的表现方式与名人家族不同,需要另外的衡量规则D.一个人的才能培养与他的成长环境和个人努力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答案详解】题干通过名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人数是普通人家族的23倍得出结论是:人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A项支持了题干观点;B项是无关项;C项说明对比实验的结果无法得出,从而削弱了结论;D项说明人的素质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个人努力相关,削弱了题干观点.与C项相比,D项直接反驳了结论的正确性,削弱程度大于C项。因此,答案选D。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加强型推理知识点储备一、加强型题目题型特点在做题目之前,首先是要根据加强型题目的题型特点,来辨析出哪些是加强型题目.公务员考试中,加强型题目的题型特点是题干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而不足以得出该结论。因此,要求考生能够找到使题干中的论证正确或者变得完整的选项,从而加强或支持题干。在考试中,加强型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是以下几种问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题干的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题干的论证?”“以下哪项最能加强上述反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给上述断言以最大的支持?”二、加强型题目解题步骤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削弱型题目,其实,由于加强型题目与削弱型题目的题型特点类似,因此解题方法也相似,都是由分析论证入手进行解题,加强型题目还可以利用题干漏洞快速找出最加强项。加强型题目在解题时主要可以从加强论点、加强论据、加强论证方式(论证关系)等方面来考虑。但是,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加强,对加强型题目一般都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解题:三、不同的加强方式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强型题目的辨析和解题的步骤,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讲解加强型题目几种不同的加强方式。(一)加强论点解答加强型题目首先要分析题干,抓住所要加强的论点,然后用论点的核心关键词去定位选项,进而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能够直接支持论点的选项,则一般为正确答案。

50例题1:近日,曾经风靡一时的呼啦圈又走进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有专家以为,转呼啦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后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A。呼啦圈运动简便易行B。转呼啦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C。喜爱呼啦圈运动的人越来越少D。延长转呼啦圈时间可提高运动效果【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专家认为”后面是题干的结论,“而且”是重点,即题干中的观点是“转呼啦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下面分析选项,B项指出:转呼啦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说明转呼啦圈造成了不良后果,直接支持了题干的观点.A、C两项与题干观点无关,不能加强题干;D项削弱了题干的观点。因此,答案选B。例题2:有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累计销售超过6000万部,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共销售2800万部。因此有媒体判断国产手机复苏了.以下哪一选项如果为真,将有力地支持上述判断?A。手机销量统计不包括水货手机,而水货手机的销量巨大B.今年上半年,国家采取措施,限制国外品牌手机进入中国市场C.今年下半年,国产手机销量远高于其他品牌手机,并继续保持这一势头D.手机销量是依据进网许可证发放数量来统计的,但这些手机可能并未全部进入用户手中【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论点是“国产手机复苏",论据是“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累计销售超过6000万部,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共销售2800万部”。C项指出国产手机的销量很高,给出了新的论据,直接支持了题干论点,是加强题干结论的一项。A项说明了题干论点不一定成立;B项直接削弱了论点;D项说明手机销量数据不可靠,也无法支持题干论点。因此,答案选C。例题3: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这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要求选最不能加强项。题干中的结论是: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A项指出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加强了题干结论;B项病毒的“隐蔽性”、C项病毒“不断变异”也说明人们还无法有效控制传染病,加强了题干结论;D项说明人类有打败灾难性疾病的历史,因此不能加强题干结论。因此,答案选D。例题4:一份对北方某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患者都出生在冬季.专家们指出,其原因很可能是那些临产的孕妇营养不良。因为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里,人们很难买到新鲜食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支持题干中专家的结论?A.调查中相当比例的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

51B。在心脏病患者中,先天性患者只占很小的比例C.与引起心脏病有关的心血管区域的发育,大部分发生在产前一个月D.新鲜食品与腌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对心血管发育的影响相同【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专家的结论是:北方某县大部分出生在冬季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是因为母亲临产时营养不良。因为后面是论据:冬天难以买到新鲜食品.C项指出引起心脏病有关的血管的发育,发生在产前一个月。直接加强了结论部分“临产时营养不良”的观点。A、D两项削弱了专家的结论;B项与题干所述无关。因此,答案选C.(二)加强论据加强论据是通过加强题干中的前提来加强题干,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论证样本选择具有科学性和直接加强论据。1。样本选择具有科学性如果题干中论据的形式是问卷、调查、实验和研究等,往往可以通过“样本选择具有科学性”来加强它。通过说明“样本选择具有科学性”来加强论据包括两点:①样本数量非常充足;②样本选择十分正确,具有代表性。例题5:交管局要求司机在通过某特定路段时,在白天也要像晚上一样使用大灯,结果发现这条路上的年事故发生率比从前降低了15%。他们得出结论说,在全市范围内都推行该项规定会同样地降低事故发生率。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一项是().A.该测试路段在选取时包括了在该市驾车时可能遇见的多种路况B。由于可以选择其他路线,因此所测试路段的交通量在测试期间减少了C.在某些条件下,包括有雾和暴雨的条件下,大多数司机已经在白天使用了大灯D.司机们对在该测试路段使用大灯的要求的了解来自于在每个行驶方向上的三个显著的标牌【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通过对特定路段的测试得出结论:在全市范围内都推行该项规定会同样地降低事故发生率。要加强这一结论,可以通过说明特定测试路段的路况具有代表性,能使该举措在其他路段上同样适行。A项恰好说明了这一点。B、C两项都削弱了结论;D项是无关项。因此,答案选A。例题6: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某种辣椒。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辣椒。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这一结果是由于这种辣椒的一种主要成分—-维生素E造成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有助于证明这种辣椒中某些成分造成这一实验结论?A。上述结论中所提到的维生素E在所有蔬菜中都有,为了保证营养必须摄入一定量这种维生素EB.实验组中人们所食用的辣椒数量是在政府食品条例规定的安全用量之内的C.第二次实验时,只给一组食用大量辣椒作为实验组,而不设不食用辣椒的对照组D.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是按认知能力均等划分的【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通过实验证明影响认知能力的因素是辣椒中的维生素E。D项如果为真,说明样本选择正确,实验结果是由于操作本身造成的,加强了结论。A、B两项与题干所述无关;C项也无助于证明这一实验结论;因此,答案选D。例题7:

52有一项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摄取大量维生素C,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摄取维生素C。结果发现,摄取大量维生素C的人比没有摄取维生素C的人对于流感有更强的抵抗力。这一实验表明,维生素C会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B。两组被实验者对流感的抵抗力在实验前是相当的C。第一组被实验者摄取的维生素C大大超出日常生活摄取的量D.这项研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做出的【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维生素C会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要使实验结论可靠,必须保证两个实验组除摄取维生素C以外的其他实验条件一致。A、B、D三项都说明样本选择或者实验时间选择的正确性.但相较而言,B项最能支持题干结论.因为如果两组被实验者对流感的抵抗力在实验前不同,那么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会受到很大的质疑,所以B项最能支持题干结论.因此,答案选B.2.直接加强论据可以直接指出支持论点的论据是正确的,从而通过加强论据来加强题干。例题8:有关统计结果表明,就冠心病的发病率看,发达国家将近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有人认为这归咎于发达国家中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较少有人具备生这种“富贵病”的条件。其实,这种看法很难成立。因为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则不到50岁.以下哪项最能加强上述反驳?A.统计资料显示,冠心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阶段,即50岁以上B。一般地说,一个人的寿命越长,在其有生之年患有某种疾病的概率越高C。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的人们具有较高的防治冠心病的常识和较好的医疗条件D.发展中国家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量都在逐年增长【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要寻找最能加强反驳的一项,题干中反驳的论据是“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则不到50岁”.A项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均寿命低才是冠心病发病率低的根本原因,而并非饮食,加强了反驳.B项“某种疾病"不一定是冠心病;C、D两项都与反驳无关.因此,答案选A。例题9:有人认为,放松对私人轿车的管制,可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但同时会使原本紧张的交通状况更加恶化,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因此,中国的私人轿车在近五年内不应该有大的发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上述观点?A。交通事业能达到现在的规模,是与早期汽车工业的生产相辅相成而得来的B.引起交通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很好地遵守交通规则C。在未来的五年内,我国的交通硬件措施不可能有根本改善D。现在油价上涨得厉害,比起使用成本较高的私人轿车,政府更提倡人们更多地使用廉价的公共交通工具【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中的观点是“中国的私人轿车在近五年内不应该有大的发展”,得出观点的依据是“放松对私人轿车的管制会使原本紧张的交通状况更加恶化”。C项说“在五年内,交通硬件措施不可能有根本改善”

53,因此放松就会使交通不断恶化,加强了题干的论据,从而支持了题干的论点。选项A和B都是对题干的削弱;D项仅仅是鼓励,并不会对私人轿车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题干结论的加强程度远远不及C项。因此,答案选C。例题10: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没有经过登记就共同生活在一起了,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在发生财产等民事纠纷时,不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因此,结婚登记有避免两人感情关系破裂后导致的很多无谓纠纷的作用。以下哪一项最能加强上述论点?A.现代婚姻越来越不稳定,离婚率越来越高B.并非每一对非婚同居者都会发生民事纠纷C.现代年轻人更看重男女之间的感情D.有些非婚同居者后来也去领了结婚证【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论点是“结婚登记可以避免两人关系破裂后导致的纠纷”,论据是“许多没有结婚的在发生纠纷时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承认”。A项说明现代婚姻很不稳定,两人感情关系破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发生纠纷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出现论据所说的情况也就可能更多,加强了论据,从而加强了论点;B项和C项削弱了论点;D项属于无关项。因此,答案选A。(三)加强论证方式除了前面讲的,还可以通过加强论证方式来加强题干。例如从前提与结论之间建立联系、排除他因、从反面场合加强题干等方面考虑。1。在前提与结论之间建立联系有些题目,题干中逻辑主线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如果要加强题干,支持结论和论证,就必须找到一个选项把前提与结论联系起来。例题11:有的人即便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也不会感到疲劳,而有的人哪怕干一点活也会觉得累。这除了体质或者习惯不同之外,还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50名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基因组的观察,发现这些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A.基因鉴别已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B。科学家们鉴别出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C.目前尚无诊断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方法D。在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基因【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以“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的基因存在差别”为前提而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要支持该结论,需要在前提和结论间建立联系,即需要说明科学家已经找到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B项最能支持结论。而A项提到其他疾病与题干无关,C项也不能支持,D项只是题干内容的重复。因此,答案选B.例题12:研究证明,吸烟所产生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杀手",而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能有效减缓这个“慢性杀手”给眼睛带来的伤害。由此得出结论,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以下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

54B。橄榄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体的物质C。常吃橄榄油的人视力优于不经常吃的人D.烟雾中还含有其他对视力有伤害的物质【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要加强的结论是: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论据是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可以减缓伤害.要想加强这一结论,需要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A项说明了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在二者间建立起了有效的联系。因此,答案选A.例题13:经某省动物检验部门对本省生猪市场在售生猪的检验发现,有1%的生猪含有瘦肉精.但该省动物检验部门明确只有非本省生产的生猪才接受该项检验。有关专家因此推断,该省在售生猪中含有瘦肉精的比例,将大大低于1%。以下最有力地支持专家推断的一项是( ).A。该省境内在售生猪中,非本省生产的生猪比例不到1%B。该省境内,非本省生产的生猪含瘦肉精的比例约占外省生猪总数的0.1%C.与该省交界的乙省境内,至今未收到关于在售生猪含瘦肉精的报告D.与正常的生猪相比,含瘦肉精的生猪更多地销售到外省去【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专家推断为:该省在售生猪中含有瘦肉精的比例,将大大低于1%;论据是“非本省生产的生猪有1%含有瘦肉精”。由于该省在售生猪包含本省生产的生猪和非本省生产的生猪。所以要加强专家推断,就要说明本省生产的生猪中含有瘦肉精的比例低于1%。A项并没有给出这一比例,不足以支持专家推断;B、C两项是无关项;D项说明在每个省生产的生猪含瘦肉精的比例差不多的前提下,该省将含有瘦肉精的生猪更多的销售到外地去,因此在售生猪中本省生产的生猪含瘦肉精的比例小于1%,从而加强了结论。相比于其他选项,D项有一定的加强作用.因此,答案选D。2.排除他因如果加强型题目的题干是由调查、研究、数据或实验等得出一个解释性的结论,除了考虑选项能否直接加强论据外,也可以考虑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推论这种方式来加强题干。例题14:对常兴市23家老人院的一项评估显示,爱慈老人院在疾病治疗水平方面受到的评价相当低,而在其他不少方面评价不错。虽然各老人院的规模大致相当,但爱慈老人院医生与住院老人的比率在常兴市的老人院中几乎是最小的。因此,医生数量不足是造成爱慈老人院在疾病治疗水平方面评价偏低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A。和祥老人院也在常兴市,对其疾病治疗水平的评价比爱慈老人院还要低B。爱慈老人院的医务护理人员比常兴市其他老人院都要多C。爱慈老人院的医生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很少D.爱慈老人院位于常兴市的市郊【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论点是:医生数量不足是造成爱慈老人院在疾病治疗水平方面评价偏低的原因。B项指出了不是医务护理人员不足的原因,意味着确实是医生数量不足的原因。A、C、D项属于无关项,均不能加强题干的论证。因此,答案选B.例题15:

55在司法审判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者判为有罪,否定性误判是指把有罪者判为无罪.肯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A.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B。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C。错放,只是放过了坏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D.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以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法学家的观点是“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由于审判中存在两种误判:肯定性误判和否定性误判。A项是无关项;B项如果为真,排除了否定性误判率对衡量司法公正原则贯彻程度的影响,从而加强了题干结论;C、D两项都是比较肯定性误判和否定性误判造成的伤害,与司法公正原则是否得到贯彻没有关系。因此,答案选B。例题16:某小学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增购一辆校车,以加强对师生的接送能力。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否决了这项申请,理由是:校车的数量必须与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配套。根据该校目前的师生数量和规模,现有的校车已经足够了.以下哪一项假设最能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A。调查显示,租用校车比购买校车更经济B.该小学的校车中,至少近期不会有车辆报废C.该地区小学适龄儿童数量今后不会有大的增长D。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扩大该校师生规模的计划【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决定的原则是“校车的数量必须与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配套”,依据是“该校目前的师生数量和规模",结论是“现有的校车已经足够了”。这个逻辑推理中缺少了对现有车辆的考虑。B项排除了近期会有车报废的可能,即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结论,加强了结论。D项排除了师生数量和规模变化导致所需校车数量变化的可能性,但它是针对将来的情形而不是近期,加强程度不如B项。因此,答案选B。3。从反面场合加强题干有些加强型题目的论证,可以从反面场合加强题干.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前提不存在时,结论也不存在;②前提出现相反情况时,结论也相反。另外,有些题干本身就是两方的对话或者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话或论战一方的观点,同时也就是削弱对方的观点.例题17:自然界的水因与大气、土壤、岩石等接触,所以含有多种“杂质”,如钙、镁、钾、钠、铁、氟等。现代人趋向于饮用越来越纯净的水,如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殊不知,长期饮用这种超纯净的水,会不利于健康.下列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A.人们对饮食卫生越注重,人体的健康就会越脆弱B.只有未经处理的自然界的水,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C.超纯净水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更加卫生、口感更好D。自然界水中的所谓“杂质”,可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56【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论点是:长期饮用超纯净的水,即处理过的水,会不利于健康。B项指出只有未经处理的水,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说明前提出现相反情况时,结论也相反,从反面场合加强了题干的论断,支持了题干中的论点。因此,答案选B.例题18:具有大型天窗的百货商场的经验表明,商场内射入的阳光可增加销售额。该百货商场的大天窗可使商场的一半地方都有阳光射入,这样可以降低人工照明需要,商场的另一半地方只有人工照明。从该商场两年前开张开始,天窗一边的各部门的销售量要远高于其他各部门的销售量。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上面论述的一项是(  )。A.除了天窗,商场两部分的建筑之间还有一些明显的差别B。在某些阴天里,商场中天窗下面的部分需要更多的人工灯光来照明C.在商场夜间开放的时间里,位于商场中天窗下面部分的各部门的销售额不比其他部门高D.位于商场天窗下面部分的各部门,在该商场的其它一些连锁店中也是销售额最高的部门【答案详解】首先分析题干,题干结论是阳光射入商场内可以增加销售量。C项从反面说明在没有阳光射入条件下,与其他部门销售量没有区别,从而加强了结论.A、D两项都说明天窗一边的部门销售量大可能是“另有他因”,B项是无关项。因此,答案选C。加强型题目中出现多个加强项的题目相对而言比较少见,但也会有出现。遇到这类题目时,其中能弥补题干漏洞或者能作为前提的一项为最加强项,如果不存在这种选项,则参考削弱型的判断方式,对加强的程度加以判断。试思考可以怎样来加强以下论证?在西西里岛的一个坟墓中发现的一个陶瓷花瓶的样本证明,这个花瓶是在希腊制造的。由于该坟墓的主人死于2700年前西西里人统治的年代,所以这个花瓶的所处位置表明,在2700年前,西西里岛与希腊之间已有贸易往来了。加强论点:在坟墓的主人生活的年代,西西里岛与希腊之间有能够运输大量货物的轮船。加强论据:生活在西西里人统治时代的西西里陶瓷工不可能制造出与希腊陶瓷工制造的具有相同水平的作品.加强论证方式:前提与结论间建立联系:只有存在贸易往来,西西里人才可能会有希腊制造的物品。排除他因:西西里坟墓里发现的花瓶不是坟墓的主人的后代在很多年以后放进去的。行测判断推理考点:结论型推理知识点储备一、概念简述结论型题目,又称推论型题目,在各地区历年的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试题中出现频率都是非常高的,此类题目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考生应注意的是,这部分考查的只是考生的一种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家要多做练习题,熟练掌握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技巧。一、结论型题目题型特点1.什么是结论型题目结论型题目是题干中给出几个前提或条件,要求从选项中选出可能的结论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类似于言语理解题,题干信息量一般较大,常常考查对题干细节信息的捕捉和理解,有时还会考查对中心论点的归纳和概括。2.结论型题目的特点

57结论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即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论点的归纳能力。有的题目四个选项都是对题干信息的考查;有的题目个别选项是对题干的归纳,而其他选项是对题干信息的考查,很少出现四个选项都是归纳论点的题目。3.结论型题目的鉴定一般来讲,此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由此可以推出……”“以上论述的恰当结论是……”“从上文能(或不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下列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以下哪项可以最合乎逻辑的完成上面的论述?"当判断推理题目出现了上述几种提问方式时,我们就要联想到是否是结论型题目,然后根据相关的解题方法进行针对性分析.特别注意:有些必然性推理题目的提问方式与结论型相似,但并不是结论型题目。例如2010年国家行测第86题的提问方式是“由此可以推出”,但此题的题干和选项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的形式,考查的是对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结论型题目,要注意区分。二、结论型题目题型分类根据我们对各地区历年真题的深刻分析,不难发现,此类题目大致可分为两类:常规结论型题目和非常规结论型题目,以下,我们将对这两类题目分别进行详细介绍.(一)常规结论型题目公务员考试中常规结论型题目出现较多,根据考查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理解题干信息和归纳论点两种类型:1。理解题干信息此类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题干某些细节信息的准确理解,解题的关键就是在准确理解题干信息的基础上,对比选项与题干信息的差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①是否与题干信息点相矛盾;②是或然性还是必然性;③是否偷换概念;④条件的适用范围是否改变;⑤是否超出题干信息的范围。例题1: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同时使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由此不能推出().A.胖人的食欲比体重正常的人好B。睡眠状况影响新陈代谢C。荷尔蒙水平影响食欲D。胖人的荷尔蒙水平可能异于常人【答案详解】综观全题,我们可以发现,四个选项的内容基本都是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由题干中“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可知B项正确;由“睡眠不足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可知C项正确;题干中提到了“睡眠不足使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而D项中“荷尔蒙可能异于常人”属于可能性推理,两者相符,故正确;而A项中胖人的食欲是否一定比体重正常的人好并不确定,故不能推出。因此,答案选A.例题2:

58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不满,不仅产生于领导的作为和业绩,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领导的期望值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因此,如果竞选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过程中一味向群众许愿、夸海口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从以上议论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只要群众对领导的期望值足够低,即使这个领导在职期间无所作为,群众也不会产生不满情绪B.只要领导的作为和业绩出色,群众就不会产生不满情绪C。由于群众的期望值高,尽管领导的工作成绩优秀,群众的不满情绪仍可能存在D.聪明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时不应向群众承诺什么【答案详解】本题的关键信息在于题干的第一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要使群众对领导干部满意,就必须做到:①良好的作为和业绩;②领导的实际表现与群众的期望之间没有差距。A项只强调了②,过于片面,错误;B项也只强调了①,也过于片面,错误;C项中提到了没有做到②,故群众可能有不满情绪,包括了题干的两个关键信息,所以C项正确;D项显然错误,题干只说不应一味向群众许愿,夸海口也是不明智的,并不代表什么都不需要承诺。故正确答案是C。例题3:当受到害虫侵袭时,大豆和其他植物会产生一种叫做茉莉酸盐的荷尔蒙,从而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更多蛋白酶抑制剂,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害虫吃下这种化合物以后,其消化功能会受到抑制。植物生物学家德鲁西亚发现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植物丧失分泌茉莉酸盐的能力,整个“防御通道”由此将被关闭,于是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便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由此可以推出( )。A.大豆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B.茉莉酸盐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害虫C。不能产生茉莉酸盐的植物将很难抵御害虫D.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大豆的抗虫害能力【答案详解】观察四个选项,考查的都是细节信息,本题的题干信息量很大,需要我们进行分条整理,题干信息大致包括:①害虫侵袭时,大豆和其他植物会产生茉莉酸盐荷尔蒙,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从而增强自身抵抗力;②害虫吃了蛋白酶抑制剂,其消化功能会受到限制;③二氧化碳会导致大豆和其他植物丧失分泌茉莉酸盐的能力,从而使其抵抗能力下降。抗虫害能力的强弱自然会影响大豆的产量,根据③可以推出大豆的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即A项正确;由①可知抵抗害虫的是蛋白酶抑制剂,故B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题干并未提及不能产生茉莉酸盐的植物,C项超出了题干信息的范围;“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便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可以看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项改变了条件的适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答案选A.【技巧点拨】当题干中信息内容比较多时,我们不妨可以进行简单地分条整理,这样更便于我们直观地理解题干.2。归纳论点某些结论型题目,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归纳能力。解题时要首先弄清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中心句、关键词和论据;如果是单纯的说明性文段,也要找出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点。除了排除与题干信息不符的干扰项外,还需要考生通过上下文的阅读对论点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例题4:

59有专家认为,家庭装修中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建材只能保证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相关行业要求,并不代表完全不含有害物质,因此在装修中大量甚至过度使用建材,仍会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由此可以推出( )。A.建材行业应该进一步严格环保标准B.建材行业应努力降低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C。挑选好的建材可以有效避免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D。适量使用建材才能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答案详解】综观全题,我们可以看出,四个选项都是对题干信息内容的归纳概括。题干中专家的观点是:大量甚至过度使用建材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因此,我们可推出:为了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显然要适量使用建材.因此,答案选D.例题5:“我相信你,因为你是清白的。”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当你想了解他是否清白的时候,你已经不信任他了.信任是什么呢?如果你信仰上帝,就不能要求上帝走到你的面前,让上帝证明自己给你看。如果你信任别人,你就不能要求别人是清白的.信任是没有理由和前提的事情。从以上文字可以推测作者对于信任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不清白的人才需要信任B。信任就是默默地付出而不图任何回报C。对他人的信任与对上帝的信仰在心理上是一模一样D。信任就是信任你的信任本身,而不在于事实真相【答案详解】四个选项都是对题干信息观点的归纳.根据题干中的论述,我们可推出:信任就是信任你的信任本身,而不在于发生事情的真相,信任是无条件的.反观选项,A项不符合题干意思;B项题干中未涉及,属于无关项;C项题干中并没有比较对他人的信任与对上帝的信仰之间的区别;D项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故答案选D。例题6: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我国与种植、养殖有关的单位几乎都有从国外引进物种的项目.不过,我国华东等地作为饲料引进的空心莲子草,沿海省区为护滩引进的大米草等,很快蔓延疯长,侵入草场、林区和荒地,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新疆引进的意大利黑蜂迅速扩散到野外,使原有的优良蜂种伊犁黑蜂几乎灭绝。以下哪项可以最合乎逻辑地完成上面的论述?A。引进国外物种可能会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危害B.应该设法控制空心莲子草、大米草等植物的蔓延C。从国外引进物种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D.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外来物种【答案详解】四个选项都是对题干内容的不同方面的归纳,我们需要逐一进行论证排除。从题干的论述来看,题干主要是要表达引进国外物种可能会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危害,即A项的意思;B项只针对题干中的例子提出对策,不能作为整个题干的结论;C项中的提高经济效益和D项中的34个省市在题干中都未提及,也不能作为题干的结论。因此,答案选A.(二)非常规结论型题目公务员考试中还会出现其他类型的题目,有的类似于定义判断题目,有的类似于言语理解题目,还有的提问方式类似于其他类型题目等,我们统称其为非常规结论型题目。这类题目没有统一的解题思路,需要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

60例题7:十六世纪英国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铸币,时间长了,人们发现足值与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货币(良币)储藏起来,而把不足值的货币(劣币)赶紧花出去,结果,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就是格雷欣法则,是一种“优败劣胜”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以下哪种现象如果为真,最符合以上的结论?A.猴群中强者为王B。山寨手机在手机市场上流行一时C。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是能够广为流传的D.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总是容易脱颖而出【答案详解】非常规结论型题目。本题类似于定义判断题目,题干首先解释了劣币把良币赶出市场这一“优败劣胜”的自然社会现象,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该现象的一个。A、C、D三项都是强者为王,优胜劣汰的现象,与题干中的现象相反,不符合题干结论;B项山寨手机淘汰了优秀的正牌手机,属于优败劣胜的现象,符合结论.因此,答案选B。例题8:当枪声平息下来后,我爬出帐篷,看到那名向我要烟的男子的脸朝下趴在那里。周围的人说,他已经死了,显然死于心脏病发作.这也是许多刚果人的结局,不死在枪林弹雨中,也会死在各种各样的疾病中。从以上文字推测作者目睹男子死亡的情绪中包括最主要的是()。A.淡漠B.悲悯C.谴责D.愤怒【答案详解】非常规结论型题目。本题侧重于言语理解,需要考生通过阅读题干理解作者的情绪。通过题干一系列的描述,可以知道作者对于男子的死亡怀有悲悯的情绪,而不是谴责和愤怒,当然也不是淡漠。因此,答案选B。例题9: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蚂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的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他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如果我们把一个分工协调的组织视为一个“蚂蚁群”的话,那么,一个组织在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时,更需要的是().A。善于根据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分工和配置的领导者B。无所事事、不求上进的懒惰者C.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勤奋者D.怠于具体事务,专心于组织创新、发展大局方向的顾全大局者【答案详解】非常规结论型题目。通过题干描述,需要对“懒蚂蚁"性格特征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概括。题干最后侧重于分析平时看似“懒惰”的蚂蚁在蚁群面临生存危机时所起到的组织协调作用,因此意在表达一个组织面临发展危机时需要那种能够制定发展方向,顾全大局的领导者,尽管平时看上去在具体事务的工作上并非勤勤恳恳。因此,答案选D.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分析推理知识点储备一、概念简述分析推理题目,也就是不需要用到逻辑的基础知识解题的题目,可以说是单纯考大家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在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

61考试中都经常出现,通常来说每套试卷都会有至少一道题,需要大家引起重视。这类题目有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本讲主要介绍这些方法。二、解题方法排除法和假设法这两种方法是大家都会的方法,普适性最强.(一)排除法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些题目涉及了很多条件,非常复杂,而且选项也涉及了多种元素,很难直接通过题干进行推理,或者即使可以进行推理也不能很快地推出答案.遇到这类题目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排除法,首先排除与条件不符合的选项;并在推导过程中,边推导边排除错误的选项。例题1: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由此可以推出()。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答案详解】 这个题目涉及了多个条件,而且选项都涉及三个人物,如果能直接排除掉错误选项,显然能节省时间.根据题干“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小学老师,所以甲是小学老师,对照选项,即可排除B、C、D三项。因此,答案选A.例题2: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已知:(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2)画家曾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3)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下面哪一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C.甲是画家,乙是舞蹈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D。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答案详解】这个题目和上一个题目很像,题干涉及四个人对应四个不同的职业,且四个选项各不相同,可以用排除法。根据条件(1)可知甲和丙不是歌唱家,因此排除A、C两项;根据条件(2)可知乙不是画家和作家,排除D项.因此,答案选B.例题3:在夏夜星空的某一区域,有7颗明亮的星星:A星、B星、C星、D星、E星、F星、G星,它们由北至南排列成一条直线,同时发现:(1)C星与E星相邻;(2)B星和F星相邻;(3)F星与C星相邻;(4)C星在B星北侧,且位于7颗星的正中。

62据此,7颗星由北至南的顺序不可以是(  ).A。A星、D星、E星、C星、F星、B星、G星B.G星、A星、E星、C星、F星、B星、D星C.D星、G星、E星、C星、B星、A星、F星D。G星、D星、E星、C星、F星、B星、A星【答案详解】先看条件(1),四个选项都符合,再看条件(2),C项不符合,则答案选C.(二)假设法假设法即假设某个命题是真的(或假的),代入题干所给的信息中,检验是否会产生矛盾。如果产生矛盾,那么这个假设就是错误的。假设法一般运用于题干条件较多并且不太确定,由这些条件出发无法直接推理的一类题目.1、选项假设法当假设的这个命题是选项时,需要代回到题干进行验证,因此又可以称为假设代入法。在题目信息比较繁琐,对题目的解答没有思路,而通过题干又不能进行有效排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换个角度,从选项出发,将答案分别代入到题干中,直至选择出符合题干意思的一个选项。这种方法比较实用,但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比较简单或者由题干无法推理的题目。根据假设选项的真假,可以分为两类:正向假设代入法和反向假设代入法。其中正向假设代入法在解分析推理题时使用较多。正向假设代入法是直接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假设的选项代回题干不会产生矛盾,则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的;如果使得题干出现矛盾,则这个选项就是错误的,继续假设别的选项正确,直至选出正确答案.例题1:小明忘记了今天是星期几,于是他去问O、P、Q三人.O回答:“我也忘记今天是星期几了,但你可以去问P、Q两人。”P回答:“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Q的回答和P一样.已知:①O从来不说谎;②P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这三天说谎,其余时间都讲真话;③Q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这三天说谎,其余时间都讲真话。根据以上条件,今天是星期几?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D.星期天【点拨】观察题目我们可以发现,题干描述的是O、P、Q三人说谎的时间情况,答案就是简单的日期,不适合直接推理,采用选项假设代入法应该最快.【答案详解】 这个题我们显然只从题干出发无法进行推理,这时可以从选项入手,使用代入法来解题。将A项代入,昨天是周日,P今天说假话,昨天说真话,符合题意;但Q今天说真话,昨天也说真话,不符合题意,排除.同理,将B、D两项代入均不符合题意.将C项代入,P今天说真话,昨天说假话;Q今天说假话,昨天说真话,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C。反向假设代入法是将一个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如果将一个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后出现矛盾,则该项一定真,一定是结论.例题2:曙光研究所为了加强与合作单位的科研合作,需要派出若干名科技人员前往合作单位开展工作。根据工作要求,研究所领导决定:(1)在甲和乙两人中至少要派出一人;(2)在乙与丙两人中至多能派出一人;

63(3)如果派出丁,则丙和戊两人都要派出;(4)在甲、乙、丙、丁、戊等5人中至少应派出3人。据此,可以推出必定会派出()。A.乙B.丙 C.丁D。戊【答案详解】题干的四个条件都涉及了多个人,且由这四个条件显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考虑使用代入法。如果正向代入,即使能推出派出3个人或以上,也不是必定派出的,所以只能使用反向代入,当假设某个人不派出时,与题干矛盾,则那个人必定会派出。假设乙不派出,由(1)知派出甲,由(3)(4)得派出丙、戊;假设丙不派出,由(3)知不派出丁,可以派出甲、乙、戊;假设丁不派出,可以派出甲、戊,再从乙、丙中挑一个;假设戊不派出,由(3)知不派出丁,由(2)知乙、丙至少有一个不派出,只能派出两人,此时与(4)矛盾。故答案选D。【点拨】由这个题可以看出,反向代入法在题干问“必然为真"或“不可能为假”之类的问题时可使用。2、题干条件假设法所谓题干条件假设法就是假设题干中的某一条件是正确的,然后代入到题干中,进行验证的方法。题干条件假设法适用于题干条件简单,但选项较为复杂的题目。运用假设法的题目与运用代入法的题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题干给出很多条件,且由这些条件出发无法直接推理。假设法即假设某个命题是真的(或假的),代入题干所给的信息中,检验是否会产生矛盾。如果产生矛盾,那么这个假设就是错误的。当假设的这个命题是选项时,这种方法就是代入法了。所以假设法通常在没有思路,又不能使用代入法或者使用代入法较为繁琐的题目中使用。例题:甲、乙、丙三人来自学校足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下列说法只有一种是对的:(1)甲是足球队的;(2)乙不是足球队的;(3)丙不是篮球队的。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哪一个队的?A。甲是足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B。甲是篮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C.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足球队的;丙是篮球队的D。甲是乒乓球队的;乙是篮球队的;丙是足球队的【答案详解】这个题显然不能从题干直接推理,只能用假设法。由于选项比较复杂,使用选项假设法容易出错,这时可以用题干条件假设法.假设(1)是正确的,则(2)、(3)是错的,那么乙也是足球队的,与题设矛盾;假设(2)是正确的,那么丙是篮球队的,甲和乙都是乒乓球队的,与题设矛盾;假设(3)是正确的,那么乙是足球队的,甲是篮球队的,丙是乒乓球队的,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点拨】假设法比较适用于“真假型”的题目,尤其是当选项比较繁琐时,可通过假设题干命题为真(假)来进行推理。当只有一真时,假设命题为真;当只有一假时,假设命题为假.3、极端假设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关系不明确的题目。如果数量关系不明确,则可以假设是其中某个极端,这样便能够快速得出答案。采用极端假设时要注意,在符合陈述特点时做到极端。例题:在某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中,理科毕业的多于文科毕业的,女性多于男性.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机关公务员的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64I。文科毕业的女性多于文科毕业的男性II.理科毕业的男性多于文科毕业的男性III.理科毕业的女性多于文科毕业的男性A.只有I和II B。只有IIIC.只有II和III D.I、II和III【答案详解】假设政府机关中全部都是理科毕业的女性,这是符合题干条件的最极端假设,则只有III是正确的,Ⅰ和Ⅱ都无法判断.故答案选B。(三)找突破口法所谓找突破口法,就是在读比较复杂的题干时,迅速理清思路,快速找出解题的切入点的解题方法。如果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将大大简化解题步骤,从而节约时间。这类题目通常也可以用假设法或代入法解题,只是费时较多。题目的突破口一般存在于比较特殊的条件中。在题干给出的若干条件或各选项中,如果有一个条件被反复提及,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条件,或者通过某些条件能够直接肯定或否定某些选项,则这就是解题的突破口。例题1:A、B、C、D参赛,其成绩各不相同,有甲、乙、丙三人对此作了猜测.甲说:“A得第一名,B得第二名”,乙说:“C得第二名,D得第四名”;丙说:“A得第二名,D得第四名”.实际情况是三人都猜对了一半。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A第二,D第四B。A第一,C第三C。B第一,D第三 D.C第一,D第四【答案详解】此题每个人的话都有一半是真一半是假,采用代入法或者假设法比较耗费时间。仔细观察三个人的话,有两句话后半句都是“D得第四名”,而前半句都是对第二名的描述,这就是突破口。乙和丙都说“D得第四名”,又A和C不能同时得第二名,即两人的前半句不可能都真,所以“D得第四名”肯定是真的,由此推知乙、丙的前半句都是假的,即A和C都不是第二名,则只能B为第二名,即甲的后半句为真,前半句为假,则A不是第一名.所以A第三名,C第一名。因此,答案选D.例题2:A、B、C三个大学生到某乡镇当村官,一个去了富村,一个去了穷村,一个去了不富不穷的村。但究竟谁到了哪个村,人们开始不清楚,于是作了如下猜测:甲:A去了富村,B去了穷村;乙:A去了穷村,C去了富村;丙:A去了不富不穷的村,B去了富村.后来证实,甲、乙、丙三人的猜测都是只对了一半。由此可以推出()。A。A去了富村,B去了穷村,C去了不富不穷的村B.A去了穷村,B去了富村,C去了不富不穷的村C.A去了不富不穷的村,B去了富村,C去了穷村D.A去了不富不穷的村,B去了穷村,C去了富村【答案详解】乙和丙的前句和后句分别涉及了“A"和“富村”两个概念,由“三人的猜测都是只对了一半”可知,A去了穷村或不富不穷的村,B或C去了富村.则甲的前半句是错的,后半句是对的,即B去了穷村;则丙的后半句是错的,前半句是对的,即A去了不富不穷的村;则乙的前半句是错的,后半句是对的,即C去了富村。故正确答案是D。【点拨】由这两个例题可知,找突破口法适用于“半真半假型”

65题目。对这类题目,可由涉及概念都相同的两人的话为突破口。例题3: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答案详解】根据说实话的人的车是红色的且甲乙丙中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观察甲、乙、丙的话,发现乙的话中提到了红色,比较特殊,与已知条件有关,可以此为突破口。显然,乙不可能说实话,否则乙和丙的车都是红色的,不符合题意;则可知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则丁的车是蓝色的。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由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是实话,可知乙的车是银色,则丙的车是白色的.因此,答案选C。例题4: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来自英、意、日、德四国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恰好相聚在某个车厢中。他们每人除了会说本国语言外,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这四位旅客交谈的有关情况如下:(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作翻译;(2)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3)乙、丙、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4)在四人中,没有一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又能用意大利语交谈.据此,可以推出三个人都会说的那种语言是( )。A。日语B.德语C.英语D.意大利语【点拨】分析条件,条件(1)提到三个人的交谈情况,条件(3)又提三个人的交谈情况,并且两种情况中均涉及乙和丙,因此可以此作为突破口解题。【答案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和丙不能交谈,需要通过乙翻译,又已知乙、丙、丁三人不能同时交流,所以可以推出同时会说一种语言的三个人是甲、乙、丁。根据条件(1)可知,乙不会英语;根据条件(2)可知丁不会日语;根据条件(2)和(4)可知,甲不会意大利语,故三个人都会的语言是德语。故答案选B。(四)排序法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高矮数量的比较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所谓排序法即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表示,从而更直观地解题。例题1: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B。A和C的耗电量相同C.A的耗电量低于DD.E的耗电量不如C高【点拨】题干描述的每个条件仅涉及两两品牌耗电量的高低,因此可用直接排序.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题干中出现了两种表示高低的说法“低于”和“不比……高”或“不如……低”

66,前一种是绝对小于,而后面的还有“相等”情况的存在。【答案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各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关系如下:A例题2:赵、钱、孙、李四个人中既有大人也有小孩,给他们称体重时,赵、钱两人的体重几乎等于孙、李两人的体重;将钱、李对换一下,赵、李两人的体重明显大于孙、钱两人的体重,并且赵、孙两人的体重还小于钱的体重。根据题干信息,下面哪项是赵、钱、孙、李的体重的正确排序(由重至轻)?A。李、钱、赵、孙B。李、钱、孙、赵B。C.钱、孙、李、赵D。钱、赵、李、孙【答案详解】此题涉及四人的体重排序,可用不等式解答。根据题干可以知道,赵+钱=孙+李,赵+李>孙+钱,由此可以推出李〉钱,赵>孙;又因为赵+孙〈钱,所以四个人的体重由重到轻就是李>钱>赵〉孙.因此,答案选A。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知识点储备一、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亦称条件命题。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A是B的充分条件是指一种“充足但不必需”的条件,即由A这个条件就能得出B结论;但没有这个条件却不一定得不出这个结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是“如果……那么……”;“如果”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前件;“那么”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后件。其他常用的还有“只要……,就……、一……,就……、若……,则……、……必须……"。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C是D的必要条件”含义就是:“C是D的必需但不充足的条件,C与其他条件一起才能得到D,没有C就一定得不到D”。“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其他常用的还有“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没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逻辑联结词通常为“当且仅当"。日常词项中通常还用:“只要而且只有……,才……、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则……”。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充足且必需”的意思。“E是F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E是F的充足且必需的条件”。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就是: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就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q就是p的充分条件。所以,“如果p,那么q”等值于“只有q,才p";“只有p,才q”等值于“如果q,那么p"。

67例如,“如果小红不吃饭,那么小明吃饭”等值于“只有小明吃饭,小红才不吃饭”.“小红不吃饭”是“小明吃饭”的充分条件,同时,“小明吃饭”是“小红不吃饭”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转化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在公务员考试中会经常出现。例题:最近的一则调查报告显示,参加民意测验的人中,有50%的人认为选举产生的官员如被控告有罪的就应辞职,而有35%的人认为只有当选产生的官员被宣判有罪时,他们才应当辞职。因此,认为选举产生的官员被控告时应该辞职的人比认为选举产生的官员被宣判有罪时应该辞职的人多。上述推理有缺陷,因为它( ).A。基于人口的一个抽样,做了一个关于整个人口的结论B。把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相混淆C.基于它的一个模棱两可的术语D。基于对两个具体信仰询问的回答,做了一个关于某一具体信仰的结论【答案详解】“如果…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被控告有罪是辞职的充分条件;而“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宣判有罪”是“辞职”的必要条件,而结论中“宣判有罪”是“辞职"的充分条件,因此题干推理混淆了两者。所以,正确答案是B。三、假言命题真假关系(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真假关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又是什么呢?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则根据定义:A—-—》BC--—》BD--—》B很容易可以看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在A真B假的时候,一定是假的,其他情况都有可能是真的.因此,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前件、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是:如果前件真而后件假,则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是假的;如果不是“前件真而后件假”,则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充分条件的真假关系在考试中经常要用到,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题:例题1:小张承诺“如果天不下雨,我就一定去听音乐会”。以下哪项为真,说明小张没有兑现承诺?Ⅰ.天没下雨,小张没去听音乐会。Ⅱ.天下雨,小张去听了音乐会。Ⅲ。天下雨,小张没去听音乐会。A.仅ⅠB.仅ⅡC。仅ⅢD。仅Ⅰ和Ⅱ【答案详解】题干中小张的承诺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天不下雨”和“我就一定去听音乐会"是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两个肢命题。题干问哪项为真说明小张没兑现承诺,其实就是问哪种情况下,小张说的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假的。所以,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可以知道只有“前件真后件假”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其他的情况下均为真。因此只有Ⅰ“天没下雨”并且“没有听音乐会"的情况下才能说明小张没有兑现承诺.所以,正确答案是A。例题2:逻辑学家说:如果2+2=5,则地球是方的。

68以下哪项和逻辑学家所说的同真?A.如果地球是方的,则2+2=5B.如果地球是圆的,则2+2≠5C。2+2≠5或者地球是方的D。2+2=5或者地球是方的【答案详解】这个题目也是给出了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后问的是“哪项和逻辑学家所说的同真?”这个题目考查的还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前件真后件假时为假",也就是说当其前件为假时是真的,当其后件为真时也是真的。也就是说,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或者其前件为假或者其后件为真。选项C正好是这个意思。A不正确,因为当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时,后件仅是前件的必要条件;B也不正确,虽然表面上似乎该项是题干断定的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推理,但“地球不是方的”并不等于“地球就是圆的"。所以,正确答案是C.例题3:只要前提正确且逻辑推理结构有效,则结论必然正确。根据以上判断,以下哪几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Ⅰ.结论正确且前提正确,但逻辑结构是无效的。Ⅱ.逻辑推理结构有效且结论正确,但前提是错误的.Ⅲ。前提错误且逻辑结构无效,但结论正确。Ⅳ。前提错误且逻辑结构无效,结论也是错误的。A.Ⅰ、Ⅱ、Ⅲ和Ⅳ  B。仅仅Ⅰ和ⅣC。仅仅Ⅰ、Ⅱ和Ⅳ D。仅仅Ⅰ、Ⅲ和Ⅳ【答案详解】这个题目的题干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跟例题1不同的是这个的提问方式不是问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而是可能出现的情况,那还是根据充分条件真假关系来解题。但是这个题目要比上一个题目复杂一些,因为它的前件不是一个直言命题而是一个复言命题,是一个联言命题。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慌,还是由大到小按部就班地来解题,遇到什么命题就用什么的规则,这样题目自然就迎刃而解了.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前件真且后件假”时为假,而其前件又是一个联言命题,前件真,则联言命题两个肢命题均为真,所以只有“前提正确且逻辑推理结构有效而结论不正确”时,题干才是假的.显然,四个选项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都不必然为假,均是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正确答案是A。(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真假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其实有密切的联系,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B就是A的必要条件,那么其真假关系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对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来讲,只有前件真后件假时为假,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则是只有后件真,前件假时为假,其他情况下都可能是真的。考试中,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考查方式和题型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非常类似:例题1:在中国,只有富士山连锁店经营日式快餐.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Ⅰ.苏州的富士山连锁店不经营日式快餐。Ⅱ.杭州的樱花连锁店经营日式快餐。Ⅲ。温州的富士山连锁店经营韩式快餐.A.仅仅Ⅰ B。仅仅ⅡC.仅仅Ⅰ和ⅡD。仅仅Ⅱ和Ⅲ

69【答案详解】这个题目的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题目要求是这个断定为真,哪项不可能为真?就是要我们寻找为假的时候。在中国,“富士山连锁店”是“经营日式快餐”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才为假.即“在中国不是富士连锁店却经营日式快餐”时才为假。即Ⅱ不可能为真。Ⅰ和Ⅲ均有可能为真。所以,正确答案是B.例题2:父亲对儿子说:“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重点大学。”后来发生的情况是:Ⅰ.儿子努力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Ⅱ。儿子没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Ⅲ.儿子没努力,没有考上重点大学。Ⅳ。儿子努力了,考上了重点大学。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误?A.仅ⅣB。仅Ⅲ和ⅣC。仅Ⅱ、Ⅳ D。仅Ⅰ、Ⅲ和Ⅳ【答案详解】题干最后提问“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这是典型考查真假关系的题目。题干中父亲的话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其他几种情况下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都为真。情况Ⅰ为“前件真而后件假"情况,父亲的话没有错;情况Ⅱ为“前件假后件真"情况,这种情况下,则父亲的话就错误了;情况Ⅲ和Ⅳ分别为“前件假后件假”和“前件真后件真”的情况,都证明父亲的话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真假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前件、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非常简单,因为前能推后,后也能推前。因此如果前件与后件同真或同假,则该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如果前件与后件不同真、不同假,则该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假的。四、假言命题推理规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我们先来看一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其实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反映的是这样一种条件,由前件单独可以得出后件,但是却不是唯一能够得到这个后件的条件,要得到这个后件还有其他的途径可循。因此如果存在前件,一定可以得出后件,但是如果不存在这个前件,却不一定不存在这个后件,因为还有其他的条件可以得出这个后件;同理,如果没有后件,那么产生后件的所有原因肯定都不存在,因此这个前件也就肯定不存在;但是如果有这个后件,却不一定肯定存在这个前件.所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可以总结为:①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我们在遇到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时候,只要牢记这两条规则,便可以轻松地进行推理了。例题1: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断定下述哪项正确?A.老婆与小刘同去郊游 B.天气晴朗C。小刘单位没有急事 D。今天是星期六【答案详解】题干是四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其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小刘去郊游”肯定了第一个命题的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因此B项无法确定真假;同时否定了后三个命题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因此A、C、D三项都为真。因此,答案选B。

70例题2:每逢下雨,街道和人行道就变湿.如果上述论断是正确的,则下面哪个也一定是正确的?Ⅰ.如果街道和人行道都是湿的,那么正在下雨.Ⅱ.如果街道湿了,但人行道没湿,那么没下雨。Ⅲ。如果没下雨,那么街道和人行道都不会湿.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D.只有Ⅰ和Ⅱ【答案详解】题干等值于“如果天下雨,那么街道变湿并且人行道变湿”,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有效的推理规则是“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Ⅰ不能推出,因为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Ⅱ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它否定了后件,所以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Ⅲ不能推出,因为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所以,正确答案是B。例题3: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焚烧化石燃料和毁林,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了20世纪全球明显升温。如果要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各国就要进行人为干预,或者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把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重新吸收起来。据此,可以推出( )。A.如果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就能避免全球明显升温B。如果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能避免全球明显升温C。如果各国既不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又不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不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D。如果各国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或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答案详解】题干最后一句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后件是一个选言命题,可表示为:如果要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那么就或者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或者增加温室气体的汇.A、B、D三项肯定了后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C项通过否定后件来否定前件,是正确的推理。故答案选C。例题4: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答案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题干的逻辑关系为: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②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A项根据条件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错误;B项根据条件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C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正确;D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故答案选C.

71(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反映的情况通常只是后件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如果否定了前件,那么一定得不出后件;有后件也一定存在前面的前件;但是因为前件往往需要与其他条件结合才能共同导致后件所反映的情况,所以仅仅肯定前件是不能肯定后件的,也许还有其他条件不满足要求,同理否定了后件也不能否定前件。总结上面叙述,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遵循以下规则:①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则肯定前件;②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例题1:以前在农村,只有男孩子才有读书的权力.张飞农村出来,并顺利地考上大学。那么张飞()。A.与父母的关系搞得很好B。有头脑,接受了新思想C。是男孩,并受到了家里的重视D。是女孩,并受到家里的重视【答案详解】分析题干发现,题干中“只有男孩子才有读书的权利"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同时题干还告诉我们“张飞农村出来,并且顺利考上了大学”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张飞读书了,也就是有读书的权利,即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根据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则肯定前件,则可推出肯定的前件即“张飞是男孩”。故选答案C。这种题目是最简单的考查必要条件推理规则的题目。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复杂一点的。例题2:某联邦议院规定,只有在联邦议院中占有至少5%议席的政党才能组成议会党团。只有议员人数不足5%的政党,在征得绝大多数议员同意后,可以组成议会集团。议会集团只享有部分议会党团被赋予的权利.根据这段文字,可推知,在该联邦议院( )。A.能组成议会党团的政党不能组成议会集团B.能否组成党团或集团最终需由联邦议会进行裁决C.少于联邦议院议席5%的政党不可能组成议会集团D.该制度避免了议员们过于集中于某一议会党团或集团【答案详解】“只有在联邦议院中占有至少5%议席的政党才能组成议会党团”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由“能组成议会党团的政党”这一肯定的后件能推出肯定的前件“是在联邦议院中占有至少5%议席的政党”,是对“只有议员人数不足5%的政党,在征得绝大多数议员同意后,可以组成议会集团"的前件的否定,所以可以推出否定的后件“不能组成议会集团”,即A项正确。B项是无关项;少于联邦议院议席5%的政党在征得绝大多数议员同意后,可以组成议会集团,C项错误;D项从题干中也无法推出。因此,答案选A。(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从前可以推出后,从后也可以推出前,因此推理规则如下:①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②肯定后件则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类比推理:遣词造句法、词性对照法、纵向对比法、语法分析法、地理常识、因果关系

72行测必备考点:类比推理知识点一、考情分析类比推理是国考的常考题型,题量在5~10道不等,考查方式包括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但解题方法大致相同。考生需要熟悉常考的词项间关系:逻辑关系、言语关系、经验常识和理论常识,并学会运用遣词造句法快速寻找词项关系。类比推理是行测考试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题型,但真正做到“十对八九”的考生很少,且近年来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概念类比推理就是题干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两词型题目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两个词项,其基本形式为:A:B(其中A、B一般为有着某种关系的两个词项)三词型题目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三个词项,其基本形式为:A:B:C(其中A、B、C一般为有着某种关系的三个词项)对当型题目与两词型、三词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题干不存在完整的一组词,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均涉及两组词,即题干分别涉及两组词的部分词项,而四个备选答案中给出题干所缺少的词项,其基本形式为:A 对于() 相当于() 对于B三、方法技巧(一)遣词造句法遣词造句法,即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实质上,这种方法就是通过造句自然取得词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关系不明确的题目的法宝.对于两词型的题目,要运用遣词造句法通常需要引入其他元素将其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中的关系,而三词型的题目由于包含三个词项,造句较两词型容易,因此遣词造句法对其更为适用。(二)词性对照法词性对照法即比较题干词项的词性与选项对应词项的词性是否相同的方法,正确的选项应该为与题干词性相同的选项。有些题目题干词项间关系不明或用遣词造句法解答不出来,或者关系明确但多项符合,这时就可以考虑运用词性对照法做出判断。(三)纵向对比法一般来讲,解类比推理题目我们比较习惯于横向比较,但有些题目的词项经过横向比较后,会发现选项中没有一项与题干词项的关系相符或不止一项与题干词项的关系相符,此时就要考虑纵向查看题干与选项的关系,以得出正确答案。(四)感情色彩辨析法有些题目还需要通过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来寻找词项的关系,即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四、例题精讲【例题1】身份证:身份A.毕业证:学位B.房产证:房屋C。结婚证:配偶D。执业证:资格解析:身份证是对身份的证明;执业证是对资格的证明,且身份和资格都是比较抽象的,不是具体而直观的。A项学位由学位证来证明;B项中的房屋和C项中的配偶都是具体直观的。故答案选D。【例题2】打折:促销:竞争

73A。奖金:奖励:激励B.日食:天体:宇宙C。娱乐:游戏:健康D。京剧:艺术:美感解析:打折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或手段,促销是竞争的手段,后者都是前者的目的。奖金用来奖励,是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A项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D两项都不存在这样的逻辑关系;C项中娱乐、游戏与健康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不存在方式与手段、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故答案选A.【例题3】骨骼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房屋A.人体梁柱B。上肢窗户C.关节钢筋D。肌肉电梯【答案详解】骨骼是人体的一部分,支撑着人体;梁柱是房屋的一部分,是房屋的构架.B项中窗户是房屋的一部分,但骨骼与上肢没有这种关系;C项中关节是骨头相接的地方,钢筋是支撑房屋的结构,关系不同;D项骨骼附着在肌肉上,并一起支撑起身体,电梯与房屋则没有这种关系.故答案选A。国考“类比推理”应对策略:语法分析法在传统的类比推理题中,主要考察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集合关系等等.这种题目往往会结合常识来考察学生,只要考生仔细鉴别,发现概念间的高阶关系,并尽可能多的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本质属性,就能够轻松地得出答案。但是,近些年公务员类比推理考试当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就是考察词的语法问题。这种题需要对语法只是有一定的掌握和积累,稍不留心,在这种题型面前就会跌跟头。例如【例1】头领:石头A.黄昏:蛋黄     B.动物:行动C.桌椅:圆桌     D。子女:袜子【解析】D.此题第一层意思看头领和石头并没有明显的集合关系、条件关系等,再看发现第一词的第一字和第二词的第二字相同,但答案中都符合。此题是考察词的语法问题,A中头领是并列结构,而石头属于连绵词,不能拆开来使用,且石头的“头”字无实际意义.符合此选项的只有D,子女是并列结构,袜子也是连绵词,且袜子的“子”并无实际意义。A项中的黄昏并非并列结构,B项中的动物是偏正结构,C项中的圆桌是偏正结构,不是连绵词。【点评】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如水、土等;双音节语素分为连绵词、外来词和专用名词,如徘徊、巴士、孔子等;多音节语素,只要是拟声词、专用名字和音译词,如马克思主义等。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造句单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而词与词之间就构成词组(或短语),分为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主谓结构等等.【例2】尘:伐A.信:嵩     B.眉:鸟C.明:清    D.让:休【解析】A。题干中尘与伐都是单音节语素,不存在短语结构问题,意义之间也不存在联系。因此,我们只能从词的本身结构或者造字方法出发解题.题中尘是上下结构,伐是左右结构,结构不一样;C、D选项所有字的结构都是左右结构,完全一致,排除;A、B结构均不一致,因此都符合题干的意思。但因题中尘与伐都是会意字。则只能选A。【点评】“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此题干中小土则为尘,人拿戈(象征武器)则为伐,人而有言(说到做到)则为信,山高则为嵩。

74在类比推理中,还会经常考察两个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分为主谓关系、动(谓)宾关系、主宾关系。以“我喜欢你”这句话为例,我和喜欢是主谓关系,喜欢和你是动宾关系,我和你是主宾关系。考生需要根据题干通过造句子的手法将两个词之间建立联系,并且结合词语的词性做出进一步分析,才能做好类比推理当中的语法题.词语按词性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种,实词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其他则属于虚词,如介词、副词、助词等。综合上述的例题与讲解,不难看出类比推理中的这类语法分析题目越来越重要,在常识判断的复习过程当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掌握这些基本的汉语语法,时间不需要太长就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收获。总之,希望大家在掌握概念之间基本的二元关系之外,还需要掌握词的本身结构和语法问题等。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题地理常识百宝箱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类比推理题也是出现频率高的“座上客",其知识点包罗万象,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本篇中汇总了类比推理题经常考的地理知识,供考生参考.一、各个省份的简称及其省会北京市 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别称申重庆市渝河北省冀石家庄山西省晋太原辽宁省辽 沈阳吉林省 吉 长春黑龙江省 黑哈尔滨江苏省 苏 南京浙江省 浙杭州安徽省皖 合肥福建省闽福州江西省 赣南昌山东省鲁 济南河南省豫郑州湖北省鄂 武汉湖南省 湘长沙广东省粤 广州海南省琼海口四川省川成都贵州省黔或贵贵阳云南省滇或云 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西安甘肃省甘或陇兰州青海省 青西宁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呼和浩特

75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二、主要国家的首都阿富汗-喀布尔伊拉克—巴格达朝鲜—平壤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芬兰—赫尔辛基瑞典—斯德哥尔摩波兰-华沙德国-柏林希腊—雅典巴西—巴西利亚意大利-罗马伊朗-德黑兰印度—新德里南非-比勒陀利亚澳大利亚-堪培拉加拿大-渥太华埃及—开罗奥地利-维也纳丹麦-哥本哈根韩国—首尔(汉城)智利—圣地亚哥古巴-哈瓦那新西兰-惠灵顿三、著名景点所在地十大名山:黄山、庐山、华山(陕西)、峨眉山、泰山(山东)、武夷山、长白山、天山(新疆)、五台山(山西)、玉山(台湾)。十大风景: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张家界(湖南)、九寨沟、长江三峡(重庆—湖北)、西双版纳(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黄果树瀑布(贵州)、日月潭、云南石林、海南风光十大古迹: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乐山大佛、曲阜三孔、秦始皇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洛阳白马寺十大旅游城市:西安、北京、成都、大连、杭州、昆明、杭州、哈尔滨、拉萨、香港十大古镇:

76浙江.乌镇、江苏.周庄、安徽。西递宏村、福建。泰宁、山西.张壁、四川.李庄、浙江.南浔、江苏.同里、广东。黄姚、云南.和顺中公教育专家建议,以上地理常识是基础性知识,有很多是耳熟能详的,对考生来说很容易记忆,把类比推理题搞定就势在必得。类比推理的基础题型—-较常见的逻辑关系之因果关系含义:因果关系,是指由某行为而发生某结果,前事实与后事实之间互有关联,后事实由前事实而生。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现实中常用“因为……,所以……”来表示。特征:因果关系的重要特性:1。因果关系的特定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因是因,果是果”.2。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原因必定在先,结果只能在后,二者的时间顺序不能颠倒。在行测考试的逻辑判断题型中,很多题目考查的就是考生对因果性的理解,特别是对“倒果为因”的错误是否自觉。【例题1】生病∶吃药A.上课∶请假 B.经商∶结婚C.桌子∶风扇D。游泳∶更衣【答案】D【解析】 题干是一种因果顺承关系,只有D项符合这个推理关系。其他都不符合这个推理关系。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原因,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因.直接原因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为一次原因。直接原因(一般也是导火线)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间接原因是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只在其中起交接的原因.直接的就是让这个事发生的原因,而根本原因了就是本质上的了!比如:一家商场因为一个人丢了个烟头而失火后来损失惨重,那么直接原因就是那个丢烟头的人,而根本原因了就是可能那家商场的防火措施没有做到为而让大火的蔓延导致的损失惨重,是本身的原因!【例题】努力∶成功A.原告∶被告B.耕耘∶收获C.城市∶福利D.扩招∶失业【答案】B【解析】可以看出,努力与成功两个词具有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词语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努力是成功的原因。在所提供的答案中能同样连成一句,有相同逻辑关系的话的,只有B答案:耕耘是收获的原因.有人或许会问,那D答案也可以说成:扩招是失业的原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找出的是和题干词语最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一组词语,努力和耕耘是成功和收获最直接也最主要的原因,而扩招并不是失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其余备选项中,A答案中的原告与被告构成的是一个法律关系中的两个主体。C答案中城市是一个社会区域,而福利是国家在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一种政策。【例题】食物中毒:蘑菇A.矿难:煤炭 B。高血压:血压计C.球场骚乱:警察D.海啸:地震

77【答案】A【解析】“食物中毒”和“蘑菇"本身没什么关系,但当“吃”蘑菇时则可能产生“食物中毒"。四个选项中A答案“矿难"和“煤炭”本身没什么关系,但当“挖”煤炭时则可能产生矿难。这里应注意D答案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地震”和“海啸"有直接关系,不需要间接过程。静态的“物"叫做“事物”,是哲学研究的主体,用A、B、C等表示;“事物”的变化叫做“现象”,是哲学研究的内容,用♂A、♂B等表示;“引起”用“→”表示;A现象“引起”B现象,即现象A是结果B的原因,用“♂A→♂B”表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因果关系可以用开关的“开、关”与灯泡的“亮、灭”来表示。我们用导线把电池、开关、灯泡三个元件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简单电路,静态的开关、灯泡、电池、导线就是“事物",开关状态的变化(开和关互变)与灯泡状态的变化(灭和亮互变)就是“现象”。“开关由关到开”与“灯泡由灭到亮”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开关开”与“灯泡亮”(或“开关关与灯泡灭”)就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可以用符号“♂A→♂B”。我们把它作为“基本因果关系”的模型。下面就以“基本因果关系”为基础,讨论现实世界中复杂的因果关系。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招摇撞骗:锒铛入狱A.厚积薄发:一鸣惊人B.东施效颦:受宠若惊C.班门弄斧:贻笑大方D.单枪匹马:众叛亲离【答案】AD.解析:自强不息是国富民强的原因;养精蓄锐是旗开得胜的原因,内修政德是远人来服的原因。自强不息:国富民强A.养精蓄锐:旗开得胜B.朝三暮四:乌合之众C.出其不意:攻其不备D.内修政德:远人来服【答案】AC.解析:招摇撞骗导致锒铛入狱;厚积薄发导致一鸣惊人;班门弄斧导致贻笑大方。关系延伸:动作的承接关系【例题】消毒:手术2007年国家行测84题A.动员:开会B.生产:销售C.启动:驾驶D.彩排:演出【答案】C。解析:“消毒”是“手术”前的必需操作。符合这个关系的最佳选项是C。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单定义判断一、概念简述单定义判断题型题干中只涉及一个定义。该题型的出题模式比较固定,即给出一个假设为完全正确的定义,然后根据定义的外延设计几个事实选项,要求选出符合或者不符合定义的一项.考试中主要侧重于单定义判断的考查.例题:证实性偏见是指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证实性偏见的是()。A.自从小王产生辞职的念头以后,总觉得经理处处刁难他,甚至看不起他,就连经理和他开个玩笑,都认为是对他的嘲笑

78B。小林今年未考上重点大学,他明知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但他总是对同学说:“要不是考试前患了感冒,我肯定考得更好。”C.小张总觉得室友最近的表现很反常,好像出什么事了,第二天公安局的人找小张询问情况,证实了他的猜测,室友被牵扯进了一起盗窃案D.小张前天夜里梦见自己的钱包被偷,昨天钱包真的被偷了;昨晚他又梦见自己被车撞,结果今天一整天没敢出门【答案详解】首先分析证实性偏见的定义: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对选项进行分析,A项符合。B项“患了感冒”不是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不符合定义;C项是根据信息作出猜测,而不是先作出决策再选择关注的信息,不符合定义;D项只是梦见,而没有真实的信息的支持或推翻,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二、考情分析单定义判断是国考中的重点题型,其出题形式为题干给出一个定义,然后给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属于或者不属于定义的一个选项。解答单定义判断,首先要关注定义项部分的内容.由于下定义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且每种形式所对应的要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解题方法也会有所区别。三、解题技巧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公务员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定义形式主要有三类:“属”+“种差”型定义、描述型定义、枚举型定义。(一)“属”+“种差”型定义“属”+“种差”,就是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可用公式表示为:被定义项=属概念+种差在逻辑中,属是指一个相对较大的类,而种是指一个相对较小的子类。例如,我们提到“动物”和“哺乳动物”这两个概念,“动物”就是属概念,“哺乳动物"就是种概念;而说到“哺乳动物"和“猫科动物"这两个概念,“哺乳动物"就是属概念,“猫科动物”就是种概念。“哺乳动物"既可以作为种概念,也可以作为属概念存在,即属和种是一种相对的分类中公。教育版权。种差是在一个属里区别不相同的种的属性.例如“猫科动物”里“老虎”区别于其他的种的种差包括体形大、有斑纹、凶猛等。当一个属被一个种差限定的时候,就确定了一个种的内涵,属+种差的定义形式就是由此而来。上例中的无理数所在的属就是“小数",而“种差”就是无理数与其他小数的本质区别,即“无限而不循环"。“属”+“种差”是给一个概念下定义的标准形式,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事物之间就会显现出不同的差别,因此“种差”也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具体如下表:当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属+种差型定义,其种差并不仅限于以上种种,解题的关键是将定义进行适当拆解,找到定义的要点。可依据定义中给出的关键词或提示词来寻找要点。【示例】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示例所给出的是“社会工作”的定义,其所在的属就是“服务活动”,其种差则由“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和“运用科学方法助人”这三点共同组成。【例题1】 

79差别化信贷是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用途的信贷额度和还贷方式采取差别对待的政策。这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差别化信贷遏制两极分化趋势、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差别化信贷的是()。A.2008年年初,央行放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10%,共新增约2000亿元贷款B。某商业银行规定:贷款不满一年提前还款,收取不低于实际还款额三个月的利息;贷款满一年后提前还款,则收取不低于实际还款额一个月的利息C.新购房政策规定: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米以下的家庭,可以享受首付款20%的政策;如果首套住房套型面积大于90平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D。2009年,某国际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额较去年增长14%,同时又推出“幸福时贷”无担保个人贷款,18-55岁的本地居民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贷款中公解析:题干由差别化信贷的定义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两部分构成,重点分析差别化信贷的定义:(二)描述型定义描述型定义都是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实例或过程来说明的,是对定义既有用法的描述,往往是通过刻画某个概念的来源、演变来说明该词的意义,特别适用于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效应)等.描述型定义没有明确的关键信息或要点,需要我们通过归纳其中的关键信息来理解这个概念。而要准确归纳定义的关键信息,需要考生具备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所谓“筛选”,是指从纷繁的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是指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重新组合、粗略概括。归纳关键信息既是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也是舍弃无用信息、干扰信息的过程中公.教育版权。【示例】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同时期美国的战机相比都要落后得多,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设计,使该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这一因组合协调而产生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被后人称为“米格—25效应"。上述示例通过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什么“米格—25效应",要了解“米格-25效应”的确切涵义,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归纳:(1)筛选阶段。通过阅读,可提取出“零部件”、“落后"、“整体性能”、“更为协调的设计"、“达到一流水平"等信息;(2)整合阶段。首先对提取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整理,可将其归纳为:“较弱的部分经过组合协调可以产生较强的效果”,这就是“米格—25效应”的涵义。【例题2】 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要想使人成长得更快,就一定要给他活动的自由,而不要将他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这种给予更大空间而带来更快发展的现象被称为“鱼缸法则”。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鱼缸法则”的是()。A.某学生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除了本专业课程,还选修了其他专业的课程B.某地将工作能力突出的青年干部适时提拔到重要岗位任职,使其承担重要责任C。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有稳定的生活和工作,千方百计将孩子留在身边D.西部某市拓宽选贤门路,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招聘各种优秀人才中公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知道“鱼缸法则”的关键信息是:在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大空间.A项是学生自己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不是他人给予更大空间,不符合定义;B项给予青年干部更大空间,符合定义;C项明显与定义相违背;D项是主动吸引人才,与定义无关.故答案选B.【中公点拨】 有些描述型定义在给出定义的来源之后,会出现一个总结句,这个往往就是定义的关键信息。如上例中的“这种给予更大空间而带来更快发展的现象”

80,在归纳时要注意从中发现关键信息。(三)枚举型定义枚举型定义所指的对象通常数目很小或其种类有限,因此在定义时通常会将其外延列举出来。这类定义由于其外延已给出,故而考生能较容易地理解定义的内涵或适用范围.因此,在做枚举型定义的定义判断时,只需将选项与列举出的定义项相互对照即可.【示例】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示例中就直接列举了可以监外执行的两种情况,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例题3】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职工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三)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四)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根据上述规定,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是()。A。周某开车在下班途中违章驾驶,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颅骨骨折B。交警小李因纠正王某的违章行为引起王某不满,在上班途中遭到王某的殴打C。赵某在车间加班时因操作不当,手指被绞进机器中,事后被鉴定为二级伤残D.张经理为加深与同事的感情,在工作日邀请同事共进午餐,结果同事在用餐后不慎摔伤中公解析:题干给出了认定工伤的四种情形。A项“违章驾驶”不符合第(四)条中的“非本人负主要责任”;B项“在上班途中遭到殴打”不符合第(二)条;C项“加班时手指被绞进机器”是“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符合第(一)条,属于工伤;D项“用餐后摔伤”不符合“因工作原因或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造成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因此答案选C.【中公点拨】 枚举型定义,所给选项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符合定义,解题时需要将选项与涉及的外延一一对应。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多定义判断一、考情分析多定义判断是江苏省等地方公务员考试偶尔涉及的题型,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还未曾出现过。其实,多定义判断只是在单定义判断的基础上增多了定义和典型例证。在解答过程中,除了应用单定义的方法外,根据不同的题目还可以选择对应法或排除法。二、概念简述多定义判断的题目中一般会涉及两三个定义,需要考生判断选项分别属于哪一定义,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在考试中偶有涉及。三、题型介绍(1)“多对一”例题1:借口就是承认活动本身是错的,但是当事人否认他应当承担责任。辩解则是承认应当对活动承担责任,但是当事人否认这项活动是错的。面对失败的事件时,人们使用借口尽可能使自己减轻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人们使用辩解的目的是试图使之看起来不至于太差。根据以上定义,属于辩解的是()。A.小李失去了一笔业务,给公司造成了一定损失,他说,这是由于他腿伤发作迟到了半个小时造成的B.某部门工作出现失误,其负责人说:“他们做决定时根本就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对此一无所知。"

81C.某国消费者对在包装中加入一氧化碳使肉类看起来红润新鲜的做法表示质疑,但该国食品管理局称这种做法“总体上”是安全的D.某国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声明说这是由于他们使用了其他公司生产的不合格部件造成的【答案详解】题干给出了借口和辩解两个定义,需要加以区分,根据提问方式我们重点分析辩解的定义:用借口尽可能使自己减轻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人们使用辩解的目的是试图使之看起来不至于太差.对选项进行分析,A、B、D三项中的人员都是为了推卸责任,把原因归罪到其他人或者事情上,都属于借口行为.C项中该国不承认错误,试图使人们相信这种做法“总体上”安全,这是在辩解。故答案选C。(2)“多对多”另一种多定义判断的出题模式一般为题目给出三个定义,然后又给出三个典型例证,要求选出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针对这一题型,考生要抓住关键信息:某一典型例证至多只能与某一定义对应.也就是说,某一定义可以与多个例证相对应,但是某一例证只能与一个定义相对应,这是该题型的特点。例题2:定义:①流转课税:指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②所得课税: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③财产课税:指以法人和自然人拥有和归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类。典型例证:(1)王女士自购了一套别墅,她每月需要支付每平方米5元的物业管理费.(2)刘先生抽奖中了一台汽车,但他必须缴纳2.5万元的税费之后才能获得这辆车。(3)服务行业销售货物的增值税起征点将由5000元提高到1万元。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A。0B.1 C.2D.3【答案详解】根据题干的定义,例证(2)中抽奖中的汽车属于所得额,与所得课税相对应;例证(3)中销售货物的增值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属于流转课税;而例证(1)中的物业费不属于税费,没有定义与之相对应。故答案选C.四、解题技巧1、对应法对应法即定义与典型例证的对应关系。寻找对应关系是应对多定义题最常用的方法.【例题1】定义:①人才团:指在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内人才以相同或相似的风格、方法、表达方式及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为纽带结成的人才群体。②人才链:指有血缘关系或师徒关系的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人才以技艺、知识为纽带而前后相承的现象。③潜人才:指已具备从事某种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但由于缺乏某种外部条件和机会,还未被发现、还未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典型例证:

82(1)长征途中,红二师四团为抢渡乌江而架设的浮桥数次被激流冲走,是战士和群众发明了“河底坠石稳固桥面"的方法,确保了架桥成功。(2)三国时代,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魏、蜀、吴都十分注意网罗人才,就蜀国而言,名相诸葛亮自不消说,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各有千秋。(3)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各行当均有自己的流派,如老生行中的马、谭、奚、杨、麒派等;旦行中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B。例证(1)(3)(2)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C.例证(1)(2)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D。例证(3)(1)(2)分别与定义①③②相符解析:此题答案为A.本题给出了三个定义和三个典型例证,属于典型的多定义判断。首先判断各个例证与定义的对应关系:例证(1)说的是“战士和群众的发明”是一种劳动创造,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还没有被发现,属于潜人才,对应定义③;例证(2)中蜀国的大将组成了“人才团",对应定义①;例证(3)戏曲中的流派是以技艺为纽带前后相承的,对应定义②.然后根据上面的判断可依次确定各选项正确与否,故答案选A。【例题2】定义:①社会组织: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②社会设置: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③社会分层: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典型例证:(1)在古罗马,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2)一个社会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的功能一般由家庭来完成.(3)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大多是在共同的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此题答案为D。例证(1)古罗马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之分,符合社会分层的定义;例证(2)家庭符合社会设置的定义,满足社会基本需要即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在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例证(3)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公务员之间的关系是为了特定的目标而建立的,符合社会组织的定义.故答案选D。寻找例证和定义的对应关系是解多定义判断的关键和核心,同时要注意定义间的比较,可帮助理解。2、排除法排除法,即将典型例证与定义逐一对应,排除不符合定义范畴的例证。【例题】定义:①自恋型人格:指过于重视自我价值而缺乏对自身和他人进行理性和客观认识的一种人格。②回避型人格:指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的一种人格。③强迫型人格:指过于要求严格和完善,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的一种人格。典型例证:(1)小肖敏感羞涩,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也从来不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2)小吴经常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幻想自己拥有比他人更多的智慧、聪明。

83(3)小栾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例证(2)(1)(3)分别与定义③②①相符B。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相符C.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D。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②①③相符解析:此题答案为D。例证(1)小肖“害怕参加社交活动”体现了行为的退缩,“从不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体现了“回避态度”,显然属于回避型人格,对应定义②,可排除C项;例证(2)小吴“毫无根据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属于自恋型人格,对应定义①,可排除A项和B项;例证(3)小栾过于追求完美,又墨守成规,属于强迫型人格,对应定义③.因此正确的选项只有D项.在做这类题目时,由于选项中数字信息很多而且很相似,仅仅找到例证和定义的对应关系还不够,一定要仔细辨别选项中的例证和定义的数字,否则很容易产生错误。第三部分:数量关系数学运算14个常见问题行测数量关系考点:抽屉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抽屉问题在国家公务员

84考试虽不多见,但是它的难度一直比较大,其中的最差思想也能够帮助其他部分解题,因此仍然需要大家记住它的解法。二、抽屉原理概述抽屉原理,又叫狄利克雷原理,它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数学原理,应用它可以解决各种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够得到令人惊奇的结果。许多看起来相当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问题,利用它能很容易得到解决。那么,什么是抽屉原理呢?我们先从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谈起.将三个苹果放到两只抽屉里,想一想,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要么在一只抽屉里放两个苹果,而另一只抽屉里放一个苹果;要么一只抽屉里放有三个苹果,而另一只抽屉里不放.这两种情况可用一句话概括:一定有一只抽屉里放入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虽然哪只抽屉里放入至少两个苹果我们无法断定,但这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有这样一只抽屉放入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如果我们将上面问题做一下变动,例如不是将三个苹果放入两只抽屉里,而是将八个苹果放到七只抽屉里,我们不难发现,这八个苹果无论以怎样的方式放入抽屉,仍然一定会有一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在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中,考查抽屉原理问题时,题干通常有“至少……,才能保证……”这样的字眼。我们下面讲述一下抽屉原理的两个重要结论:①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件数不少于2。(也可以理解为至少有2件物品在同一个抽屉)②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于m+1。(也可以理解为至少有m+1件物品在同一个抽屉)三、直接利用抽屉原理解题(一)利用抽屉原理1例题1:有20位运动员参加长跑,他们的参赛号码分别是1、2、3、…、20,至少要从中选出多少个参赛号码,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号码的差是13的倍数?A.12B。15 C。14 D.13【答案详解】若想使两个号码的差是13,考虑将满足这个条件的两个数放在一组,这样的号码分别是{1、14}、{2、15}、{3、16}、{4、17}、{5、18}、{6、19}、{7、20},共7组.还剩下号码8、9、10、11、12、13,共6个。考虑最差的情况,先取出这6个号码,再从前7组中的每一组取1个号码,这样再任意取出1个号码就能保证至少有两个号码的差是13的倍数,共取出了6+7+1=14个号码。(二)利用抽屉原理2例题2:一个口袋中有50个编上号码的相同的小球,其中编号为1、2、3、4、5的各有10个.一次至少要取出多少小球,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4个号码相同的小球?A。20个 B。25个C.16个 D.30个【答案详解】将1、2、3、4、5五种号码看成5个抽屉。要保证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4件物品,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要取出5×3+1=16个小球,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4个号码相同的小球。四、利用最差原则最差原则说的就是在抽屉问题中,考查最差的情况来求得答案。因为抽屉原理问题所求多为极端情况,故可以从最差的情况考虑。从各类公务员考试真题来看,“考虑最差情况”这一方法的使用广泛而且有效.例题3: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多少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

85A。21B。22C.23D。24【答案详解】一副完整的扑克牌包括大王、小王;红桃、方块、黑桃、梅花各13张,分别是A、2、3、4、5、6、7、8、9、10、J、Q、K。要求6张牌的花色相同,考虑最差情况,即红桃、方块、黑桃、梅花各抽出5张,再加上大王、小王,此时共取出了4×5+2=22张,此时若再取一张,则一定有一种花色的牌有6张。即至少取出23张牌,才能保证至少6张牌的花色相同。例题4:一个布袋里有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一些小球,其中红的10个,白的9个,黄的8个,蓝的2个.一次至少取多少个球,才能保证有4个相同颜色的球?A。12 B.13C。14 D.15【答案详解】从最坏的情况考虑,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取了3个,蓝色的球取了2个,这时共取球3×3+2=11个,若再取1个球,那么不管取到何种颜色的球,都能保证有4个相同颜色的球,故至少要取12个。五、与排列组合问题结合例题5:某区要从10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现规定每位选举人必须从这10位中任选两位投票,问至少要有多少位选举人参加投票,才能保证有不少于10位选举人投了相同两位候选人的票?A。382B。406C.451 D。516【答案详解】从10位候选人中选2人共有C=45种不同的选法,每种不同的选法即是一个抽屉。要保证有不少于10位选举人投了相同两位候选人的票,由抽屉原理2知,至少要有45×9+1=406位选举人投票。六、与几何问题结合例题6: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中,任意撒入5个豆,5个豆中距离最小的两个豆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米?A.5B。4C。3D。2。5【答案详解】将长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长方形(长为2米,宽为1。5米),若放5个豆的话,则必有2个豆放在同一个小长方形中,二者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小长方形对角线长,因此5个豆中距离最小的两个豆距离的最大值是2。5米.行测数量关系考点:方阵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通过近几年的国考来看,方阵问题虽然并不像行程问题、利润问题那样年年都会考查。但是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常考知识点,大家还是应该对其引起重视,尤其近两年常会碰到的方阵的转换及变形,以及空心方阵问题都有一定难度,需要大家熟记方阵问题的公式。二、基础知识1。题型简介方阵问题是数学运算中一类常见的数学问题,是许多人或物按一定的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再根据排成的方阵,找出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2.概念区分行:排队时,横着排叫做行。列:排队时,竖着排叫做列.实心方阵:中心区域没有空缺,叫实心方阵。如图1是实心方阵。

86奇数型实心方阵:如图2方阵每行每列都为奇数,叫奇数型实心方阵,其几何中心恰好存在一个元素.偶数型实心方阵:如图3方阵每行每列都为偶数,叫偶数型实心方阵,其几何中心不存在元素,其中心区域由4个元素构成。空心方阵:中心区域有空缺,叫空心方阵.如图4是一层的空心方阵,图5是二层的空心方阵。3。方阵问题的基本概念(1)方阵不管在哪一层,每边人的数量都相同,每向里面一层,每边的数就减少2。(2)方阵每相邻两层之间的总人数都相差8.4。解题思路在解决方阵问题时,首先应该准确判断方阵的类型,要搞清方阵中的一些量(如层数、最外层人数、最里层人数、总人数)之间的关系。解题时要开动脑筋,运用相关公式,用多种方法来解题。三、方阵问题考点精讲(一)实心方阵(1)方阵总人数=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2)方阵每层总人数=方阵每层每边人数×4—4(3)方阵每层每边人数=(方阵每层总人数+4)÷4(4)奇数型实心方阵的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1偶数型实心方阵的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例题1:在一次阅兵式上,某军排成了30人一行的正方形方阵接受检阅。最外两层共有多少人中公。教育版权?A。900B。224C。300D.216

87【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阅兵方阵为实心方阵。最外层每边30人,则最外层总人数为30×4—4=116人;根据相邻两层相差为8人可知,次外层总人数为116—8=108人;最外两层共有116+108=224人。提示:(1)在方阵中若去掉一行一列,去掉的人数=原来每行人数×2—1;(2)在方阵中若去掉二行二列,去掉的人数=原来每行人数×4-2×2。(二)空心方阵根据“相邻两层的人数相差为8”,即以方阵最外层人数为首项,依次向里,组成一个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方阵总人数=层数×最外层总人数-(层数—1)×层数÷2×8=层数×最外层总人数-(层数—1)×层数×4方阵总人数=层数×最内层总人数+(层数-1)×层数÷2×8=层数×最内层总人数+(层数—1)×层数×4公式不需要直接记忆,只要记住每一层的人数能够组成一个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就可以了。例题2:有一队士兵排成若干层的中空方阵,外层人数共有60人,中间一层共44人,则该方阵士兵的总人数是:A。156人B。210人C。220人D。280人【答案详解】方法一,根据“相邻两层人数相差为8”,结合“外层人数共有60人,中间一层共44人”,可知这个方阵从外到内每层人数依次是60、52、44、36、28,所以该方阵士兵的总人数是60+52+44+36+28=220人。方法二,最外层到中间一层相差(60—44)÷8=2层,即中间一层是第3层,一共有5层,则总人数是5×44=220人.(三)方阵人数增减例题3:体育课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为60人,如要在方阵最外层增加一层,则增加后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A.15 B。16 C.18D。20【答案详解】增加前最外层人数为60人,则最外边每边人数为(60+4)÷4=16,增加一层后最外层每边人数为16+2=18人。(四)方阵重排例题4:五年级学生分成两队参加学校广播操比赛,他们排成甲、乙两个实心方阵,其中甲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为8.如果两队合并,可以另排成一个空心的丙方阵,丙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比乙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多4人,且甲方阵的人数正好填满丙方阵的空心.五年级参加广播操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A.200 B.236C。260D.288【答案详解】空心的丙方阵人数=甲方阵人数+乙方阵人数,若丙方阵为实心的,那么实心的丙方阵人数=2×甲方阵人数+乙方阵人数,即实心丙方阵比乙方阵多8×8×2=128人。丙方阵最外层每边比乙方阵多4人,则丙方阵最外层总人数比乙方阵多4×4=16人,即多了16÷8=2层.这两层的人数即实心丙方阵比乙方阵多的128人,则丙方阵最外层人数为(128+8)÷2=68人,则丙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为(68+4)÷4=18人。那么,共有18×18-8×8=260人。(五)方阵问题与其他问题相结合例题5:某部队战士排成了一个6行、8列的长方阵。现在要求各行从左至右1,2,1,2,1,2,1,2报数,再各列从前到后1,2,3,1,2,3报数.问在两次报数中,所报数字不同的战士有:

88A.18个B.24个C.32个D.36个【答案详解】此题可画出直观图进行解答。当从左至右报1时,从前至后报2的有8人,报3的也有8人;当从左至右报2时,同理可得,从前至后报1的有8人,报3的也有8人,即所报数字不同的战士有32人。故选C。四、核心要点1。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问题的核心)2。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3.方阵外一层总人数比内一层总人数多24.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行测数量关系考点:工程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工程问题是数学运算中最经典的题型之一,在往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虽然现在出现的频率略有下降,但是几乎每年还有出现,在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中更是频频出现。可以说,工程问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二、基本概念和公式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工作,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工程等等,都要涉及到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这三个量,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我们都叫做“工程问题"。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最基本的工程问题为:一个施工队要修长度为1500米的隧道,每天可以修50米,问多少天修完?什么叫工作量?就是拿到一个工程项目以后,这个项目工作的多少,比如上题中的“1500米的隧道"。工作效率呢,就是你完成项目的快慢程度,换而言之,就是你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比如上题的“每天修50米”。工作时间就更简单了,是指你完成项目所花的时间。这三个量存在这么一个关系,大家要好好注意这个关系: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出现在合作问题的时候,多人的工作效率=他们各自的工作效率之和。【误区点拨】需要注意的是,在多人合作的时候,有时候他们各自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变快或者变慢,这时候需要按照他们的实际工作效率来求总的工作效率。在一个工程问题里面,我们首先就要找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三个量,看看哪些量已经已知,需要求的又是哪些量,然后根据已知量和对应公式求出未知的量。

89

90

91

92五、核心要点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解题。赋值法有2种应用情况,第一种是题干中已知每个人完成工作的时间,这时我们假设工作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进而得到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快速求解;第二种是题干中已知的是每个人工作效率的等量关系,这时我们通过直接赋效率为具体值进行快速求解。行测数量关系考点:行程问题知识点储备

93

94

95

96

97

98行测数量关系考点:和差倍比知识点储备

99

100

101行测数量关系考点:鸡兔同笼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鸡兔同笼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偶尔还会出现。在各省的公务员考试中,这类问题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纵观这几年的考题,鸡兔同笼问题难度越来越大,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其解题方法。二、问题概述“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的一类有名的算术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闲话插一句,《孙子算经》大约是公元四、五世纪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本书是我国有名的《算经十书》里面的一本,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话题转回来,《孙子算经》里面有这么一道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转化成为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把一群鸡和一群兔子关到一起,有个人去数一下,从上面数,发现一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发现有94条腿,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下面我们来介绍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三、解题方法(一)假设法首先我们用一种常规的方法来做做这道题。我们知道,一只鸡有2条腿,一只兔子有4条腿,现在一共有35只动物,却有94条腿,说明鸡和兔都是存在的。我们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鸡,那么35个动物就应该有70条腿,这样就少了24条腿,对吧?大家可以想一想,这24条腿是从何而来的?原因就出在我们的假设中,我们把所有的动物都看成是鸡,而实际上每一只兔子是比鸡多了2条腿,这24条腿应该就是因为我们把12只兔子看成了鸡,也就是说应该有12只兔子,那鸡就应该有35—12=23只。我们总结一下上面的推导过程,可以知道“设鸡求兔”的公式为:兔头数=(总足数-2×总头数)÷(4—2)鸡头数=总头数-兔头数我们还可以通过假设全部动物是兔子来求。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35=140条腿,比已知多了46条腿,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看出,这46条腿就是我们把鸡算成了兔子的结果,每一只鸡多算了2条腿,所以,鸡的数量应该是46÷2=23只,兔子的数量为35-23=12只。两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完全一样。我们同样总结一下,“设兔求鸡”的公式为:鸡头数=(4×总头数-总足数)÷(4-2)兔头数=总头数—鸡头数大家注意一下这两组公式,很重要的结论就出来了:我们如果要求兔的数量,就要把所有的动物假设为鸡来求;如果要求鸡的数量,那就把所有的动物假设是兔子。也就是说,在鸡兔同笼问题中,如果我们要求其中一种东西时,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当成是另一种东西,这样就能求出它的数量了。(二)方程法也许有同学觉得刚才的假设法很复杂,想起来总是在绕圈子,那么我现在来介绍另外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方程法。还是上面那道题,我们再来仔细看一下,题目要求的是鸡和兔子的数量,那我们简单的把鸡的数量写成鸡,兔的数量写成兔,也就是说鸡+兔=35.现在再来看腿的情况,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那么来算腿的数量,就有2鸡+4兔=94.我们现在把两个方程放到一起:鸡+兔=35,2鸡+4兔=94,这个方程很容易能够解出来,大家可以算一下,得到,鸡有23只,兔有12只。

102用方程法来解这类问题,只需要分别假设出这些东西的数量,然后很容易就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四、题型精讲我们现在来看看鸡兔同笼问题中常考的几种情况.(一)基础题型:已知头数和腿数,求各自的数量这是最基础的题型,大家可以尝试着分别用以上两种方法来试一下。例题1:在同一个笼子中,有若干只鸡和兔,从笼子上看有40个头,从笼子下数有130只脚,那么这个笼子中装有兔、鸡各多少只?【答案详解】方法一,利用假设法.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脚的总数必然要多或少,通过脚数与实际数之差,可以知道造成差的原因,于是知道应有多少只兔或应有多少只鸡。设鸡求兔:兔:(130—2×40)÷(4—2)=25鸡:40-25=15设兔求鸡:鸡:(4×40—130)÷(4-2)=15兔:40—15=25方法二,利用方程法。设笼子中装有鸡、兔分别为x只、y只,则根据条件可得x+y=40,2x+4y=130。解得x=15,y=25。(二)已知头数与腿数之差,求各自的数量这类问题会告诉你,鸡和兔子一共有多少只,然后告诉你鸡的总腿数比兔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然后让你来求鸡和兔子的数量。大家来看一下这道题,看看应该怎么来做。例题2: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少28,问鸡与兔各几只?【答案详解】方法一,假如再补上28÷2=14只鸡,那么鸡与兔脚数就相等,每只兔的脚数是每只鸡的脚数的2倍,则鸡的只数是兔的只数的2倍,所以兔:(100+14)÷(2+1)=38只,鸡:100—38=62只;当然也可以去掉兔28÷4=7只,兔:(100-7)÷(2+1)+7=38只,鸡:100—38=62只。方法二,任意假设一个数。假设有50只鸡,就有兔100-50=50只.此时脚数之差是4×50—2×50=100,比28多了72,就说明假设的兔数多了、鸡数少了。为保持总数是100,一只兔换成一只鸡,少了4只兔脚,多了2只鸡脚,相差为6只(注意不是2).因此要减少的兔数是:(100-28)÷(4+2)=12只,兔:50—12=38只。鸡:50+12=62只。方法三,方程法。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则x+y=100,4y—2x=28,解得x=62,y=38。(三)“三者同笼”问题有时候大家觉得两种动物放在一起还不够复杂,这时候他们会把三种动物放在一起,然后让你们来求。大家来看看下面这道题:例题3: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18对翅膀,蜘蛛、蜻蜓、蝉各几只?

103A。5、5、8B.5、5、7 C.6、7、5D.7、5、6【答案详解】这是一道三者同笼的“鸡兔同笼”问题。首先,蜻蜓和蝉都是6条腿,计算腿的数量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假设全是6条腿的小虫,则可知蜘蛛的数量。蜘蛛有(118-6×18)÷(8—6)=5只,那么蜻蜓和蝉共有18-5=13只.再假设这13只都是蝉,则可知蜻蜓的数量。蜻蜓有(18—1×13)÷(2-1)=5只,蝉有13—5=8只。大家可以看出来,这类问题实际上还是把三种动物转化成两种动物来求。“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一般只适用于两类不同物体间的关系,而题目中涉及到三类不同的物体时,我们需要找到其中两类物体的共同点,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从而把三类物体间的关系转化为两类物体间的关系。(四)鸡兔同笼问题变形大家再来看看这几道题,虽然没有鸡、没有兔子,但是他们还是鸡兔同笼问题.例题4:有大小两个瓶,大瓶可以装水5千克,小瓶可以装水1千克,现在有100千克水共装了52瓶.问大瓶和小瓶相差多少个?A.26个B.28个 C.30个D.32个【答案详解】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假设都是装1千克水的小瓶,则共装水52千克,现在多装了100—52=48千克(即总量的差),因为每差5-1=4千克(即单位量的差)就说明有一个大瓶,那么大瓶共有48÷4=12个,小瓶有52—12=40个,两者相差40—12=28个。例题5:小明每天必须做家务,做一天可得3元钱,做得特别好时每天可得5元钱,有一个月(30天)他共得100元,这个月他有()天做得特别好。A。2B。3C。5D.7【答案详解】假设每天都得3元钱,那么他一个月应得30×3=90元,而实际得到100元,做得特别好时每天可多得5-3=2元,则这个月有(100-90)÷(5—3)=5天做得特别好。行测数量关系考点:利润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据统计,利润问题几乎在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都会出现,尤其是2008-2010年连续三年都出现了这类题型,在很多省份的公务员考试中也多次出现。从题型上讲,打折出售问题和销售数量与售价反向变化问题是最常考的两种题型,在后面的题型精讲中,我会具体来讲解这两种题型.二、基本概念成本价:商家买入货物的价格售价:商家卖出货物的价格利润:商家赚到的钱利润率:利润占成本的百分比打折:原定的售价乘以折扣三、技巧方法利润=售价—成本

104打折后的售价=原来的售价×折扣解决利润问题主要的解题方法有方程法、特殊值法和十字交叉法。可以说,掌握了这几个方法以后,再难的利润问题也能解决.(一)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利润问题的最常用的方法,基本上所有的利润问题都可以用方程法,主要原则还是求什么设什么,通过方程法把未知量都表示出来,然后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就可以了。(二)特殊值法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详细的售价、成本价等数据,只是给出了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利用特殊值法,一般用特殊值1或者100设出成本或售价来求解。(三)十字交叉法有时候卖出的商品不是一次性卖出去的,而是通过不同的价格分两次卖出去的,这个时候一般都可以利用十字交叉法。四、例题精讲例题1: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A.12%B。13% C。14%D.15%解析:为避免分数出现,可将上月进价设为100,上月该商品的利润率为x。列表如下:由售价相同,可得100(1+x)=95(1+x+6%),解得x=14%。例题2:某商品按定价的80%(8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率是:A。50%B.40%C.30%D.20%解析:设成本为1,假设期望的利润率为x,依题意,可得(1+x)×80%=1+20%,解得x=50%。例题3:玩具店新进一批成本为40元的玩具,按40%的利润定价出售,售出80%以后,剩下的玩具打折销售,结果获得的利润是原计划的86%,剩下的玩具出售时按定价打了几折?A。七五折B.八折C。七折 D。八五折解析:十字交叉法。依题意,总体按40%×86%=34。4%的利润出售,则有打折前:40%(22.4%)80%34.4%打折后:(12%)5。6%20%由上可知,打折后的利润为12%,折扣为(1+12%)÷(1+40%)=80%.即打了八折。例题4:某玩具店同时卖出一个拼装玩具和一架遥控飞机,拼装玩具66元,遥控飞机120元,拼装玩具赚了10%,而遥控飞机亏本20%,则这个玩具店卖出这两个玩具赚钱或是亏本多少?A.赚了12元 B.赚了24元 C.亏了14元D.亏了24元解析:拼装玩具成本:66÷(1+10%)=60元,利润:66—60=6元.遥控飞机成本:120÷(1-20%)=150元,利润:120—150=-30元。因此,总利润为6—30=-24元,即亏了24元.例题5:一种衣服过去每件进价60元,卖掉后每件的毛利润是40元.现在这种衣服的进价降低,为了促销,商家将衣服八折出售,毛利润却比过去增加了30%,请问现在每件衣服进价是多少元?A。28B。32 C。40 D.48

105解析:过去的销售价格=60+40=100元,促销八折价格销售也即现在的销售价为80元,此时的利润=40×(1+30%)=52元,则成本为80—52=28元。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例题6:某商场举行周年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减180元,满200减100元,满100减40元;若不参加活动则打5.5折。小王买了价值36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最少需要多少元钱?A。360B。382。5 C。401.5 D.410解析:每种商品应选择参加满减活动或打折的价格最低者,三种商品最低价格加和就是最终结果。因此最少需要180+120+82。5=382。5元。行测数量关系考点:年龄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年龄问题在历年的国考和省考中出现的频次不大,题目整体难度也不大,属于得分题目,只要考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公式,在计算过程中细致认真,基本能掌握这一考点.二、技巧方法年龄问题中时间发生变化,年龄在增长,但是年龄差始终不变(解题的关键).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差倍”等问题的综合应用.解决年龄问题主要的解题方法有直接分析法、方程法、和差倍关系法、表格法、数轴法。三、例题精讲例题1:父亲今年44岁,儿子今年16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8倍时,父子的年龄和是多少?A.36B.54C。99D。162解析:父子的年龄差是一个不变量,二者的年龄差为44—16=28岁。因此,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8倍时,年龄差是儿子年龄的7倍,儿子的年龄为28÷7=4岁,此时父子的年龄和为4×(8+1)=36岁。例题2:在一个家庭中有爸爸、妈妈、女儿和儿子.现在把所有成员的年龄加在一起是77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5年前,全家所有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现在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岁?A.67B.32 C.35 D.78解析:根据5年前全家所有人的年龄和是58岁,可以推出现在全家人的年龄总和应该是58+4×5=78岁.但实际上的年龄总和却是77岁,差了1岁,说明有一个人只长了4岁,这个人只能是儿子(5年前尚未出生).女儿就应该是4+2=6岁,现在父母的年龄和是77-4—6=67岁,又知他们的年龄差是3岁,可求出爸爸的年龄是(67+3)÷2=35岁。例题3:1998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4倍。2002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问甲、乙二人2000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A。34岁,12岁 B。32岁,8岁C.36岁,12岁D。34岁,10岁解析:

106设1998年乙的年龄是x岁,那么甲的年龄是4x岁。从1998年到2002年经过了4年,两个人都长了4岁,那么这个时候,甲的年龄是4x+4岁,乙的年龄是x+4岁。由于甲的年龄是乙的 3倍,所以,4x+4=3(x+4),x=8。也就是说1998年,乙的年龄是8岁,则2000年的年龄是10岁,直接选择D。例题4:2004年小强小学毕业时正好12岁,妈妈40岁,多少年前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强的5倍?A.4B。5C。8 D.7解析:妈妈和小强的年龄差为40—12=28岁;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强的5倍时,妈妈与小强的年龄差就相当于小强年龄的4倍,此时小强的年龄为28÷(5—1)=7岁。12-7=5,故5年前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强的5倍。例题5: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3倍,10年前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若用y表示丙当前的年龄,下列哪一项能表示乙当前的年龄?解析:设乙当前的年龄为m,依题意画表格例题6:甲、乙两人年龄不等,已知当甲像乙现在这么大时,乙8岁;当乙像甲现在这么大时,甲29岁。问今年甲的年龄为多少岁?A。22 B.34C。36D。43解析:画数轴可知甲比乙大,设二者年龄差为x,如图所示甲应小于29岁,直接选A.行测数量关系考点:盈亏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盈亏问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得比较少,但是在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得比较多,相信在以后的考试中还是会有所出现.这类题型比较简单,考生只需要记住公式即可.二、基本概念把一定数量的物体分给若干个对象,按某种标准分,结果刚好分完,或多余(盈),或不足(亏),再按另一种标准分,又出现分完、多余或不足的结果,根据每次的结果来求物体以及分配对象的数量的问题,就称为盈亏问题。1。一盈一亏如果每人分9个苹果,就剩下1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2个苹果,就少20个苹果.2.两次皆盈如果每人分8个苹果,就剩下2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7个苹果,就剩下30个苹果。3.两次皆亏如果每人分11个苹果,就少1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3个苹果,就少30个苹果。4。一盈一尽如果每人分6个苹果,就剩下4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0个苹果,就刚好分完。

1075。一亏一尽如果每人分14个苹果,就少4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0个苹果,就刚好分完。三、技巧方法(一)公式法针对每一种题型,有固定的公式来解决.实际上盈亏问题一般都是一种货物的两种分配方法,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人数=两次分配的剩余/亏欠的货物数之差÷两次分配中每个人得到的货物数之差(二)方程法如果不愿意记公式的话,也可以直接用方程法来解题.四、题型精讲例题1:现有一筐苹果,不知道有多少个,一群小朋友,也不知有多少人,把这些苹果平分给这些小朋友,根据以下不同条件,求出苹果和小朋友的人数。(1)如果每人分9个苹果,就剩下1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2个苹果,就少20个苹果。(2)如果每人分8个苹果,就剩下2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7个苹果,就剩下30个苹果.(3)如果每人分11个苹果,就少1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3个苹果,就少30个苹果。(4)如果每人分6个苹果,就剩下4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0个苹果,就刚好分完。(5)如果每人分14个苹果,就少4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0个苹果,就刚好分完。解析:分别根据不同分配结果的公式列式计算:(1)小朋友有(10+20)÷(12—9)=10人,苹果有9×10+10=100个。(2)小朋友有(30—20)÷(8—7)=10人,苹果有8×10+20=100个。(3)小朋友有(30-10)÷(13-11)=10人,苹果有11×10-10=100个。(4)小朋友有40÷(10—6)=10人,苹果有6×10+40=100个。(5)小朋友有40÷(14—10)=10人,苹果有14×10—40=100个。例题2:在一次救灾扶贫中,给贫困户发放米粮。如果每个家庭发50公斤,那么多230公斤;如果每个家庭发60公斤,那么少50公斤。问这批粮食共()公斤。A。1630B。1730 C。1780D。1550解析:题为“一盈一亏”型,贫困户一共有(230+50)÷(60-50)=28家,因此粮食一共有28×50+230=1630公斤。例题3: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若每人背45发,则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子弹多少发?A。4800 B.4500 C。5000 D。5450解析:题意可知,此题为两次都有余(盈),有士兵(680—200)÷(50—45)=96人,有子弹50×96+200=5000发。例题4:有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可以坐8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可以坐12人,问这个班共有几名同学?A。38B.96 C。48 D.92

108解析:进行条件转换,如果不增加船,那么每条船坐8人,还剩余8人;如果不减少船,每条船坐12人,还少了12人。转化成常规的盈亏问题,有船(8+12)÷(12-8)=5只,共有同学8×(5+1)=48人。例题5:某班去划船,如果每只船坐4人,就会少3只船;如果每只船坐6人,还有2人留在岸边。问有多少个同学?A.30B。31C.32D。33解析:小船有x只,根据人数不变可得方程:4(x+3)=6x+2,解得x=5.所以有同学6×5+2=32人。行测数量关系考点:植树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通过近几年的国考来看,植树问题虽然并不像行程问题、利润问题那样年年都会考查。但是总是会出现一些植树问题与其他问题相结合的题目,同时在省考中还是会经常出现很多植树问题,并且在近几年的省市考试中得到了延伸,考题中开始出现锯木头、爬楼梯等各类植树问题的变形。大家同样需要重视这类问题。二、基础概念路长:整个道路的长度。株距: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棵数:树木的数量。三、技巧方法(一)封闭路线植树问题应用公式:棵数=路长÷株距路长=株距×棵数株距=路长÷棵数(二)两端植树的开放路线植树问题应用公式:棵树=路长÷株距+1路长=株距×(棵数-1)株距=路长÷(棵数—1)(三)只有一端种树的开放路线植树问题应用公式:棵数=路长÷株距路长=株距×棵数株距=路长÷棵数(四)两端都不种树的开放路线植树问题应用公式:棵数=路长÷株距—1路长=株距×(棵数+1)株距=路长÷(棵数+1)四、例题精讲例题1:在圆形的花坛周围植树,已知周长为50米,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树的话,一共可以种多少棵?A。9 B。10C.11D。12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封闭性植树问题,首尾重合。棵数为50÷5=10,因此选B。例题2:从图书馆到百货大楼有25根电线杆,相邻两根电线杆的距离都是30米,从图书馆到百货大楼距离是多少?(图书馆门口没有一根电线杆)A。750B。720C.680 D.700

109解析:“图书馆门口没有一根电线杆”,说明是“只有一端植树”型。利用公式解题,图书馆到百货大楼的距离为25×30=750米。例题3:有一条新修的道路,现在需要在该道路的两边植树,已知路长为5052米,如果每隔6米植一棵树,那么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A.1646 B.1648C。1686D.1628解析:“两端都植树”类型。根据公式,一边需要5052÷6+1=843棵树,两边都植树需要843×2=1686棵,选C。例题4:有两座楼间距500米,若在两座楼间每隔25米种一棵树,则共需种多少棵树?A。19B.20C.21 D。22解析:“两端都不植树"类型。根据公式,共需种500÷25—1=19棵树。例题5:有3根相同的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需要3分钟,全部锯开需多少时间?A。20B.15C。18D。23解析:植树问题的变形。一根木料需锯3-1=2次,所以共需3×2×3=18分钟.例题6:从一楼走到五楼,爬完一层休息30秒,一共要210秒,那么从一楼走到七楼,需要多少秒?A.318 B.294C.330 D。360解析:从一楼走到五楼一共爬了4层,因此需要休息3次,休息了30×3=90秒;那么爬到五楼所需时间为210—90=120秒,爬一层楼需要120÷(5-1)=30秒。从一楼走到七楼一共需要休息5次,共费时(7—1)×30+5×30=330秒。行测数量关系考点:容斥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容斥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大,尤其是最近两年都有出现。难度也逐渐增大,不再拘泥于最常规的两个集合和三个集合的考查方式。在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中,容斥问题仍然出现活跃。因此,这一题型还是需要重点关注.二、基本概念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集合,要求根据集合间的相互关系计算集合中元素个数的问题称为“容斥原理”问题。三、技巧方法(一)公式法解两个集合容斥问题两个集合的容斥问题公式:A∪B=A+B—A∩B三个集合的容斥问题公式:A∪B∪C=A+B+C—A∩B—B∩C—C∩A+A∩B∩C(二)文氏图法解两个集合容斥问题ﻫ

110四、例题精讲例题1:某班有56人,每人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参加生物组的有46人,参加科技组的有28人,两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A.10 B。18C。24D。30解析:集合A={参加生物组的人}、集合B={参加科技组的人},由A∪B=A+B-A∩B知两组都参加的有A∩B=46+28—56=18人。例题2:某单位有青年员工85人,其中68人会骑自行车,62人会游泳,既不会骑车又不会游泳的有12人,则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有()人。A。57 B.73C.130 D.69解析:我们来用集合Ⅰ表示所有的青年员工,A表示会骑自行车的人,B表示会游泳的人,则A∩B表示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人,现在设A∩B=x,把题中的数据一一填到表格里面,可以得到:直接计算可以知道,68—x+x+62—x+12=85,因此x=57。例题3: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有甲、乙、丙三门选修课。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多少人?A.1人 B.2人C。3人D.4人解析:三个集合的容斥原理问题。至少选了一门课的有40+36+30—28—26—24+20=48人,所以三门都没选的有50-48=2人。例题4:某班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有25人,参加音乐活动的有26人,参加美术活动的有24人,同时参加体育、音乐活动的有16人,同时参加音乐、美术活动的有15人,同时参加美术、体育活动的有14人,三种活动都参加的有5人,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活动?A.36 B。35C.30D.25解析:设A={参加体育活动}、B={参加音乐活动}、C={参加美术活动}根据题意,将所给的条件填入相应的集合中,可画出文氏图如下:根据图示,可知全班共有11+5+9+10=35名学生参加活动.例题5: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111A。120B.144C。177D.192解析:利用图示法解题。图中,黑色部分是准备参加两种考试的学生,灰色部分是准备参加三种考试的学生.计算总人数时,黑色部分重复计算了一次,灰色部分重复计算了两次,所以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63+89+47-24×2-46+15=120人。所以正确答案为A.行测数量关系考点:浓度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浓度问题对多数考生来说相对简单,也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只要掌握了浓度问题的公式,弄清楚溶质与溶剂的变化,正确答题还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想快速解题,就需要多加练习,熟练运用解决浓度问题的各种方法,即方程法、特值法以及十字交叉法的应用。二、基本概念和公式溶液就是把某种固体或者液体放入水里面,两者混在一起的产物。溶质就是放进去的那种固体或者液体,溶剂就是水。浓度就是溶质占到整个溶液的百分比。三、技巧方法浓度=溶质÷溶液溶液问题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溶液的混合,这种问题用公式解决;另外一种是单一溶液的蒸发或稀释,这种题目一般用比例法解决,即利用溶质不变进行求解.混合溶液特性:一种高浓度的溶液A和一种低浓度的同种溶液C混合后得到溶液B,那么溶液B的浓度肯定介于溶液A和溶液C的浓度之间。(一)方程法方程法适用于大部分浓度问题,具有思维过程简单的特点。一般来说,方程法有两个要素,第一是设未知数,要求易于求解;第二是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浓度问题中往往以浓度作为未知变量,这样等量关系易于表达,但也伴有浓度数值大部分是小数不好计算的弊病,还需要在实际做题中细加体会。(二)特值法对于那些比例非常明确的浓度问题,我们可以用特值法来避免分数的出现,从而简化计算步骤。(三)十字交叉法对于两种溶液混合的结果:某一溶液相对于混合后溶液,溶质增加;另一种溶液相对于混合后溶液,溶质减少。由于总溶质不变,因此增加的溶质等于减少的溶质,这就是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四、例题精讲例题1: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应加盐多少克?A.12.5B。10C.5。5 D。5解析:设应加盐x克,则(200×15%+x)÷(200+x)=20%,解得x=12。5.例题2: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某种化学溶液,一个瓶子中溶质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溶质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化学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溶质和水的体积之比是:A.31∶9B.7∶2C.31∶40D。20∶11

112解析:1+3=4和1+4=5的最小公倍数为4×5=20,且3∶1=15∶5,4∶1=16∶4,设瓶子的容积为20,则混合后溶质和水的体积比为(15+16)∶(5+4)=31∶9。例题3: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同种溶液600克,现在从甲、乙取出相同质量的溶液,把甲杯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乙杯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现在两杯溶液浓度是多少?A.20%B.20。6%C.21。2%D。21。4%解析:设混合后总浓度为x。例题4:15克盐放入135克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盐水重量变为100克,这时盐水的浓度是多少?浓度比原来提高了百分之几?A。75%,12.5%B。25%,12。5%C。15%,50%D。50%,62。5%解析:原来的浓度是15÷(135+15)×100%=10%。水蒸发以后,盐的质量没变,这时盐水的浓度是15÷100×100%=15%,浓度比原来提高了(15%-10%)÷10%=50%。例题5:一杯糖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变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变为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将变为多少?A.8%B。9% C。10% D.11%解析:设第一次加水后糖水总量为100,糖为100×15%=15,则第二次加水后糖水总量变为15÷12%=125,所以每次加入的水为125-100=25,故第三次加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为15÷(125+25)=10%.例题6:甲容器中有浓度为4%的盐水150克,乙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盐水若干,从乙中取出450克盐水,放入甲中混合成浓度为8.2%的盐水,那么乙容器中的浓度是多少?A。9%B.10%C.12%D。9。6%行测数量关系考点:牛吃草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牛吃草问题虽然现在出现的频率没有那么高了,但是在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还是偶有出现,因此大家仍然不可以忽略这种题型.牛吃草问题本身难度就很大,近期考查中又出现了多种变形,因此需要考生更加细致地去掌握这些知识。二、基本概念典型牛吃草问题的条件是假设草的生长速度固定不变,不同头数的牛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的天数各不相同,求若干头牛吃这片草地可以吃多少天。由于吃的天数不同,草又是天天在生长的,所以草的总量随牛吃的天数不断地变化.牛吃草问题存在两个不变量:草地最初的总草量和每天生长出来的草量。三、技巧方法(一)推导法

113推导法的步骤:①假设1头牛1天吃的草量为1,根据不同头数的牛所吃草的天数不同,计算出草地每天长草的量;②计算草地原有的草量;③计算所求的牛吃草的天数.(二)公式法ﻫ四、例题精讲例题1:有一个牧场,每天都生长相同数量的草,若放50头牛,则9天吃完牧场的草;若放40头牛,则12天吃完。问若放30头牛,则多少天吃完?A。15B.18 C。20D.24解析: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为1,则每天长的草量为(40×12-50×9)÷(12—9)=10,最初的草量为(50—10)×9=360。若放30头牛,则360÷(30-10)=18天吃完。例题2:牧场有一片青草,每天生长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场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8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起吃可以吃多少天?A。7B。8 C.12D.15解析:题干中存在两种动物,计算时很不方便,根据“一头牛一天吃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将所有动物转化为牛,从而将原问题转化为标准问题:“牧场有一片青草,每天生成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场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20头牛吃12天,那么25头牛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天的长草量为(16×20—20×12)÷(20-12)=10,原有的草量为(16-10)×20=120,故可供25头牛吃120÷(25—10)=8天。例题3:有一片牧场,24头牛6天可以将草吃完,21头牛8天可以将草吃完,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以放牧多少头牛?A。8B.10C.12D.14解析: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那么牛最多只能吃完每天所长的草量。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为1,则每天新长的草量为(21×8—24×6)÷(8-6)=12,可最多供12头牛吃1天,因此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放牧12头牛。例题4:一个水库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全市12万人20年的用水量。在该市新迁入3万人之后,该水库只够维持15年的用水量。市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能将水库的使用寿命提高到30年。那么,该市市民平均需要节约多少比例的水才能实现政府制定的目标?ﻫ

114行测数量关系考点:日期星期问题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日期星期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类题目,主要考查的题型为根据已知条件求日期或星期等。考查重点是星期的循环、闰年的出现,考查难点是要注意两个日期中包含2月29日时,星期数要加2。二、基本概念日期星期问题是指根据已知条件求具体日期或者星期的一类问题。(一)平年和闰年一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365天,其中二月28天;闰年:一年366天,其中二月29天.(二)闰年的判定①非100的倍数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2008年是闰年,2011年不是闰年;②是100的倍数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2100年不是闰年;③特例:3200年不是闰年。(三)大月和小月月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每月共31天,包括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小月:每月30天,包括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二月:每月28天或者29天.(四)星期一个星期为七天,即星期每七天一循环,比如说2011年1月1日是星期六,那么2011年1月8日也是星期六。平年有52周余1天,闰年有52周余2天,所以同一日期过一平年星期加一,过一闰年星期加二,比如说2008年1月1日为星期二,2008年是闰年,那么2009年1月1日为星期四,就是2+2.三、技巧方法(一)分段法跨年度的日期问题比较繁琐,可以将日期先进行分段后,再分别计算,每段单独思考,思路清晰,不易出错。(二)余数法日期问题本质上是余数问题,在深刻理解日期问题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后,可以利用此性质巧妙的进行解题.四、题型精讲例题1:假如今天是2010年的8月25日,那么再过260天是2011年的几月几日?A。5月11日 B.5月12日 C。4月13日D.5月13日

115解析:可以把这些天分段如下:第1段:2010年8月26日~31日,共有31—26+1=6天第2段:2010年9月~12月,共有30+31+30+31=122天还剩下260—6-122=132天第3段:2011年1~4月,共有31+28+31+30=120天还剩下132—120=12天所以,所求日期为5月12日,正确答案为B.例题2:三个人进城,甲每隔9天进一次城,乙每隔11天进一次城,丙每隔7天进一次城,假如这次他们是星期二相遇的,问下次他们是星期几相遇?A.星期一B。星期二 C。星期四D。星期三解析:“每隔9天进一次城”就是“每10天进一次城”,10、12、8的最小公倍数是120,由于星期每七天一循环,120÷7=17……1,即过17周又1天他们才会相遇,他们再次相遇的这一天是星期三,正确答案为D。例题3:从1999年8月16日到2000年3月8日共有多少天?A。202B。205C。206D。208解析:可以把这些天分段如下:第1段:1999年8月16日~31日,共有31—16+1=16天第2段:1999年9月~2000年2月,共有30+31+30+31+31+29=182天第3段:2000年3月1日~8日,共有8—1+1=8天所以,一共有16+182+8=206天,正确答案为C。例题4:某年2月有5个星期日,请问这年的6月1日是星期几?A.星期一B。星期三C.星期二D。星期日解析:2月的天数是28天或29天,由于有五个星期日,说明2月1日和2月29日都是星期日。从3月1日算起至6月1日共有31+30+31+1=93天,93=7×13+2,所以6月1日刚好是星期日过2天,为星期二。例题5:某月有31天,有4个星期三和4个星期六,那么这个月的15日是星期几?A。星期日B。星期六C.星期五 D.星期四解析:15日与1日的星期数相同,这个月有31天,那么1日、2日、3日的星期数要出现5次,星期三与星期六之间只有两天,1日、2日、3日只能是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这连续的三天。所以,这个月的15日是星期日。例题6: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5月18日,四个人恰好在图书馆相遇,则下一次相遇的时间为:A。10月18日B。10月14日C。11月18日D.11月14日解析:这道题搞清楚两点就容易求解:第一,所谓每隔n天去一次的含义是每(n+1)天去一次,因此题目的条件可以变为“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12天去一次,丙每18天去一次,丁每30天去一次"。第二,需要考虑5、7、8、10四个月有31天。6、12、18、30四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180,因此再过180天四个人才能够再在图书馆相遇。5月18日之后180天是11月14日.数学运算十大秒杀技巧

116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方程法在数学运算的解题过程中,绝大部分题目都可以用方程法求解,虽然计算量比较大,但因其为正向思维,思路简单,故不需要复杂的分析过程。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方程法进行精炼讲解。一、定义方程法是指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组),通过求解未知数的数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二、适用范围方程法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省考数学运算绝大部分题目,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盈亏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年龄问题等均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三、分类1.N元一次方程(组)主要流程为:【例题1】商店经销某商品,第二次进货的单价是第一次进货单价的九折,而售价不变,利润率比第一次销售该商品时的利润率增加了15个百分点,则该商店第一次经销该商品时所定的利润率是()。A.35%B.20% C。30%D。12%ﻫ【例题2】张老汉驾驶拖拉机从家开往农场,要行4600米,开始以每小时20千米速度行驶,途中拖拉机出现故障,维修用时6分钟。因为要按原计划时间到达农场,修好拖拉机后必须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则拖拉机是在距离张老汉的家( )米远处出现故障的。A。600B。800C。1000 D。1200【例题3】某工厂有学徒工、熟练工、技师共80名,每天完成480件产品的任务。已知每天学徒工完成2件,熟练工完成6件,技师完成7件,且学徒工和熟练工完成的量相等,则该厂技师人数是熟练工人数的()倍。A。6B。8C. 10D.12ﻫ2。不定方程

117不定方程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个数,且未知数受到限制(如要求是有理数、整数或正整数等)的方程或方程组。在行测考试中,最常出现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其通用形式为ax+by=c,其中a、b、c为已知整数,x、y为所求自然数。若出现三元或三元以上则可用整体代入消元去求所需要的量。解不定方程时,我们需要利用整数的奇偶性、自然数的质合性等多种数学知识确定解的范围.其流程如下:【例题4】某公司的6名员工一起去用餐,他们各自购买了三种不同食品中的一种,且每人只购买了一份。已知盖饭15元一份,水饺7元一份,面条9元一份,他们一共花费了60元。问他们中最多有几人买了水饺?()A。1B。2C.3D.4【例题5】农民小李到农贸市场卖水果,苹果、梨、橘子、桃四种水果各一箱。苹果、梨、橘子三箱水果,平均每箱51个;梨、橘子、桃三箱水果,平均每箱47个;苹果、桃两箱水平,平均每箱43个.则苹果共有()个。A。41 B。45C.49D.53ﻫ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分合法释义:分合法就是利用分与合两种不同的思维解答数学运算的方法。所谓“分",就是将一个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从局部来考虑每个小问题;所谓“合”,就是把若干问题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思考这些问题。也就是说,“分"就是局部考虑,是拆分;“合”是整体考虑,是整合。分合法一般适用于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解方程等。分合法常用的两种思路为分类讨论和整体法。(一)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指当不能对问题所给的对象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逐类研究,最后将结论汇总得解的方法。在进行分类讨论时,要注意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不越级讨论.分类讨论与加法原理经常一起使用,一般是多种情况分类讨论以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总的情况数.(二)整体法整体法与分类讨论正好相反,它强调从整体上来把握变化,而不是拘泥于局部的处理整体法有两种表现形式:

1181。将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在问题中总是一起考虑,而不单独求解;2。不关心局部关系,只关心问题的整体情况,直接根据整体情况来考虑关系。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平均数问题。例题:某班级去超市采购体育用品时发现买4个篮球和2个排球共需560元,而买2个排球和4个足球则共需500元.问如果篮球、排球和足球各买1个,共需多少元?A。250元B.255元C。260元D。265元【解析】设篮球、排球、足球单价为x、y、z,则4x+2y=560,2y+4z=500。两式相加得4(x+y+z)=1060,x+y+z=265,此题答案为D。例题:有两只相同的大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牛奶,乙桶装糖水,先从甲桶内取出一杯牛奶倒入乙桶,再从乙桶取出一杯糖水和牛奶的混合液倒入甲桶,请问,此时甲桶内的糖水多还是乙桶内的牛奶多?A。无法判定B.甲桶糖水多C。乙桶牛奶多D.一样多【解析】这道题没有具体的数据,只有两次不定量的操作,若通过假设桶和杯子的容积,然后根据溶液混合的公式正常求解,是不可行的。利用整体思想中的初末态法,问题会变得很简单。问题的核心是初末态物质的量--都有一桶牛奶和一桶糖水.初态:甲,一桶牛奶;乙,一桶糖水末态:甲,甲中牛奶+甲中糖水=一桶①乙,乙中牛奶+乙中糖水=一桶②由于初末态总量相同,因此有:甲中糖水+乙中糖水=一桶 ③对比②和③得到,甲中糖水=乙中牛奶,即甲桶内的糖水和乙桶内的牛奶一样多.此题答案为D。例题3:一名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呆在旅馆里。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他上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8天,下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12天,他在北京共呆了()。A.16天 B。20天 C。22天D.24天【解析】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则有12个半天出去游玩.在旅馆的天数为8+12=20个半天,故总天数为12+20=32个半天,即16天。 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代入排除法释义:代入排除法是指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的方法.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全部都是选择题,而代入排除法是应对选择题的有效方法。适用范围:代入排除法广泛运用于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剩余问题、年龄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等。分类:1。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2.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例题1:编号为1~55号的55盏亮着的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在一个圆周上,从1号灯开始顺时针方向留1号灯,关掉2号灯;留3号灯,关掉4号灯……这样每隔一盏灯关掉一盏,转圈关下去,则最后剩下的一盏亮灯编号是()。A.50B.44C。47D.1

119【解析】第一轮灭灯偶数号灯全熄,排除A、B。熄灭第54号灯后隔过55号灯灭掉1号灯,排除D选C。例题2: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这两个数之和为().A.2353 B.2896C。3015D.3456【解析】由两个数的差是2345可知,这两个数必是一奇一偶,则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可排除B、D两项;又由两数相除的商是8可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8倍,则两个数的和是较小数的9倍,即两个数的和是9的倍数,排除A,选择C。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特殊值法数学运算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题型,数学运算的关键是用最优的解题方法快速解答。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找到思路、简化解题过程、优化计算步骤,而且有几种方法经常用到并适用于大多数题型。下面是中公教育行测网专家为广大考试讲述的特殊值法与归纳法.一、特殊值法(一)定义特殊值法,就是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取一个恰当的特殊值直接代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方法.特殊值法必须选取满足题干的特殊数、特殊点、特殊函数、特殊数列或特殊图形代替一般的情况,并由此计算出结果,从而快速解题。(二)适用范围在政法干警考试中,特殊值法常应用于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其中,在工程问题、浓度问题相关的比例问题时,一般将特殊值设为1;在涉及多个比例的问题时,有时为了将数值整数化,可以设特殊值为总量的最小公倍数.(三)解题原则在运用特殊值法时,要注意:1。确定这个特殊值不影响所求结果;2。数据不要太繁琐,应便于快速、准确计算,可尽量使计算结果为整数;3。结合其他方法灵活使用.(四)例题详解1。设特殊值为1这种方法多应用于工程问题、浓度问题相关的比例问题等。【例题1】一个人从家到公司,当他走到路程一半的时候,速度下降了10%,问:他走完全程所用时间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所走的路程比是:A.10∶9B.21∶19C。11∶9D。22∶18【例题2】

120一项工程计划用20天完成,实际只用了16天就完成了,则工作效率提高的百分率是:A。20%B。25%C.50%D.60%2。设特殊值为已知几个量的最小公倍数在涉及多个比例的问题时,有时为了将数值整数化,可以设特殊值为总量的最小公倍数。【例题3】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某种化学溶液,一个瓶子中溶质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溶质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化学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溶质和水的体积之比是:A。31∶9B。7∶2C.31∶40 D.20∶11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公式法在数学运算中很多题目需要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对于一些广泛出现的运算题型,这些题型的变化相对较少,且每一题型都有其核心的解题公式,遇到这些题时,只要理清题意,套用公式即可。下面中公教育行测网总结了几种常见的题型及其相关的核心公式。例题1:环保部门对一定时间内的河流水质进行采样,原计划每41分钟采样1次,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采样的时间与原计划相同,每两次采样的间隔变成20分钟,采样次数比原计划增加了1倍。问实际采样次数是多少次?A. 22B。32C. 42D.52【解析】设原计划采样x次,有x-1个时间间隔,总用时为41×(x-1)分钟。实际采样过程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采样时间与原计划相同说明总用时不变.采样次数变为2x,有2x—1个时间间隔,总用时为20×(2x-1)分钟。所以41×(x—1)=20×(2x-1)?圯x=21次,实际采样次数为42次.此题答案为C。例题2:五年级学生分成两队参加广播操比赛,排成甲、乙两个实心方阵,其中甲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为8。如果两队合并,可以另排成一个空心的丙方阵,丙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比乙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多4人,且甲方阵的人数正好填满丙方阵的空心。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A.200B。236C.260D。288【解析】空心的丙方阵人数=甲方阵人数+乙方阵人数,若丙方阵为实心的,那么实心的丙方阵人数=2×甲方阵人数+乙方阵人数,即实心丙方阵比乙方阵多82×2=128人.丙方阵最外层每边比乙方阵多4人,则丙方阵最外层总人数比乙方阵多4×4=16人,即多了16÷8=2层。这两层的人数即为实心丙方阵比乙方阵多的128人,则丙方阵最外层人数为(128+8)÷2=68人,丙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为(68+4)÷

1214=18人。那么,共有182-82=260人。此题答案为C.例题3:假设某地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是一定的,且不受到自然灾害等原因影响。那么若每年开采110万立方米,则可开采90年,若每年开采90万立方米则可开采210年。为了使这片森林可持续开发,则每年最多开采多少万立方米林木?( )A.30B。50C.60 D.75【解析】牛吃草问题变形森林每年再生(90×210—110×90)—(210—90)=75万立方米.如果每年开采的资源超过再生的数量,森林就慢慢减少,无法保证可持续开发。此题答案为D。例题4:某零件加工厂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支付工资,工人每做出一个合格零件能得到工资10元,每做一个不合格零件将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个零件,得工资90元,那么他在这一天做了多少个不合格零件?A。2B.3C.4 D.6【解析】得失问题,求“失”,应当采用“设得求失"的思路。做出一个合格零件得10元,做出一个不合格零件损失10+5=15元。若12个零件都合格,那么这个人可以得到12×10=120元,可现在只得了90元,说明做了(120—90)÷15=2个不合格的零件。此题答案为A.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图解法释义:图解法是指利用图形来解决数学运算的方法,将复杂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来,能够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适用范围:一般说来,图解法适用于绝大部分题型,尤其是在行程问题、年龄问题、容斥问题等强调分析过程的题型中运用得很广。图解法就是利用图形来解决数学运算的方法。图解法简单直观,能够清楚表现出问题的过程变化。一般说来,图解法适用于绝大部分题型,尤其是在行程问题、年龄问题、容斥问题等强调分析过程的题型中运用得很广。图解法运用的图形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等。线段图即是用线段来表示数字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用线段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整个运动过程等,来解决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等。线段图在行程问题中非常有效,因为它能够帮助考生快速理清各物体的运动过程,从而找到物体速度或者路程之间的关系.网状图或树状图一般用来解决过程或者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题型,比如排列组合问题、推理问题或者时间安排类的对策分析问题。文氏图就是用圆圈来表示一类事物的图形,一般只有容斥问题会用到文氏图。利用表格可以将多次操作问题和还原问题中的复杂过程一一表现出来。同时,我们也可以用表格来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列方程。例题:草地上插了若干根旗杆,已知旗杆的高度在1至5米之间,且任意两根旗杆的距离都不超过他们高度差的10倍。如果用一根绳子将所有旗杆都围进去,在不知旗杆数量和位置的情况下,最少需要准备多少米长的绳子?A。40B。60C。80D。100中公解析:旗杆最高为5米,最矮为1米.因此任意两旗杆间的距离不超过(5-1)×10=40米。以最矮的旗杆为原点,最矮的旗杆与最高的旗杆连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122当这两个旗杆间距最大时,如下左图所示。设其余任意旗杆高度为a。要满足与1米旗杆间距离不超过它们高度差的10倍,应在下图左边的圆范围内。要满足与5米旗杆间距离不超过它们高度差的10倍,应在下图右边的圆范围内.同时满足条件的旗杆只能位于两个旗杆的连线上。此时需要40×2=80米可把它们都围进去.草地上插了若干根旗杆,已知旗杆的高度在1至5米之间,且任意两根旗杆的距离都不超过他们高度差的10倍。如果用一根绳子将所有旗杆都围进去,在不知旗杆数量和位置的情况下,最少需要准备多少米长的绳子?A.40 B。60 C.80D。100中公解析:旗杆最高为5米,最矮为1米。因此任意两旗杆间的距离不超过(5-1)×10=40米。以最矮的旗杆为原点,最矮的旗杆与最高的旗杆连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当这两个旗杆间距最大时,如下左图所示.设其余任意旗杆高度为a。要满足与1米旗杆间距离不超过它们高度差的10倍,应在下图左边的圆范围内。要满足与5米旗杆间距离不超过它们高度差的10倍,应在下图右边的圆范围内。同时满足条件的旗杆只能位于两个旗杆的连线上。此时需要40×2=80米可把它们都围进去。若两个旗杆间距小于40米,如右图所示,其余旗杆应该在两圆相交的阴影范围内分布,此时需要2×[10(a—1)+10(5—a)]=80米。因此不论旗杆怎样分布,都需要至少80米长的绳子来保证把全部旗杆围进去。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极端法释义:极端法是指通过考虑问题的极端状态,探求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的一种常用方法.在行测考试中运用极端法的情况主要有分析极端状态和考虑极限图形与极限位置两种情况。适用范围:极端法一般适用于鸡兔同笼问题、对策分析类问题等.分类:1.分析极端状态:先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极限状态,再与题干条件相比较,作出相应调整,得出所求问题的解;2.考虑极限图形与极限位置:(1)极限图形,主要是利用一些几何知识。例如,对于空间几何体,当表面积相同时,越趋近于球体的体积越大;同理,当体积相同时,越趋近于球体的表面积越小;(2)极限位置,首先找到途中满足条件的极端位置,再判断极端位置与题中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求出题目答案。例题:小明每天必须做家务,做一天可得3元钱,做得特别好时每天可得5元钱,有一个月(30天)他共得100元,这个月他有几天做得特别好?A.2B.3C。5D。7本题答案为C。鸡兔同笼问题,采用极端法来分析。本题存在两个极限状态:(1)每天都得3元;(2)都做得特别好,每天可得5元。任选一个状态,再通过比较与实际的差别来求解。假设每天都得3元,那么一个月得30×

1233=90元,比所得的100元少了100-90=10元。小明每多一天做得特别好,他就可多拿5-3=2元,所以有10÷2=5天做得特别好.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十字交叉法释义:十字交叉法是利用“交叉十字”来求两个部分混合后平均量的一种简便方法。适用范围:十字交叉法一般只用于两个部分相关的平均值问题,且运用的前提已知总体平均值r。使用原则:第一部分的平均值为a,第二部分的平均值为b(这里假设a〉b),混合后的平均值为r。ﻫ解题步骤:1.找出各个部分平均值和总体平均值;2.平均值间交叉作差,写出部分对应量或对应量的比;3.利用比例关系解答.例题:某市气象局观测发现,今年第一、二季度本市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和9%,而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刚好相同.那么今年上半年该市降水量同比增长多少?A。9。5%B.10% C。9。9%D。10。5%中公行测网解析:利用十字交叉法,设该市上半年降水量总体增长为x%因此,去年一二季度降水量之比为(x—9)∶(11-x).根据绝对增量相等可得,(x-9)×11%=(11-x)×9%,解得x%=9。9%,选C。行测数学运算秒杀技巧:速算技巧

124

125行测数量关系考点:常用公式一、五大方法1。代入法:代入法时行测第一大法,优先考虑。2.赋值法:

126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3.倍数比例法:若a :b=m: n(m、n互质),则说明:a占m份,是m的倍数;b占n份,是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4。奇偶特性法: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它们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其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其差也为偶数5.方程法: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份数”,还可以用汉字进行替代。二、六大题型1.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解题.赋值法有2种应用情况,第一种是题干中已知每个人完成工作的时间,这时我们假设工作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进而得到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快速求解;第二种是题干中已知的是每个人工作效率的等量关系,这时我们通过直接赋效率为具体值进行快速求解。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行程问题一般要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快速求解,常见的解法包括列方程,比例法等。常考的题型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3。溶液问题:浓度=溶质÷溶液溶液问题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溶液的混合,这种问题用公式解决;另外一种是单一溶液的蒸发或稀释,这种题目一般用比例法解决,即利用溶质不变进行求解。4。容斥原理:两集合型的容斥原理题目,关键是分清题目中的条件I和条件II,然后直接套用公式: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II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三集合公式型题目,需要大家记住公式核心公式:A+B+C—AB—AC-BC+ABC=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三集合图示型题目,当题目条件不能直接代入标准公式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图示配合,标数解答。5。和差倍比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和、差、倍数、比例关系的数学应用题,是数学运算中比较简单的问题。但这类问题对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代入法快速求解。6.最值问题:三类第一,抽屉原理,特征“至少+保证",方法“最不利原则”,答案“最不利+1”;

127第二,多集合问题,特征“至少",方法“逆向考虑”;这类题目的做法,一般就是将每个集合不满足的个数求出,然后求和得到有不满足集合的个数最多,再用总数减去这个和,得到满足的个数最少为多少。第三,构造数列,特征“最多最少",方法“极端思想"这类题目的做法就是在极端思维情况下,构造出满足条件的一个数列,然后数列求和等于题目所给总和,再根据提问方式得到最终结果.三、八大公式1。裂项相消公式:2.植树问题:单边线型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1;单边环型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单边楼间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1;双边植树问题公式: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树的2倍.3.方阵问题:无论是方阵还是长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8人;在方阵中:总人数=N2=(外圈人数¸4+1)2,最外圈为4N-4人行测数量关系考点:数字推理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数字推理从2011年开始不再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点,但一些省市公务员考试中仍会考查,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以及一般规律还是有必要的。

128二、基本概念(一)等差数列(二)等比数列(三)和数列

129三、例题精讲例题1: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变式。ﻫ故此题答案为A。例题2:1.5,1.5,3,12,96,()A。960B.1536C.1436D。1556ﻫ例题3:4,9,8,11,12,()A。13B。14C.19D.17解析:和数列变式.ﻫ故此题答案为D.第四部分:言语理解

130行测言语理解知识点:从语法角度入手解答逻辑填空从语法角度入手答题,就是要根据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来解答逻辑填空题目。中公教育行测网专家总结,利用语法功能解答逻辑填空类题目需要把握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词性,二是词语的语法功能。下表是关于词性和句法功能的简单介绍:在使用语法功能解答逻辑填空类题目时,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一、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一致当句子中存在并列成分时,为了保持句子内部节奏的一致性、流畅性,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保持一致。这也是公务员考试中语法类常见的考点。【例题1】我国的残疾人事业总体呈现出梯次发展的格局,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日渐牢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不断发展,其既有传统的____,也有政策的 ____,还有时代的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延续继承跟进B.延续 传承烙印C。延绵继承 烙印D.延绵传承跟进中公解析:本题选D。由题干中的“既有……也有……还有”可知,三个空缺处的词语为并列关系,且作的句子成分也相同。根据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一致的规律,空缺处的三个词语也应保持一致.通过用副词“不”和“很"进行判断,可知四个选项中除了“烙印”为名词,其它的都为动词,由此直接排除含有“烙印”

131的B、C。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绵:连续不断,指形态上的连贯.句中说的是残疾人事业与传统保持着连贯性,没有割断联系,而不是说完全照着传统的样子继续下去。故选“延绵”。D为正确答案。二、 选项与空缺处所填词语词性应保持一致每个词语都有相对稳定的词性,而词性与该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密切相关。选项应与题干中空缺处需要填充的词语词性一致才能保证语法的稳固性。【例题2】 那一年,牛顿用两个多棱镜消解了人们对彩虹的色彩幻想。正如诗人济慈所____的,从那一刻开始,科学“ ____了所有关于彩虹的美妙诗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愤怒颠覆B.解释抛弃C。批判破灭D.抱怨粉碎中公解析:第一空应该填一个动词,而“愤怒”是形容词,根据“选项与空缺处所填词语词性应保持一致”的原则,可首先排除A。“解释”一词没有体现出作者不满意的感情色彩,故排除B。“破灭”是一个被动性词汇,用在这里不合适,而且“批判”一词程度太重,不如“抱怨”合适。故本题答案选D。三、“很"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不能修饰偏正结构的形容词虽然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用“很”修饰名词的现象,但公务员考试选材一般都比较正式、严肃,用词也比较规范,因此在这类考试中,“很”一般不修饰名词。偏正结构的形容词指的是前一个语素对后一个语素起修饰、限定作用的形容词,如:稀少、笔直、飞快、巨大、滚圆、粉红等等.其中,前一个语素“稀”、“笔”、“飞”、“巨"、“滚”、“粉”分别修饰后一个语素“少”、“直”、“快”、“大"、“圆"、“红”。遇到偏正结构的形容词时,不能用“很”修饰。【例题3】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16个月大的婴儿,这种观点是____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____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确普遍 B。片面 稀少C.偏颇稀缺 D.错误少见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从第二空入手,由文段中表转折的插入语“事实上"可知,该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意思应能体现出“少”的意思,故可先排除A。“稀少”、“稀缺”为偏正结构的形容词,“稀"修饰“少”、“缺”。根据“很”一般不与偏正结构的形容词连用的规律,排除B、C。故选D。四、语意重复的词语一般不连用当一个词语中已包含另一个词语的意思时,这两个词一般不能连用。例如:“中旬"本就包含大约、左右的意思,所以不能与“左右”连用;“必需”意为一定要有,已包含了“有”的意思,所以不能再和“有”连用;“威慑”意为使人感到恐惧,已包含了“使”动的意思,所以不能与“令人”、“让人"等表使动的词语连用。【例题4】这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进展顺利,5月下旬,已完成年计划的70%。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截至 B。截止C.估计D。预计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句中强调“已完成”,因此可以排除表示提前猜测的“估计”、“预计”。“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因此,根据原则四,“截止”强调的是已经停止,已包含时间的概念,故后面不能直接接时间宾语,不能说“截止昨天”或者“截止某月某日”,当一定要接时间时,必须在后面加上“到”,如“

132截止到昨天”;而“截至”强调的是直到……,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例如“截至昨天”、“截至某月某日”.句中空缺处后直接接的是“5月下旬",故应填“截至”。五、数量词修饰名词需遵循习惯现代汉语中数量词在修饰名词时须遵照约定俗成的搭配习惯,不能随意混搭,如:修饰“书”可以用“本”、“捆”、“堆”,但不能用“把"、“个”、“群”.除此之外,集合名词不受个体量词修饰,如:“花卉"不能用“朵"来修饰,“船舶”可以用“很多”修饰,但中 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不能用“艘"、“条”、“只”修饰。【例题5】 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在一片反对的____中进入环保听证程序.事件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它不仅____着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和城市决策者的智慧,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状态反映命运B。声浪 考验命运C。尴尬考验 前途D。过程反映 前途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B。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第一空。根据原则五,“一片”不能用来形容“状态”、“过程"、“尴尬”,故第一空只能填“声浪".行测言语理解考点:选词填空解题技巧梳理知识点储备众所周知,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受心理因素和考场环境的限制,很多考生反映在做这部分题时浪费大量时间,且最终结果不是很理想。尤其是选词填空部分,考生特别容易纠结在多个具有区别度的词语中不知所措,把握不准答案。所以,选词填空成为很多考生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软肋。先前的知识积累固然重要,但掌握必要的技巧对正确解题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拟就结合真题来探讨一下选词填空中的一些解题技巧中公.教育版权。技巧一:分析语境,寻找照应点照应现象在选词填空中出现的很频繁,只要能注意到一段话或一个句子中的前后照应,很多选词答案可以迅速锁定。【例1】在相携相伴的风雨同行中,一批人走过风华正茂,正在经行而立不惑,一批人领略了春夏的________而收获着金秋的_______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炙热 静美 B.明媚丰厚C。绚烂丰盈 D.烂漫静谧【解析】本题选C。第一个空白处前面有“春夏”二字,很明显空白处与春夏相互照应,炙热用来形容夏天,明媚用来形容春天,所以排除AB,第二个空白处与“金秋”相互照应。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所以只能选择“丰盈",所以选C。技巧二:分析语境,寻找色彩生成点在做选词时,考虑各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对考生解题来说很有帮助,但有时候需要把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结合起来,分析整个语境的褒贬色彩,针对整段句子选择适合大语境感情色彩的词语。【例2】在中国古代,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________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那应是黄昏时分吧,离开广武山之后,阮籍的木车在________间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郁的气流涌向喉头,涌向口腔,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33A。闪电夕阳衰草B.雷击夕阳衰草C。闪电长亭古道D.雷击 长亭古道【解析】本题选B。很多考生对这道题不知如何下手,但把握好语境会很有帮助。整个句子的语境略显悲凉,所以色彩生成点低沉,正好照应“夕阳衰草”这样一种氛围,排除CD;第一个空白处提及“生命感悟使人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形容对人的影响透彻、彻底,闪电只是表示速度快,所以排除A项,答案为B。技巧三:分析语境,展开合理想象在碰到无论是照应的角度,还是色彩和搭配的角度都无从选择时,不妨展开合理的想象,利用一些常识进行简单推理,也可以对解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例3】据说泰山是古代名匠鲁班的弟子,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干活总是________,但往往耽误了鲁班的事。于是惹恼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巧夺天工B.别出心裁C. 尽善尽美D。任劳任怨【解析】本题选B.解该题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想象,后半部分既然提到“耽误鲁班的事、惹恼鲁班、被撵出门,所以合理想象前面一定不能是一些比较好的词语,而尽善尽美形容做事情追求完美,任劳任怨形容做事态度端正,显然不会导致后面的结果,所以排除后两项,而巧夺天工指技艺高超,不用来形容人,所以只能是别处心裁,形容做事时经常想些新花招,新样式,这样才有可能惹恼鲁班,被撵出班门。正确答案选择B。行测言语理解知识点:片段阅读配题解读技巧为帮助广大考生实现高分梦想,快速解决片段阅读试题,根据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强调的方式和强调类题目的特点,中公教育行测网主要归纳了以下几个解题技巧,帮助广大考生学习如何从词语中寻找突破口,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一、注意高频词语依常理可知,反复可以表强调,故短文中反复提到的词语一般都是文段的中心词,是文段主要强调的对象。而确定对象是快速找出答案的第一步。例:美元的贬值只是个相对概念:美元的贬值,就是其他的货币升值,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人民币的升值。未来即使美元出现贬值,但对人民币资产却不会出现缩水.相反,中国的外汇储备、基础货币、银行流动性可能以超过人们的想象而增加,并重复2002-2007年的结果,当然,“中国制造”也将把日本和德国的一些高端制造彻底拿下,就象2002年以来,“中国制造”在全球扩张一样。这段文字着重强调的是()。A.美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B。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的影响C。“中国制造”的前景D。人民币资产的前景【解析】:文段中反复提到“贬值”一词,可见“贬值”极有可能是文段主要强调的对象,可初步确定答案为A。第二、注意模糊词语.这里所谓的模糊词语指的是表不明确指代的指示代词,如,某。一般在片段阅读中原文出现某人、某事、某物、某地时,描述的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作者要强调的却是普遍现象。据此,可以直接排除题支中特指个别现象的选项。例:

134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现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已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使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A。该公司各个部门所有的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B.各部门团结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重要经验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D.行销部门只有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极好地发挥作用【解析】文段中“某公司”为模糊指代的个别现象,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该个别公司的经验来阐述一个普遍的道理。故“该公司"只是作者用来阐述观点的材料,而不是强调的重点,可迅速地排除提到“该公司”的A、B两项。第三、注意表强调的副词。现代汉语中有些副词有表强调的意思,故做此类题时应注意短文中出现的表强调的副词,尤其要注意“实际上”、“事实上”、“其实”这三个副词,它们都含转折的语气,表示作者强调的重点在后面.故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可以直接关注这类副词后面的内容,用排除法,迅速找到答案。例1: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如英语等级考试。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A.英语等级考试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人文教育B.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C。在目前的学科体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D.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解析】短文中“实际上”后面的内容才是文段的重点,阅读这部分内容和选项,可发现A、B、C三项都不是“实际上”后面提到的观点,故可直接排除。除了表转折以外,“实际上”、“事实上”、“其实”还常常引领主题句。找到主题句,就可以迅速把握短文强调的观点.例2:能源价格高并非全是坏事,因为价格杠杆自会调节石油的流向,确保人类以剩下的石油找到更好的新能源,而不是全用到几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使夏天变凉爽的能源需求上。实际上,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那些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地方,多是机制本身有问题的地方,改进机制,才能使价格杠杆更有效.这段文字着重强调的是()。A。改革体制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的前提B。能源的无谓浪费问题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C.提高能源价格有利于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D.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解析】短文讲的主要是能源价格和能源流向的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重点的引导词,文中通过“实际上”引导了主题句“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强调“价格杠杆对于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第四、注意表强调的关联词。片段阅读中的很多关联词都可以表强调,在做片段阅读时,从关联词上突破是提高做题速度的一大捷径。

135议论类体裁的短文,作者强调的主要观点一般在转折性关联词的后面,做题时可直接把目标锁定在关联词的后面。行测言语理解考点:逻辑填空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逻辑填空,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一大题型。很多人认为做逻辑填空完全靠语感,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提升.其实不然,因为语感并非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东西,且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填空题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积累,迅速提高做逻辑填空的语感完全没有问题.二、概念逻辑填空主要是综合考查考生逻辑能力的一种题型,包括对词语的词义、色彩、侧重点、搭配、语境以及前后逻辑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三、技巧方法突破逻辑填空题,知识积累固然重要,但掌握必要的技巧对正确解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结合真题来探讨选词填空中的一些解题技巧。(一)分析语境1.寻找对应点(1)关键词对应(2)关键句对应照应现象在逻辑填空题中出现得很频繁,只要能注意到一段话或一个句子中的前后照应,很多逻辑填空题的答案就可以迅速锁定。2。寻找色彩生成点在做逻辑填空题时,考虑各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对考生解题很有帮助,但有时候需要把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结合起来,分析整个语境的褒贬色彩,针对整段句子选择适合大语境感情色彩的词语。3。展开合理想象在碰到无论是依据照应的角度,还是色彩和搭配的角度都无从选择时,不妨展开合理的想象,利用一些常识进行简单推理,也可以对解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二)词义辨析1.词语的核心义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是形成语感的前提,更是做好逻辑填空的前提。词语的核心义,又称概念义或理性义,它是词语最基础的含义,主要包括词义所指的范围、所侧重的点、所表现的轻重程度。2。词语的色彩义词语的色彩义,是指附属在词语的核心义之外的意义,它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掌握好词语的色彩义既是考试取胜的法宝,更是提高语感的重头戏.(1)词语的感情色彩它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ﻫ

136【示例1】“节约"VS“吝啬”①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节约.②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吝啬。上述两个句子虽然只有最后一个词语不同,但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情感:①句因“节约”为褒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②句因“吝啬"为贬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排斥.【示例2】“美英联军”VS“占领军"美英在伊拉克的军队,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全都称为“美英联军”,而伊拉克100多家各种背景、各种色彩的报纸全都称其为“占领军"。“美英联军”是个中性词,没有什么感情色彩,而“占领军”显然是个贬义词,包含了伊拉克人民对美英在伊军队的敌对、排斥情绪。两个称呼反应的是西方媒体与伊拉克人民完全不同的立场.(2)词的语体色彩它指的是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所使用的词语的特点。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比较通俗、自然,书面语相对文雅、庄重.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公务员考试选取的命题材料多是书面语。从表达内容看,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新闻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和广告语体.ﻫ【示例1】“小气”vs“吝啬"点拨:二者都指过分看重自己的财物.但“小气”是口头语,“吝啬"是书面语。【示例2】“老套”vs“窠臼"点拨:二者都指陈旧过时。但“老套”是口头语,“窠臼”是书面语。

137(3)词语的形象色彩中公教育专家指出形象色彩指的是某些词语能让人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的感受,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联想,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示例】鸡冠花、拱桥、跳跃、飘扬、湿润、光滑、叮当、哗哗、剑眉、金钱豹等.这些词语能让人产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触其表等感觉,这就是它们的形象色彩.①视觉形象色彩据测定,人们所获得的感觉印象70%来源于眼睛,由此诉诸视觉的形象词语也最多。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事物的形状、颜色、亮度、动作等进行联想、把握。结合到逻辑填空中,还需考虑句子的语境.②空间纬度色彩3.词语搭配公务员考试中对词语搭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用语的习惯搭配和一些专业领域里特殊用语的固定搭配上。这一类题通常没有太多技巧可言,主要靠我们平时多阅读、多积累。4.词义的侧重点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做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相近词语的不同语素的含义,或不同词语通常所指对象,来辨别词义的侧重范围。5。词义的轻重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在语义的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做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给不同语素组词,或对比相近词语的反义词,来辨别词义的轻重程度。6.词义的适用对象ﻫ(三)分析语法从语法角度入手答题,就是要根据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来解答逻辑填空题目。利用语法功能解答逻辑填空类题目需要把握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词性,二是词语的语法功能。下表是关于词性和句法功能的简单介绍:1。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一致当句子中存在并列成分时,为了保持句子内部节奏的一致性、流畅性,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保持一致。这也是公务员考试中语法类常见的考点。2.选项与空缺处所填词语词性应保持一致

138每个词语都有相对稳定的词性,而词性与该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密切相关。选项应与题干中空缺处需要填充的词语词性一致才能保证语法的稳固性。3.“很”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不能修饰偏正结构的形容词虽然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用“很"修饰名词的现象,但公务员考试选材一般都比较正式、严肃,用词也比较规范,因此在这类考试中,“很”一般不修饰名词。偏正结构的形容词指的是前一个语素对后一个语素起修饰、限定作用的形容词,如:稀少、笔直、飞快、巨大、滚圆、粉红等等。其中,前一个语素“稀”、“笔"、“飞”、“巨”、“滚”、“粉”分别修饰后一个语素“少”、“直”、“快”、“大”、“圆”、“红”。遇到偏正结构的形容词时,不能用“很”修饰.4.语意重复的词语一般不连用当一个词语中已包含另一个词语的意思时,这两个词一般不能连用。例如:“中旬”本就包含大约、左右的意思,所以不能与“左右"连用;“必需”意为一定要有,已包含了“有”的意思,所以不能再和“有”连用;“威慑”意为使人感到恐惧,已包含了“使”动的意思,所以不能与“令人”、“让人”等表使动的词语连用.5。数量词修饰名词需遵循习惯现代汉语中数量词在修饰名词时须遵照约定俗成的搭配习惯,不能随意混搭,如:修饰“书”可以用“本”、“捆"、“堆”,但不能用“把”、“个”、“群”。除此之外,集合名词不受个体量词修饰,如:“花卉"不能用“朵”来修饰,“船舶”可以用“很多”修饰,但中 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不能用“艘”、“条”、“只”修饰.(四)成语运用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大多由四字组成.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特点。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对成语这一重要考点的考查表现为逻辑填空、成语使用正误判断、成语替换三种形式,而其中尤以逻辑填空最为常见.1.适用对象角度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辨析成语之间在适用对象上的区别,避免误用。2.程度轻重角度有些成语意思相近,但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3。侧重点角度有的成语含义大致相同,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彼此在语义侧重上存在差异。实际中具体应该选用哪个才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相关语境斟酌选择。4.感情色彩角度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在运用成语时,因为目的、场合、对象等的不同,就需要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在做题时,考生需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不同,并进行有效辨析。5。语法角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短语,成语也有词性之分。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词性,选择句法功能与语境相吻合的成语。6。语义重复角度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139(五)选项判定四、例题精讲【例 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B.坚忍不拔C。按部就班D.一丝不苟解析:由空缺处后的两个顿号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与“日积月累"、“不断求知”为并列关系,故含义也应与之相关联或相近.“日积月累”、“不断求知"强调的是一种持续性,选项中只有A项的“孜孜不倦”符合。故答案选A.【例2】【例

1403】在相携相伴的风雨同行中,一批人走过风华正茂,正在经行而立不惑,一批人领略了春夏的________而收获着金秋的_______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炙热静美B.明媚 丰厚C.绚烂丰盈 D.烂漫静谧解析:第一个空白处前面有“春夏"二字,很明显空白处与春夏相互照应,炙热用来形容夏天,明媚用来形容春天,所以排除A、B,第二个空白处与“金秋”相互照应。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所以只能选择“丰盈”,所以选C.【例4】在中国古代,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________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那应是黄昏时分吧,离开广武山之后,阮籍的木车在________间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郁的气流涌向喉头,涌向口腔,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闪电夕阳衰草B.雷击夕阳衰草C。闪电长亭古道D。雷击长亭古道解析:很多考生对这道题不知如何下手,但把握好语境会很有帮助。整个句子的语境略显悲凉,所以色彩生成点低沉,正好照应“夕阳衰草”这样一种氛围,排除C、D;第一个空白处提及“生命感悟使人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形容对人的影响透彻、彻底,闪电只是表示速度快,所以排除A项,答案为B。【例5】据说泰山是古代名匠鲁班的弟子,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干活总是________,但往往耽误了鲁班的事。于是惹恼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巧夺天工 B。别出心裁C。尽善尽美D。任劳任怨解析:解该题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想象,后半部分既然提到“耽误鲁班的事、惹恼鲁班、被撵出门,所以合理想象前面一定不能是一些比较好的词语,而尽善尽美形容做事情追求完美,任劳任怨形容做事态度端正,显然不会导致后面的结果,所以排除后两项,而巧夺天工指技艺高超,不用来形容人,所以只能是别处心裁,形容做事时经常想些新花招,新样式,这样才有可能惹恼鲁班,被撵出班门。正确答案选择B。【例6】“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主持实施的重要文化工程,目的是将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善本复制影印,荫及子孙,从而确保文献的传录安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珍稀B。珍奇C.珍贵D.稀有解析:“珍奇”侧重珍贵而奇异;“珍贵”侧重于价值高、意义大、宝贵;“稀有"则指极少见的;“珍稀”则更强调珍贵而稀少的。由文中“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可知,强调善本的稀少与珍贵,“珍稀”一词可以全面准确地表达出这一含义.故选A。【例7】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_______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按部就班B。墨守成规C。人云亦云D。步人后尘解析:“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是很正常的事情,作者并没有表现否定、贬低的意思,与此对应,后文也不能填贬义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按部就班“为中性词,故当选。

141【例 8】 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________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牟取遏制 B。谋取遏制C.牟取遏止D.谋取 遏止解析:“谋取”与“牟取”意思相近,但前者为中性词,后者为贬义词.对应“私利”可知,作者在句中持贬义,故应选“牟取”。“遏制”是去阻止,侧重阻止的过程。“遏止”是指阻止,侧重结果。对于“跟风涨价的势头”不能仅仅是控制,要彻底阻止,强调结果.因此用“遏止”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例9】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________,________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协商要求B.商量 催促C.磋商敦促 D.洽谈恳请解析:第一空,“协商"、“磋商”、“洽谈”都比较书面化,而“商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口语化,用来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合适,且“催促"也不符合外交辞令的语言特点,排除B。“恳请”用在外交辞令中会显得低人一等,不合句意,排除D.由题干中“尽快"一词可以推出文中有“敦促”的意思,因此C项更符合题意。【例10】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___,冬季银装素裹。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姹紫嫣红硕果累累B。风光旖旎 充实丰盈C。生机勃勃琳琅满目D.婀娜多姿五谷丰登解析:题干中已有的“绿荫满枝”、“银装素裹”都含有颜色,故第一空选“姹紫嫣红"最合适。秋日用“硕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天丰收的颜色-—金色。故答案选A.【例11】让奥运圣火到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一大________。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主要面临三个关键的________,一是登山技术,二是火炬能不能在如此高的海拔正常燃烧,还有一个是能否顺利实现电视直播。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亮点 难点B。亮点挑战C。特点 挑战D.特点难点解析:第一空,“亮点"与“特点”的不同语素为“亮”、“特”。“亮”常见词组为闪亮、明亮,“特”常见词组为特殊、特别。相比之下,“亮点"比“特点”程度更深,更能突出引人注目、给人以惊喜的感觉,所以排除C、D项。第二空,“挑战”比“难点”的程度更深,更能突出难度之大,且“面临”与“挑战”为习惯搭配,所以选B项。【例 12】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主持实施的重要文化工程,目的是将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________善本复制影印,荫及子孙,从而确保文献的传录安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珍稀B。珍奇C。珍贵D。稀有解析:“珍奇”侧重珍贵而奇异;“珍贵”侧重于价值高、意义大、宝贵;“稀有"则指极少见的;“珍稀”则更强调珍贵而稀少的。由文中“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可知,强调善本的稀少与珍贵,“珍稀”一词可以全面准确地表达出这一含义,故选A。【例13】

142【例14】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________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________心灵,并蔚成方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期待注入B。迷恋塞入C.奢求灌入D。向往 凝入解析:句中的“这种嘈杂”特指京都的嘈杂,映射京师的繁华与热闹。“奢求”指难以实现的要求,不合语义,排除C。“期待”与“向往”都带有空间的方向感,但前者给人的是由远及近的方向感,后者是从此到彼的方向感。从“九州”到“京都”是一种从四周到中心、由此及彼的方向,故排除“期待”所在的A项.“塞入”与“凝入”相比,前者多针对是固体,后者倾向的是液体,句中与“文采华章”、“心灵”搭配,用“塞入”显得比较粗鲁、生硬,由此排除B。故答案选D.【例15】国际货币体系是保证国际交易正常进行的某种世界各国共同________的制度安排。其主要________有二:第一,提供流动性,方便商品、资产跨境交易;第二,提供调整贸易不平衡的某种机制。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遵照目标 B。遵循目的C。遵从用途 D.遵守功能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为近义词,此处考查的是固定搭配.“遵照”一般与指示搭配;“遵循”一般与规律、原则搭配;“遵从”一般与教诲、意愿搭配;“遵守”一般与规则、秩序、制度等搭配。由后文的“制度安排”可知,选“遵守”最贴切。第二空中,由两个“提供”可看出是在讲国际货币体系的效能,“功能"符合句意.本题选D.【例16】我国的残疾人事业总体呈现出梯次发展的格局,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日渐牢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不断发展,其既有传统的________,也有政策的________,还有时代的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延续 继承跟进B。延续传承 烙印C.延绵继承烙印D.延绵 传承跟进解析:本题选D.由题干中的“既有……也有……还有"可知,三个空缺处的词语为并列关系,且作的句子成分也相同.根据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一致的规律,空缺处的三个词语也应保持一致。通过用副词“不”和“很”进行判断,可知四个选项中除了“烙印"为名词,其它的都为动词,由此直接排除含有“烙印”

143的B、C。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绵:连续不断,指形态上的连贯.句中说的是残疾人事业与传统保持着连贯性,没有割断联系,而不是说完全照着传统的样子继续下去。故选“延绵"。D为正确答案。【例 17】那一年,牛顿用两个多棱镜消解了人们对彩虹的色彩幻想。正如诗人济慈所 的,从那一刻开始,科学“________了所有关于彩虹的美妙诗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愤怒颠覆B。解释抛弃C。批判破灭 D.抱怨粉碎解析:第一空应该填一个动词,而“愤怒”是形容词,根据“选项与空缺处所填词语词性应保持一致”的原则,可首先排除A.“解释”一词没有体现出作者不满意的感情色彩,故排除B。“破灭"是一个被动性词汇,用在这里不合适,而且“批判”一词程度太重,不如“抱怨”合适。故本题答案选D。【例 18】 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16个月大的婴儿,这种观点是________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________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确普遍B.片面稀少C。偏颇稀缺D.错误少见解析:从第二空入手,由文段中表转折的插入语“事实上”可知,该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意思应能体现出“少”的意思,故可先排除A。“稀少"、“稀缺"为偏正结构的形容词,“稀”修饰“少”、“缺”.根据“很"一般不与偏正结构的形容词连用的规律,排除B、C。故选D。【例19】这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进展顺利,________5月下旬,已完成年计划的70%。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截至B.截止C.估计 D。预计解析:句中强调“已完成",因此可以排除表示提前猜测的“估计"、“预计”。“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因此,根据原则四,“截止”强调的是已经停止,已包含时间的概念,故后面不能直接接时间宾语,不能说“截止昨天”或者“截止某月某日”,当一定要接时间时,必须在后面加上“到”,如“截止到昨天";而“截至”强调的是直到……,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例如“截至昨天”、“截至某月某日”。句中空缺处后直接接的是“5月下旬”,故应填“截至”。本题答案为A.【例20】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在一片反对的________中进入环保听证程序。事件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它不仅________着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和城市决策者的智慧,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状态 反映命运B。声浪考验 命运C。尴尬 考验前途D。过程 反映前途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第一空。根据原则五,“一片”不能用来形容“状态”、“过程”、“尴尬”,故第一空只能填“声浪”。本题答案为B。【例21】中国的节日历来与文学表现密切相关,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节的诗句________,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数不胜数B.汗牛充栋C.罄竹难书 D。不一而足解析:选项中四个成语都有“多”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汗牛充栋”意为藏书很多;“罄竹难书”意为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这两个成语都不能形容“赞美元宵节的诗句”

144多,排除B、C.“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词义与句意相符,但“不一而足”一般用于句尾,故不如“数不胜数"贴切.本题答案为A。【例22】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地位已________,对其垂涎的各大奢侈品牌纷纷增资加码是________的举措。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首屈一指 顺理成章 B.举足轻重理所当然C.今非昔比 天经地义D.无与伦比水到渠成解析:第一空要填一个表示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地位的成语。“首屈一指”指居第一位;“无与伦比”指没有能跟它相比的.这两个成语的程度均过重,故可首先排除A、D两项.正因为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地位重要,各大奢侈品牌增资加码中国市场的举措才显得符合常理。“天经地义"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用来形容各大奢侈品牌的举措程度过重。本题答案为B。【例23】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名声大噪B。享誉中外 C。声名鹊起D.如日中天解析:本题可从各个选项的侧重点进行考虑。“名声大噪”侧重的是名声大;“享誉中外”侧重的是名声传得广;“声名鹊起"侧重的是闻名的速度非常快;“如日中天”侧重的是名声正旺的状态。本题句意是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到景泰年间因皇家的重视才使得它迅速闻名,强调的是闻名的速度之快,故选“声名鹊起”最合适。本题答案为C。【例24】弗雷德·史密斯对快递服务市场精辟独到的分析以及他的努力、他的自信、他的非凡的领导能力,他的不可多得的胆识,特别是他________地把全部家产投到联邦快递公司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征服了无数精明而狡猾的风险投资大师,征服了他们口袋里的9600万美元。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义无反顾B。孤注一掷C。破釜沉舟 D.铤而走险解析:由“勇气和冒险精神”可看出,作者对史密斯把全部家产投到联邦快递公司的行为是持赞扬态度的,据此排除表贬义的B、D两项.“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破釜沉舟”形容不顾一切,下定决心一拼到底.与投入全部家产的举动相对应,“破釜沉舟”更贴切。本题答案为C。【例25】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________,大多数人以短期的赢利为目的,将收藏视为一本万利的投资;另一种人源于个人爱好,作为精神的收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天壤之别B.泾渭分明C.截然不同D.南辕北辙解析:由“大多数人"和“另一种人"的对比可看出,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是差别很大的。“泾渭分明”意为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两个成语均与句意不符,排除B、D.“天壤之别”比喻相隔很远,差别很大。词义与句意吻合,但其为名词性成语,不能作谓语,其前应用“有",排除A。本题答案为C.【例26】我在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马悦然的形象,他喝着威士忌,地讲述自己那些________的故事,讲到关键处常常戛然而止,举起空酒杯,用四川话说道:“没得酒得."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津津有味不知所云B.津津乐道 跌宕起伏

145C.兴致勃勃引人入胜D。娓娓而谈老生常谈解析:“津津乐道”中的“道”与“娓娓而谈"中的“谈”都含有说话的意思,如填入句中则与后面的“讲述”构成语义重复,故排除B、D。第二空中,与后文的“关键处”相对应,表示故事吸引人的“引人入胜”更符合句意.“不知所云”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这样的故事一般不存在“关键处”。本题答案为C。

146行测言语理解考点:阅读理解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阅读理解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内容,主要包括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两种题型。可以说,片段阅读是文章阅读的缩小版,二者均考查的是考生对文字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总结能力,只不过片段阅读考查的题型比较单一,而文章阅读则集中考查了片段阅读各类小题型。二、概念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题型,包括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对考生的总结能力、分析能力、推断能力和提炼能力要求较高。三、技巧方法(一)主旨观点题主旨观点归纳是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中最常考的一个点。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文段整体的把握能力,包括归纳文段的中心、主旨,判断作者的态度、观点等.1。注意高频词依常理可知,反复通常表强调,故短文中反复提到的词语一般都是文段的中心词,是文段主要强调的对象,而确定对象是快速找出答案的第一步。2.重视首尾句总分结构和分总结构是主旨观点题文段的常见结构,因此文段的首尾句也常常是文段的总论据。在总分结构中,首句即是关键句.作者或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文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进行论证;或简要概括主要内容,后文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在分总结构中,尾句往往是文意的落脚点.作者或先阐述一般理论,最后落脚到具体领域或事件中;或先阐述理由,最后得出总结性的观点。3.抓住关联词关联词语不仅能帮助考生理清文段的脉络,还能提示文段的重点。在做阅读理解时,从关联词上突破是提高做题速度的一大捷径。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关联词语主要有转折、因果、递进、条件、假设、并列六种。4。找准强调词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常常使用一些语气比较重或总结性的词句,这些词语就是强调词.浏览材料时关注这些强调词有助于我们抓住作者表达的观点。5.分析倾向性主旨观点型的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态度倾向、感情褒贬,我们在浏览那材料时要注意材料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例如“片面”、“可惜”、“遗憾的是”等等,由此可判断作者的写作倾向.6.留意模糊词这里所谓的模糊词语指的是表不明确指代的指示代词,如,某。一般在片段阅读中原文出现某人、某事、某物、某地时,描述的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作者要强调的却是普遍现象。据此,可以直接排除题支中特指个别现象的选项.7.排除脱离主题项8。排除偷换概念项偷换概念是命题人常用的设错陷阱,在主旨观点型题目中有较高的出镜率。偷换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概念换为了另一个概念。在主旨观点型题目中主要是省略中心语的定语。如“北京青年"省略定语偷换为“青年”,“京广高铁"省略定语偷换为“高铁”等。9。排除无中生有项

147无中生有即凭空捏造概念或无端比较。做题时考生需仔细比对原文,确定出现的概念是否能在原文找到依据,作比较的两个概念在原文中是否进行了比较等.10。排除过于绝对项11。排除比较笼统项(二)细节理解题“细节”是指文段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混淆的细小信息。阅读理解中有一种根据细节判断选项正误的题型,我们称之为细节理解型题目。它考查的是考生根据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能力。1.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指的是命题人依据材料中的某一信息,凭空捏造出相似的信息作为选项以迷惑考生。最常见的“无中生有"情况为选项涉及的某个概念、问题或结论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尤其是当选项出现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很有可能原文并未对它们进行比较。2.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指命题人将题干中的词语偷换成一些相似的词语,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的一种设错方式。此类陷阱多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的选项中出现,大家要注意辨别。3.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事物替代一类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体特征的一种设错方式。此类陷阱多通过更改主语、混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扩大范围来迷惑考生。4。混淆时态“混淆时态”是指将还没有发生或未实现的(“未然”)说成已经发生或实现的(“已然"),将可能的(“或然”)说成“必然”的一种设错方式。考试中要关注选项是否将“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进行了互换.5.逻辑混乱“逻辑混乱”是指选项中两个事物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主要包括因果混乱、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混淆、选择关系与并列关系的混淆.6.颠倒黑白“颠倒黑白”是将正确的说成错误的,错误的说成正确的一种设错陷阱。其表现主要是利用材料信息错综复杂的特点,在选项中将材料明确表示正确(错误)的信息予以否定(肯定).(三)推断下文题1。提出一个概念

148提出一个概念,即题干段尾引入一个特定概念,这一特定概念在前文未提及,有的会使用引号加以强调。这种情况,下文很可能围绕这个概念展开。2。指出一种现象有些题目的尾句会指出一种现象或一个事实,这种现象或事实可能比较特殊、新奇,也可能与前文描述的内容形成一定的对比。这种情况,下文多围绕这种现象和事实展开:或者继续描述这种现象,或者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3。得出一个结论有些题目在阐述完一个问题后,会在尾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能是作者对某事的评价、观点,也可能是作者的一个倡导,呼吁大家要做什么。此种情况,下文一般围绕“怎么做"展开。4。排除无关选项排除与本文无关内容的选项,即与本文主旨相去甚远或者与文段基本没有联系的选项.5.排除前文选项排除应在前文出现的选项,即从逻辑顺序上说应该在本文段论述之前就已经阐述过的内容。6。排除本文选项排除本文段已经介绍过的选项,即在本文段中已经有所介绍的选项.(四)标题提炼题ﻫ1.散文标题的提炼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等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可分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和抒情写意类.在公务员考试中,对散文标题的考查,选取的材料主要为写景状物类。解答这类题目,需把握好两点:一是体现写作对象,二是突出景、状物特点,尤其要保持标题的意境与材料相符。2。消息标题的提炼ﻫ3。议论文标题的提炼4.寓言故事标题的提炼这类题目的材料一般通过名人故事或者一则寓言来说明一个道理。这种材料的标题应直接揭示材料蕴含的道理,或以含蓄的方式点明哲理。在这类题型中,名人故事及寓言的主体都不是重点,以这些为标题的选项一定不是正确选项。

149四、例题精讲【例 1】美元的贬值只是个相对概念:美元的贬值,就是其他的货币升值,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人民币的升值。未来即使美元出现贬值,但对人民币资产却不会出现缩水。相反,中国的外汇储备、基础货币、银行流动性可能以超过人们的想象而增加,并重复2002-2007年的结果,当然,“中国制造”也将把日本和德国的一些高端制造彻底拿下,就象2002年以来,“中国制造"在全球扩张一样.这段文字着重强调的是().A。美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B。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的影响C.“中国制造"的前景D.人民币资产的前景解析:文段中反复提到“贬值”一词,可见“贬值”极有可能是文段主要强调的对象,可初步确定答案为A。【例2】文化消费作为人类消费的一种方式,与物质消费一样,受文化产业的制约,又对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人们消费某些文化产品,就会产生继续消费的愿望,还会产生对其他文化用品的消费联想,这样就为文化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动力,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精神文化条件。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消费者对文化生产的引导作用B.文化消费对文化生产的反作用C.文化生产对文化创新的促进作用D。文化生产对文化消费的制约作用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总括点明“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一样受文化产业的制约,又对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之后从文化消费对文化生产提供“信息、动力”,为文化创新提供“精神文化条件”两个角度阐述这种反作用。所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文化消费对文化生产的反作用。本题答案为B。【例3】一个善于思考、用心思考、有强烈创新欲望的人,哪里都是他产生创新火花和灵感的风水宝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创作、创新还是创造,都永远属于那些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有许多知识和学术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这里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课堂也可以成为创新的重要场所B。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C.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D。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创新思维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作者首先阐述了一般理论:善于思考的人,不拘场所,在哪里都可以创新;最后落脚到课堂,认为课堂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场所。C项属一般理论的内容,首先排除。B、D项强调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作者强调的是教师应该将课堂营造成一个适合创新的场所,重点在于课堂成为创新的场所.排除B、D。故本题答案选A。【例 4】看来,不只是贵族有偏见,平民也自有平民的偏见.这种偏见就是看不见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和独自为人的权利。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迷失太久,今天,无论是尊重自己的权利,还是尊重他者的权利,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我们要早一天学会这些东西才好。只有先学会了尊重自己和尊重他者,我们才能开始学习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才能尊严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

150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A。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自己获得尊严的前提B。不论贵族或平民,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C.先尊重自己,还是先尊重他人,困扰着世人D。当今很多人都不会尊重别人,只知索取尊重解析:文段末尾出现了表示条件关系的“只有……才",它揭示了作者的观点.根据此类条件复句强调条件的原则可知,文段强调的是要“先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他者”,A项与此表述一致。【例5】为了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申遗无疑意义重大,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申遗只能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名分,要想使传统文化真正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还有许多文章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与当代人的文化定位接轨,这样才能唤起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人们参与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要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参与度B。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适应当代人的口味C。要给传统文化资源申请文化遗产保护,使其发扬光大D。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激发国人的民族认同感解析:题干中出现了“最重要的是”,根据它对重点的指示作用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它后面的内容——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与当代人的文化定位接轨,B项与此表述最为一致。A项同样是文段最后一句的内容,但具体而言,它概括的是“这样才能”后的内容。根据条件关系关联词强调的一般是条件的原则可知,“这样才能"前面的内容才是句子强调的重点,故A项不是最后一句的重点。本题答案选B。【例6】ﻫ【例 7】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现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已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使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

151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A.该公司各个部门所有的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B.各部门团结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重要经验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D。行销部门只有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极好地发挥作用解析:文段中“某公司”为模糊指代的个别现象,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该个别公司的经验来阐述一个普遍的道理。故“该公司"只是作者用来阐述观点的材料,而不是强调的重点,可迅速地排除提到“该公司"的A、B两项。【例8】生命意义的问题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如果所有认识论上的问题都可以由科学探究在实践中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可能会觉得,即使所有这些问题在一觉醒来都得到了解决,这仍然与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毫无瓜葛,与美好的人类生活究竟包含着什么这个问题无关。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认识论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研究获得解答B.科学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美好的人类生活C.生命的意义就是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D.寻求生命的意义无法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析:文段探讨的是“科学探究”与“生命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A、B两项均未提及这两个主体,C项只提及了“生命的意义”,同样不准确.只有D项准确表达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题选D。【例 9】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中国出现了一批官办与官商合办的股份制企业。1873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了中国最早的股票。1914年,中国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到抗日战争前,上市股票已达百余种.但后来几经挫折,股市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A。股票发源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 B.股票的发源地是中国C.股票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存在D。股票在近代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解析:“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说的是“中国股票”,A项偷换概念,排除。文段主要是讲了股票在中国的历史,但并不能说明股票发源于中国,故排除B.由第一句也可知股票并不是在中国的各个时期都存在的,故排除C.所以,本题选择D。【例 10】《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本来可以像其传记作者支魏格所言,做个生意人或不动产投机者或银行家,可他却选定文学创作,立志要当文学上的伟大征服者,并以此为生。虽然他也曾经做过投机生意,办过印刷出版,为附庸风雅在上流社会虚掷光阴,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没有忘记他应该做的事情,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文学创作,为世人留下了近百部杰出作品.这段文字告诉我们().A。执着成就了伟人B.职业的选择源于兴趣C。理想与现实总会存在差距 D.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创作的源泉解析:文段介绍的是巴尔扎克坚持文学创作为世人留下了近百部杰出作品的故事。文段并未表明文学创作是巴尔扎克的兴趣所在,没有将现实和理想进行对比,也未提及巴尔扎克的生活体验对其创作的影响。B、C、D三项均属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2【例 11】在自然界中,组成强子的夸克之间趋向于强作用力的平衡,要想彻底打破这种平衡,用目前的高能加速器还不足以实现;在原子中,运动中的电子总是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状态;在生物运动中,生物体内的各种运动也具有平衡的趋向,维持代谢的平衡是生命能够存在下去的基本条件。在社会领域中,生活关系有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必然趋向。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任何事物、要素和运动形式都具有自身趋向平衡的本性B.任何事物都处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相互平衡作用的系统中C。任何运动存在的不平衡都源于事物内部趋向平衡的运动D.任何事物或要素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趋向一种新的平衡解析:文段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两个层面入手,介绍了事物内部具有的平衡趋向的本性。B项的“外部平衡"文段未涉及,排除。文段围绕“平衡”展开,“运动不平衡的根源”从文段无法推出,排除C.D项的“都可以趋向一种新的平衡”表述绝对,文段只是说“具有平衡的趋向”,排除。本题答案为A.【例12】ﻫ【例13】大多数传译人员都认为,最不好办的就是讲话人用难以翻译的文字游戏开玩笑。人们讲话时最注意的恐怕莫过于自己说的笑话所引起的反应了。如果讲话人由于自己的幽默而忍俊不禁,听众却一个个莫名其妙,大家都会感到不舒坦的。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们说话不应该用文字游戏开玩笑B.讲话人用难以翻译的文字游戏开玩笑,大多数的传译人员都感到头疼C.人们讲话时都希望自己讲的笑话能使听众发笑D。如果讲的笑话听众理解不了,双方都不好受解析:A项无中生有。文段主要讲述了传译人员在遇到讲话人用难以翻译的文字游戏开玩笑时所面临的尴尬。A项的“不应该用文字游戏开玩笑”属无中生有,与文意不符,故当选。【例 14】在“自媒体时代”,专业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应社会急切需求,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许多新问题,这就为另外一种即被称为“草根史学”的非专业研究所替代,由此我们看到与过去一百年历史研究日趋专业化相背离的一个现象,即专业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非常“不专业”.与这段文字语意不符的一句是()。A。“草根史学”由于其自由灵活更利于发挥史学的作用B.“草根史学”由于其非专业性,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新问题C。在过去的一百年,历史研究越来越脱离社会现实需求D.在某种意义上,“草根史学”比传统的专业历史研究更“专业”解析:由文段中“专业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应社会急切需求,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许多新问题”

153可知,“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新问题”的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而非“草根史学”.B项偷换概念,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例15】大袋鼠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们平时在原野、灌林丛和森林地带活动,靠吃草为生,它们过群居生活,但没有固定的集群,常因寻找食物而汇集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老鹰、蟒蛇和人们都要捕捉袋鼠,然而对袋鼠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干旱,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袋鼠一般不会单独行动B.大袋鼠常聚集在一起寻找水和食物C。威胁大袋鼠最严重的是干旱D.遭到干旱,袋鼠都会死亡解析:D项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由文段中“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可知D项“袋鼠都会死亡”丢掉了“袋鼠”前的修饰词“幼小的”,将部分变成了整体,扩大了主体的范围。【例16】纳米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手术的意义.将来,外科手术不会出现手术刀,那时的手术工具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今天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也许会成为历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有了超级机器人和自动机械装置的帮助,医生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洞完成创口非常小的手术。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将来,外科手术将不再使用手术刀,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B。纳米机器人可以进入人体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C.使用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创口非常小,能减轻患者的痛苦D。今天进行外科手术,医生们只需要把微型机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体,再由它完成所有的治疗工作解析:选项中出现了时间词“将来”、“今天”,由此我们可考虑是否混淆了时态。文段叙述的是纳米技术将为外科手术带来一场革命,这只是一种展望,还没有实际发生.显然D项混淆了未然与已然,不正确.【例17】比同类拥有相对加大的大脑的确会让你更聪明,但是,这并非没有代价。某研究小组针对孔雀鱼进行的实验显示,不同雌性孔雀鱼个体的大脑体积相差可以有10%之多,而雄性孔雀鱼的大脑差异也在8%上下浮动。那些大脑较大的孔雀鱼可以在研究人员的训练下学会辨认数字和颜色,而大脑较小的孔雀鱼们却怎么也教不会.然而,聪明鱼为智商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它们每次繁殖平均只能产下6个后代,而笨笨鱼们的后代平均要多1个。此外,聪明鱼的肠道重量仅有4毫克,而笨笨鱼的肠道重量却可达5。5毫克。有得必有失,向来如此。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孔雀鱼的智商与大脑体积有密切关系B.孔雀鱼经过训练可以辨认数字和颜色C.雌、雄孔雀鱼的大脑体积平均相差2%D.肠道重量的优势使笨笨鱼繁殖能力更强解析:由“那些大脑较大的孔雀鱼可以在研究人员的训练下学会辨认数字和颜色,而大脑较小的孔雀鱼们却怎么也教不会"可知,B项错误;由“不同雌性孔雀鱼个体的大脑体积相差可以有10%之多,而雄性孔雀鱼的大脑差异也在8%上下浮动”推不出雌、雄孔雀鱼的大脑体积差,C项错误;文段分别介绍了笨笨鱼在繁殖能力和肠道重量方面的优势,无法得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项强加因果,排除。由首句可知A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

154【例 18】近日,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和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独立进行的研究活动中,从多种人体癌细胞中分离出了单独的基因,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这些基因可以使人体正常的健康细胞发生癌变。多年来,基因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直认为,可以通过改变这种基因的办法来使癌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现在,他们果然找到了这种基因,从而使人们在战胜癌症的进程中又前进了一大步.下列说法符合上文意思的是()。A.这些基因的发现是不同的研究机构相互合作的结果B。这些基因能够对癌细胞进行修复,因此可以成功的医治癌症C。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些基因,因而成功地克服了癌症D。科学家们的这一发现在人类攻克癌症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解析:原文说的是“在独立进行的研究活动中”,A项表述为“不同的研究机构相互合作”,颠倒黑白。文段提到的研究结论是“这些基因可以使人体正常的健康细胞发生癌变”,B项颠倒黑白,表述为“这些基因能够对癌细胞进行修复,因此可以成功的医治癌症”。C项“成功地克服了癌症”,混淆时态,将未然变成已然,错误。本题答案为D。【例19】短短三十年,手机已经从奢侈品发展成百姓的日常用品。如今的街头,再也看不见抽出长长的天线接打电话的现象了,近几年内置天线几乎成为手机外观的主流。手机从“有线”到“无线”的发展,既展示了手机的发展轨迹,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与手机天线有关的故事。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A.手机外置天线的缺陷及弊端B。手机天线的发展和未来趋势C。跟手机天线相关的一些经历D.跟手机外观设计有关的故事解析:根据材料特点,发现尾句提出了概念“手机天线”,则下文论述内容应与“手机天线"相关,排除A、D。再根据一般逻辑,论述前景及趋势应放在文章最后,排除B.故本题答案为C。【例20】文学向来就是社会生活的反射镜,时代情绪的感应器。2008年的中国,出人意料地聚集了太多的大事、难事与盛事。文情与社情的内在联结与互动,是近年来文坛少有的。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均有上乘之作,特别是有关地震救援、奥运举办及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一些重大题材与主题的创作,显得比较集中和突出。尽管如此,文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严峻挑战。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A。文学如何表现2008年的社会生活B。2008年文情与社情的有效互动C.文学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D.文学发展任重而道远解析:尾句指出了文学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严峻挑战。后文应继续阐述该现象,即具体说明文学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例21】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漠孤烟、长城烽燧、丝绸古道、帝王陵寝、江河源头、葡萄美酒、古寺梵音……无不引人入胜.就资源而论,文物古迹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果处理得不好,破坏了文物,也破坏了旅游资源,就会两败俱伤.因此,在旅游业高速发展中,保护文物,刻不容缓。由此可推知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内容是( )。A.保护文物的原因 B。如何保护文物

155C。怎样发展旅游业D。保护文物和旅游业的关系解析:尾句提出一个问题——在旅游业高速发展中,保护文物,刻不容缓。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就是将保护文物落到实处。接下来作者最可能论述的就是如何保护文物。故本题答案为B.【例22】中国音乐剧近些年确实很热闹,世界经典作品纷纷引进,原创音乐剧不时上演,中国排演外国名作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可以说,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在中国生根,而且培育出了数量可观的固定观众。但是,当我们仔细回味中国音乐剧的现状后,不难发现,本土音乐剧的各类问题依旧存在。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A。何谓音乐剧B.中国音乐剧的繁荣状况C.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历史D。中国音乐剧存在的问题解析:文段尾句指出本土音乐剧存在各类问题,接下来应该继续阐述到底是哪些具体问题。A项应属于前文信息,排除.B项属于本文信息,排除。C项属于无关信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例 23】加拿大科学家在研究“威廉斯综合症”时意外地发现,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他们的天赋其实是基因排列失常造成的,而且同样的基因失序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大多数一出生就患有“威廉斯综合症”的孩子,他们体内的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在全球每两万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A.什么是“威廉斯综合症”B。7号染色体对人类的重要意义C。“威廉斯综合症"的典型病例D。基因失序与天才解析:首句由研究“威廉斯综合症"入手,提出基因失序可能导致天才和精神病,紧接着又介绍了基因失序的表现——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段的中心话题是基因失序,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围绕基因失序展开的.此题答案为D。A项属于前文信息.由“科学家在研究‘威廉斯综合症'时意外地发现"可知,按照逻辑顺序,对于“威廉斯综合症"这一概念的解释,应在本文段的前面介绍。【例24】从历史上各民族的图腾崇拜来看,图腾是某个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象征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图腾制度,是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正如英国学者里弗斯说,图腾制度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拉德克利夫也认为图腾制度为有关社会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组织原则。图腾是图腾文化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且是最早的社会制度。由此可推知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A.图腾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的表现B.什么是图腾文化C。为什么说图腾制度是一种最早的社会制度D.图腾制度的特征解析:A、D两项在文中均有体现,为本文信息,可首先排除。由“图腾是图腾文化的一个方面"可知,图腾文化这一概念先于图腾制度,应为前文信息,排除B。C项为正确答案.

156【例 25】我磕磕绊绊地走在村庄里,似乎仅仅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和喘息。两堵泥墙的夹缝偶尔闪出一条窄窄的小巷,光滑的石板路笔直地伸入纵深之后一折绕走了。巷子尽头的泥墙有一扇小小的石窗,窗内乌黑一片。沿途遇见了若干倒塌的院落,阳光之下芳草萋萋,几堵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两扇开始朽烂的门板黯然歪倒在地。随行的朋友从路上捡起一根竹条,说下一个路口的几条狗十分凶悍。话音未落,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狗雄赳赳地冲出来,拥挤在路口伸长脖子狂吠,仿佛他们才是这些房子的真正主人.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A。宁静的村庄 B。落寞的村庄C。孤独的村庄D。原始的村庄解析:四个选项中都已包含写作对象,故判断文段的意境即可。由“沿途遇见了若干倒塌的院落,阳光之下芳草萋萋,几堵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两扇开始朽烂的门板黯然歪倒在地"中的“倒塌”、“萋萋"、“孤立的残墙”、“朽烂”可知,文段描述的是一种落寞的景象,故本题答案为B。【例26】拥有120年历史的道琼斯通讯社宣布,聘请新华在线在中国独家代理其信息产品.这意味着,今后,国内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同步使用道琼斯中文语言财经消息、评论成为可能。据悉,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立、领先的财经新闻闻名于世,每24小时发布8000多则市场消息。此次,新华在线专门推出“引擎计划",为道琼斯服务中国本土开路。它还入乡随俗,接受国内个别用户的财政信息服务要求。最适合做上面一段新闻标题的是()。A.道琼斯通讯社大力拓展中国市场B.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立、快捷的信息赢得了中国的市场C.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特的服务和本土化的战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D.新华在线为道琼斯代理信息发布解析:文段先提出新华在线被聘请为道琼斯通讯社的中国独家代理,然后阐述了这一事件的意义,最后描述了新华在线为道琼斯服务中国所作出的具体措施。故“道琼斯”与“新华在线"为文段的两个主要信息点,四个选项中同时提到这两个主要信息点的只有D.故D项为正确答案。【例27】新闻失实已成为新闻界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尴尬。如果说铲除其根源当下还无法实现,那么,新闻更正便成为修正差错的最有效手段.在新闻失实造成损害时,媒体主动纠正差错,予以更正或道歉,不仅仅是媒体免责或减轻诉讼的最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构建媒介公信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媒介公信力的形成,取决于媒介是否能够满足公众的中心期待和心理需求。新闻更正恰恰体现了媒体尊重事实、尊重受众的理念,契合了公众对于媒介的社会期待。这才是新闻更正这种行为的内涵和直接意义。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主动纠错应当成为媒体的基本品质B.新闻更正:媒介不可缺失的公信力C。维护新闻公信力,媒体责任重于泰山D.新闻更正的特殊内涵和意义解析:“新闻更正”和“公信力"在文段中多次出现,由此可知标题可能是点明文段论题的。再观察四个选项,只有B项同时出现了这两个中心词。本题答案为B.【例28】迈克尔•舒马赫是世界赛车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赛车手。一家德国媒体“跟踪”舒马赫十几年,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舒马赫取胜其实没有秘密,他靠的是车子进入弯道时,能比别的赛车手快上零点几秒的时间,这样累积后,舒马赫平均每圈就能比对手快上1秒半左右.人生其实就像赛车,比的不是直行道上的速度,而是过弯道时的技术和经验,谁能顺利挺过来,快上即使半秒,你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舒马赫取胜的秘密B.赛车与人生

157C。成功常在关键的几步 D.赢在弯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领悟寓意的能力.A项局限于文段内容本身,可首先排除。B、C两项的表述都过于笼统,前者没有点出“赛车与人生”有何关系,后者没有具体说明“成功常在关键的几步"是哪几步.“赢在弯道”很好地概括出了舒马赫取胜的关键——靠的是弯道上的技术和经验,且具有一定的哲理。故D为正确答案.行测言语理解考点:成语题高分技巧知识点储备在行测言语理解中要应对成语类题目,仅仅理解成语的含义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一、适用对象角度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汗牛充栋”只能形容藏书;“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萍水相逢"只能形容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老朋友之间等.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辨析成语之间在适用对象上的区别,避免误用。【例题1】中国的节日历来与文学表现密切相关,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节的诗句______,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数不胜数 B。汗牛充栋C.罄竹难书D.不一而足解析:本题答案为A.选项中四个成语都有“多”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汗牛充栋”意为藏书很多;“罄竹难书”意为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这两个成语都不能形容“赞美元宵节的诗句”多,排除B、C。“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词义与句意相符,但“不一而足”一般用于句尾,故不如“数不胜数”贴切。二、程度轻重角度有些成语意思相近,但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极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没有过的惨事,手段之残酷,情形之凄惨到了极点,程度比前者重;再如“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二者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随意掩盖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义比前者重。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题2】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地位已_______,对其垂涎的各大奢侈品牌纷纷增资加码是____的举措.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首屈一指顺理成章B。举足轻重 理所当然C.今非昔比 天经地义D。无与伦比水到渠成解析:本题答案为B。第一空要填一个表示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地位的成语。“首屈一指”指居第一位;“无与伦比”指没有能跟它相比的。这两个成语的程度均过重,故可首先排除A、D两项.正因为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地位重要,各大奢侈品牌增资加码中国市场的举措才显得符合常理。“天经地义”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用来形容各大奢侈品牌的举措程度过重中公.教育版权。三、侧重点角度有的成语含义大致相同,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彼此在语义侧重上存在差异。如“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二者都有用空想安慰自己的意思。前者侧重用根本不能兑现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后者侧重用对前途的预想来慰藉人们.实际中具体应该选用哪个才贴切,则需要考生结合相关语境斟酌选择。

158【例题3】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名声大噪B。享誉中外C。声名鹊起D.如日中天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本题可从各个选项的侧重点进行考虑.“名声大噪”侧重的是名声大;“享誉中外"侧重的是名声传得广;“声名鹊起”侧重的是闻名的速度非常快;“如日中天”侧重的是名声正旺的状态。本题句意是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到景泰年间因皇家的重视才使得它迅速闻名,强调的是闻名的速度之快,故选“声名鹊起”最合适。四、感情色彩角度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在运用成语时,因为目的、场合、对象等的不同,就需要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在做题时,考生需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不同,并进行有效辨析。【例题4】弗雷德·史密斯对快递服务市场精辟独到的分析以及他的努力、他的自信、他的非凡的领导能力,他的不可多得的胆识,特别是他______地把全部家产投到联邦快递公司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征服了无数精明而狡猾的风险投资大师,征服了他们口袋里的9600万美元。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义无反顾B.孤注一掷C。破釜沉舟 D.铤而走险解析:本题答案为C.由“勇气和冒险精神”可看出,作者对史密斯把全部家产投到联邦快递公司的行为是持赞扬态度的,据此排除表贬义的B、D两项。“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破釜沉舟”形容不顾一切,下定决心一拼到底。与投入全部家产的举动相对应,“破釜沉舟”更贴切。五、语法角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短语,成语也有词性之分。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动词性成语(如苟延残喘、喜新厌旧),数量最多;形容词性成语(如合情合理、自私自利)都可以做定、谓、主、状等.名词性成语(如繁文缛节、缓兵之计),可以做主、定、宾。副词性成语(如设身处地、不约而同),较少,只做状语.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词性,选择句法功能与语境相吻合的成语。【例题5】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______,大多数人以短期的赢利为目的,将收藏视为一本万利的投资;另一种人源于个人爱好,作为精神的收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天壤之别B。泾渭分明C。截然不同D。南辕北辙解析:本题答案为C.由“大多数人”和“另一种人”的对比可看出,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是差别很大的。“泾渭分明"意为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两个成语均与句意不符,排除B、D。“天壤之别”比喻相隔很远,差别很大。词义与句意吻合,但其为名词性成语,不能作谓语,其前应用“有”,排除A.六、语义重复角度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如:“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成语“当务之急”中的“当"已含有目前的意思,句子中再用“目前”就多余了。上述三种情形,以第三种最为常见,考生需重点掌握。【例题6】我在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马悦然的形象,他喝着威士忌,地讲述自己那些的故事,讲到关键处常常戛然而止,举起空酒杯,用四川话说道:“没得酒得.”

159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津津有味 不知所云B.津津乐道 跌宕起伏C.兴致勃勃 引人入胜D.娓娓而谈老生常谈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津津乐道"中的“道”与“娓娓而谈"中的“谈”都含有说话的意思,如填入句中则与后面的“讲述”构成语义重复,故排除B、D.第二空中,与后文的“关键处”相对应,表示故事吸引人的“引人入胜"更符合句意。“不知所云”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这样的故事一般不存在“关键处"。行测言语理解考点:词义辨析知识点储备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词义辨析是逻辑填空题的一大考查重点。正确理解、准确辨析词语的含义,对解答逻辑填空题至关重要。进行词义辨析,可从词语的核心义、词语的色彩义和词语搭配三方面着手。中公行测网主要为大家介绍如何根据词语的核心义来辨析词义。词语的核心义,又称概念义或理性义,它是词语最基础的含义,主要包括词义所指的范围、所侧重的点、所表现的轻重程度。一、词义所指的范围词义所指的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公务员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在辨别词义所指对象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1。对象的类属划分有些词语词义相近,但所针对的对象属于不同的类别.示例一 “度过”VS“渡过”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渡过:渡,水字旁。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示例二“驱除"VS“祛除”驱除:驱,马字旁,赶牲口的意思。故“驱除”的适用对象为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祛除:祛,示字旁,故“祛除”的适用对象多为疾病、疑惧或迷信等抽象事物。【误用】经过众多专家的会诊,王教授的头风病终于被驱除了.【辨错】句中说的是将疾病治好,疾病为抽象事物,故应用“祛除”,而非“驱除”.【例题1】失败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成功的实力,而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在心理上____了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某个目标。这种定式心理在很大程度上____了人的思维,也同时____了人们创新的脚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默许 囚禁禁锢B。默认禁锢囚禁C.默许禁锢 囚禁D.默认囚禁禁锢中公解析:“默认"有承认之意,“默许”有许诺之意,“看法"与“默认”搭配更合适。“禁锢"主要用于抽象的事物,“囚禁”主要用于具体的事物,“思维”属抽象事物,“脚步”属于具体事物,故正确答案为B。2.对象的内外指向性

160每个人从意识觉醒开始,就产生了内外两个视界,如:从独立的个人来看,自己是内,他人是外;从团队来看,队员是内,非队员是外;从地域来看,家乡、祖国是内,其他地方都是他乡、异国,是外.如此种种内外意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意识带入到语言中使得我们的词语也有了内外的指向性。示例一 “反思”、“后悔”VS“参考”、“接纳”“反思”的只能是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后悔”也只能后悔自己的行为,不能“后悔”别人,所以这两个词指向的都是内;“参考"的只能是主体以外的人的观点,同样“接纳”也只能针对自我以外的人或事物,两个词都指向外.示例二“光临”、“高见”VS“寒舍"、“拙见”“光临"、“高见”为敬辞1,指向的只能是他人;“寒舍”、“拙见"为谦辞,指向的只能是自己。【例题2】为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约束淡去B.制约 淡忘C。约束淡忘D.制约 淡去中公解析:“制约"只能来自对方,而“约束”既可以来自对方,也可以来自自己。题干中的束缚是来自“自我”,因此选“约束"。“淡去”是淡化、稀释、褪去的意思,“淡忘”指印象逐渐淡薄以至于忘记。题干说的是“火红的时代背景”,用“淡去”表示对这种鲜艳的“火红"色背景的淡化、稀释,符合句意.故第二空选“淡去"。故正确答案为A。3。对象的时态特征有些词语带有比较明显的时间特征,或针对的是过去的人、事,或针对是现在,或针对的是未发生的、将来的事。示例“追忆”、“回顾”VS“展望”、“预测"“追忆”、“回顾”针对的只能是已发生了的,“展望"、“预测"针对的只能是未来。【例题3】网络由于飞速发展而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由于____的加强,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和工作效率都大为提高.同时,也可能____各种社会问题,如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关联催生B.联系引发C.互动暴露D。交往 带来中公解析:先看第二空。“暴露”的只能是已经存在了的事物,“催生"、“引发"、“带来”均针对的多是之前没有的事物。题干中“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并不是早已存在的,故“暴露”不合句意,排除C。再看第一空,区分比较“关联"、“联系”和“交往”。“关联”侧重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联系”指相互接上关系;“交往”所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小,且含有亲密的意味.而题干中指的是网络的发展使得社会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的相互接触增多,“联系”的意思最契合,故答案为B中公。教育版权。4.对象的褒贬色彩有些词语所针对的对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限制.示例“发扬”、“弘扬”VS“克服”、“摒弃”“发扬”、“弘扬”针对的只能是积极的、好的事,“克服”、“摒弃"针对的只能是消极的、不好的事。二、词义所侧重的点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做题时,考生需仔细体会选项中相近词语的不同侧重点,找出与题干内容最相契合的一项.示例一“精准"VS“精确"

161精准:侧重于很符合、没差错;精确:侧重于精细、确切,如: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误用】8号选手的远投非常精确。【辨错】句子说的是投篮投得准,所以“精确”应改为“精准”。示例二“简洁"VS“简捷”简洁:“洁”,干净利索。简洁侧重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嗦,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捷”,快捷。简捷侧重指简便、快捷,直截了当。【误用】他的文章立意很好,行文也简捷流畅。【辨错】句子要表达的是“简明扼要"的意思,而不是“快捷"的意思,故“简捷”应改为“简洁”。【例题4】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里曾一度____泥石流,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垮,交通瘫痪。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____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艺术特色极为称道。A。暴发擅长B.爆发擅长C.暴发 善于D.爆发善于中公解析:“暴发”、“爆发”两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侧重突然性,后者侧重爆炸性,泥石流应该更强调突发性,因此句①选“暴发”比较恰当.“擅长"强调在某方面显得才能突出,“善于"强调很会做某种事,根据句意,句②选“擅长”更为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A。三、词义的轻重程度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示例一“批评”VS“批判”批评:指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或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较轻;批判:指对错误的或敌对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地分析,加以否定,词义较重。【误用】过去开会,有些人总是拖拖拉拉爱迟到,经过批判教育,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不再出现了。【辨错】“批判”针对的是错误或敌对的思想、言论等,而“开会迟到”没有那么严重,不能用“批判”,应改为“批评”。示例二“相信”VS“信任"VS“信赖”相信:认为正确,不怀疑,词义较轻;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词义较重;信赖:信任并且可以依靠,词义重。【误用】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众多部落的拥戴和舜的信赖,继舜之后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辨错】由“继舜之后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可知,句子侧重说的是舜对禹的相信与托付,故用“信任”比“信赖”更合适。【例题5】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问讯B.诘责 C。讯问D.询问中公解析:“讯问”指严厉盘问、审问。用于对待“老师”明显不恰当。由题干中的“不平”、“执意”可知,“问讯”、“询问”的词义程度过轻。“诘责”指诘问谴责,其中“诘”表追问、责问的意思,用在题干中可表示向主考老师追问缘由,讲清情况,符合句意。答案为B.行测言语理解考点:词语的色彩义知识点储备

162中公教育专家在此通过词语的色彩义来掌握词义辨析的解题方法。色彩义是词的理性义之外的附属义,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词语的色彩义包括三个方面: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语体色彩和词语的形象色彩。一.词语的感情色彩它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示例1】“节约”VS“吝啬"①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节约。②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吝啬.上述两个句子虽然只有最后一个词语不同,但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情感:①句因“节约”为褒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②句因“吝啬"为贬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排斥。【示例2】“美英联军"VS“占领军”美英在伊拉克的军队,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全都称为“美英联军”,而伊拉克100多家各种背景、各种色彩的报纸全都称其为“占领军”。“美英联军"是个中性词,没有什么感情色彩,而“占领军”显然是个贬义词,包含了伊拉克人民对美英在伊军队的敌对、排斥情绪。两个称呼反应的是西方媒体与伊拉克人民完全不同的立场。【例题1】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_____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牟取 遏制B.谋取 遏制 C.牟取遏止D.谋取遏止中公解析:“谋取”与“牟取"意思相近,但前者为中性词,后者为贬义词。对应“私利"可知,作者在句中持贬义,故应选“牟取”。“遏制"是去阻止,侧重阻止的过程。“遏止"是指阻止,侧重结果。对于“跟风涨价的势头”不能仅仅是控制,要彻底阻止,强调结果。因此用“遏止”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二。词的语体色彩它指的是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所使用的词语的特点。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比较通俗、自然,书面语相对文雅、庄重。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公务员考试选取的命题材料多是书面语。从表达内容看,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新闻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和广告语体.

163【示例1】“小气”vs“吝啬”点拨:二者都指过分看重自己的财物。但“小气”是口头语,“吝啬”是书面语.【示例2】“老套”vs“窠臼”点拨:二者都指陈旧过时.但“老套”是口头语,“窠臼”是书面语.【例题2】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_____,_____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协商要求 B.商量催促C.磋商敦促D.洽谈恳请中公解析:第一空,“协商”、“磋商"、“洽谈"都比较书面化,而“商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口语化,用来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合适,且“催促”也不符合外交辞令1 的语言特点,排除B。“恳请”用在外交辞令中会显得低人一等,不合句意,排除D。由题干中“尽快"一词可以推出文中有“敦促"的意思,因此C项更符合题意.三、词语的形象色彩中公教育专家指出形象色彩指的是某些词语能让人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的感受,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联想,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示例】鸡冠花、拱桥、跳跃、飘扬、湿润、光滑、叮当、哗哗、剑眉、金钱豹等。这些词语能让人产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触其表等感觉,这就是它们的形象色彩.1。视觉形象色彩据测定,人们所获得的感觉印象70%来源于眼睛,由此诉诸视觉的形象词语也最多。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事物的形状、颜色、亮度、动作等进行联想、把握。结合到逻辑填空中,还需考虑句子的语境。【例题3】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冬季银装素裹。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姹紫嫣红硕果累累B.风光旖旎充实丰盈C。生机勃勃琳琅满目D.婀娜多姿五谷丰登

164中公解析:题干中已有的“绿荫满枝”、“银装素裹”都含有颜色,故第一空选“姹紫嫣红”最合适。秋日用“硕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天丰收的颜色——金色。故答案选A.2.空间纬度色彩【例题4】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_____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_____心灵,并蔚成方圆中公.教育版权。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期待注入B.迷恋塞入C。奢求灌入D。向往凝入中公解析:句中的“这种嘈杂"特指京都的嘈杂,映射京师的繁华与热闹。“奢求”指难以实现的要求,不合语义,排除C。“期待"与“向往"都带有空间的方向感,但前者给人的是由远及近的方向感,后者是从此到彼的方向感。从“九州"到“京都”是一种从四周到中心、由此及彼的方向,故排除“期待”所在的A项。“塞入”与“凝入”相比,前者多针对是固体,后者倾向的是液体,句中与“文采华章”、“心灵"搭配,用“塞入"显得比较粗鲁、生硬,由此排除B。故答案选D。以上是中公教育专家总结的关于词语的色彩义做出的详细讲解,希望考生们能够融会贯通转会为考场上的战斗力。行测言语理解考点:语句表达知识点储备一、考情分析语句表达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内容,在近些年的国家及各省公务员考试中均有涉及。其包含的题型比较多元,除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语句排序与语句填充题型外,病句、标点、修辞、句法结构等题型也均有不同程度考查。二、概念语句表达主要是考查语句排序和语句填充的题型,不仅需要考生掌握扎实的言语基础知识,同时对考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要求也较高。三、技巧方法(一)语句排序语句排序题的出题形式是给出几个句子,要求考生对其进行排序。这种题型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1。首尾句从首尾句入手是解答语句排序题的通常思路.文段的首尾句具有以下两大特征:(1)文段首句一般不含指代词,以免指代不明。据此可排除包含指代词的句子放段首的选项.(2)文段首句常是引论型的内容,而尾句常是结论性的语句。当句子内容是介绍背景时,可考虑此句为首句;当句子内容为得出结论时,可考虑此句为尾句.2.关联词关联词语提示了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关联词语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1)关联词语通常配对使用,且有固定的搭配习惯,据此可确定含有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的两个句子的前后顺序。(2)单独使用的关联词语,可通过句子意思寻找与其逻辑关系相符的前后句子顺序。

1653.指代词指代词是表示指示概念的代词,常用来代替前面已提到过的名词。根据指代词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1)句子中的指代词一般跟在其指代的对象之后,故根据句子中的指代词可以确定其前句的内容。(2)指代词有近指、远指之分,“这"表近指,常指代目前的或较近的或刚刚提到的人、物、事或想法;“那”表远指,常指代较远的人、物、事或想法。4.逻辑顺序文段在表情达意时,都要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根据文段中的逻辑关系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1)时间顺序。当几个句子中都出现时间词时,句子之间的排列应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以空间为序,通常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远到近的先后顺序。(3)事物发展顺序。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其固有的规律,句子之间的排列不应违背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5.承启关系承启关系指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上承下启,前后勾连的关系。根据句子间的承启关系也可确定句子的顺序:(1)顶真手法的使用。顶真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的尾字作为后一句的首字,使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当两个句子中出现某一句的宾语作另一句的主语的情形时,可考虑此处使用了顶真手法,此两句常相连。(2)前后句内容相关。当两个句子中出现后一句开头与前一句末尾内容相同或相关时,基于此两句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此两句常相连。(3)前后句句式一致。当两个句子采用相同句式时,基于表达通畅性和增强语势的要求,此两句常相连。(二)语句填充语句填充题的出题形式是给出一个不完整的文段,要求考生选出合适的句子填入空缺处.这种题型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连贯性。1.话题统一“话题统一”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2.前后照应“前后照应"指语段中的信息要前后吻合,彼此呼应,在表意上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3.句式一致“句式一致”指组成文段的语言结构形式,前后具有一致性.句式的整齐一致,既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给人以思路清晰的感觉。4.意境协调“意境协调”指整个文段在情感、态度、色彩、气氛、视角等方面的一致性。四、例题精讲【例 1】①尽管海外屯田存有各种风险,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为保障国内粮食供给而对耕地施加的压力.因此,我国也应积极探索海外屯田②印度也于2008年开始在巴拉圭、乌拉圭、巴西等国展开租田谈判③2007年的粮食危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海外屯田潮"④日本最先开始海外屯田,它拥有超过国内农田面积三倍的1200万公顷海外农田

166⑤此外,一些企业,如摩根士丹利、英国Landkom公司、瑞士黑土农垦和阿尔帕科农业公司等也开始积极投资购买海外农田⑥在全球粮食危机和粮食贸易保护的背景下,大量国家加入了耕地海外扩张行列,将“海外屯田”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⑦过去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阿曼等海湾国家在2008年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并战于海外屯田将以上7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⑥④③⑦②⑤B。⑥④⑦⑤②③①C。①⑥④⑦②③⑤D.⑥④③⑦②⑤①解析:⑥句介绍了“海外屯田”的背景,①句由“因此”引出总结句,指出我国在“海外屯田”方面的做法,按通常写作逻辑,介绍背景的应放在前面,故⑥句放段首更贴切,排除A、C。③句出现明显时间词“2007年”,而②、⑦句都出现了时间词“2008年”,按时间顺序,③句应排在②、⑦句之前,由此排除B项。故答案选D。【例 2】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②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③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④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⑤都是快速走向成功的有利资本⑥拥有较高的智商、活跃的思维上述句子按语序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A.②①⑥⑤④③B.②⑥①⑤③④C.③②④①⑥⑤ D.③④⑥①⑤②解析:①句中的“无论"与⑤句中的“都”构成一对关联词,且根据句意可知,⑤句中的“有利资本"指的是⑥句的“拥有较高的智商、活跃的思维”,由此可推出这三者的正确顺序为①⑥⑤,排除B、D两项。②句提出思维能力的重要性,④句说明没有思维活动参与的后果,对第②句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因此,④句应紧跟在②句之后,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C.【例3】①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出现,书写需求增加,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出现了颗粒状人工墨②到了以彩陶为典型特征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石研③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④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磁山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⑤此后,用于研墨的石研,就成为早期的砚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⑤ B。④③②⑤①C.①③④⑤②D.④③②①⑤解析:观察选项可知,排在第二句的都是③,由③句的指代词“这些”可知,其前句应是关于“大石器”的表述,而①句论述对象为“人工墨",由此可知①不应放首句,排除A、C。B、D的区别在于①、⑤的顺序,①讲的是出现墨,⑤讲的是研墨,应该是先出现墨才能研,故①应排在⑤前,本题选D.【例4】①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②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的一片③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④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167⑤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⑥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对上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⑤①②⑥③④B.⑥③②④⑤①C.②⑥③④⑤①D。⑥⑤①③②④解析:①、②、④分别提到了荷的三个阶段:“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绿油油的一片"、“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根据事物发展的顺序,可确定这三句顺序为②、④、①,首先排除与此不相符的A、D项。再由②中的“虽然"和④中的“但是”关联词语的搭配可知,②④应紧密相连,排除C项。本题答案为B.【例5】①这其中一脉相承地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的延续性②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上的杭州人将传统山水文化的理念和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将这种融合延续下来,两者缺一不可③中国拥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为什么城市发展与景观和谐并存的鲜而有之,而尤以杭州与西湖这一例凸显了出来?④这种天人合一的延续性,是中国其他城市普遍缺失的⑤我们翻阅西湖的历史,那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就是城市建设与景观建设相辅相成的历史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④③⑤②B.③⑤④①②C.⑤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⑤解析:①句的结尾出现了“天人合一的……延续性",④句的开头也提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延续性",相互承接,故①、④应相连,且顺序为①④,由此排除B、D。③句提出疑问,②句解释原因,故②③应相连,且顺序为③②,由此排除A。本题答案为C。【例6】儿童,特别是儿童中的幼儿,天生就是诗人。他们的诗人资质表现在对诗歌语言节奏、韵律的敏感性上。幼儿不必通过头脑,只需使用耳朵就能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2岁到5岁被称为“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总之,。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要保护孩子对诗歌与生俱来的敏感性B。儿童对语言的节奏、韵律的敏感经常表现在他们日常生活中C。诗歌能帮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形成D.应抓住这一黄金期,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解析:文段说幼儿天生就是诗人,对诗歌语言有着不俗的感受能力,在2-5岁的年龄,诗歌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由横线前的“总之”可知,横线处的句子是对前文的总结。B、D项脱离了“诗歌”这一话题,排除。A项强调要保护孩子对诗歌的敏感性,C项说的是诗歌对孩子教育的作用,C项与前文的“教育手段”的衔接更紧密。故本题答案为C。【例 7】所谓声誉,实际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过去在市场交易中的表现的评价。声誉良好的企业,意味着在与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历史中,扮演着可以信赖的伙伴角色。个人或者组织选择自己的交易对象,。因此,那些有着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将更多地获得利益相关方的青睐,而且彼此的交易更倾向于继续发展下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往往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B.是凭借自己或者他人的交易经验来进行判断的

168C.需要考虑双方企业发展的切实需要D.合作对象的知名度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解析:文段围绕企业声誉论述,指出声誉良好的企业能获得更多利益相关方青睐。故“个人或组织选择自己的交易对象”,应与企业的声誉相关.A项的“地位和影响力”、C项的“切实需要"、D项的“知名度”都与企业声誉无关,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例8】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但是人类所观察到的癌症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在分析这种趋势的时候,很多人会把它归结为现代食物的品质越来越差.于是时不时有人发出“某某食物致癌”的言论,总能吸引一堆眼球;如果指出这种“致癌的食物”跟现代技术有关,。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那就更容易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同B.那就应该分析其关联性到底有多大C.那也不能作为反对现代技术的理由D。那么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往往只是初步的解析:由句中的分号可知,前后分句间为并列关系。前句的“总能吸引一堆眼球”说的是人们对“某某食物致癌”言论的反应,因此空缺处的句子所表示的含义也应是人们对前文“致癌的食物”跟现代技术有关这一论述的反应。选项中只有A项的“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同"与“吸引一堆眼球”同为动宾结构,句式一致,故当选。【例9】我从海湾那边返回时,是乘的船。。我躺在铺位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皓月当空,风平浪静.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B。海浪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C。船外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像秋风田野上盛开的棉朵D.水和空气织成了一张蓝色的大网,给人一种遐想,一种缥缈,一种思想的驰骋解析:题干说的是“微风细浪”,而B项中的“笑”、“叫”、“舔食"、“吞没”说明海浪是很大的,这与题干的意境不协调.作者是躺在船上,倾听絮语,身体微摇,联想起摇着摇篮、唱着催眠曲的母亲,由此可知,整个文段的意境是静谧、轻柔的,C项“盛开的棉朵”、D项“思想的驰骋"也与静谧、轻柔的意境不相符合,排除.本题答案为A。

169第五部分:资料分析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有出现,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一、百分数、百分比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1。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示例一】2。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示例二】

1703。拉动……增长……百分点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示例三】二.比重比重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比重即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比重一般都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2.间接求比重(1)已知A占B的比重为a%,B占C的比重为b%,则A占C的比重为a%×b%。【示例二】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87%,独立学院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14%.求独立学院占高等学校的比重。中公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87%×14%=12。2%.(2)已知总量为A,B占A的比重为b%,C占B的比重为c%,则C=A×b%×c% 。【示例三】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占比为53。1%,一般贸易出口额占货物出口的比重为45.7%,求一般贸易出口额。

171中公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29728×53。1%×45。7%=7214亿美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上一期主要介绍了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中的尾数法、首数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和特征数字法,以上五种方法属于行测考试资料分析计算过程中常用并较为简单的化简方法。此次我们将学习八种计算技巧中的属于重难点的乘除法转化法、分数比较法和运算拆分法.一、乘除法转化法1.乘除法转化法公式2.乘除法转化法适用情形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那么可以使用乘除法转化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例题1】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A.少1。62平方米B.少1。17平方米C.多0.23平方米D.多0.85平方米二、分数比较法分数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大小,从而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分数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者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1)两个分数比较大小,若分母相同,则分子大的分数大;若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分数小。(2)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1。化成分子相同比较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两个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大的分数小于分母小的分数。

172三、运算拆分法运算拆分法即将计算式中数据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计算的数的和或差的形式,再分别进行相应计算的方法,类似于分配律.运算拆分法常用在比较复杂的乘法、除法运算中.【例题2】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173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2009年,全国“31-50岁”的外出农民工约为()。A.8000万人B.5000万人C。3000万人 D。1000万人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全国“31—50岁”外出的农民工占比为22.3%+11.9%=34。2%,则该年龄段的外出农民工人数为14533×34.2%≈15000×(30%+4%)=4500+600=5100万人,最接近的是B项。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比重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有出现,考生需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讲解最简便方法。一、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74ﻫﻫ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平均数、平均增长量、中位数知识点储备平均数、平均增长量、中位数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职类行测考试中时有出现,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需重点了解平均数、平均增长量、中位数的考查形式,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

175知识扩展: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很少直接考查,但在解题时可以借助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快速解题.

176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题题型知识点储备资料分析的题目多以计算为主,因此计算题是行测考试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些题目中有的列式难度偏大,有的计算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有效数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多个数据间的计算,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选项之间有偏差.接下来将分类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题。一、求增长的计算题求增长的计算题在资料分析中是最常见的,其中的增长包含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提问方式却各不相同。1.常见提问方式求增长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与上年同期相比,XX约增长了多少”、“XX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多少”、“上年同期XX的量是多少”、“上个月XX的量是多少"等等.2.高频考查方式:求增长量求增长量的问题,在国考和地方考试中出现频率均较高。在各类考试中常给出“本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例题1】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A.2476。7亿元B.2619。6亿元C。2972.0亿元D.3180。2亿元3.特殊考查方式:求跨年增长率求增长率的问题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已知“本期量和增长量”或者“本期量和上年同期量"来计算,2011年国考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新的考查形式即求跨年的增长率,下例中求跨年的增长率无需利用本期量和上期量,只需已知两期的增长率即可.

177【例题2】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加快15。8个百分点。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3%和9。2%。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A.1。8%B.4.2%C.6。3% D。9.6%中公解析:直接套用上面的公式可知,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1+5.3%)×(1—1%)—1,答案应该略小于(1+5.3%)—1=5。3%,选B。陷阱分析:但在解本题过程中,C项为迷惑项,因为很多考生会误列式为(1+5。3%)÷(1-1%)-1=6.3%,得出C项是答案,所以要求考生在掌握该类题目特点的同时,牢记前面相应概念的公式。二、求比重的计算题资料分析中涉及比重的计算题是指在题干中出现了求比重或者和比重相关的概念。1。常见提问方式求比重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为:“今年或者上年XX占XX的比重是多少”、“XX占XX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等.2。高频考查方式:间接求比重根据部分量和总量的本期值及增长率,求上一年部分量占总量的比重,这类题目在2012年国考中有所涉及,列式参见比重公式,此类题目常可以根据本年部分量占总量比重的大小去判断选项的范围,从而排除误项选出正确答案.【例题3】2010年1~5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76。4%,上年同期为下降35.4%。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1.67倍,上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25。7%,上年同期为增长1。8倍.2009年1~5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占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的比重约为()。A.53%B。66%C。80%D.91%三、求倍数的计算题求倍数的计算题在历年国考中时有出现,每年1—2道左右,难度不大,多数为直接求A和B之间的倍数关系,也有根据增长率求出上年量(上期量)再求倍数的情况。1。常见提问方式求倍数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增长多少倍”、“扩大多少倍”、“提高多少倍”。

1782.高频考查方式:间接求倍数已知增长量或者增长率求出上年同期量或上期量,再求倍数关系。下面这道题目就是根据同比增长量求倍数的题目。【例题4】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从输入地看,2008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约是在西部地区务工的().A。3.4倍B.3。8倍C.4.2倍D。4.6倍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统计术语的使用知识点储备在我们的生活中,统计数字的使用大有裨益,其使用范围之广不容质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资料分析模块,其分值占据总分的1/5左右,因此熟练掌握统计数字的应用是一个大的得分点.多数考生因为缺乏统计常识,造成概念不清、范围不明,在资料分析模块失分现象严重。今天,就为大家进行详细说明中公。教育版权。试举生活中几例,以便大家理解掌握:1、“番数"和“倍数”混淆某水泥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3.6万吨增加到7.2万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产量为去年的2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番数=基数×2.2、“增长”和“增加”混淆某镇2001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是1486万元,2002年是1763万元.镇长汇报时说,我镇去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77万元,增加了18.64%。“增加”一词所表示的是绝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基期数字所得到的差,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水平。“增长”一词所表示的是相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去基期数再与基期数相比较(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它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所以,增加和增长两个词虽为同义语,但在反映统计数字时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混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某镇2002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2001年增加277万元,增长了18。64%.3、“百分数”与“百分点"混淆某单位领导在汇报本单位干部文化结构时说,2002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82%,比1997年的65%上升了17%.注意:表示构成的变动幅度不宜用百分数而应用百分点.因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正确的说法是,2002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82%,比1997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4、使用倍数来表示下降或减少幅度经常可以看到使用倍数来说明下降或减少幅度之大的。如:某种病的发病率由去年的30%下降到今年的15%,下降了1倍;某种产品的成本由去年的120元一吨下降到今年的60元一吨,减少了1倍。注意:倍数一般是表示增长或上升幅度的,不宜用于表示减少或下降.

179上述正确说法应该是:某种病的发病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某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50%.总之,数字是统计的语言,也是分析事物论事推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文字材料题阅读技巧知识点储备众所周知,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因此如何快速理解材料,抓住题干和材料的重点信息,准确定位相关数据,就成为解答资料分析的基础。由于在历年各省公务员考试中,文字型资料分析一直是必考题型。所以中公教育专家首先对文字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详细介绍文字材料的阅读技巧。一、文字材料的构成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材料被称为文字材料,是指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1.文字材料的特点(1)数据具有隐蔽性,众多的数据信息都包含在一段陈述中,需要逐一找出题干所需数据;(2)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文字间的关系,对考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2。文字材料的分类(1)总分结构。指层次之间是总述和分述的关系,总分式里分述的各项一般都是并列关系。(2)并列结构。其材料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3)结构模糊型。材料只有一段,无法直接由段落首句或者是末尾句判断材料的结构特点。二、关键词定位法关键词定位法主要适用于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特点是材料冗长、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快速理解文字材料的切入点是快速定位关键词。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其详细步骤如下:(一)确定材料结构及关键词标注1、总分结构(1)分段型观察首段的首句和其他段落的首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看首段尾句是否有“情况如下”等字眼出现。(2)未分段型观察首句是否跟后面几句之间存在总分关系;观察首句是否出现“具体情况如下”等字眼.2、并列结构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标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段落首句没有明确的标志性词语,段落之间相关性不大,分别阐述不同的内容。3、结构模糊型(1)关键词法根据重要关键词分层,同一关键词的句子归为一层;句首出现“其中”之类的字眼,则表示该句与上句之间是总分关系,可归为一层.(2)标点符号法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逗号和分号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一般情况下可按照句号来分层,但是如果句号后面跟着“其中"类字眼,则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将该句与“其中……"句归为一层中公.教育版权。(二)解读题干,根据题干关键词定位材料相关位置

180(1)解读题干,根据题干中涉及的常考概念,了解题干要求的是什么。(2)根据题干中涉及到的跟材料相关的关键词,确定题目求解所需数据的具体位置。(三)特殊名词的标注和分析(1)根据时间名词,确定题目要求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常考概念.(2)根据题干单位关键词与材料关键词是否一致,判断是否需要单位换算。(3)根据关键词信息以及所涉及概念的对应公式进行列式。【示例】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与上年相比,2009年以下四项的增长率最低的是()。A.“农民工总量"B。“外出农民工"C.“住户中外出农民工”D。“举家外出农民工”【材料分析】(1)从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中公教育专家指出,本题的关键词分别为“农民工总量”、“外出农民工"、“住户中外出农民工"、“举家外出农民工”,可以定位到文字材料的第一段.(2)本题的时间名词为2009年,要求的是“增长率”,涉及的概念为“同比"。以本题A项为例,已知2009年的数据即为本期数,比上年增加的人数即为增长量,求增长率可以利用同比增长率公式进行求解。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数据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中公教育专家将按照考生在考试中的应用频率进行排序,分两次介绍八种常用计算技巧。希望考生准确把握技巧的精髓,从而能够快速解题。一、尾数法尾数法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因此若选项中末尾一位或者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法判断答案.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1。加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示例:2452+613=3065,和的尾数5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2再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3得到的。2.减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示例:2452-613=1839,差的尾数9是由被减数的尾数2借位后再减去减数的尾数3得到的.3。乘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的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示例:2452×

181613=1503076,积的尾数6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2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3得到的。二、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除适用于选项中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的情况外,还可用于分数的大小比较,如各分数的分子、分母位数相同,可根据化为小数时的首数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分数。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1。加法中的首数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示例:3288+2216,百位没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2=5,首数为5;3888+2716,百位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1+2=6,首数为6。2.减法中的首数法两个数相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差的首数是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被减数首位后面的数是否需要借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一致或者是较大的数的首数减1(借位时)。示例:3888—216,被减数百位数字作差时不需要借位,则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3888首数一致,首数为3;5288—2316,被减数的百位数字作差时需要借位,则差的首数为5-1-2=2,首数为2。3。除法中的首数法被除数除以除数时,先得到商的高位数,除法进行到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止。示例:3888÷216,商的首数等于3888÷216=1X,首数为1。三、取整法取整法指在计算多位有效数字的数据时,可将其个位、十位或百位等的数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舍位,得到相对简单的数据,再进行计算的方法。取整法可用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取整时可以根据数值特点进行四舍五入.【例题1】 2003—2007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情况2003—2007年,SCI平均每年约收录多少篇中国科技论文?A.5.9万 B.6。3万C。6。7万 D。7.1万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2003-2007年,SCI平均每年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为(49788+57377+68226+71184+89147)÷5≈(50000+60000+70000+70000+90000)÷5=68000=6.8万篇,最接近的选项为C。

182四、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利用一些常用数据的数学特征,将百分数、分数、小数、整数等进行相互转化的化简方法。用特征数字来代替原来复杂数字,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量。特征数字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常见的特殊数字.1.当分式中出现尾数为5、25、125的数据时,可以将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4、8,使得分子或分母的有效计算数位减少、计算量减轻。2.当算式中的百分数、小数接近下列真分数时,可以化成近似的真分数,再进行计算。3。当算式中的小数为以下情形时,可以化成相近部分无理数,再进行计算。【例题2】 2010年1~3月,法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73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出口1264。7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进口14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4%;逆差20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010年1~3月,法国货物贸易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约多少?A.120亿美元 B。140亿美元C。160亿美元 D。180亿美元

183五、范围限定法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当计算或比较若干个数值的大小时,如果选项间的差距较大,可以采用范围限定法,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1。加法\乘法运算放大(缩小)其中的一项会使结果相应放大(缩小)。示例:A、B、C、D为四个正数,且A〉C>B>D。则A+B〉C+B>C+D;A×B>C×B〉C×D。2.减法运算被减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放大(缩小),减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缩小(放大)。示例:A、B、C、D为四个正数,且A〉C〉B>D。则A-D>C—D〉B—D;A—C>A-B〉A—D.3。除法运算被除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放大(缩小),除数放大(缩小)导致结果相应缩小(放大)。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同比环比增长一、考情分析从近五年的考试来看,每年都会有不少于4道考查增长的题目,占了资料分析20%的比重,其中同比增长的考查更是每年必考的重点.二、基本概念同比指本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较的变化量或是变化幅度,包括同比增长量和同比增长率。(一)同比增长1.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相关公式总结:2.同比增长量同比增长量是本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平之差,表示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减变化的绝对量.同比增长量=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同比增长量相关公式总结:

184(二)环比增长1.环比增长率ﻫ2。环比增长量ﻫ(三)同比与环比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同比和环比都表示的是不同时间下两个量的变化情况。2。区别同比强调的是相同时间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而环比强调的是时间顺延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

185三、例题精讲例题1: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船舶、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44。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4。1%。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A.机电产品出口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C.机电产品进口D。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例题2: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07%。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37亿元,同比增长57。3%。2010年,该省广电收入中,省级收入为65。32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亿元;地市级收入为4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3。39亿元;县级收入为38。90亿元,比上年增加6。52亿元。2010年该省各市、县广电收入的区域分布如下:东部地区50.06亿元,同比增长32。48%,占市县收入份额的62。18%,该地区的市均收入为10。01亿元,上年同期为7.56亿元。中部地区17.78亿元,同比增长40。70%,该地区的市均收入为5.93亿元,上年同期为4.21亿元。西部地区12。67亿元,同比增长80.86%,该地区的市均收入为2.53亿元,上年同期为1。4亿元.截止2010年底,该省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885。8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61.7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1007.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77。58万户。2010年,该省地市级广电收入的同比增速约为:A。15%B.20%C。32%D。47%ﻫ

186例题3:2009年7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月提高6。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月提高5.4个百分点;焦炭产量同比增长6。3%;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15.1%。钢材出口181万吨,上月为143万吨;进口174万吨,上月为163万吨。钢坯进口57万吨,上月为38万吨.焦炭出口5万吨,上月为3万吨。……下列选项中,2009年7月环比增长率最高的为()。A.钢材出口量B.钢材进口量C.钢坯进口量D。焦炭出口量解析:已知2009年7月的量和上月的量,求环比增长率。利用环比增长率公式①,A项为(181—143)÷143=26.6%;B项为(174-163)÷163=6.7%;C项为(57—38)÷38=50%;D项为(5—3)÷3=66。7%。比较四个数大小,环比增长率最高的是焦炭出口量,选D。例题4:2010年6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5。28美元/桶,比上月回落1。75美元/桶,同比上涨10.4%。2010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产量4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增速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国家于6月1日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上调了230元/千立方米。2010年5月份,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约为每桶多少美元?A。68.19B。73.53C.75。28D。77.03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段,2010年6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5。28美元/桶,比上月回落1.75美元/桶,即已知本期量和环比增长量求上期量。根据同比增长量公式⑦,2010年5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5.28+1.75=77.03美元/桶,选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