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

ID:82337118

大小:238.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10-29

上传者:152****3933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5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6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7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8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9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计中,符合实际的是(  )A.手机的质量是1.5kgB.人的密度约为1.0g/cm3C.学生书桌高约300mm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放热B.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液体的沸点升高C.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这是凝固现象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湖面上的水结成冰B.草叶上形成的露珠C.树叶上形成的白霜D.山间形成的浓雾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黄恕伯老师在《欢乐课堂》节目中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如图,他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来改变声音的(  )

1A.音调B.响度C.音色D.回声7.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B.C.D.8.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是2.72厘米、2.73厘米、2.42厘米、2.73厘米、2.72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该为(  )A.2.72厘米B.2.71厘米C.2.725厘米D.2.73厘米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90℃的水也可以沸腾B.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C.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D.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10.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2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1.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A.B.C.D.1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1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一定相等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要变大D.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4.以下物态变化中,有一个过程与其他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或放热情况都不同的是(  )A.夏天从冷藏室拿出的易拉罐外面出现水珠B.樟脑丸放在衣柜中变小C.铁块在炼钢炉中熔化的过程

3D.湿衣服变干15.在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时光的传播路径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二.填空题(共8题,总计20分)16.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___,体积将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7.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和  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和  图.18.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在运行过程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

4安全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辐射出的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强弱的监测,了解车轮温度变化,车轮的温度越高辐射这种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的能力越强.19.如图所示,固定的激光源沿AO方向以入射角θ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若θ=45°,M上光斑从B2移动到B1,则容器内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反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B1B2的距离为10cm,则液面变化的高度是  cm.若保持入射点不变,将容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0°,则反射角大小为  .20.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部件,可以成不同的像,凸透镜用在照相机中可成  (选填“实”或“虚”)像,应在投影仪中可成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则成放大的、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21.2021年1月3日大地普降瑞雪,雪形成的物态变化是属于  ,且是  (吸热/放热);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加快冰雪的  2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23.小旭在一家商场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m,他又发现如果地面铺着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到地毯时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三.作图题(共2题,总计10分)

524.画出图所示的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25.在图中完成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总计20分)26.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目的是能显示  ,也能方便地测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在B面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  .27.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

6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8.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2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29.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前20s内通过的路程是240m,后40s内通过的路程为640m.求:(1)汽车在前20s、后40s平均速度为多少?(2)汽车通过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

730.小明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共收了12吨,并准备将这些马铃薯卖给淀粉加工厂,淀粉加工厂根据马铃薯的密度确定收购价格.小明用所学的知识测定马铃薯的密度,他先用天平称出一些马铃薯的质量(已切成小块),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将这些马铃薯倒入盛有40毫升水的量筒,量筒中的水面升到100毫升.问:马铃薯密度(克/厘米3)1.08l.101.121.141.15马铃薯中淀粉的质量分数(%)14.018.O22.525.429.0收购价(元/千克)0.500.60O.70O.801.00(1)小明家种植的马铃薯的密度多大?(2)分析厂方收购马铃薯的价格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家卖掉这些马铃薯将有多少收入?

8参考答案一.1.B2.B3.A4.C5.B6.A7.B8.D9.B10.C11.A12.A13.B14.A15.C二.16.不变变小17.甲;乙;乙;丙18.红外线;不可见光19.上升;不变;5;45°20.实;放大;正立21.凝华;放热;熔点;熔化22.110°23.6;漫三.24.解: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再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5.解:对于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下图所示:四.26.(1)光的传播路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7.(1).94(2).98(3).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

928.(1)零刻度;平衡螺母;147.6;(2)70;(3)2.1;(4)小.五:29.解:(1)汽车在前20s的平均速度:v1===12m/s;汽车在后40s的平均速度:v2===16m/s;(2)汽车全程的路程s=s1+s2=240m+640m=880m,全程的运动时间t=t1+t2=20s+40s=60s,全程的平均速度v==≈14.7m/s;答:(1)汽车在前20s、后40s平均速度分别为12m/s、16m/s;(2)汽车通过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4.7m/s.30.解:(1)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马铃薯的质量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m=50g+10g+5g+3.4g=68.4g.马铃薯的体积:V=100ml﹣40ml=60ml=60cm3.马铃薯的密度:ρ===1.14g/cm3.(2)由表格数据知,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越高,密度越大.(3)马铃薯卖掉后的收入:12×103kg×0.80元/kg=9600元.答:(1)小明家种植的马铃薯的密度1.14g/cm3.(2)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越高,密度越大.(3)小明家卖掉这些马铃薯将有9600元收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